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小班教案糖果反思

小班教案糖果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21 10:24:11

① 小班科学活动 糖果有多少 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充分抄,是教师形成袭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纯净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

② 社会糖果对对碰教案小班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小学的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
2、进专一步激发上小学的愿望。属
活动重点与难点: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活动准备:
已参观过小学,幼儿记录的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邀请一位小学老师、几位小学生,参观小学DV教学课时:30分钟教育理论依据:
活动目标的设定从幼儿的实际需要出发,幼儿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积累;教学内容的选择适合幼儿当前发展需要;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引发幼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活动,促进幼儿自主探索与思考;活动既符合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进步和成功的体验。
活动流程:回忆经验--幼儿园小学对对碰--交流互动--活动延伸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1、师:前几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实验小学,你印象最深的是小学里的什么地方?
2、幼儿经验讲述。
3、师:老师把实验小学拍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③ 小班科学《方糖不见了》活动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一些简单、明确、有层次性的问题,来突破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如何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在活动的前半部分我主要设计了一些适合小班孩子的实际理解类的问题,所以幼儿的认知记忆性回答最多,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活动最后环节,我的提问是属于创造性的,如:“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像它们一样,放在水里会溶解呢?”第一研时幼儿的回答还是蛮到位的,能根据生活经验就离说明。但是在第二研的时候,幼儿的回答变成了无回答和回答错,以及机械性的回答,只有两名幼儿回答正确。这说明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的还不够充分,应该及时的根据课堂的需要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化,如在第一环节时,幼儿已经回答溶掉了,他们已经知道糖会在水中化掉,那么老师就不必要再重做一遍实验,而是给幼儿去尝试的机会,让幼儿自己去验证,自己的说法是否正确。在尝试的过程中让幼儿能够充分理解,积极回答,利用好教学机智让幼儿品尝,减少无用的等待时间 。
通过本次活动,我也发现了不少小问题,如操作时提醒幼儿看好杯子,注意力要集中。口语上也要注意,在幼儿知道了那是溶解的现象时,教师在后面的讲解时就要用上溶解一词。整个过程的课堂气氛还是比较好的。幼儿的参与性比较积极。另外,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是选择语言发展好、能力强的幼儿回答问题,很少请到那些胆小、怯懦,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幼儿回答问题,使能力弱的幼儿得不到发展。活动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有深度,但是经过思考后肯定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适当地请比较胆小的幼儿勇于尝试,我想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在活动中我们应该让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感,从而增强自信心。相信在这样的引导和鼓励下,幼儿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最后一个环节拓展思路的时候,教师问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溶解的呢?个别幼儿说是,我直接替代幼儿说了不是。这里教师的有效提问应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可以举例说明有些不能溶解的物体,如:大米、沙子等物体,让幼儿回家操作后再来告诉老师,此处的灵活性很大,这需要在将来的教学中善于积累经验。

④ 小班飘飘糖果纸教案与反思

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回关键性的知识答,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

⑤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糖怎么不见了 反思

1、物质准备:饮料、杯子、勺子、温水、米、沙子、盐、糖版、果汁粉
2、实验权
(1)实验一:糖的溶解。 •边讲解示范操作,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里去了?现在老师用勺子来搅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里去了呢?它躲到水里了!
(2)实验二:盐的溶解。 •鼓励幼儿上前操作:这里还有盐,你们谁也来试一试,看看盐会不会躲到水里?
(3)小结:糖和盐通过搅拌溶解到水里了。
3、组织探究实验,比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体。
(1)介绍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引导语:桌子有杯子、勺子、温水,以及米、米粉、果汁粉、沙子、请你们分别将米、奶粉、果汁粉、沙子放到杯子里,用勺子来搅拌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会像糖一样溶解,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并把做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在可以溶解的东西下面打勾,不可以溶解的东西下面画圈。
(2)组织幼儿动手实验。 •提醒幼儿注意在实验中观察将果汁粉、米、沙子、奶粉放到水中有什么变化。
得出结论:学会观察比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体的方法。

