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儿园大班万能教后反思
教育反思 区角活动时,两个幼儿为了一个玩具争了起来, 幼儿园大班教育反思 。由于活动时间临近结束,我没有出面干涉。在讲评时,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组织幼儿讨论一个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都举起小手。然而,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我谦让,让别人先玩。虽然我进行了引导,但仍没有幼儿讲出别的办法。我诧异: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吗?要知道,他们还只是五六岁的孩子!当我再次审视孩子们时,发现那一双双本应天真无邪的眼睛中流露出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顺从。无可否认,谦让是一种美德,但它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能使孩子违心的谦让,那它不是教育的失败吗? 我决定展开主题活动,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伤害别人。在我的启发下,幼儿提出,可两个人一起玩、轮流玩,也可用交换、竞赛等方法确定玩者。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张钊想用赵-岩手里的水彩笔,就拿了自己的书去跟他交换。赵-岩当时正画得起劲,没有答应。张钊不死心,耐心的把自己的书一页页翻给赵-岩看,还不停地介绍自己的书怎么有意思。终于,赵-岩被吸引住了,同意了交换。 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这些智慧轻松自如的面对生活时,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我想,这也是教育对多元化世界的一种应答。 区域活动时,小朋友们边建构边交流,心情非常愉快。王志伟小朋友突然抬起头,好奇地问:“老师,‘节约’是什么?是不是男人和女人约会?”接近学期尾声,我也发现小朋友们似乎成熟了许多,对男女性别特别敏感,常常发现或是男女生勾肩搭背,或是偷偷地亲一下脸,特别是王志伟小朋友,也许是家长不太管的原故,也许是言情电视看得太多的原故吧,他总是抱住几个漂亮的小女孩时不时地亲一下,所以他竟会把“节约”当成是男人和女人约会,
⑵ 幼儿园大班趣味识字《文明意识处处在》教案
抄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乱倒垃圾等。
2.让幼儿懂得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物等。
活动准备:
1.录好随地吐痰、乱倒垃圾的录像带,拍一些乱涂乱画的场面2.教室里的提示标语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关注(一)今天老师先请大家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带)(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这样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吗?为什么?
二、指导幼儿要做文明的小孩子(一)看乱涂乱画的照片,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请幼儿说说,教师加以补充:不随手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等。
(二)请幼儿找找教室里的文明。
三、引导幼儿交流不讲文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班上的椅子倒了没人扶,大家都没椅子坐;洗手时不关水龙头,是浪费水的行为;我们还要爱护花草树木和节约用水用电。
⑶ 社会《文明小卫士》大班教案
活动意图:
为了推进和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素养,园内开展了各种礼仪活动。每个班级都在用心的培养孩子的礼仪教育。大班最近推出十字文明用语大比拼,请、谢谢、对不起、您好、再见。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好文明用语,我们用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的形式做成一面面礼仪彩旗,送给街上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另外,我们还开展了礼仪画展,让礼仪之花遍地开。
活动目标:
1、通过礼仪伴我行的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集体外出的兴奋和喜悦。
2、幼儿学会使用十字文明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您好、再见",能用绘画手工的形式表现出来,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学习礼仪三字歌,能整齐流利的集体朗诵。
4、知道要跟着老师和同伴,不能擅自离开集体,会用礼貌、连贯的语言把自己的礼仪彩旗送给路人。
活动准备:
1、各色彩纸背面是文明用语,正面是幼儿作画,用筷子做成彩旗。
2、各班学会礼仪三字歌。
3、注意出游安全。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准备工作。
上午8:45在幼儿园集合清点人数,9:00准时出发。工作人员和老师做好安全工作。
二、带领幼儿排整齐队伍,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关注个别幼儿。鼓励幼儿独立行走,不跑跳、不推挤、不掉队!
