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风教案

幼儿园风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0 17:44:31

㈠ 幼儿园大班《春风妈妈》教案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特别漂亮的图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又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二、看图学词语
1、学生观察图画。
2、指名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生:春季。)
3、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回答图上的事物。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按照观察的顺序说出来。
(相机出示词语)
4、初步练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指名读并纠正读音。(让学生自己读,互相纠正,既锻炼自学的能力,也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学习积极性)
翘舌音:春、树; 平舌音:草; 边音:梨; 后鼻音:杏
开火车读。
(2)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
(3)根据图画,读词串。
三、熟读课文。
1、看图读课文。
(1)想一想,春风是怎样的,它和冬天的风一样吗?
教师说一说句子“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然后请学生来说说你感受到的春风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说春风是“母亲的手”?
春雨又是什么样的,你能用“春雨像……”说一说吗?
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行词串。(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就像放电影一样把读到的词语在头脑中展现出来)
(2)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是什么姿态呢?
(生会联想到曾经学过的歌曲《柳树姑娘》,可以让他们唱一唱,然后再说一说歌里的柳树姑娘在春天里是怎样的。)
找一找图上的嫩芽,说说嫩芽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嫩芽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形状又是如何的,你看见那么柔弱的嫩芽有什么样的感觉。)
有感情地读一读词语“嫩芽”:用你的语言表达出你对嫩芽的喜爱和小心的呵护。
(3)布谷:你在哪儿听说过或见过它。对它有什么了解吗?
师总结:布谷鸟又叫“杜鹃”,它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鸟儿,我们要保护它。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布谷鸟都会欢快的叫着,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所以,它是一位人见人爱的报春使者。
说一说你心中小燕子的模样。还有的小动物也出来迎接春天了,你还知道哪些吗?(生说)这些小动物真可爱啊,喜爱它们吗?读出来。
(4)看图,分清梨花、桃花、杏花
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分辨这三种美丽的花。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除了这些花外,你还知道哪些花在春天开吗?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
生说,师评价。
春天的花儿开得多么的美丽啊!小朋友读得越有感情,那老师看到的花会越美丽
(5)总结:课文里描绘的春天多美啊。美在哪儿啊?
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说,春天美在哪儿呢?
师总结:春天是五颜六色的,有嫩绿的树叶和小草,有雪白的梨花,有粉红色的杏花和桃花。春天有着许多悦耳动听的声音:轻轻的风声,细细的雨声,布谷鸟儿的叫声,燕子做窝时的歌声,还有蜜蜂劳动时发出的嗡嗡声……

㈡ 幼儿园我看见了风教案

我在楼上看见了风, 请你一定相信—— 我看见风从草地上走过 踩出了溜清晰的脚印。 风是一个胖子, 钻进了对面的树林, 挤得小树摇摇晃晃, 树缝里冒出了它气喘吁吁的声音„„ 可是当我下楼去找, 却不见了它的踪影, 草地平平树林静静, 不知风在哪里藏身。

㈢ 防风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走跑交替,并能听信号做动作。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及遵守纪律的品质。
活动准备:
大风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由一路纵队站成六路纵队:
热身运动:教师边说边带领幼儿做上肢运动、踢腿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
“冬爷爷来了,看到许多树被风吹得摇呀摇;冬爷爷跑呀跑,看到许多小朋友在踢球;冬爷爷跑呀跑,看到许多小鸡在啄食吃;冬爷爷跑呀跑,看到许多小兔子在一蹦一跳。”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大风和树叶”:冬爷爷到了,大风呼呼吹。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大风和树叶》。
2、教师做大风,幼儿做树叶蹲在地上。
教师说:“起风了,”小朋友站起来。教师说:“风大了,”幼儿快快地跑。教师说:“风小了”,幼儿慢慢走。教师说:“风停了”,幼儿蹲下不动。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次。强调听信号做动作。
由“火车头”来做示范。
3、集体游戏2-3次,要求幼儿走、跑协调。
注意幼儿的安全,不要随便乱跑乱跳。
4、表扬玩得好、遵守纪律的幼儿。
让幼儿有秩序的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1、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2、幼儿学小鸟飞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
1、可以先让幼儿围成圈圈玩游戏,在原地跑,在幼儿熟悉了游戏规则后再让幼儿四处跑,大风停了的时候,幼儿回到自己的位置。
2、可以在户外游戏的时候玩这个游戏。

