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音乐青蛙教案反思

音乐青蛙教案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21 02:00:04

㈠ 中班艺术教案《小青蛙学打鼓》

活动目标:
1、掌握×、××、×0、××××等不同的节奏型;
2、掌握2/4节奏的特点;
3、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音乐,感受音乐。
教学对象:中班幼儿
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个轻松活泼的2/4拍子的曲子。尤其在歌曲的后部分通过模拟了青蛙“呱呱”的叫声,使全曲更加生动活泼。这首曲子的重点在于让幼儿感受这首曲子的气氛,从整体上理解曲子;难点则是不同节奏型的掌握以及2/4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有以下几个方法:
1、蹦跳感受节奏
2、通过让小朋友多次听音乐,模拟歌曲的节奏来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通过有趣的节奏游戏来掌握和辨认×0
、××××的节奏型。
活动准备:
一、教具准备:
1、小青蛙的头饰全班小朋友人手一个
2、预先写好的乐谱
3、录音带(按所需的音乐次数录好)
4、带双面胶的小卡片,上面写几种不同的节奏型,一共八张,四张×0,一张××××,还有一张是××,一张×和一张四分休止符0。
二、练声:(大概在活动正式开始的前5分钟)
练声曲:
1
2
3
4
32
1

青蛙
学唱

活动过程:
老师:
(头戴青蛙头饰,学青蛙“呱呱”叫,按着节奏做青蛙蹦跳状出场)小朋友,这是什么小动物啊?
小朋友:青蛙!
老师:
对了!真聪明!小朋友知道青蛙住在哪里吗?它有什么本领呢?
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青蛙的一些情况讲出来)
老师

恩,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那小朋友知不知道,青蛙还会唱歌呢。它呀,有个很好听的外号叫“田园音乐家”。小朋友想不想学青蛙唱歌啊?
小朋友:想!
老师:
好,那么现在我们都来做会唱歌的小青蛙。请小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青蛙的头饰戴在自己的头上。
(小朋友做好准备。老师开始放音乐《小青蛙学唱歌》)
老师:
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青蛙?(老师开始做青蛙蹦跳状,注意要按着歌曲的节奏蹦跳,休止符处一定要空得明显,并让小朋友跟着跳。)
老师:
好了。那我们现在来听听小青蛙怎么样学唱歌的。听完了歌曲,小朋友要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放音乐,让小朋友从整体上感受歌曲。)
一遍音乐之后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有几段啊?
小朋友:两段!
老师:对了!那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第一段的歌曲里,小青蛙叫了几声?(继续放音乐,只放第一段)
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青蛙一共叫了几声?
小朋友:
(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放一次音乐)
老师: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听一次第一段的音乐,然后告诉老师,小青蛙是怎样叫的?
(再听一遍,然后根据小朋友回答的情况决定是否多放一次音乐)
老师:现在,我们要来做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拿出写有节奏型的小卡片出示给小朋友看。)这个是我们刚刚才学过的小青蛙唱的歌,那么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来唱一次好不好?(逐一示范每一个节奏型,口中念出来,在配上拍手动作,加强直接感受。)

