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古诗教学的困惑

小学古诗教学的困惑

发布时间:2021-01-22 05:12:13

⑴ 只要有困惑就能解决困惑的古诗词有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⑵ 有没有懂古诗的,,,自己平时也有胡乱写一点,,但是一直有个困惑,为何不见四句全押韵的诗

绝句的“全押韵”,是指绝句从起句至末句的句尾,句句用韵;要求完全彻底,不论平、版仄,按照《太和正韵》权国、粤语统一通押。
纵酒狂歌韵益高,华年颇觉近风骚。鹏城来日扶吟纛,立马横刀气自豪。(《遣兴》)
人在江湖何所思,秋风乍起又催诗。河山壮丽如侬意,总有情怀花未知。(《江南行》)
得道野猴肥,风高没鸟飞。欲寻仙韵味,烟雨上峨嵋。(《重上峨嵋》)
踏月手相牵,笑谈肩并肩。无情还见面?不觉有明天。(《昨夜》)
愿执纤纤手,同轻万户侯。冰魂常易瘦,白首也凝眸。(《红尘》)
夜静观沧海,风怀独自开。无情也无奈,归去约仍来。(《赤湾观海》)
四顾无所倚,谁复怀忠义。雄才未可施,书剑隐于市。(《归南山》)
银湖明月夜,辉映虫鸣野。美人下名车,秋风入香榭。(《银湖》)
心明顿转性,既悦波澜静。风雨雷电鸣,岿然泰山定。(《心性》)

⑶ 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有什么疑惑

古诗三首三年级上册我什么疑惑,你有什么疑惑你没有表述出来,我就不知道怎样给你解惑了。

⑷ 表示困惑的古诗词

《送熊退斋归武夷》
年代: 宋 作者: 丘葵
穆穆朱夫子,於道集大成。
嗟予亦私淑,奥义终难明。
退翁独何幸,而乃同乡生。
虽后百余载,玄机若亲承。
斯人幸未坠,载道来桐城。
平生疑惑处,喜得相考评。
秋风吹庭树,忽然作离声。
吾侪各衰老,何时重合并。
愿言且少住,勿充斯文盟。
圣贤千万语,只在知与行。
前修倘可企,勗哉共修程。

《同鲁直无咎游启圣》
年代: 宋 作者: 张耒
西方金仙千岁身,天上伐木役天人。
阎浮檀光照世界,作此无量胜妙因。
九龙宝地赤精宅,涌出宫殿压风轮。
化人南来为守护,震动六种走鬼神。
锦幪老人常住世,燕坐说法无冬春。
故人萧公作尘土,白莲花叶光如新。
妙道无边世眼窄,真心遍通人智贫。
可怜端居弊宇宙,几见疑惑谈伪真。
檐牙森森铁凤啄,殿颜眈金眈兽蹲。
官冷何妨近香火,时容绝胜洗埃尘。

《简查仲明》
年代: 宋 作者: 章甫
佛法若大海,我生犹蚊虻。
饮少腹已满,鼓翅作微鸣。
查侯饱禅学,如说且能行。
有如辽天鹤,岂受网罟婴。
有身未免俗,时时还入城。
篮舆过茅屋,无异同条生。
相见非何事,说法俱纵横。
妙处固不二,其实无所争。
愿君更方便,除我疑惑情。
要如两圆镜,相照交光明。

《古兴》
年代: 唐 作者: 吕温
越欧百炼时,楚卞三泣地。
二宝无人识,千龄皆弃置。
空岩起白虹,古狱生紫气。
安得命世客,直来开奥秘。
剑任刜钟看,玉从投火试。必能绝疑惑,然后论奇异。

⑸ 形容内心困惑的诗词有哪些

  1.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版幽州台歌》

  2. 无言权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苑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秋思》