㈣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凉凉的风怎么备课

活动名称:语言活动——四季的风 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阅读图片,能理解图画中不同季节的风,能自然、从容地描述图画。 2、欣赏散文,理解散文的内容,感知风的存在。 3、认读字词:轻、啊、温暖、火热、寒冷。复习认读: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大范例 2、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朗诵诗歌《风儿在那里》 2、在我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风,有时风大,有时风小。有时的风 很暖和,有时的风吹来感觉很冷。 3、你们觉得什么风会让你觉得暖和,什么风会让你觉得冷? 4、你听说过什么风?(引导幼儿说出一些风的名字,然后小结: 风按吹来的方向不同可分为:东风、南风、北风等,按吹风的季节不同可分为:春天的风和冬天的风等等。) 5、小朋友你们知道一年四季的风有什么不同吗? 二、欣赏图画 1、 今天字精灵朋友们就要请我们小朋友来感受一下四季不同的 风。 2、 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认读课题名称。 3、 引导幼儿观察图一:小朋友看看图上有谁?这是什么季节? (复习认读:春天)春天的风是怎么样的?(认读:轻、温暖)心形框里有谁?猜一猜小字点在想什么?(认读:啊) 4、引导幼儿观察图二:竖竖在什么地方?这是什么季节?(认读:夏天)他的表情怎么样,脸上流下什么?他现在很舒服吗?猜猜他现在的感受?夏天的风是什么样的?(认读:火热) 5、引导幼儿观察图三:这是什么季节?(认读:秋天)猜猜捺捺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风?(认读:凉爽) 6、引导幼儿观察图四:撇撇和捺捺的帽子怎么样了?这是什么季节?(认读:冬天)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风?(认读:寒冷) 三、欣赏诗歌 1、你们已经阅读过《四季的风》的图画了,你们知道吗,这四幅图对应的四段文字,用了很多优美的词和句描述四季不同的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丽的散文吧。 2、放录音,幼儿欣赏散文,教师示范滑指。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3、幼儿欣赏教师朗读散文,提问:春天的风是怎么样的,像什么?夏天的风是什么样的,像什么?秋天的风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冬天的风又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呢? 4、再次欣赏散文。

