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教学活动设计方案分哪些步骤
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实际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回而展开的答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② 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活动
一、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分析评价其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分为教学目标的编制、教材的分析和处理、了解学情研究学生,教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五个部分。
1、吃透大纲,明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特别用目标教学法时更是如此,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三大类”。我在上“数列”这节课时目标有二个:①理解数列的概念。(知识目标)②会根据数列的前几次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能力目标)
2、深钻教材,把准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因材施教。
““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点,它是我们学习后段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如“溶液”这节课中,溶液中分散系的概念,胶体溶液的性质一项就是重点。“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如溶液”这节课中,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浓度的表示及各浓度表示方法相互之间的转换就是难点。“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它如同掌握了一个钥匙,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
教学中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就是在教材的重要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如“溶液”这节课中,为了讲清概念,讲解了溶液的分类方法。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有:①分散难点,逐个击破。②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抽象到具体。③运用直观方法加强学生的感知。④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教学内容不同,课的类型也就不同,因此要因材施教不能将理论课改为实验课,复习课改为技能训练课等。
3、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做到因人而教。
我们一般都是教同一科目、同一年级,因此年年都是抄教案,下载教案,殊不知学生不同,教法也就随之不同。如:护理专业与药学专业同上医用化学课,采用同一方式、方法及教学大纲显然不合适。
4、精心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在吃透大纲,深钻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编写教案就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如何编写教案,先要弄清教案的格式和结构。
一般格式:专业班级:学科:教师: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案可以是详案也可以是简案,提倡教师写个性教案,实用教案,创新教案。建议新参加工作的老师尽量写详案,总之一句话,教学设计要象小说般的完整。
二、语言艺术,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教师的语言分为口语与书面语、肢体语三种,如何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关键在于:
1、口语
语言标准、简练、不哆嗦无口头啴,消除不文明用语。
语速适中,不快不慢。语言适度,不高不低。同时还要生动,亲切,抑扬顿挫,赋有启发性。
2、书面语——板书
板书的的主要内容:
①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果②教学的重点难点③教学内容的补充
板书的主要格式
①提纲式②词语式③表格式④结构式⑤图示式
板书的要求
①内容精练,重点突出②语言科学、准确③条理清晰,布局合理④形式多样,启发思维
⑤书写规范、流畅,示范性强⑥巧用颜色粉笔,赋有艺术性
3、体态语
①表情语、微笑语、眼语②首语③手语④姿态语
三、精点导入,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良好开端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的境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常用的方法有:1、衔接导入2、悬念导入3、情境导入4、实验导入5、实例导入6、典故导入7、直接导入
四、科学设问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桥梁
1、设问直截了当。不绕圈子,干脆利落,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围绕问题,范围短路,语言规范,概念准确,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2、发问巧妙。不按座次表发问,不按名册发问,不只叫成绩好的发问,不专训差生发问。
3、表述清晰。发问语言应简明易懂,问题尽量一遍清晰到位,不复述,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老师发问的习惯。
4、态度自然。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够回答。
5、适当停顿。给学生思考时间。
6、耐心倾听。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7、正确对待意外,对待意外回答冷静处理。
8、及时评价。
五、组织教学,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有力保证
无论是哪一位教师上课,课堂上或多或少都有呈现的不重视的学生违纪现象出现,如何正确处理学生课堂违纪现象,保证教学秩序井然有序。组织教学贯穿于教学始终,常用的处理方法有:1、提问法。单独提问,集体提问单独回答。2、非语言控制法。走近学生摇头示意、叹息或假意咳嗽一声,突然停止讲课,凝视学生轻拍其肩等。3、正面提醒法。
六、课堂小结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完美结局
怎样结束一堂新课是值得重视的,很多教师不注重结课,上课讲到哪算哪,匆匆收场,虎头蛇尾,影响教学效果。
结课常用小结、活动和作业布置等。上课要有良好的开端,也要有完美的结束,要善始善终。完美的结束不仅保证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同时,也能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往返,达到“剧终情不终”的艺术效果。一句话,课堂结局象喜剧般的完美。
只要用心,就能上好每节课!