  3.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屈原《天问》

  4.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无题》

  5.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⑹ 读完古诗村居我的疑惑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全诗字里行回间透出诗人对春答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附原诗:《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⑺ 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古诗词时中国具有特色的文化遗产,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中华名族优良文化的传承,在快餐文化的侵蚀下,更应注重古诗词的教学,使学生对古典和传统有所理解,为其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此进行相关探讨。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诵读引导不充分
古诗词饱含诗人的情绪,用诗词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怀,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注重古诗词的内容和字面意思的理解,对古诗词中隐含的美丽意境和浓厚情感通常要通过诵读来感受,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诵读引导不充分,难以挖掘出古诗词作品中丰富的美育资源。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自古就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很多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采用灌输法,拆分每个字词的意思,只注重引导诗词大意,停留在简单的情感层面,很多学生甚至连正确的断字断句都无法完成,更不用说让学生自己欣赏古诗,品悟古诗词里的深层含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无法真正的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
2.重视知识点学习,忽略情景体会
古诗词的学习与现代文不同,不是单纯讲解诗人的历史背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词的主题思想,分析词句,理解主要知识点和诗词大意。有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现代文教学方法,将古诗词诗情画意的感觉忽略,生搬硬套解析诗词,讲评内容,没有创设教学情境。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字词的解释与理解,忽略了意会过程,使学生无法体会到诗词所描述的诗情画意,但这一环节却是诗词的内涵与魅力所在。
3.过度剖析而影响整体感悟
小学生在理解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过程中,多会将诗词分割为几个部分,逐句的进行理解,逐句的引导想象,这类方式表面上使得学生对诗词的了解更快,能获得较好的情境体验,但是学生的感受只停留在意象层面,整首古诗词学习完后的其理解仅限于诗词所描述的事情和景物,意境还有所欠缺,体验感悟有所不足。古诗词融合了灵性和内涵,协调了情感之美,单个句子绝不能完整体现,这类拒绝喂食的方式实质上是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应多让学生放手读,鼓励其发展创造性思维,构建起自身的诗意课堂。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的古诗词基本功不足
对教师队伍的古诗词素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多数教师的水平不高,对于古诗词的了解多停留在教学范围内或是学生时代接触到的古诗词,甚至有的教师掌握的古诗词篇目仅略多于学生。
2.学校对古诗词教学不够重视
教师对于古诗词没有浓厚的兴趣也是教学过程中不重视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多数教师的心态收其影响而变得轻浮,无法静心来写作和思考,古诗词的备课多为照本宣科,教学中也不能进行方式和思维的创新,缺乏另行和诗意,这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毫无促进作用。
3.教师未能全面把握古诗词教学目标
从新课程标准对于古诗词教学的建议和要求来看,古诗词的教学目标要紧密结合人文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语言教育几个方面。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缺乏对学生的引导,无法提升其学习兴趣,无法做到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教学目标全面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和语文素养。
4.对古诗词评价缺少人文性,方式过于单一
古诗词学习完后的检测以及相关考试中,侧重的多是诗人的情感、名词名句的背诵等几个方面,考察的重点多停留在记忆里和古诗词的知识层面,使得检验方式过于单一,多数学校只是在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中涉及,在制定题目方面受到多方面限制。这就是因过于注重古诗词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背诵个别名句无法体会到整体意境的优美,诗人情感的理解无法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更不能陶冶其情操、提升其学习素材的应用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更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剥夺,学生从考试的重点出发,通过反复背诵来记住作者和古诗词内容,课堂上不去细细赏析和品位,只是划重点、做标记,确保考试不丢分,如此本末倒置的方式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三、改善古诗词教学的相关措施
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古诗词结构独特、意境美、修辞精妙、涵义深刻,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古诗词素养来体会,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提升自身的诗词修养。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以应对不断更新的语文教育需求和全球化发展的社会文化。反思的重点要集中在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发展之间是否匹配,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个方面,对自己的教学习惯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教学态度、内容以及过程进行剖析,敢于创新,勤于独立思考,保持教学水平和观念的先进性和时效性。
2.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是从有效指导诵读、情境教学、把握整体感悟这三个方面入手。
高效地指导诵读要重视范读作用、强调引导诵读和背诵。在范读方面,小学生在模仿能力方面较强,教师可发挥此特点,通过自身的背诵来发挥示范作用,供学生模范的同时也可营造氛围来提升学生的兴趣,也可通过录音和视频播放来让学生感受听觉和视觉冲击,同时感受范读。在诵读上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使学生有目的的诵读,注重整体感知,诵读要保证读得准确、读懂诗意、读出韵律、读出诗情,以此来全面、准确的体会到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产生情感共鸣。
情境教学是从古诗词的自身特性出发,通过对应的场景、色彩、情绪以及形象等具体形态表现出来,以此方法来让学生更直观、深入的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提升其课堂学习中的主观性,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具体的情境教学中主要是从音乐渲染、画面呈现、词句品析、化诗为文、角色扮演等方面入手。音乐渲染可借助与场景对应的音乐作品来表达如离别、欢聚之类的忧伤和喜悦,让学生能在音乐的引导下更快不如诗人所描述的意境。画面呈现是通过图画来将诗词的意境形象化和具体化,可通过多媒体、挂图和幻灯片等工具进行直观展示。词句品析是通过重点的句子、词语和字的品析,以此作为突破点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诗歌,感受到诗人当时的情感。化诗为文是对诗歌进行改造,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想来展开想象,写出学习过程中的所想、所悟。角色扮演可通过戏剧等表演形式来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描述的场景中,教师在此环节主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古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来表现美的情感和意境,其多元性也形成了整体的美,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逐字逐句的分析和推敲,避免诗词的和谐美妙意境被硬性拆分后而破坏。这就需要在引导学生的反复诵读之后,对诗词的点睛之笔进行挖掘,捕捉到诗人所要表达的重点。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寻找诗眼,从此处出发来进行反复诵读,构建画面,品位词句间的情感,抓住主旨来提升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金旭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王瑞.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15.endprint

⑻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在目前的小学语抄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仍有不少的教师将古诗词的教学等同于词语解释,甚至逐字逐句地将古诗词翻译为白话文,过分重视串讲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性教育。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⑼ 描写“困惑”的诗句有哪些

仅有七句,如下:

  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宋 陆游

  2.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 娄山关》现代 毛泽东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

  4.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唐 陈子昂

  5.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无题》唐 李商隐

  6.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苑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秋思》唐 李煜

  7.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天问》战国时期 屈原

⑽ 读了古诗夜宿山寺有什么疑惑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1首纪游写景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立、挺拔入云。发端1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奇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颠、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了。 次句以极为夸大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挺拔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野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不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发人们对挺拔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3、4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大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挺拔,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1百尺高,站在楼山就能够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10分生动形象。 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1座几近不可想象的雄伟建筑展现在我们眼前。 写作背景:说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1个寺庙,寺院后面有1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了。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的写作背景) 说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1个寺庙,寺院后面有1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了。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阅读全文

与小学古诗教学的困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