三、活动安排
1、每班幼儿人手一面彩旗,整齐排好队出发。
2、每班轮流朗诵礼仪三字歌。《我会排队》《红绿灯》《行走》《环保小卫士》
3、到指定地点,把礼仪彩旗送给路人。
4、幼儿与路人合影,老师与幼儿进行合影。
四、活动结束
1、老师清点人数,带队回幼儿园。在返回的路上,老师要鼓励幼儿坚持的原则。
2、组内通讯员及时发表新闻,年级组长完成大班礼仪活动小结。
活动延伸:礼仪画展。
⑷ 幼儿园大班热胀冷缩教案评价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对热胀冷缩这一科学现象产生浓厚兴趣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热胀冷缩
3、了解人们可以利用热胀冷缩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难点:
热胀冷缩现象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烧杯10个;
2、大烧杯配小口玻璃瓶,瓶口套小气球1套;酒精灯酒精灯架各一
3、平口玻璃瓶11个
4、扁乒乓球11个
5、充气气球11个
6、开水两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这节课老师要跟你们一起玩很多有趣的游戏,想玩吗?(想)
好,那么老师要提醒小朋友,只有认真听、仔细看、还要动脑想,才能玩得好,也会越玩越聪明。
二、进入新课
(师出示热水瓶)
问:小朋友知道,瓶里装的是什么水吗?(开水)
师:对,是很热很热的水(板书:热re ),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清楚,老师就用 来表示温度高的热。(画图 )
(出示水槽)
问:那么这个摸起来冰凉的槽里装的是什么水呢?(冷水)
师:不错,(板书:冷leng),我们用 表示温度低的冷。(画图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变冷变热的游戏。
三、示范演示
1、演示实验(一)
在教小朋友玩游戏之前,老师先给你们变个魔术。
(出示气球)
问: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气球)
(再出示平口杯子)
问:用这个杯子能把气球吸起来吗?请一个小朋友来试试。(不能)再请一个小朋友试试。(还是不能)
看来这个杯子不怎么听话,老师来试试。师做礼貌状:杯子杯子,我是魔术师,请把气球吸起来(佯装侧耳听杯子说话:你说什么?告诉我个秘密?好!)(听后作欣喜状:好的,谢谢你告诉我。)
(往平口杯里倒开水)
教师自言自语:往杯里倒些开水,要让杯子变热,嗯,好烫,杯子已经热了,可以把开水倒掉了,再来用变热的杯子吸。
(用受热的平口杯子吸气球)(吸气球成功,幼儿雀跃)
2、解释现象
(1)提问:
小朋友,你知道刚才为什么你们不能吸住气球,而老师却能把气球吸起来吗?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明白是因为老师往杯子里倒了热水。
(2)解释现象
小朋友知道为什么杯子变热就可以吸住气球呢?(不知道)
老师告诉你:因为杯子遇到热水就变大了,(板书:在下画大杯子)我们把变大的杯口压在气球上;过一会儿,杯子冷了,又变小了,(板书:在下画小杯子)越来越冷,越来越小,这样就把气球吸住了。
3、演示实验二
我们把气球套在空玻璃瓶口,再来玩个瓶子吹气球的游戏,小朋友想想,怎样可以把这个气球吹起来呢?(幼儿自由说,激发幼儿的科学幻想)
现在看看老师是怎样做到的。
(加热玻璃瓶)
问:加热瓶子气球怎样了?(变大)。(板书:在 下画大气球)
再 问:如果现在想把气球变小,你们有办法吗?(幼儿自由说)
(往玻璃瓶上倒冷水)
问:往瓶子上倒冷水,气球怎样?(变小)(板书:在 下画小气球)
4、小朋友,通过刚才的两个游戏,你知道了什么?(读儿歌: 世间物,真奇妙,遇热大,遇冷小。)
四、幼儿操作实验
现在我们分小组玩游戏,请小朋友注意轻拿轻放玻璃杯,不要摔碎,还要小心不要被热水烫伤。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发现
1、指导填写观察记录表
(电脑课件出示记录表)
2、结论:通过这个图画表,我们可以看出
东西遇热会变大,遇冷会变小(板书:大da 小xiao)
这种遇热变大,遇冷变小的现象,我们叫它热胀冷缩。(板书:胀 缩)
六、拓展延伸
1、很多东西都会热胀冷缩,如做水管用的金属、做门用的木材、甚至铺马路用的水泥都会热胀冷缩。聪明的人会利用热胀冷缩来解决平时遇到的很多难题呢。请看:(视频)
问:小朋友,热胀冷缩是不是很神奇。(板书:神奇的)齐读题目:神奇的热胀冷缩
2、小朋友,考考你:为什么超市里卖的矿泉水、可乐、妈妈买的酱油、醋等瓶子都不装满呢?
