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中班社会我会打110教案
没有相关问题的答案 你可以去中国幼儿教育网
2. 幼儿园中班礼仪《提醒父母接电话》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 2、感受接打电内话的乐趣,愿容意在接打电话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与人愉快地交往。
活动准备:
1、台式电话机两部 2、可制作成简易电话用的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等材料。 3、幼儿用书。
3. 中班语言《青蛙给星星打电话》教案及评价
中班语言《青蛙给星星打电话》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愿意倾听儿歌并和同伴一起感受儿歌的意境美。
2.学习儿歌内容,有表情地朗读儿歌。理解词:金灿灿、红彤彤、亮晶晶。
3.能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讲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活中已有关于倒影的基本常识。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孩子们想一想,天上有什么?
(2)有一只小青蛙非常想知道天上都有啥,于是他拨通了星星的电话,我们来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意图:通过已有经验的讲述,导入课题,为孩子体验儿歌意境美埋下伏笔。同时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
2.倾听、理解儿歌内容,体验儿歌中的意境美。
(1)倾听儿歌,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播放课件幼儿倾听。教师:你听到了什么?
(2)倾听儿歌第一,二段,尝试用儿歌中的词句描述天上美景。
教师:星星对青蛙说了什么?
(意图:重点让孩子感受词语:金灿灿、红彤彤、亮晶晶。)
教师:你见过哪些东西是金灿灿的(红彤彤、亮晶晶)?
(3)倾听儿歌第三段,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1.为什么青蛙说:“水里和天上是一样的呀?”
2.关于影子,你还知道些什么?
(意图: 拓展经验,丰富想象。)
(4)倾听儿歌,感受儿歌的意境美。
3.分角色朗诵儿歌。
(1)教师扮星星,孩子扮青蛙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意图: 教师先扮演难度大的角色,孩子先扮演容易的,降低孩子学习的难度,让孩子积累成功的心理体验。)
(2)教师扮青蛙,孩子扮星星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意图: 加大难度,给孩子一定的挑战。)
(3)自由选择角色扮演青蛙和星星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准备一些青蛙和星星的贴画,供孩子选择,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4)完整地朗读儿歌。
(意图:用不同的形式加深孩子对儿歌的理解,在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不同的方式可以提高孩子对儿歌的兴趣,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4.结束部分。
星星给孩子们打电话,邀请他们到太空游玩。
(意图:本环节用欣赏太空美景和星星向孩子们发出邀请结束,形式上和儿歌教学中相呼应,目的是通过欣赏太空美景激发孩子对太空的兴趣,给他们视觉上美的享受。)
5.延伸活动
(1)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探索影子的奥秘。
(2)将星星、青蛙图片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表演儿歌。
4. 可佳打电话绘本教案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活动内容设计:
中班主题活动“打电话”
活动准备:
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2、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 (用手做打电话状)。
(4)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师:“小朋友刚才都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2)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师总结: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干,来,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师:“小朋友都说了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来动手做电话,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 。”
附歌曲: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 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还发现了要把线系牢在牙签上,并且牙签要横放,电话线才不会断。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在动手制作部分,老师可以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想想怎么样可以制作成电话,并动手操作,然后老师再总结示范。在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什么线可以传声?”从而使大主题的目标也得以体现。
指导教师评语:
教师能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活动,在活动总鼓励幼儿不断探索、体验、交流对电话的认识,较好地综合了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寓教于乐,适时地鼓励幼儿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在活动中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安装电话线
