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元宵节,新年民俗活动展板怎么做
一、设计思考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
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
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
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
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
①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
②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
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⑤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小班主要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愉快地参与元宵节各种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中班主要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2)感受与家长、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的快乐
大班主要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 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三、活动实施概况
活动名称:欢欢喜喜闹元宵(赏灯、猜灯谜)
组织形式:亲子形式(分年级组开展)
活动时间:2015年2月26日下午 小班15:40、中班15:55、大班16:10
活动准备: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各种小礼物
活动建议: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
班级环境
(1)师幼共同布置“美丽的花灯展”,悬挂幼儿购买或参与自制的花灯;
(2)收集幼儿在节日中赏灯、玩灯的照片,布置主题墙饰;
(3)在家长园地贴出“致家长的信”,介绍主题活动的构想和配合事项。
园内大环境
(1)园内大厅悬挂教师、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和制作的各式花灯,花灯下悬挂各种灯谜;
(2)宣传展板:开展元宵节活动的方案及要求。
备注:关于元宵节的常识。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又称“灯节”、“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元宵之夜,小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元宵佳节,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彩灯展、花灯会。元宵的灯,有挂花灯、滚龙灯、迎轿灯、走马灯、放水灯、展冰灯……像北京的宫灯、天津的宝莲灯、上海的金龙戏珠灯、东北的冰灯,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过去灯内点蜡烛,现在用电,使灯更加奇幻多姿,五彩缤纷。元宵节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如: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吃元宵等。元宵大多是用糯米面包糖馅做成的,它象征着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幸福甜美。
2. 幼儿园小小班手工教案《兔子灯》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请幼儿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3、 幼儿用肥皂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幼儿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幼儿搓元宵。
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将每一段搓圆。
三、幼儿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幼儿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中班语言:有趣的灯谜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初步了解灯谜的结构。
2.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
1.用散步时间带幼儿来到花灯展区,开展猜谜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灯谜是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的。
2.可采用教师念谜面、幼儿猜谜的形式进行。
大班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内容:
语言活动"赏花灯、猜灯谜"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赏花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感受过节的愉悦心情。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花灯,并讲述一个谜语。
3、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活动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孩子们纷纷跟着大人前去公园参观灯会。
活动准备:
1、物质--每人准备一盏花灯,上面贴有一则谜语。小奖品若干。
2、知识--有过过节的生活体验。
活动进程:
一、导入
开门见山引入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赏灯猜谜就是我们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之一。
二、展开
1、赏灯活动。
(1)幼儿相互欣赏各自的花灯,教师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及特别之处等等。
3. 幼儿园教师公开课《圆圆的汤圆》反思
好吃的汤圆活动反思 活动目的: 1.知道正月十五是是元宵节,吃元宵圆和玩灯是元宵节的民俗习惯,初步了解元宵节的闽南风俗习惯。 2.知道元宵圆的制作方法、了解它的制作过程及制作材料。 3.学习词汇:糯米粉、馅、皮等。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过元宵节的经验,知道元宵节可以游灯、赏灯、吃元宵圆。 2.物质准备:幼儿玩灯、赏灯、吃元宵圆等有关照片、各种花灯、各种口味的元宵圆。 活动过程: 一、结合课件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主要活动。 1.教师播放幻灯,引导幼儿说说画面找那个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边看边讲)小朋友猜猜他们在过什么节日? 2.教师小结:元宵节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我们要赏花灯、逛花灯、舞龙、舞狮,还要吃元宵圆。这些活动是从古时候一只流传下来的。 3.讲述故事元宵节的由来。 二、结合图片了解元宵圆的制作方法及制作材料。 1.讨论元宵节。大家吃过元宵圆吗?元宵圆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 2.结合实物元宵圆认识各种口味的元宵圆,如花生汤圆、芝麻汤圆、芋圆汤圆等。 3.结合制作汤圆的流程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汤圆的制作过程及制作材料。 学习词汇:糯米粉、馅、皮等。 三、品尝各种口味的元宵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 教师煮元宵圆。 2. 幼儿品尝。 3. 说说自己吃到了什么口味的元宵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对元宵节的由来有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元宵节的一些活动,如逛花灯、吃汤圆、舞龙、舞狮等,初步掌握闽南小吃——元宵圆的制作方法及制作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放假期间,我们就有意识的要求家长在元宵节这一天将幼儿逛花灯、参与制作元宵圆、吃元宵圆的活动拍成照片,在开学的时候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所以幼儿对元宵节的一些活动已经有了经验,为我们本次的活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孩子们在观看自己和同伴的照片时显得很激动,子羿说:我有一盏兔子灯,我和妈妈到书展公园去玩灯、佳颖说:我喜欢吃芝麻馅的元宵汤圆、、、、、 教师利用各种制作汤圆的流程图片来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制作元宵汤圆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也更加的直观,避免了一味的讲解,特别让幼儿品尝汤圆的活动中,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品尝元宵汤圆的这一环节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吃着汤圆、说着汤圆、满脸的笑容、、、、、、 注:查看本文详细信息,请登录安徽人事资料网 站内搜索:好吃的汤圆活动反思
4. 关于幼儿园学前班孩子围绕春节元宵节怎么也个小短文
[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就要来到了,孩子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熟悉么?元宵节人们都干什么呢?元宵节是怎样来的呢?元宵节人们都吃什么呢?元宵节猜灯谜孩子会很喜欢吧,带着思索,一系列关于元宵节的活动映入我的脑海中。
活动方案一:谈话活动《广饶的新变化》
[活动目标]
1、引起幼儿的谈话兴趣,萌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2、鼓励幼儿勤观察、大胆发言,体验与同伴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已有的关于广饶文化广场变化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咱们的广饶文化广场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幼:广场上挂了好多的灯笼;
幼:有鱼灯、还有孙悟空呢?广场的大柱子上都挂满了灯笼,还有……
(孩子们的谈话欲望调动起来了,他们相互谈论着,高兴的表情挂在小脸上。)
二、给予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机会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给全班的小朋友详细的讲一讲呢?
