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走树桩教案反思

走树桩教案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21 10:56:44

A. 幼儿园大班会飞的蒲公英教案活动反思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对话。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小动物头饰。2.音乐《幸福拍手》。3.《幼儿用书》中班下2第20~21页。活动过程:1.放音乐《幸福拍手》,师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边做动作边体验快乐的情绪。2.自主阅读故事《快乐是什么》。①.教师:幸福和快乐就像一对双胞胎,非常亲密。小朋友,你们感觉什么是快乐?(吃好东西,接受礼物等)。小兔姐姐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在想快乐是什么呢?②.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画面。3.讲故事《快乐是什么》。⑴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一边讲,一边跟幼儿对话。⑵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快乐是什么)⑶小兔子是怎么想的?(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想。)请幼儿模仿小兔子思考问题的样子。⑷小鸟的快乐是什么?(田野里有数不清的谷穗,随时可以吃得饱饱的)请幼儿学说对话。⑸小蚂蚁的快乐又是什么呢?(晴天,可以不用老搬家)请幼儿学说对话。⑹后来小兔子又碰到谁呢?(小松鼠)⑺小松鼠的快乐又是什么?(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请幼儿学说对话。⑻小鹿的快乐是什么?(森林里没有猎人,我们很安全。)请幼儿学说对话。⑼最后小兔子看见谁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小熊孤单地坐在树桩上,给小熊一个大大的拥抱。快乐就是好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请幼儿学说对话,模仿动作。3.师生一起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幼儿边做动作边讲述。4.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来表演。5.在音乐《幸福拍手》中结束活动。一、说教材(一)教材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快乐是什么》用浅显的故事内容不仅能让幼儿明白与他人分享,与他人合作是一种快乐。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二)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对话。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三)教材重点、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指导幼儿大胆连贯的讲述。因为中班幼儿的语言还很不丰富,所以要教师引导和教授幼儿用艺术的语言表述故事作为难点。二、说教法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引起幼儿注意,训练听说能力。主要采取直观法、练习法和游戏法(扮小动物表演故事)。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采用直观看图引起幼儿注意,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做充分的准备。通过练习法可以幼儿的表达欲望。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发展的特点,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对话能力。三、说学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与听说能力贯穿始终。逐句学习达到语言连贯表达故事内容。四、活动准备头饰、录音机等五、说教学过程(一)听音乐《幸福拍手》,引起幼儿兴趣。(二)直观法:看图,说图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忆。(三)示范法: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四)(重点)说动物的话。(五)分角色六人一组合作,表演故事。(六)布置作业,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用激励的语言让幼儿举手动起来,符合幼儿好动特点。用奖励小红点引起幼儿兴趣和高兴地心理,有益幼儿健康。(七)在音乐《幸福拍手》中结束活动。

B.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快乐是什么活动反思

大班阅读《快乐是什么》 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推测人物间的对话。 2.理解故事中各种人物的快乐,知道与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3.大胆讲述各角色的快乐,尝试用简单标记制作快乐计划。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中各种人物的快乐,知道与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 活动准备 大图书,音乐,故事读本...人手一册,黑板,各种职业的图片,空白快乐计划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播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师幼一起做律动。 (2)教师:谁能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在和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律动时有什么感受呢?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你们认为快乐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2、谈话引出故事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来跟小朋友学习一个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出示大图书的封面——《快乐是什么》   (2)、小朋友你们平时遇到过什么快乐的事情吗?谁能把自己认为最快乐的事情说出来给老师听呢?(幼儿自由回答)   (3)、提问个别家长,让家长也说说自己最快乐的事情?(个别回答)   (4)、教师总结:爸爸、妈妈说得太棒了!

C. 幼儿园语言教案《天空.小树》

活动目标:

1、知道树木有平衡生态、净化空气、阻隔噪音的作用

2、学会欣赏花、草、树木,懂得爱护花草树木。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图片<小鸟的家〉猴子、小熊、牛、小鹿、小狗、大象、刺猬、小兔布偶

活动过程:一、引入

1、观察图片 讨论小鸟的家在哪里?

2、提问:小鸟喜欢住在哪里?

3、欣赏儿歌《小鸟的家》

二、听故事提问《猴博士的话真灵》

1、小熊家住的地方怎么了?

2、种树以后,发生什么变化?

3、老牛和小鹿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猴博士对他们说了什么?

5、小狗又怎样了?