③ 教案中的教法有哪些
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拓展资料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遵循原则:
编写依据: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平行班用的同一课题的教案设计,根据上课班级学生的实际差异宜有所区别,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我认为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那种远离课标,脱离教材完整性、系统性,随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写教案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一个好教案首先要依标合本,具有科学性。
创新性
教材是死的,不能随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课怎么上全凭教师的智慧和才干。尽管备课时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听取名家的指点,吸取同行经验,但课总还要自己亲自去上,这就决定了教案要自己来写。
差异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经验、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艺术性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
可操作性
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考虑变化性
由于我们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又由于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看法,教师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计到。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进程常常有可能离开教案所预想的情况,因此教师不能死扣教案,把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压下去。
④ 在教案中如何设置教学活动的名称
我看到有写教案书中有用学习目标一·:XXXXX这种形式算给教学活动命名版吗
根据学生的生心特权点;我的情绪我做主",再结合课题内容设置,"。如,这是教学情绪管理的。不清楚你从事什么科目,也不好给你建议。“我是谁?”教学自我意识的教学活动名称
根据学生的生心特点;我的情绪我做主",再结合课题内容设置,"。如,这是教学情绪管理的。不清楚你从事什么科目,也不好给你建议。“我是谁?”教学自我意识的教学活动名称
⑤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怎么写
教学活动《动物园里》设计思路 喜欢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在最近的自由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便是各种动物。他们喜欢聆听动物故事,怀抱可爱的动物玩具,翻看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动物们不时地出现在他们自编的故事里、有趣的儿歌里、好玩的游戏里,它们那生动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大家对动物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顺应孩子们的热点,和可爱的动物们交朋友,开展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但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仅仅知道动物的名字,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因此在《动物大世界》主题中,我们主要以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情感为切入点,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神奇本领,探索发现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存状态,从而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更是动物的伙伴。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轻轻松松的学习数学,寓教于乐,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活动的趣味性,我尝试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动物园里》。 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两点: 1、在猜想游戏中复习巩固10的加减,根据动物图形的不同特征编题。 2、积极参与数活动,感受数学游戏的趣味性。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因此在活动中会出现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谢谢。
⑥ 教案中有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
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抄,2、分组报告人数,进行新课:2、导课3、出示课题,a.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b.教师采用提问法,练习法,评比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法等,讨论c.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讨论,回答,评比,个别提问,小组比赛,全班和老师一起互动,d,拓展,延伸,提出新目标,4、小结,反思。
⑦ 教案中的教师活动部分怎么写
一般教学过程中含有师生活动,如果单列出来写师生活动,则老师活动可写:教学指导学生、参内与学生活动的动作容行为;老师深入学生间的教学活动;老师启发、鼓励、评价、指正学生的语言、行为.......
学生活动可写:学生按老师要求所做的学习活动,比如如何活动的,活动的效果,老师是否参与其中.......
师生活动不是单方面的,也不是分而写之的,老师和学生的活动是交织进行的。
⑧ 幼儿园英语词汇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活动目标: 1 、 幼儿听懂、理解并会说出单词“ bird ”、“ frog ”、“ monkey ”。 2 、 幼儿学会使用句型“ I can see ……”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PPT 课件、单词卡片、一棵大树、自制动物各一个、望远镜 3 至 4 个。 活动过程: (一) 热身 活动: 1 、 韵律歌曲《 walking jumping running 》边唱边跳进场。 2 、 GreetingT: Hello,what ’ s your name? S: I ’ m XX. T: Hello, XX. S: Hello,Miss Liu. 3 、简单的对话操练几遍。 (二)引导幼儿单词学习。 1 、播放 PPT ,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在叫。(鸟叫声)。 PPT 出示鸟的图片 teach “ bird ” 2 、教师领读,小朋友跟读,(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让小朋友一边说单词,一边用头顶单词卡片) 3 、 用相同的方法教授另外两个单词: frog 和 monkey ( 三 ) 游戏:《说一说,做一做》 规定好鸟、青蛙、猴子的动作,老师说一个动物单词,小朋友需要迅速做出该动物的动作,同时重复英语发音,看谁做得又快有准。 (四)幼儿句型学习与应用 1 、出示一棵大树,在树上贴好自制的鸟。 教师出示望远镜,并说: I can see a bird. (小朋友跟读)。 2 、用准备好的望远镜给小朋友上来表演,并准确说出句型“ I can see a bird ” 3 、 在树上贴好猴子,在树下贴上青蛙。 4 、让小朋友自己来说一说,操练句型“ I can see.. ”说出:“ I can see a monkey. ”“ I can see a frog. ” (五)游戏《 What ’ s missing 》 1 、播放 PPT ,出示三个动物,让小朋友分别说出三个单词。 2 、播放 PPT ,消失一个动物,让小朋友说出那个动物单词,并用句型说出“ I can see …” 3 、相同的方法操练。 (六) chant 用三个动物的动作,叫声以及相应的单词编一首 chant ,让小朋友跟着做,边做边退场,结束课程。 附: chantBird bird bird 啾啾啾 (飞的动作) Frog frog frog 呱呱呱(跳的动作) Monkey monkey monkey 叽叽叽(猴子抓头挠耳)
⑨ 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区别
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的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所以,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不能是一个东东。
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
教学设计,是准备课,特别是公开课等需要全面考虑的一份文档,附件可能有电子类辅助。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教案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
每以为上过讲台的教师都明白教案的重要性,可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教学设计了。由于教案是以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而课堂教学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层次,所以二者既有共同的地方,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范畴上的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可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从整体上教学设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鉴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而且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指导思想不同
教案是“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教案的编写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常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而不利于他们的能力培养。
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步骤,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鲜明性。它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辨正统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现有媒体的设计和充分利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不少教师围绕媒体而展开课堂教学的设计活动。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因而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评价在教学系统中分别具有前瞻和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元素的含义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⑩ 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设计什么区别
1、范围不同
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而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活动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2、针对的对象不同
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3、目标不同
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10)教案教学活动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
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2、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4、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学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