⑥ 幼儿园小班数学《糖果有多少》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估计10-3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尝试、学习运用多种数数方法(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对30以内物体的数量正确计算并正确总数。 3、认真观察、判断同伴的估数,关注和学习同伴计数的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自备红、黄、绿、蓝四色托盘一个,盘中分别装有数量为10颗(红盘)、15颗(黄盘)、20颗(绿盘)、30颗(蓝盘)的同种糖果;表示10颗糖果的标记卡1张;记录单;水彩笔1套。 学具:铅笔人手1支;第 一、二组人手1册幼儿用书(第25页);第三、四组人手1串数量为15-20的串珠,记录单;第五、六组人手1盘数量为25-30颗的蚕豆,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估的准”。 教师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四盘糖果,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红盘里有多少颗糖果?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数字、数的)谁能依据红盘里所装糖果的数量,估计出黄盘、绿盘和蓝盘中各装有多少颗糖果呢? 请一名幼儿说出自己估计的各盘糖果数。 教师出示记录单并提问。 师:**小朋友估计的每盘糖果的数目,你们认为应该记录在记录单的什么位置?(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上的标记和空格,以帮助幼儿明确估数记录的相应位置——即“黄、绿、蓝三色托盘标记”下面、“眼睛观察标记”后面的三个空格里面) 教师将该名幼儿的估数记录下来。 师:还有谁愿意说出你估计的每盘糖果的数目?(可请多名幼儿回答,及时记录幼儿的估数,如遇相同的数目则可不记) 师幼讨论:大家估计的这些数目,究竟谁的正确?谁的更接近?我们怎样验证呢?(数一数) 教师先后请3名幼儿上来,带领大家数出每盘糖果的实际数目,并将正确答案记录在记录单第三行“动手数标记”后面空格的对应位置。(幼儿在数糖果时,教师应引导大家观察每个幼儿采用的不同计数策略)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对比估数与(jy135幼儿教育 www.jy135.com)实际数目。 师:哪个估数正确?哪个估数与实际数目最接近?(对估数正确或最接近的幼儿给予鼓励) 二、幼儿分组操作游戏。 师:哇,看来我们大三班对估数掌握的特别好,那么我要出几道题目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1)串珠有多少。 师:先估算一下串珠上有多少颗珠子,请在记录单上排用“√”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串珠实际有多少颗,想想一串珠子应该怎么样数?从哪儿开始数?怎么样才能做到不重复数、不漏数?数好后请在记录单下排用“√”表示正确数字,再看看你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接近吗?差多少? (2)蚕豆有多少。 师:先估算一下盘子里有多少颗蚕豆,请在记录单的上排用“√”表示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再数一数实际有多少颗蚕豆,想想可以用哪种数数方法数的又对又快,数完后请在记录单下排用“√”表示正确的数字,再看看你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接近吗?差多少? (3)糖果有多少。 师:请小朋友完成幼儿用书第25页的活动,要求是根据左边每只糖袋里有的10颗糖,估计一下右边每只糖袋里各装了多少颗糖,并在你认为最接近的数字上打“〇”表示;再数一数实际装有多少,如果答案一致就为自己画个“√“。 三、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分组操作游戏的记录单。 师幼共同观察其估算的数目;再检查实际的数目是否正确,并运用幼儿提出的各种数数方法进行集体验证,如两个两个数的方法,三个三个数的方法,五个五个数的方法,让幼儿感受按群计数的快捷;最后对其估计的数目与实际的结果是否接近或一致进行判断。

⑦ 小班糖怎么不见了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班级的小潘带了两块糖,活动期间他吃了一块,有的小朋友看见也想吃就像他要,他不给,活动结束多到了喝水时间,他怕别人抢就把糖藏在了水杯里。等他想起自己的糖时在去找糖已经不见了。他就找到我说有人偷吃了他的糖。我拿起水杯发现原来他把糖放进有水的杯子中化了。我就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
2、 增强幼儿的好奇心,并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
难点:思考“糖怎么不见了”。
活动准备
没人一个小水杯,一块糖,汤勺。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糖溶解的过程,激发幼儿的兴趣。
看看你们的座子上都有什么?如果把糖放到水里去会怎么样?
今天老师请你们试试,仔细看看糖放到水里会怎么样。
幼儿实验、观察交流。
2、引导幼儿观察溶解现象。
你们刚刚看见糖放到水里怎么不见了?它到哪去了?他真的没了吗?他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
幼儿讨论交流
3、小结。
今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糖放到水里去就不见了。
4、活动延伸。
你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向糖一样,在水里会化掉吗?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对引导幼儿好奇心、独立思考、表达等习惯是非常有益的。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还有待改进,本次活动可以进行分组教学,以此来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

⑧ 小班 操作课 糖果的影子教案

活动目标:
1、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分辨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内
2、获取振动产生声容音的科学知识经验,制造出好听的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塑料纸、有盖的瓶子(矿泉水瓶、粗细玻璃瓶)、豆子、小石子、易拉罐、积木块、筷子、大贝壳。
2、乐曲:拉德斯基进行曲、蝴蝶。
3、军鼓一架。

阅读全文

与小班教案糖果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