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学大全 > 小学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1-22 04:35:21

❶ 小学数学面积和体积和周长和表面积的所有公式!

图形的周长、面复积及体制积:
⑴周长(外周围的长度)
C△=三边长之和
C长方形 =(长+宽) ×2
C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长之和的2倍
C正方形=边长×4
C菱形=边长×4
C圆=2πr(r为半径)= πd(d为直径)
C梯形=两底长+两腰长
⑵面积
S△=底×高÷2
S长方形=长×宽
S平行四边形=底×高
S正方形=边长的平方
S菱形=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S圆=πr2(r是半径)
S梯形=(上底+下底) ×高÷2

圆柱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圆柱体侧面积公式: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底×h
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表面积=2πr2+底面周长×高 S表=S底+C底×h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 V圆柱=S底×h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如果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则公式为:V长=abh

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正=a^2×6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正=a·a·a=a^3

圆锥体的体积=1/3×底面面积×高 V圆锥=1/3×S底×h

❷ 小学学过所有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❸ 小学数学三年级面积周长与画图有关

你所图的面积是正确的,是20个方格,但所画d的长方形不正确。要求的长方形应该是36个小方格组成的。有几种可能都正确:36×1
18×2 9×4

❹ 小学各种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公式及运算律、分述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

平面图形
名称 符号 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 S=ah
=absinα
菱形 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 S=Dd/2
=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 S=(a+b)h/2
=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
=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b-弦长
h-矢高
r-半径
α-圆心角的度数 S=r2/2·(πα/180-sinα)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αr2/360 - b/2·[r2-(b/2)2]1/2
=r(l-b)/2 + bh/2
≈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 S=π(R2-r2)
=π(D2-d2)/4
椭圆 D-长轴
d-短轴 S=πDd/4
立方图形
名称 符号 面积S和体积V
正方体 a-边长 S=6a2
V=a3
长方体 a-长
b-宽
c-高 S=2(ab+ac+bc)
V=abc
棱柱 S-底面积
h-高 V=Sh
棱锥 S-底面积
h-高 V=Sh/3
棱台 S1和S2-上、下底面积
h-高 V=h[S1+S2+(S1S1)1/2]/3
拟柱体 S1-上底面积
S2-下底面积
S0-中截面积
h-高 V=h(S1+S2+4S0)/6
圆柱 r-底半径
h-高
C—底面周长
S底—底面积
S侧—侧面积
S表—表面积 C=2πr
S底=πr2
S侧=Ch
S表=Ch+2S底
V=S底h
=πr2h

空心圆柱 R-外圆半径
r-内圆半径
h-高 V=πh(R2-r2)
直圆锥 r-底半径
h-高 V=πr2h/3
圆台 r-上底半径
R-下底半径
h-高 V=πh(R2+Rr+r2)/3
球 r-半径
d-直径 V=4/3πr3=πd2/6
球缺 h-球缺高
r-球半径
a-球缺底半径 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
球台 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
h-高 V=πh[3(r12+r22)+h2]/6
圆环体 R-环体半径
D-环体直径
r-环体截面半径
d-环体截面直径 V=2π2Rr2
=π2Dd2/4
桶状体 D-桶腹直径
d-桶底直径
h-桶高 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

❺ 小学数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S=ab{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S=a^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S=ab{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S=ab÷2{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S=(a+b)×h÷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形(正圆):S=πr^2{圆形(正圆)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圆环:S=(R^2-r^2)×π{圆形(外环)面积={圆周率×(外环半径-内环半径)}
扇形:S=πr^2×n/360{圆形(扇形)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扇形角度/360}
长方体表面积:S=2(ab+ac+bc){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S=6a^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球体(正球)表面积:S=4πr^2{球体(正球)表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4}
椭圆 S=π(圆周率)×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
长方体:V=abc(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V=a^3;(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正圆):V=πr^2h【圆柱(正圆)体积=圆周率×(底半径×底半径)×高】
以上立体图形的体积都可归纳为:Sh(底面积×高)
圆锥(正圆):V=(1/3)πr^2h【圆锥(正圆)体积=圆周率×底半径×底半径×高/3】
角锥:V=(1/3)Sh【角锥体积=底面积×高/3】
柱体:V=Sh(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球体:V=4/3πR^3 【球体体积=4/3(圆周率*半径的三次方)】

❻ 小学数学面积和周长的区别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在三年级的上学期,同学们学习了周长的概念;下学期内,又学习了面积容。那么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为同学们解释一下两者的区别:
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比较:
1、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周长是指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就是它们四条边长度的总和。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就是它们所占平面的大小。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不同。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用“(长+宽)×2”求出长方形的周长,用“长×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要量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用“边长×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用“边长×边长”求出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可以看成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因为它的四条边都相等。)
3、计算周长和面积使用的单位名称不同。测量或计算周长用的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测量或计算面积用的是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在不同的正方形中,周长比较长的正方形面积也比较大。但在不同的长方形中,周长比较长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大。

❼ 小学数学周长和面积运算公式

周长:
正方形:4×边长长方形:(长+宽)×2三角形:三边之和平回行四答边形:四边之和梯形:四边之和圆形:2π×半径/π×直径
面积:
正方形:边长×边长长方形:长×宽三角形:底×高÷2平行四边形:底×高梯形:(上底+下底)×高÷2圆形:π×(半径的平方)

❽ 小学数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ab{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S=a^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S=ab{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S=ab÷2{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S=(a+b)×h÷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形(正圆):S=πr^2{圆形(正圆)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圆环:S=(R^2-r^2)×π{圆形(外环)面积={圆周率×(外环半径-内环半径)}
扇形:S=πr^2×n/360{圆形(扇形)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扇形角度/360}
长方体表面积:S=2(ab+ac+bc){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表面积:S=6a^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球体(正球)表面积:S=4πr^2{球体(正球)表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4}
椭圆
S=π(圆周率)×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
长方体:V=abc(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V=a^3;(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圆柱(正圆):V=πr^2h【圆柱(正圆)体积=圆周率×(底半径×底半径)×高】
以上立体图形的体积都可归纳为:Sh(底面积×高)
圆锥(正圆):V=(1/3)πr^2h【圆锥(正圆)体积=圆周率×底半径×底半径×高/3】
角锥:V=(1/3)Sh【角锥体积=底面积×高/3】
柱体:V=Sh(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球体:V=4/3πR^3
【球体体积=4/3(圆周率*半径的三次方)】

❾ 小学数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角形
面积=底×高÷2
高=面积×2÷底
底=面积×2÷高
正方形
S=边长×专边长
梯形属
S=(上底+下底)×高÷2
高=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面积÷高×2÷下底
平行四边
面积=底×高
高=面积÷底
底=面积÷高

❿ 小学阶段所有的图形,面积周长公式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阅读全文

与小学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