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班社会《别人的东西我不要》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专东西、不给陌属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儿歌《陌生人》
活动建议: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教师进行小结: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妈咪爱&婴网_幼儿园_教案_频道
三、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⑵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遇到坏人,怎么办》
设计思路:
幼儿园恶性事件的连续发生,为我们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二十一世纪的孩子活泼主动、大胆不怕困难,因此设置“遇到坏人怎么办”的难题,通过角色扮演,一边发现问题,一边随机教育,不但要让幼儿学会保护的方法,而且要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共鸣,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遇到坏人所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
2、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红旗若干,西瓜队、苹果队、草莓队指示牌,智慧星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导入
师: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看看在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自由发言。
师:小朋友观察的非常仔细,这所幼儿园里来了坏人,伤害了这里的老师和小朋友。如果坏人来了我们幼儿园怎么办?
幼:自由发言。(小朋友的想法非常好。)
2、讨论:幼儿园来坏人怎么办?
A、播放课件(一)老师引导幼儿观察。
有一天,有个坏人拿着刀突然闯进幼儿园,看他正在干什么?(踹门)他想干什么(伤害我们)?那我们怎么办?(躲到安全的地方)。
师:请说说万一有坏人要进来,你会怎么做?
幼:讨论发言。(小朋友的主意很好)
B、播放课件(二)
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堵住门不让坏人进来,打电话求救)。小朋友是怎么样(躲在床底下或桌子底下)
教师小结:坏人来了不要慌,老师会保护你们的。小朋友要赶紧躲起来。我们要把门关好。可以用大的物品堵在门口,不让坏人闯入。
C、播放课件(三)
师:“看,万一坏人闯入教室,我们应该怎么办?”
幼:讨论、自由发言。
老师小结:如果坏人跑到幼儿园了,我们要冷静地想想办法,不能害怕,要大声喊救命,小朋友可以从另一扇门逃走,跑到人多的地方,让坏人抓不到你,保护好自己,然后打“110”报警。
D、播放课件(四)
学习打报警电话“110”,知道“110”不能随便打。老师扮演警察,幼儿学打报警电话。
师:谁来了?
幼:警察叔叔。
师:警察叔叔把坏人怎么样了?
幼:抓走了。
师:太好了,小朋友又可以开心的玩了。
3.讨论:如果在其他地方遇到了坏人怎么办?
A:播放课件《陌生人敲门》
(1)、有一天,有一个陌生敲门,可是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就只有一个小朋友,该怎么办? (幼儿讨论)
(2)、情境练习:《陌生人来了,我不开门》
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想进入家里,对小朋友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请你开门。”小朋友说:“我不认识你,你不开门。”
(3)、小朋友小结:小朋友在家一定要关好门,听到有陌生人来敲门后不要随便开门,万一有坏人闯进来,可以躲进洗手间关好门,或是想办法打电话通知大人,还可以打电话报警。
(4)、小朋友,请问来了陌生人敲门,你会怎么做?
B:播放课件《迷路了》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1)、小朋友如果和爸爸妈妈走散了,迷路了,你们会怎么做?
(2)、幼儿讨论。
(3)、情境练习:《小朋友迷路了》
小朋友迷路了,一个陌生人走过来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我认识你的妈妈,我带你回家吧!”小朋友说:“不”。然后小朋友打了“110”电话,请警察叔叔帮忙找到了妈妈。
(4)、小朋友小结:小朋友迷路了,不要乱走,呆在原地等爸爸妈妈来找,千万不能跟陌生人走,可以打电话报警。
(5)、小朋友,假如你迷路了你会怎么做?
4、智力大比拼“今天谁会赢”
(1)现在我们就做一个今天谁会赢的游戏,我要考考你们,假如遇到了坏人,小朋友怎样来保护自己?