㈡ 中班歌曲一只蛤蟆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在掌饰的暗示下,有节奏地接唱青蛙和蛤蟆的叫声。
2.学习看指挥分角色演唱。
3.体验同伴合作演唱所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青蛙和蛤蟆的掌饰各一个。
2.已经认识过青蛙和蛤蟆,知道它们的区别。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师: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两个小客人,是谁啊?教师出示青蛙和蛤蟆的掌饰。
师:青蛙是怎样叫的?蛤蟆又是怎么叫的?我们一起学一学。
师: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我说你接”的游戏,我拿出图片,你马上接上它们的叫声,谁愿意先来试试?一起玩玩。
2.学习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师:今天青蛙和蛤蟆是到我们班来开音乐会的,它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唱歌唱得特别好听,它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参加,你们开心吗?不过它有一个要求,要我们先学会唱青蛙和蛤蟆的歌曲,才能参加,你们愿意来试一试吗?先来听一听歌曲里说了些什么?(教师轻唱)师:我们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一念吧。
3.学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听着音乐来演唱吧!
师:青蛙和蛤蟆这对好朋友相遇了,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让我们用快乐、轻快的歌声来唱一唱吧?
4.分角色看指挥演唱。
师:这首歌曲真好听,还可以大家合作着来演唱呢,我们请一组小朋友做青蛙,一组小朋友做蛤蟆,看着老师指挥来合作演唱如果老师双手交叉指挥表示什么意思?让我们一起来试试。(交换一下,一起来再试试)。
5.学习分叫声合作看指挥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还有另外的一种演唱方法呢,可能合作唱出的歌声会更好听。我们一起试一试。我来唱歌曲,小朋友来唱青蛙和蛤蟆的叫声。
师:一组幼儿唱歌曲,一组幼儿唱叫声。
师:交换一下,我们在来试试。
师:请一小朋友指挥着大家一起演唱。
6、表演歌曲师:这首歌曲还可以表演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师:老师发现了两个小朋友表演得非常精彩,请他们来表演给我们大家看看。
师:青蛙和蛤蟆听见了我们动听的歌声、看见了精彩的表演,为我们鼓掌呢,它宣布今天的音乐会圆满结束,和后面的观众说再见!

㈢ 小班教案大全大青蛙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线索,知道在不同的场合用合适的声音说话、唱歌,不打搅他人的安静活动。
2.在情境中感受和听辨音乐轻响的变化,初步学唱歌曲,激发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青蛙鼓》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2.音乐:(1)歌曲《青蛙合唱团》(2)一套爵士鼓的合奏的音乐。
3.设置故事场景:小桌子做动物房子、小椅子做小舞台。
活动过程:
1.出示鼓声,导入故事
----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是谁在敲鼓呢?(出现青蛙)
故事讲述。
2.感受音乐,听辨轻响
(完整欣赏歌曲两遍)
----你们觉得,小青蛙的歌声好听吗?
(听辨轻响)
----有两只青蛙,一只是大青蛙,一只是小青蛙,它们唱歌是不一样的,来听一听。
----哪里不一样呢?
----大青蛙唱的?小青蛙呢?(出现汉字:“轻”、“响”)
游戏:“高人和矮人”
完整演唱
3.欣赏故事,理解意义.
---熊大叔一下子关上了窗,咦,好奇怪哦,这是为什么呢?
---梅花鹿阿姨也关上了门,这究竟是怎么会回事呢?
故事讲述。
可是兔妈妈又轻轻地关上了门(放关门音效)
---小青蛙这下觉得很奇怪,“我们那么好听的歌曲,兔妈妈为什么要关门?”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兔子在干什么?
---小兔们在看书,青蛙们大声唱歌表演合适吗?为什么?
----听听兔妈妈是怎么说的
小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能)大声地说话,大声的唱歌哦。特别在别人看书、休息、睡觉的时候我们都要轻轻的说话和唱歌哦。宝宝们,你们说对吗?
青蛙们这下明白了,可是它们可想为动物们表演了,那你们说它们可以到哪里去表演呢?你们来帮帮忙,想个合适的地方去唱歌表演。(请你想一想,你会在哪里表演?)
4.情景游戏,体验表现
游戏一,教师带领幼儿
(创设情景:桌子做房子、椅子做小舞台等)
游戏二,幼儿自己选择场景
5.续述故事,介绍名称
青蛙们给小动物表演的事情,好听吗?其实是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青蛙鼓》。