㈤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大风来了怎么办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内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容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㈥ 小班《风的家》儿歌教案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经常听家长反映:孩子穿衣服挑挑拣拣,有时天气挺冷的却一定要穿裙子……为了让幼儿了解不同天气穿不同的衣物,不同季节穿不同的衣物,不同职业的人穿不同的衣物,使幼儿明白衣着和天气、场合等的搭配习惯,并且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衣物.我们结合分享阅读读本《今天穿什么》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读本,使幼儿明白衣着和天气、场合等的搭配习惯,并且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衣物. 2、引导幼儿学习句型:“××穿什么?穿上××带上××,并初步认识问号,了解问号在本书中的作用. 3、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认识一些常见服装,初步掌握一些有关服装穿着的知识,理解不同场合、不同职业穿不同的服装的需要和意义,并通过有关服装的活动培养幼儿初步的类概念. 活动过程: 一、观察分析大书画面 1、激发兴趣 师:今天天气怎么样?你穿着什么衣服?你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 教师出示大书封面,提问:这是书的什么?这是在什么地方? 幼:这是书的封面,小朋友在家里;这是在幼儿园里;这是在舞台上,因为有幕…… 师:小朋友在干什么? 幼:小朋友在听着音乐跳舞,因为旁边有音符. 师:她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她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 幼:她穿着小兔子的衣服,因为他在装小兔子.(教师丰富词汇:扮演、演出服) 师:你想不想知道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逐页分析画面. (1)打开第一页,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小朋友要干什么?她们穿着什么衣服? 幼:这是在大海里. (幼儿被画面上的一片蓝底色所迷惑,以为是大海.老师请他上来指一指,从哪里看出这是在大海里?小朋友指着上方绿色的图案说:这好像是船.老师又让幼儿仔细分析:小朋友会在大海上行走吗?看一看,他们走在什么地方?这时有的幼儿说:走在马路上;有的说走在方框上;还有的说走在黄纸上.)师:想一想,小朋友上学穿什么?带上什么? 幼:穿上盛隆儿童活动中心的园服,带上小龙英语书.(这是孩子的生活经验再现) 幼:穿上花裙子,背上小书包. 师:她们的表情怎么样?她们心里怎么想的? 幼:她们笑眯眯的(丰富词汇:笑眯眯),她们想:“我上学要好好学习.” (2)打开第二页 师:这是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这是在草地上.地是绿色的. 幼:这是在运动场上.后面有一个网.(因生活经验所限,孩子们不知道这是排球网,教师趁机丰富幼儿知识:打排球时需要排球网;打蓝球时,需要蓝球架;踢足球时,需要足球门,运动时穿上运动服动作灵活,非常方便,然后鼓励幼儿回家注意收看体育节目) 师:小朋友打球时穿什么?为什么? 幼儿:打球时穿上条条衣服. (分析:因幼儿平时很少参加这样的活动,而且穿运动服也较少,所以他们不认识运动服.这时,教师出示几套运动服,丰富词汇:运动服) 师:这两个小朋友的表情怎样?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他们笑眯眯的,心里想:打球真开心. 幼:他们都想争第一. (3)打开第三页 师:这是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这是在沙滩上,因为我看到了黄黄的沙子. 幼:这是在大海边,因为我看到了大海,还看到了海浪.(丰富词汇: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 幼:还有海星、扇贝、小贝壳. 师:这两个小朋友要去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幼:他们要去游泳,因为他们拿着救生圈,穿着游泳衣.他们想游泳真开心. 幼:还戴着游泳帽.