6、幼儿复述故事总结出树木可以隔音、净化空气

7、讨论 种树还有什么好处?(教师记录)

8、小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三、总结

大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树

作者:如文 来源:中华励志网 更新:2010-9-28

179

【字体:小 大】 ∷ 学习&工作&生活的加油站&减压舱 ∷

活动目标:

1、了解认识树的种类,掌握几种常见树的名称,寻找它们不同的特征。

2喜欢和树交朋友,懂得如何保护树木,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提供各种有关树的书籍,以及各种可以让孩子表征的材料:皱纹纸、报纸、剪刀、橡皮泥、插花、积木、各种花布和一些辅助材料。

2、联系家长,了解主题内容,同幼儿一起积累各种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树

1、早餐后,请幼儿自愿分成若干组,由三位老师分头领着幼儿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去观察幼儿园的树。

2、鼓励幼儿想出统计树木数量的方法,尝试数一数幼儿园里共有多少棵树,有多少种树,多少落叶树,多少常绿树。

3、谈话。

你在散步时看到了什么树?

你在散步时发现了哪些树的秘密?

4、鼓励孩子把自己发现的树的秘密画下来告诉大家。

延伸:把此活动的意义告诉家长,让家长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认识树,知道树的名称和用途,观察树的外形特征,看会有哪些新发现。

活动二、我与大树交朋友

1、与树交朋友,能主动关心自己喜欢的树。

幼儿园里有许多树,你喜欢哪一样?为什么喜欢?你想怎样照顾它?

2、领养小树。

请每个幼儿领养一颗小树,为小树起名字,记录小树的生长变化,要求孩子像妈妈一样照顾好树宝宝。

3、认识年轮。

幼儿园里有一些树桩,上面有一圈一圈的圆圈。“老师,这是什么?”引起幼儿的好奇。“你们猜猜!”有的幼儿回答:“是不是从树桩的圆圈儿上可以看出树几岁了。”“对!这些圆圈就是年轮,你们数数看,树桩上有几个圆圈儿,就说明这棵树几岁了。”幼儿了解到大树的年龄可以用年轮来计算。

D. 大班科学活动 大树有几岁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在测量大树的活动中,不少孩子认为树越粗它的年龄就越大,树越细它的年龄就越小,可见孩子们是从比较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大树的年龄。大班孩子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本次活动将从幼儿的经验入手,经过讨论,激发幼儿探究树木年龄的兴趣,引导幼儿从颜色和疏密角度进行观察,让幼儿发现年轮的特点。依据《纲要》要求科学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为主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探讨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只有抓住了重难点,才能使活动有的放矢,所以确立了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大树的年龄,对树木的年轮发生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孩子们了解年轮和大树年龄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观察过各种树,测量幼儿园里的树。
2、有年轮的大树桩模型,故事课件。
3、《大树桩你有几岁》歌曲磁带
4.彩笔、毛线、纸张:(画有树桩图案)
教法、学法: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此活动中我采用了语言激励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游戏法等
教学过程:
活动的大体流程:一、谈话形式导入
二、引导幼儿探讨树的年龄,简单了解年轮的含义。
三、操作游戏
具体环节如下:
一、说一说:我们身边的树。
1、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树,你都见过哪些树?它长得什么样?
小结: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不同的树,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树。
2、树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小结:树能让我们乘凉,树能美化环境……树的作用真不少。
3、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怎样爱护、关心他们?
小结: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身边的树,和树做好朋友。
二、讨论:树的年龄。
1、今天有一个大树桩遇到了些麻烦,让我们来听听,帮它解决一下吧。
2、观看课件,欣赏故事,边听边讨论。
(1)你知道自己几岁吗?
(2)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年龄,可是大树桩不清楚,怎样才能知道它几岁了?(幼儿互相讨论交流)
(3)看故事,了解年轮的秘密。
小结:大树的年龄就是它一圈一圈的年轮,它每长一年,树桩上的圈圈就会多一圈,有几个圈表示它有几岁。
三、操作游戏
1. 在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的音乐背景下,每个幼儿一份画有不同年轮大树桩的纸,让幼儿数一数大树桩有几圈,就证明有几岁,然后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请幼儿在画有树桩的纸上画出树的年轮或用毛线粘出树的年轮。
以上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孩子的情况做出灵活的处理,如有不当,请各位评委提出宝贵的意见。