㈣ 幼儿园小青蛙回家音乐教案

1
活动目的:
1、唱歌曲《小青蛙回家》,根据不同的故事情景,通过不同的声音、节奏、表情、动作来表现同不情绪的情感。
2、能根据歌曲的旋律及结构特点大胆地创遍歌词。
3、体会创编的愉快和用心交往的快乐。
2
活动准备:
青蛙纸偶一个,图谱一张,电子琴。
3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出示青蛙,师问“这是谁?”“对,天黑了,小青蛙要回家了。小朋友们听一听它是怎么回家的?”
二、新教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2、重点练习基本节奏:XX|XX|XX|XX|XXX|XXX
(1)
师问:“刚才小青蛙是怎么回家的?你能学一学吗?”请小朋友做蹦蹦、呱呱的动作并发出声音。(出示图谱)“瞧,我想了个好办法把它边蹦边唱的情景画下来了。”
(2)
师唱一遍节奏后问“图谱中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一起来学当小青蛙吧!”
A、练习两遍
B、师幼轮唱
C、“蹦蹦”或“呱呱”处默唱
3、完整演唱两遍。
师“我们都是青蛙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唱着歌送小青蛙回家好吗?”跟琴齐唱表演两遍。
三、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表演不同的情绪情感。
1、师“其实小青蛙今天一只害虫都没有捉到,心里十分难过。怎么唱才能表达出难过的心情呢?”(慢,难过的表情)
2、师“咦!青蛙妈妈一个劲地给小青蛙打传呼,不知道家里除了什么急事,小青蛙急着往家赶,该怎么唱?谁来表演一下。”(快,着急的表情)幼儿跟琴齐唱并表演。
3、师“你们猜猜看,小青蛙在回家的路上会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讨论,发言)小青蛙经过草地的时候发现遇到蛇了,它可想不被蛇现发,要不然蛇会吃了它的,该怎么办?”(轻轻蹦,不发出叫声)
4、师“小青蛙躲过了蛇,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家,来原青蛙妈妈在等它吃饭呢!
四、创编活动
1、师“很多正在回家的小动物们听到了小青蛙的歌声,它们觉得妙极了,也都唱起来了。它们会是谁呢?它们会不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并根据所创编的故事情境进行歌表演)
结束部分。师“小动物们一个个都唱着歌回到了家,我们也要准备回去了,今天开不开心?开心就笑一笑,看起来大家心情都不错哦!来,表达以下我们的好心情。”教师引导幼儿边走边说“走走,哈哈,走走,哈哈,走走走,哈哈哈!(出活动室)

㈤ 小班数学数青蛙教案

一、设计构思
1、教材来源:本次音乐活动取材于《快乐奥尔夫》中的一段作品,原名叫《青蛙》。
2、目标定位:重点引导幼儿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生动有趣;难点是通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儿歌节奏与音乐结构的匹配。
3、设计理念:幼儿是音乐活动的主体,活动设计就须从幼儿的兴趣和音乐作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因为任何完美的音乐活动设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都需要作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实际教学情况,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组织方式:主要采用奥尔夫教学体系中的声势活动练习、嗓音造型练习、动作造型练习;其次是将学习律动和玩游戏相结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体验和表现音乐。另外还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儿歌节奏与音乐结构的匹配。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通过嗓音造型、手指游戏、图谱识记、表演等形式体会《数青蛙》音乐的生动有趣。

三、活动准备
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节奏卡一张、图谱一幅。

四、活动结构
1、声势活动练习(拍手、跺脚、拍腿……);
2、嗓音造型练习(节奏朗诵);
3、动作造型练习(表演手指游戏);
4、图谱识记练习;5、游戏练习(个别、分组、集体表演)。