幼儿园教案风在哪里设计思路怎么写

活动目标:⒈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⒉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并尝试创编。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风的存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天上的云会动,树会晃吗? 2.哦,原来是有风在吹过。那你还在哪里发现了风?(个别) 3.你们都发现了风在哪里,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就叫《风在哪里》,请你仔细听一听,还有谁也发现了风在哪里? 二、诗歌欣赏——风在哪里 1.(教师完整配乐朗诵诗歌)诗歌里谁发现了风? 2. 那风在哪里呢?请你们再仔细的听一遍,听听看树儿,花儿和草儿都是怎么回答的。(第二次欣赏儿歌,配图片朗诵前半段)(根据幼儿回应呈现图片) (1)树儿是怎么说的?它用了一个什么好听的词?你们知道什么是翩翩起舞吗?做一做(教师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2)风吹过花朵,花会怎样?(点头)所以花儿是怎么说的?频频点头就是一直点头的意思。谁能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分男女学花儿来边说边动作) (4)风吹过小草,小草的身体怎么样了?请你们一起来告诉我草儿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一起来做做看。小草的身体在轻轻晃动。那谁来学学小草呢?(个别幼儿学) 3.现在我们听着音乐,顾老师来当风, 请你们来当树儿、花儿、草儿回答我。散文诗很优美,请你们也用轻轻柔柔的声音回答我好吗?(教师说:“风在哪里?”幼儿回答) 4.树儿、花儿和草儿都感觉到了风,原来风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听听还在哪里能发现风呢?(教师边看图边朗诵后半段) 5.春天它吹绿了什么?夏天送来了什么?秋天呢?冬天带来了什么呢?(幼儿个别说说,然后集体说) 6.原来风一年四季,无时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美的景色,就像这诗歌一样,现在,让我们再用优美的声音看着图片完整的把诗歌念一遍吧!(师幼共同配乐完整朗诵) 三、仿编诗歌 1.除了诗歌中树儿、花儿、草儿等找到了风,还会有谁找到风呢?(出示图片)看看,谁也找到了风?它又会怎么回答呢?谁能用像散文中一样优美的句子来说说。(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风在哪里?XX说:……”来讲述) 2.风真是无处不在,除了这些地方能找到风,它还会在哪里呢?一会我们可以一起再去找一找,把它们也编进诗歌里好吗? 延伸:带孩子到户外找风,并继续仿编 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是在我们中班主题活动“我和空气做游戏”中的一个活动,在一次户外活动时,一个孩子指着树上的叶子说:“老师你看,树上的叶子在动,说明有风对不对?”我及时的肯定了他的说法,并让孩子再看看除了从树叶动看出有风,还有哪里能找到风,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次的户外观察和讨论,我决定给孩子上这样一个活动,就讨论讨论缝在哪里。《风在哪里》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短小精悍,以优美生动的童话语言描绘了风的存在。诗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将风的情境作了巧妙的联想,显得具体而又形象。“柳树翩翩起舞,花朵频频点头,草儿轻轻晃动”这都和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想象紧紧相扣,能够丰富孩子的词汇。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散文诗鲜明的结构特点,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再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的特点, 我将目标定为:⒈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⒉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并尝试仿编。 三、说重难点 教师要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感知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另一个方面,我主要是创设一种积极的语言环境,利用课件让幼儿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的想象和发现,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来解决仿编这个难点。 四、说教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方法: 1.视听结合法。 这是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的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特别是创编环节,通过动态的图片帮助幼儿创编。听,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在示范朗诵时,教师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的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 2.启发提问法: 在幼儿欣赏了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新词,如老师提问:“风吹过时花儿的动作是什么?它是怎么说的?”等等。如果幼儿通过图片或者倾听仍无法回答,教师还会用动作提示。 五、说学法 根据纲要中让幼儿 “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就从想和敢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首先,我在示范朗诵前着意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诗歌中谁找到了风在哪里,它们是怎么说的?”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在示范朗诵中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和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诵,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为幼儿提供学习朗诵的榜样,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自由大胆表演的积极性,从而让幼儿敢说。.比如动作表演法:活动中有几个新词“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为了避免让孩子枯燥的理解新词,我引导孩子通过动作表演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学习翩翩起舞一词时,请孩子们用各种优美的舞姿来表现。 六、说活动准备 在主题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已经有了很多对风的经验,还有的就是制作的PPT课件,贯穿整个活动。 七、说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风的存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风在哪里吗?用小手扇扇,感受到了什么? 2.凉凉的,原来风就在这里。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就叫《风在哪里》,请你仔细听一听,还有谁也发现了风在哪里? 依据:用轻松的谈话、感受风,导入诗歌。 二、诗歌欣赏——风在哪里 1.让幼儿带着问题“树儿、花儿、草儿是怎么说的?”倾听诗歌,然后幼儿说说。 2.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前半段是重要的,幼儿在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动作提示,并让幼儿也在回答的过程中边动作边说说诗歌。同时,还要组织不同的形式,如集体说说,分男女说说,学习诗歌角色表演等等。 依据:这个环节通过课件、语言、动作……变幻多种有趣的形式,体会到诗歌的优美。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动作等多种形式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这种做法改变了由教师确定词语学习范围的做法.让幼儿按个体经验和需要学习.培养了幼儿的主动性。同时,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环节,主要为了达成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体验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为了达成目标,我采用了视听结合法:视,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的帮助幼儿记忆诗歌;听,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在示范朗诵时,教师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的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还有一个方法是启发提问法:在幼儿欣赏了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新词,如老师提问:“风吹过时花儿的动作是什么?它是怎么说的?”等等。如果幼儿通过图片或者倾听仍无法回答,教师还会用动作提示。 3.后半段四季对中班孩子来说比较难,所以我是带过的,幼儿在完整欣赏后半段后提问 “春天它吹绿了什么?夏天送来了什么?秋天呢?冬天带来了什么呢?”幼儿个别说说,然后集体说一遍就好了。 三、仿编诗歌 在考虑到中班幼儿直接联系生活仿编有点难度,于是我提供了几张动态的图片进行提示,解决活动难点仿编诗歌。 依据:仿编环节是活动的难点,为了解决难点,我采用了动态图片帮助孩子们仿编,这个环节也是活动的延伸,在仿编过程中培养了幼儿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的语言丰富,巩固了诗歌的句式,调适了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气氛和个体参与的机会,使活动生动、有效,幼儿成为真正活动的主人 八、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风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