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儿园小班识字教案
字宝宝乐园网站-->[教育支持]里有很多教案和活动设计参考.你可以去看看.
活动案例:
鸭妈妈的蛋
活动目标
1.培养听故事的兴趣和耐心,愿意回答老师的简单提问。
2.练习蹲下捡物,发展腿部力量和全身的协调能力。
3.初步练习画圆,发展小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小猴,故事《这是谁的蛋》图片及录音,《母鸭带小鸭》、《拉个圆圈走走》磁带,字卡。
2.学具:小球若干,篮子 2 个,练习纸(上面画有鸭),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语言故事:这是谁的蛋
1.教师:今天我们亲子园里来了一个小动物,看看它是谁呀?
2.教师出示玩具小猴及字卡“小猴”,引导幼儿学说“小猴你好”。
3.教师:小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4.教师出示故事图片,播放故事录音。
5.教师提问:
(1)小猴在草地上捡到了什么?出示字卡“蛋”,引导幼儿认读。
(2)小猴捡到的蛋是不是鸡妈妈的?那是谁的?
(3)过了几天,鸭妈妈从鸭蛋里孵出了什么?
6.再完整听一遍故事录音。
交流:家长在给幼儿讲故事时,也可以适当向幼儿提问,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是否听懂故事,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律动:母鸭带小鸭
1.教师:鸭妈妈要带小鸭出去玩了,你们想不想去?
2.请幼儿学小鸭一摇一摆走路的样子。
3.家长扮鸭妈妈,幼儿扮小鸭。小鸭跟在鸭妈妈身后做“母鸭带小鸭”的游戏。(家长在前面走,幼儿跟在后面走,要求幼儿紧跟着家长。)
交流:家长引导幼儿学会模仿鸭子走路的样子,同时让幼儿体验和家长一起游戏的快乐。
三、大运动:捡蛋
1.教师:鸭妈妈生了好多蛋,可是她总是把鸭蛋乱放,我们一起去帮鸭妈妈找蛋,并把找到的蛋放到篮子里。
2.教师示范蹲下将蛋(小球)捡起,并认一认蛋上的字,认完后把蛋放到篮子里。
3.鼓励幼儿蹲下捡起小球,认一认上面的字,并把小球放到篮子里。
交流:幼儿蹲下捡物可以发展腿部力量和全身的协调能力。平时在家的时候,如果孩子的东西掉到了地上,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捡起来。
四、美工:画鸭蛋
1.教师出示小球,提问:“鸭妈妈的蛋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把鸭妈妈的蛋画下来吧。”
2.教师示范用蜡笔画圆。
3.家长辅导幼儿画圆:家长先把着幼儿的手画圆,然后再让幼儿试着自己画。
交流:由于幼儿是初步学习用蜡笔画圆,刚开始时可能有些难度,家长可以先把着幼儿的手画,慢慢地,请幼儿试着自己画。
五、集体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1.教师: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手拉手,拉成一个圆圆的大鸭蛋。
2.幼儿和同伴、老师及家长手拉手一起玩“拉个圆圈走走”的游戏。
㈡ 中班教案帮鸭妈妈找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词语:急急忙忙、慢悠悠、丢三落四。
2、比较鹌鹑蛋、鸭蛋、鹅蛋、乌龟蛋等不同的特征。
3、知道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细心。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幻灯机、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2、图片(见配套幼儿画册)、操作卡片。
3、若干种蛋。
活动过程:
1、理解故事情节。
a.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b.出示幻灯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交流、讨论:
a.鸭妈妈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儿了?
b.在草丛里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蛇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急急忙忙(可组织幼儿讨论)。
c. 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什么样的?
d. 在沙滩边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乌龟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慢悠悠(可组织幼儿讨论)。
e. 鸭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她是怎么说的?鹅蛋是什么样的?
f. 鸭蛋是谁找到的?鸭蛋是什么样的?
g.你喜欢鸭妈妈吗?为什么?学习词语:丢三落四(可组织幼儿讨论)。
h.再次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游戏操作活动:“帮动物妈妈找蛋”。
为幼儿提供几种动物的蛋,让幼儿把蛋放到贴有动物卡片的箩筐里,回忆已知的卵生动物的名称。
3.搜集和进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动物。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会生蛋的动物?回去找一找,明天来和小伙伴们交流,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