E. 幼儿园《快乐是什么》公开课课后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对话.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头饰. 2.音乐《幸福拍手歌》. 3.《幼儿用书》中班下2第20~21页. 1.放音乐《幸福拍手歌》,师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边做动作边体验快乐的情绪. 2.自主阅读故事《快乐是什么》. ①.教师:幸福和快乐就像一对双胞胎,非常亲密.小朋友,你们感觉什么是快乐?(吃好东西,接受礼物等).小兔姐姐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在想快乐是什么呢? ②.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让幼儿自主阅读故事画面. 3.讲故事《快乐是什么》. ⑴老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一边讲,一边跟幼儿对话. ⑵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什么?(快乐是什么) ⑶小兔子是怎么想的?(托着腮帮子,坐在大树桩上,歪着脑袋,望着天,呆呆地想.) 请幼儿模仿小兔子思考问题的样子. ⑷小鸟的快乐是什么?(田野里有数不清的谷穗,随时可以吃得饱饱的)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⑸小蚂蚁的快乐又是什么呢?(晴天,可以不用老搬家)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⑹后来小兔子又碰到谁呢?(小松鼠) ⑺小松鼠的快乐又是什么?(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⑻小鹿的快乐是什么?(森林里没有猎人,我们很安全.) 请幼儿学说对话. ⑼最后小兔子看见谁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小熊孤单地坐在树桩上,给小熊一个大大的拥抱.快乐就是好朋友一个大大的拥抱.) 请幼儿学说对话,模仿动作. 3.师生一起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幼儿边做动作边讲述. 4.请幼儿扮演小动物来表演. 5.在音乐《幸福拍手歌》中结束活动.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故事《快乐是什么》用浅显的故事内容不仅能让幼儿明白与他人分享,与他人合作是一种快乐.而且故事里的动物对话,会激发幼儿学习艺术语言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故事情节,学说对话.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材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指导幼儿大胆连贯的讲述.因为中班幼儿的语言还很不 丰富,所以要教师引导和教授幼儿用艺术的语言表述故事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 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引起幼儿注意,训练听说能力.主要采取直观法、练习法和游戏法(扮小动物表演故事).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采用直观看图引起幼儿注意,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的语言表达做充分的准备.通过练习法可以刺激幼儿的表达欲望.根据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发展的特点,采用对话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对话能力. 三、说学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始终与听说能力贯穿始终.逐句学习达到语言连贯表达故事内容. 四、活动准备 头饰、录音机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幸福拍手歌》,引起幼儿兴趣. (二)直观法:看图,说图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印象帮助理解记忆. (三)示范法:教师讲述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四)(重点)说动物的话. (五)分角色六人一组合作,表演故事. (六)布置作业,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用激励的语言让幼儿举手动起来,符合幼儿好动特点.用奖励小红点引起幼儿兴趣和高兴地心理,有益幼儿健康. (七)在音乐《幸福拍手歌》中结束活动.

F. 大班安全教案洪水来时上高处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宝贝,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坏毛病,无论做什么想的总是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为了改变孩子这种思想,我设计了《洪水来了》这堂体育活动课。这堂课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明白做事不能光考虑自己,明白团队合作很重要。
活动目标
1、喜欢体育活动,积极参与活动。
2、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喜欢洪水来了这个体育活动,在活动中要积极参与,遵守次序。
难点:如何才能发挥团队的力量。
活动准备
车轮胎、西瓜皮球、小熊和小猪玩具球、秒表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的准备。
1、带领孩子们先做准备活动。
2、将孩子分为红队和蓝队,两个队围成一个圆圈做地上。
3、游戏:传西瓜,红队和蓝队比赛看哪个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西瓜传到最后一名孩子的手中。老师用秒表记录时间。
二、进入主题活动《洪水来了》
1、教师讲解故事背景,有一天,在大森林里突然洪水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只有躲到大树桩上面去。现在地上的轮胎就是大树桩,孩子们你们就是森林里的小动物,当响起洪水音乐时孩子们你们就要站到树桩上面去,洪水过后孩子们就可以下来。看看我们的红队和蓝队的孩子们能否逃过洪水的袭击。
2、开始游戏活动,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耍,突然音乐响起,小动物们迅速躲到大树桩上面,一会洪水过后孩子们便下了树桩。一会洪水音乐又响起,孩子们又躲到上面去,在次过程中孩子们必须手拉着手才能在大树桩上面站稳,在反复的游戏中,让孩子们摸索如何才能自己的小团队在树桩上面站稳。
3、游戏结束,教师总结一下,在刚才的洪水来了的游戏中,有的小朋友为了自己不被洪水冲走,在上面挤来挤起,是不对的,同时也表扬做的好的孩子,他们手拉着手,牢固的站在大树桩上面,没有被洪水冲走。他们发挥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拓展延伸阶段。
1、洪水过后,现在小熊和小猪要回家,我们红队和蓝队的小朋友要把这2个小动物送回家,但是不许把他们掉到水里。
2、红队和蓝队的小朋友先搭两座桥,看哪个队的桥搭得最好。
3、红队和蓝队分别送小熊和小猪回家,看哪个队最先将小动物送回家,并且不能掉到水里。
4、教师小结。总结一下为什么别人先送小动物到家并且没掉水里,让小朋友们明白,要取得胜利必须靠大家,靠团队合作才成取得成功。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还有许多不足之处:1、在分组传西瓜时,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西瓜传到自己位置时,还在看其他地方,有的传掉了,孩子不知道怎么办,我在活动前没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导致游戏活动失去的激情。
2、在洪水来了活动中,教师分组考验他们团队协作能力时,教师应该对表现好的队伍给予一定的奖励机制,这样孩子们会更快体验如何才能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3、如果下次在上这样的课,我想一定比这次要好,我会更全面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G. 数学考后感想或反思