3、知道了物体可以热胀冷缩,我们就要注意:没有剥壳的鸡蛋不要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否则会变成炸蛋;袋装的牛奶或者盖着盖子的东西不要放在微波炉加热,防止爆炸。
七、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游戏,小朋友已经知道了热胀冷缩的秘密,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更多的奥秘,也一定会越来越聪明。
⑸ 幼儿园大班礼仪爱护环境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1.讨论乱扔垃圾所引发的怪事,强化爱护环境的意识和文明行为。
2.正确辨析爱护环境的行为,能理解并遵守生活中爱护环境的行为规则。
二、活动准备
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发兴趣。
1.有一只小兔子,名叫罗佳,他住在一块美丽的青草地上,还有他的邻居,猪妈妈一家、狐狸妈妈一家、熊妈妈一家和犀牛妈妈一家。
2.可是,有一天青草地上发生了大变化,我们一起去瞧瞧吧!这是一堆什么?是谁干的?
如果你是罗佳,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情会怎样?
(二)猜测故事的奇妙转折。
1.师:接下来还发生了什么更奇怪的事?看,罗佳的表情怎样?他看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从而想象垃圾猪、垃圾狐狸、垃圾熊和垃圾犀牛的去处以及发生的趣事。
(1)这只猪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跑出垃圾猪呢?现在你知道垃圾是谁扔的?你觉得他会到哪里去?为什么?
(2)垃圾狐狸也跑出来了,说明谁也乱倒垃圾了呢?她受到了怎样的惩罚?
(3)熊妈妈和犀牛妈妈家发生了什么事?说明了什么?他们乱扔垃圾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结:原来,这是一块魔幻青草地,谁在上面乱倒垃圾,这些垃圾就会跑回谁的家里。
3.继续将图片看完。
师:发生了这件怪事以后,青草地上的动物们这时候会怎么想和做的?青草地又会恢复什么样?大家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小结:只要人人都不乱扔垃圾,我们的环境就会很美。
(三)正确辨析保护环境的文明礼仪行为。
1.师:除了不能乱扔垃圾,我们做过哪些行为也是保护环境的呢?
2.辨析六合图片中爱护环境的行为。
四、活动延伸
我们的实际行动是保护环境最有效的方法,让我们为幼儿园的美丽出一份力,开始行动吧!
⑹ 大班主题教案:怎样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1.从小养成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习惯。
2.让幼儿懂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会给人带来麻烦。
3.培养幼儿能主动地参与活动,有自信心。
教学重点:
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别人的东西如果确实需要用,必须得到主人的允许。
教学难点:
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教学准备:
1.松鼠动画图片、故事《松鼠借水桶》。
2.情景剧表演《一节美术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育理论依据: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因此,从小重视规范他们的行为,对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具有特殊的意义。
教学过程:
出示松鼠图片
让幼儿认识松鼠,了解松鼠的习性。
听故事《松鼠借水桶》第一段。
师:1.松鼠乐乐在采松果时,小口袋不够用了,它是怎么做的?
2.松鼠乐乐为什么没告诉熊大婶,就拿走了她家的水桶。
3.师:松鼠乐乐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
二、讲述故事《松鼠借水桶》第二段
师:1.乐乐拿走了熊大婶家的水桶以后,熊大婶家发生了什么事?
2.熊大婶为什么这么着急?
3.全班交流:乐乐该不该随便拿走这个水桶?为什么?
4.小结:随便拿走别人的东西,会使东西的主人要用时找不着而着急,造成麻烦,耽误事情。因此,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为别人着想的不礼貌行为,也是不诚实的表现,是很不应该的。
三、乐乐知道错了吗?它后来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幼儿继续听最后一段。
师:1.松鼠乐乐听到熊大婶的喊声后,是怎么做的?
2.乐乐为什么要道歉?
3.小结: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知道错后,应该立即道歉,求得别人的原谅。
4.讨论:如果确实需要用别人的东西,应该怎样做?