(2)我们分成三队,苹果队、草莓队、西瓜队,每队有四位参赛选手,后面的小朋友为本队的嘉宾。
(3)、认识每队的一至四号小选手。
现在开始比赛
第一轮:判断题
规则:请小选手听清题目后,把你手中的“对或错”牌子,你认为“对”的话就把对的那面举向老师。答对得一面小红旗答错不得小红旗。
演示:每队的一号小朋友请听题: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对还是错请举牌。
正式比赛开始:
A、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B、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C、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嘉宾题:
迷路了,小朋友大声哭。
第二轮:选择题
规则:请小选手听清题目后,把你手中的“1或2”牌子,你认为“1”的话就把1的那面举向老师,你认为是2的话就把2的那机举向老师。答对得一面小红旗答错不得小红旗。
演示:每队的二号小朋友请听题:
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1.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2.什么都不能吃。
请选手举牌。
正式比赛开始:
A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1、陌生人就是坏人。2.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B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1.能去公园和游乐场。2.不能去任何地方。
C.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1.可以和她去。2.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嘉宾题:
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1、可以跟他走2、不能跟他走
第三轮:抢答题
规则:当老师读完题目后,第一个站起来的小朋友就获得答题机会,答对得一面小红旗,答错不得红旗。
A、报警的电话是多少?(110)
B、你爸爸的电话号码是什么。
C、你妈妈的电话号码是什么。
现在我们共同数一下,那个队的红旗最多,就是今天的冠军,获得红色的智慧星,其他两队也有蓝色和黄色的智慧星。
小朋友,今天你玩的开心吗?那好,现在老师有一个更好完的游戏——“警察抓坏人”,起立,我们到操场去玩吧!
⑶ 幼儿园健康教案别摸我
活动目标: 1、能区分陌生人与熟人。 2、知道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拒绝陌生人碰触自己的身体。 3、知道跟陌生人走时,要征得老师和家长的同意。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家人、熟人、陌生人的照片各3---4张。 2、饼干、巧克力、玩具适量。 活动过程: 1、出示照片,引导幼儿学习区分陌生人和熟人。 (1)请幼儿把照片上的人按家人、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分成三组,说一说每一组都有谁。 (2)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都是家人,认识的人是熟人,不认识的人是陌生人。 2、引导幼儿讨、交流正确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1)陌生人都是坏人吗? 哪些陌生人是好人?哪些陌生人是坏人?为什么? (2)小结:陌生人中有好人也有坏人。很多陌生人都是好人,医院里的医生能给病人看病、清洁工人能给我们带来干净整洁的环境,警察能保护大家的安全,所以他们是好人。但陌生人里也有一些坏人,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他们看上去和好人一样,但是会想一些坏主意,做一些坏事,欺骗小朋友,有的还会伤害小朋友。所以遇到陌生人时,要多加小心。 3、教师和幼儿进行游戏《遇到陌生人》,引导幼儿学习与陌生人正确交往。 (1)教师扮演陌生人,走到某个幼儿面前搭话并请他(她)回答,引导全体孩子思考、讨论:你同意他的说法吗?怎样回答更好? 陌生人:“婷婷,给你一块巧克力,可好吃了!” 婷婷:“谢谢你!我不认识你,我不吃巧克力。你走吧! 陌生人摸摸瑞瑞的头和身体说:“瑞瑞,我知道你的名字,咱们做朋友吧!” 瑞瑞:“请别摸我!我不认识你,我要去找爸爸了。” 陌生人:“同同,妈妈在那边等你,让我来接你,跟我走吧!” 同同:“妈妈说好来接我的,让老师打个电话问问妈妈,妈妈同意我才能跟你走。” 陌生人:“唉!这些小孩真机灵!” (2)小结: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吃也不要;陌生人触摸、拽拉自己时,要马上避开,大声告诉他不行;陌生人要带你走时,一定要有爸爸妈妈、老师的同意才可以走,爸爸妈妈、老师不知道不能走。用这些办法可以很好地保护还好自己。
⑷ 中班安全活动《遇到陌生人怎么办》教案与反思
中班安全活动《遇到陌生人怎么办》教案与反思的写作思路:首先是对教学背景、活动目标等做简要说明,然后描述整个课堂开展过程,最后写相关反思。
正文
设计背景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教育很重要。现在家里就一个孩子,父母上班在外,经常留一个孩子在家,对于孩子在家的安全就格外重要。如不动电、不动气等。
陌生人敲门等幼儿怎样处理,这是孩子要掌握的技能。在超市和父母走丢怎么办?有陌生人来接怎么办等。 今天我设计的主题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想通过这次教学,让孩子们懂得面对陌生人该怎么办。
活动目标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
重点难点
讨论遇见陌生人时,我们该怎么办?
活动准备
1、 排练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
2、录制有关轻信陌生人上当受骗的内容。如:自己在家时随便给陌生人开门,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在公共场所迷路了随便跟陌生人走等造成不良后果,选择适合幼儿看的有关打击拐卖儿童的记录片。
活动过程
第一步,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小红没上当”,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第二步, 展开讨论:
1、导幼儿讨论:小红如果轻信了陌生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
2、观看并讲述录像内容,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动脑筋,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3、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在活动中,幼儿知道遇到陌生人时,可以求救老师、家长。有的幼儿还知道大声喊叫。在超市里还知道广播、打电话等。幼儿都能掌握许多应付陌生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