考试的启示
又一场考试结束了。每次考试都会得到一个教训或一些经验,本次考试我得到的启示是:疏忽总是存在的。
考完数学,感觉挺不错,卷子很简单,题题顺利,接着又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遍,确定全对之后,心中一直有一个希望:数学考满分。
离开考场之后,考满分的希望离我越来越近。我大胆地和同学对答案,题题正确。看到一些同学因为对答案发现错题而垂头丧气、懊恼不已,我心中暗暗的想:全部做对的感觉就是好,真庆幸我考试时认真做完题目之后,又认真地检查了一遍,那天那时,我是前所未有的高兴。
但过了不久,这特殊的高兴,却转变成了我前所未有的悲哀与失望。
“那张图我画的很大。”我略带高兴的说。
“不,还好,不大。
我吓了一跳,难道是我画错了?不可能,这张图我画了两遍呢,应该是对方弄错了,或者是个人感觉的差异吧,我这么慰?自己.但是心中依然很忐忑。
我已不敢再去自信地对答案了,但是在无意中却又听到了另一群人异口同声地报了那个使我不安的答案。我傻眼了,真的是我错了,果然是我错了!我竟然会把图与文字看叉了!我竟然没有检查出来!千算万算,还是疏忽了一处!满分的希望像一个个泡沫顿时在心中破灭了.3分就这么悄悄地从我的试卷上溜走了.3分,对于这么容易的试卷来说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就这样,我后悔了一个下午。
这就是疏忽,怎么躲也躲不过。但是由于排名按四门课的总分计算,其他科目的成绩总算没有辜负我的努力。于是启示之二由此可得:学习需要全面发展。也许因为其他方面的优秀而提高了总成绩。当然,倘若将疏忽减少到最小,同时又尽力提高其他科目的优秀程度,那总成绩就会大大提高。因此,全面发展很重要。
一般来说,疏忽不能避免,但可以尽力减少,而全面发展又是能弥补疏忽的一条捷径。
================================
保险丝的启示

拿着换下来的保险丝胡乱地想,它那么软,指甲都掐得断;熔点那么低,划根火柴就能烧化它,可算是金属家族中的弱者。可它却能凭借自己的短处,在电路中担当着重要的警卫作用,一遇危险,立即熔断,以此来保护所有电器的安全,发明者可谓独具慧眼!

细细想来,生活中类似这样用物之短的还真不少。软木不堪作栋梁,但它可用来作别的木料所代替不了的木塞;惰性气体似乎毫无用处,却可以冲入灯泡,使灯泡内外的气压达到平衡;嶙峋怪异的太湖石,没有人拿它砌墙刻碑,但它却能垒成具体而微的假山;奇丑无比的树桩作燃料都难劈开,但有人却想到用它制成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甚至连老鼠的“贼性”,都可以利用起来在海关检查上发挥作用,这就是“警鼠”。

可见,我们平时说,用物要扬长避短,是不全面的。事物的长短是相对的,一物之短往往换个角度也就是一物之长。具有敏锐眼光和睿智头脑的人,在用物时,不仅能避其短,而且还善于“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腐朽为神奇。因此,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简单地说某一事物没有价值。有时说“没有价值”,实际上是你“没有发现它的价值”。