(孩子们积极的举手,来前面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大家分享。)
三、总结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挂灯笼么?
教师引出元宵节,告诉小朋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人们赏灯、猜谜、吃元宵、放烟花等非常热闹,激发孩子们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灯的兴趣。
反思:谈话活动只是让幼儿从感性上对元宵(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节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元宵节的兴趣,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设计了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活动方案二: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反思:《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接下来我设计了一节艺术活动《闹花灯》
活动方案三:艺术活动《闹花灯》
[活动目标]
1、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
2、引导幼儿自然欢快的歌唱,引导幼儿练习“闹”字的下滑音,准确把握空拍的节奏。
[活动准备]幼儿已有的关于赏灯的感性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师: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论了关于灯的内容,我们用唱歌的形势来迎接元宵节好不好?
幼:好
二、教师播放音乐
1、师:你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幼:闹花灯、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敲鼓声。
2、师:你们听得都很认真,现在老师弹琴,小朋友仔细听一下赵老师唱的是什么?(教师弹奏,便于幼儿清楚地感知歌词的内容,加深对歌曲旋律的理解。)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的说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跟唱;教师重点突出“闹”字的下滑音唱法;教师与幼儿设计手势语,让幼儿准确的把握空拍的节奏。
4、幼儿跟随音乐完整的唱歌曲。
5、采取男女对唱的形势,并加上动作,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引导幼儿将歌曲中的灯名替换成孩子们在文化广场上自己看到的灯名,使音乐活动达到高潮。
反思:用歌唱的形势表达自己对节日的喜爱,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过元宵节除了唱,还可以猜灯谜,接下来设计了活动《猜灯谜》
活动方案四:《猜灯谜》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猜灯谜的兴趣;
2、学习自己创编谜语,与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准备]教师、家长与孩子共同搜集谜语,教师对自己的灯谜做系统的整理。教师为幼儿准备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元宵节猜灯谜的风俗习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出示带灯谜的花灯,念灯谜让幼儿猜,并请猜出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正确理解谜底与谜面的关系,让幼儿掌握猜灯谜的方法。
三、我来出,你来猜
教师请幼儿把在家准备的灯谜猜给小朋友听,并让孩子自己决定把已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谁。孩子们也可以现场编灯谜,让大家猜。(此环节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组织活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
四、给爸爸、妈妈猜灯谜
简单的小结:教师请孩子们把学到的新灯谜,带回家猜给家人听。正月十五马上就要来到了,孩子们在这一天吃着香喷喷的汤圆,还可以去赏灯,到那一天,超市门口,广场上还会有猜灯谜的活动,你们也可以猜灯谜。
反思:猜灯谜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谜语的魅力,锻炼了幼儿的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以及周密的观察、思考、记忆能力,锻炼了幼儿的对文字的组织能力。
5. 求一首打油诗。关于元宵节幼儿园孩子们包元宵吃元宵
看人,还是看来灯?
看灯,还是看人?
看了自别人也被别人看了,
踩了别人也被别人踩了。
灯啊灯,照亮别人,
也照亮自己的灯啊!
生命点亮的灯,
哪个不是为了续写自己生命的传奇?
而我,是否
已在寻找美丽的同时遗失了自己?
猛抬头,我就看到了天上
那轮又大又亮的圆月。
看人,还是看灯?
看灯,还是看人?
我是醒着来到了天上,
还是醉着摇晃在人间……
元宵节诗句:甜蜜的元宵
元宵到
花灯俏
天女散花春光妙
元宵到
社火闹
龙腾狮跃乐逍遥
元宵到
汤圆笑
甜甜蜜蜜梦燃烧
元宵到
月儿皎
团团圆圆幸福抱
6. 幼儿园小班元宵节做手工太空泥汤圆怎么做
主料 糯米粉 200g 辅料 花生 100g 核桃仁 30g 白芝麻 30g 猪油 适量 红糖 适量 步骤 1.准备好原材料 2.将花生和核桃仁放入微波炉高火两分钟左右,然后去皮 3.将花生和核桃仁切细 4.锅里放入白芝麻干炒,炒熟 5.加入花生和核桃仁,加入适量红糖和猪油,翻炒均匀,稍微湿一点,不...要太干 6.元宵的馅料就做好了 7.用快烧开的水,一点一点加入,将糯米粉揉成干湿合适的面团 8.取大小合适的元宵面团搓圆,然后挖空,装入馅料,不要装太满 9.收口,然后搓成光滑的元宵 10.放入水快烧开的锅里,轻轻晃动锅,开中小火,煮七八分钟至元宵熟 1 1.出锅了,一点不腻,非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