5.小结:别人的东西如果确实需要用,必须要得到主人的允许,而且用完后还要及时还给人家。
四、情境表演《一节美术课》。(使学生进一步懂得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
1.情境一:在美术课上,一名幼儿想借水彩笔涂颜色,他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就到别人书包里拿来用。
2.情境二:在美术课上,一名幼儿想借水彩笔涂颜色,他很有礼貌地向坐在前面的一位同学借,于是这位小朋友很乐意地把水彩笔借给了他。(让幼儿用上“请、谢谢、不用谢”等礼貌用语。)
五、总结
拿别人东西,一定要得到主人的允许,用完后还要及时归还。希望小朋友都能从小养成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好习惯,做一个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⑺ 大班社会教案 做个文明礼貌的孩子出自哪里
幼儿园教案:做个文明礼貌的孩子 教师:屈老师 设计意图: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主要体现,也是一个人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标志。3-6岁是幼儿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养成了文明礼貌的意识和行为,对改善他们人际关系质量,顺应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因而,通过本活动让幼儿体会文明礼貌给人带来的愉快。 活动目标:教给幼儿日常礼貌用语,培养幼儿初步的文明礼貌意识和行为。 活动准备:动画片、录音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给小朋友播放动画片了,请小朋友快快坐好,认真看。 [画外音,明明到强强家去玩,笃!笃!笃!强强听到轻轻地敲门声,开门看见强强说:“请进”,明明和强强玩玩具,明明想玩强强手里的摇控汽车,说:“请给我玩一玩好吗?”强强说:“好吧!”明明说:“谢谢”他们玩的可高兴了,明明不小心用摇控汽车碰倒了强强的积木城堡,明明马上说:“对不起”强强说:“没关系我在拼座更漂亮的城堡”。] 2、展开部分: 提问: 1、你喜欢明明和强强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明明和强强有礼貌,所以才喜欢) 分段落看动画片,注意片中的词语“请”“谢谢”“对不起” 师:生活中好多地方如果使用了“请” “谢谢”“对不起”会带给人喜悦,它们是一些神奇的字,再请幼儿看下面的动画片: 片段一: [画外音:毛毛和涛涛在操场上骑自行车,毛毛在拐弯时把涛涛别在地上,涛涛连同自行车都摔倒了,最后毛毛和涛涛成了好朋友。] 请小朋友想一想,毛毛和涛涛说了什么,不但没有打架,反而还成了好朋友呢? (引导幼儿说出“对不起”“没关系”礼貌用语) 片段二: [画外音:红红今天来幼儿园带来了她告别喜欢的布娃娃并一刻也不肯放手,一会儿亲亲它,一会儿搂搂它,兰兰看到这个布娃娃也特别想玩,最后她们两个一起高高兴兴的玩了起来] 再请小朋友想一想,兰兰是怎样得到的布娃娃?她说了什么? (引导幼儿说“请”“谢谢”礼貌用语)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世界上有这几个神奇的字,它们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幸福,请幼儿欣赏诗歌《神奇的字》 (省编教材,大班下册) 3、延伸部分 请幼儿到其它的班里找一找,谁还在使用这几个神奇的词语? 【更多幼儿园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⑻ 幼儿园文明的常规教育教案
活动目标:1、观看公益广告,强化对正确行为的认知,了解小小宣传员要宣传的内容。
2、制作文明宣传卡,大胆地向周围人宣传文明的行为。
3、通过小小文明宣传员活动锻炼积极主动的交往能力,并体验做宣传员的快乐。
活动准备:公益广告(成人的文明行为)、录像(幼儿的文明行为)、歌曲“讲文明、懂礼貌”、不同造型的小纸卡、彩笔。
活动重难点:能够清晰判断社会行为的对与错,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活动过程:
1、通过倾听歌曲“讲文明、懂礼貌”(放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你听见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歌曲里说了一件什么事?
幼儿:我看见小朋友很懂礼貌,帮助有困难的人。
幼儿: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教师: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观看公益广告录像,分辨正确行为。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幼儿:叔叔把可乐易拉罐从地上捡起,扔到垃圾桶里了。
幼儿:有个阿姨把一个盲人送过了马路。
幼儿:还有个叔叔帮助阿姨把门给打开了。
幼儿:有个开车的阿姨把车停下让走路的人先过去的。
教师: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幼儿:最喜欢叔叔,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幼儿:……3、观看幼儿录像“好娃娃”,进一步分辨幼儿行为的对与错。
教师:录像中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如果是你怎么做?你想学谁?
幼儿:我喜欢排队的小朋友,不推挤。
幼儿:我喜欢浇花的小朋友。
幼儿:我喜欢有礼貌地和别人说话的小朋友。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生活中有些行为很美,但也有些不好的行为。我们要上小学了,怎样让更多的人学习文明的行为。
4、共同讨论。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人讲文明,表现文明的行为?
幼儿:我们要像录像里的好娃娃学习。
幼儿:我们还可以向大家宣传好的行为。
5、制作“文明宣传卡”。
引导幼儿自选分成小组,用不同形式将我们了解的文明行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成宣传卡。
6、幼儿走向社区、街头宣传文明行为,争做文明小天使。
幼儿送出宣传卡,并做简单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