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到,古人所说的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也是不全面的。人的某些缺点换一个场所也就变成了优点。我们在用人时,既要看到他的长处,又要审视他的短处,有时甚至还可以来个缺点优选法呢。胆小的人不利于干开创性的事业,但当出纳会计贪污的可能性就很小;听力差的人是非少,搞档案管理却很恰当;吹毛求疵的人当领导,群众不欢迎他,但他可以成为一个称职的产品检验员;机械型的人管理图书、看护电话,可能很出色;夸夸其谈的人,你最好叫他去当产品推销员……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必羡慕人家的长处而悲叹自己的短处,应该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去充任生旦净末丑或吹拉弹唱中一个最适宜自己特点的角色。当领导的更应该能容人之短,知人善任,以最大的效果来调配各类人员,使之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事事不如意的青年人去找著名的释圆大师.他告诉大师,自己的一生十分无聊,而且一事无成,感觉活着实在没意思.大师听了年轻人的埋怨与牢骚之后,便吩咐小和尚去烧一壶温水.水烧好了,大师抓了一把铁观音茶放入茶杯里,注入一缕温水,请青年品尝.青年说一点茶香都没有.大师又吩咐小和尚烧了
一壶沸水,以沸水重新泡了一杯茶.顿时,茶香飘满了屋子.
这故事告诉了我们,并不是生活毫无光彩,而是要看一看我们是否有在我们有限的一生中做出有意义的事情.成功路上的每个障碍,都是对我们勇气与信心的考验.看我们对社会,对世界是否有做出贡献.俗话说:马走软地必失蹄.不得一番挫折考验,我们的成功从何而来 我们努力了,就像在人生的茶盅内注入一缕沸水;我们若是庸庸懒懒,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就等于丧失了生存的真正意义所在.
在这世界上,我们是为了希望而生活,是为了爱而生活,不是为了人类社会上的功名,金钱以及权位.懂得放弃和慷慨,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基本品质.
又有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富翁去找哲学家,对哲学家说:"请问,为什么我发财了之后变得越来越自私,狭隘了呢 "哲学家听了,便带他到窗子边上,问:"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了许多人."富翁回答.哲学家听了,便把他带到一面镶着一层薄薄银子的镜子旁边,问:"现在,告诉我,你看到了谁 "富翁回答道:"我看到了我自己."哲学家说:"正是镜子上的这层银子,蒙住了你的眼睛."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一个十分有名的慈善家.可是,他也曾经被这一层薄薄的银子给蒙住了眼睛.
洛克菲勒穷困的时候,是一个爱劳动,憨厚朴实的好小伙子.但是他发财后,变得冷酷,吝啬,遭人痛恨.后来,他得了重病,医生告诉他,他要是仍然这样下去的话,他就必须在金钱,健康,烦恼之中选择一种.洛克菲勒醒悟了,于是,他决定痛改前非,用资助他人的方法来洗淘自己的罪恶.洛克菲勒一生赚进将近十亿美元,捐出去的钱有近九亿.最后,人们接受了他,他重新获得了人生.我们不必像洛克菲勒那样为寻找生活的真谛走弯路,只要远离生活中的铜臭,使我们的心灵永远保持纯洁.
对于生活,我们必须抱有欣赏与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一个人生活的业绩与幸福,是由平时一点一滴的美好时光累积起来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呀,不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怎么会有伟大的业绩以及真挚的幸福呢
海伦.凯勒,这位在20世纪震撼全世界的作家,是个十分有名的人物.小时候突发的脑出血,胃出血以及高烧,夺去了她的视力,听力,以及说话的能力.因此,她的童年生活一直是黑暗的,直到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小姐出现.莎莉文小姐首先制服了海伦的暴躁脾气,再为海伦冷酷的黑暗世界添进了温暖与光明,才造就出了20世纪的奇芭.当然,海伦若不是凭着对生活的向往与自信,她就永远不会成功.
世界上有温暖,阳光,包容和爱心,也有冷酷,悲惨,战争和贫困.必须有着对生活的向往与自信,是能够使一个人的一生灿烂辉煌的基本应有情感.
你是否有好好地利用自己青春年华干出一番事业呢 你是否有善用你的有限一生 珍惜现在,珍惜你的青春少壮!不要让青春与时间白白溜走!

阅读全文

与走树桩教案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