活动意图: 打电话是小班幼儿所喜爱的游戏活动。开展此次活动借助“有线电话”这一道具,激发幼儿在游戏中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动机。 活动目标: 1.感知声音的变化与线的长短有关系。 2.声音的变化与线的伸直和松弛有关系。 3.体验合作玩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一次性纸杯16个,毛线若干(活动前制作成长短不同的两组电话);操作盒8个;彩色即时贴每人1个(上面写上幼儿的名字)及集体记录单1个。 2.空间准备:桌子、椅子;桌子分开摆放(将操作筐分别放在桌子上)、椅子呈半圆形(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材料,引发兴趣。 你们玩过“说悄悄话”的游戏吗?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说说悄悄话吧! 你们喜欢这个游戏吗?老师带来了有趣的有线电话,今天就试着用有线电话来说悄悄话。 2.观察发现两个电话线一长一短。 二、游戏部分 1.分组玩游戏——打电话。 ①请一名幼儿配合示范游戏玩法。 游戏要几个人玩?(两个) 一人拿一头分开距离站好,让电话线伸直,打电话的时候要说悄悄话。 ②2人一组在间隔开的空间进行游戏。 两个电话线一长,一短,玩时都要试一试,哪种听到的声音清楚。 2.记录自己的发现。 3.结果的验证。 4.实验原理。 为什么短的声音清楚呢?这是因为距离。短电话线就清楚,长电话线就不清楚。 5.探索电话线伸直与松弛时声音的变化。 只用长的电话。 让电话线变成弯弯的,看线直清楚还弯线清楚。 6.集体记录 你认为哪种方法声音清楚,把小粘贴贴到对应电话方格里。 以投票方式在集体记录单上记录自己的发现。
6. 急求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
你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是综合活动还是单科教学?这些都要说清楚?你所要的教案是为了上公开课吗?最好能交代清楚。那个小丑和小美的教案感觉有点文不对题,所答非所问。
7.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电话的用处》
提供一个范例,供参考形式: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瓶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到玩变色游戏的乐趣,产生探索的欲塑; 2、感知颜色的变化,进行三种颜色的分类。 3、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饮料瓶若干个,颜色...标记,塑料篓子三个。 【活动过程】 一、观察、探索瓶子的秘密。 1、导人:“小朋友,平时我们常常会喝饮料,饮料www.jy135.com瓶有各种各样的。今天我带来的可是神奇的饮料瓶。(揭开遮布)这些瓶子怎么神奇呢?这些瓶子呀都会变魔术!” 2、观察瓶子 “大家快来看看,神奇的瓶子是什么样的?”(都是透明的,身体是细细长长的……装着没有颜色的水。)教师要做准确概括。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呢? 二、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 过渡:“瓶子里有秘密噢!下面一个人拿一个,我也拿一个。”(注意:站的位置不要太挤,不要背对大家。) 1、晃瓶子 (1)“拿好你的瓶子,音乐响起来,让我们和瓶子一起跳个舞吧。” (2)“让瓶子动起来,让瓶子里的水也跳动起来!” 2、找变化 (1)“看看你们的瓶子有没有什么变化啊?”(只有三位幼儿拿的瓶子里的水变颜色了。注意让孩子自己说出颜色。) (2)“咦,你瓶子里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他的也变了,变成了什么颜色?我的怎么没有变啊?(感到很奇怪。) (3)收瓶子:“我们先把瓶子送回去,然后赶快坐到椅子上。” 幼儿讨论:想想会是什么原因呢?” 三、玩变色游戏,进行颜色分类。 过渡:“这儿还有好多神奇的瓶子呢(揭开遮布),一个人拿一个,我们再来试一次吧。” 1、变颜色 “准备好。(音乐开始)动起来吧,让瓶子里的水也跳动起来!” 2、送瓶子 (1)(音乐停止)“你们发现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这红红的像什么?” (2)“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我数 一, 二, 三,红色和红色站在一起,蓝色站在一起,黄黄站在一起。我要开始数啦,一,二,三。”(检查) (3)(神秘一点)“嘘!我的瓶子在和我说话呢,他说瓶宝宝想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儿呢?找找看,在这儿呢,(出示空篓)上面还贴着标记。下面请你们看着瓶子里水的颜色,按标记把瓶子送回家吧。” (注意:节奏要慢一点,要让孩子都能安静下来才开始说,不要急。) 四、再变颜色,揭示秘密。 1、老师换瓶盖变色。 过渡:“瓶宝宝都回家了,我们也坐到椅子上休息休息吧。” (1)“刚才我瓶子里的水变成了黄颜色,它说它还会变颜色!”“这次能变出什么颜色呢?我们仔细看看吧。”(边说边换瓶盖,音乐起。如果有孩子说出我换瓶盖了,“我是在换瓶盖,老师为什么要换瓶盖呢,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2)“看,颜色真的又变了,变成了?绿色啦!” (3)“你们也把瓶宝宝轻轻地请出来。看清楚你拿的瓶子,里面的水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拿瓶子,随音乐的节奏舞动。 (4)“瓶子里的水变色了吗?为什么没变色呢?” 2、小朋友换瓶盖变色。过渡:“原来这里面有一个小秘密呢!想知道的人赶快找一张椅子坐下来。”(幼儿回位置)幼儿猜测。(如幼儿猜测不到,教师启发:细心的小朋友就会发现,刚才魔法师换了一个瓶盖,瓶子里水的颜色就又变了,那么,秘密到底在哪儿呢?) (1)“秘密真的在瓶盖里吗?我们拧开瓶盖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对了,盖子里有颜色。看看你瓶子里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啊?” (3)“请你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和你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找一个和你颜色不一样的,互相交换一下瓶盖,换好后一定要用力把瓶盖拧紧。” (4)幼儿换瓶盖(音乐响起来)。 (5)“原来是什么颜色的?现在变成什么颜色了?”两三名幼儿说。 (6)结束语:“噢,不同的颜色碰到一起,就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小朋友们请带上你的瓶宝宝,跟老师来吧!我们再去换个瓶盖,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