五、指导要点
1、声势活动练习(拍手、跺脚、拍腿……)。听老师的鼓声,请小朋友模仿拍节奏,通过拍身体的各部位(手、腿、肩等)及声势练习(跺左脚、右脚、双脚等)巩固节奏型。
2、嗓音造型练习(节奏朗诵)。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小动物的叫声或幼儿的名字进行节奏朗诵活动,进一步巩固节奏型。
3、动作造型练习(表演手指游戏)。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出童谣《数青蛙》,一边一句句分析童谣一边自然配合手指的表演,引导小朋友自己发明手指表演的方法,如四指并拢与拇指对碰表示呱呱叫,用拳头表示青蛙的大眼睛,手腕带动手掌,手心朝下上下翻表示青蛙跳等。在玩手指游戏的过程中熟练歌谣和节奏型。引导幼儿在《数青蛙》的音乐中玩1-2遍手指游戏。
4、图谱识记练习。教师一边朗诵节奏一边用手指图谱,帮助幼儿识记音乐所表达的乐句顺序。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音乐,如让幼儿一边看图谱一边运用节奏朗诵和声势活动为音乐配伴奏。
5、游戏练习(个别、分组、集体表演)。让幼儿扮演青蛙围成“池塘”进行配乐表演。
6、结束活动:幼儿自音乐声中随教师跳出活动室。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选材成功:没有歌词却很有特色音响效果的律动。《数青蛙》配上一首幼儿较熟悉,且有琅琅上口有节奏的儿歌《数青蛙》,使音乐、语言与动作的结合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形成一幅青蛙边歌边舞的热闹完美图景。
2、程序设计:采用声势活动练习→嗓音造型练习→动作造型练习→图谱识记练习→游戏练习的方式引导幼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调动原有的经验来学习新知识,使幼儿脑中的旧知识得到激活,进行重新组合与匹配形成新知识。
3、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始终遵循幼儿音乐活动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幼儿是音乐活动的主体,活动设计就须从幼儿的兴趣和音乐作品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体现活动设计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㈥ 大班科学青蛙和蛤蟆的不同活动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感受青蛙与蟾蜍间温暖的友情。
2、让学生感受作者创作歌曲的魅力。
3、启发引导学生创编,培养学]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1、力度记号
2、歌曲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法:师讲小故事:青蛙与蟾蜍
多媒体课件:稻田与蟾蜍吃虫子的动画。
背景音乐:小青蛙的旋律。
师生讨论并总结:青蛙和蟾蜍都是益虫。
2、引出歌曲。
师:你注意到刚才的音乐了吗?
生:听到了,很有趣。想再听一遍。
老师放音乐,学生有的偷着乐因为,有的跟着哼唱。
师:这就是老师带来的一首歌曲的旋律。
二、寓教于乐
1、听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
师:听一首歌曲,歌中的蛤蟆是青蛙吗?。
生:是。
师:仔细听歌曲,青蛙有什么动作?
生:它蹦得高,叫声好听。
2、再听歌曲:
多媒体课件:歌曲《花蛤蟆》曲谱。
师:说说对歌曲的感受?
生:滑稽、幽默、好玩、好听等。
3、再听歌曲,感受山东民歌风格:
师:这是一首是我们山东风味的歌曲,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地方话?
生:“瞪着个眼儿”“伸着个腿儿”“圭呱”
5、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1)、同位试着按节奏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节奏感较差的学生)。
(2)、学生按节奏齐读歌词。
6、学生分四组讨论适合自己的学歌方式。
有的吹竖笛来学;有的视唱歌谱学会(识谱能力强的学生),有的弹琴学歌;还有的听录音学歌。。
7、学生跟琴演唱。
8、老师范唱歌曲,师:比较与自己唱的有什么不同。
生:唱的活泼,跳跃有弹性;
9、男女生对比唱,看谁唱的更形象。
三、创造表现
1、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
(1)演唱(2),轮唱(3),加低音伴唱(圭呱),(4)折纸:会蹦的小青蛙。
2、学生练习,教师参与创编,帮学生解决难题。
3、生分组表演,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与鼓励。
四、完美结课:唱其它小青蛙的歌曲。
师:会唱小青蛙的歌。
生:歌曲《小青蛙,你唱吧》、《小青蛙找家》,乐曲《小青蛙》等。
师生谈话总结:小青蛙是益虫,大家都喜欢它,同时特有是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动物,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

教学反思:
反思本课得失,不得不提新课标,《音乐课程标准》的诞生,给音乐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带给我许多思考。一节课的成败有较多因素组成,备教案、备学生,教师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成熟的教学经验等。反复的聆听,也为学唱歌曲做好了铺垫。
1、从内心换发出要求学习、渴望成长的快乐。按节奏读歌词环节,给能力强的学生表现的机会,走到节奏感差的学生那里,给他以帮助,使他们也大胆表现。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音乐教学情景,给学生提供活动发展个性的空间。
2、多媒体课件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件既有图像又有配音动画,能起到一种审美的效果,选择的背景画面有民族特色,夸张的小青蛙漫画动作,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恰到好处的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总有蠢蠢欲动的感觉。
3、本课的不足之处,两次实践活动较长,致使拓展部分只唱了《小青蛙,你唱吧》一段歌词。对于山东民歌的风格没有给多的机会介绍,也是本课的缺陷。总之,本课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了快乐,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启迪。

阅读全文

与音乐青蛙教案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