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阅读与时间有关的图书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1.了解图书的制作过程,知道一本图书经过许多人的劳动才能完成。
2.尝试和同伴分工合作,制作自己的图书。
3.用正确的方法看书,知道爱护图书。
活动准备:1.人手1本图书,白纸、彩笔、废旧图书、杂志(制作剪贴用)。
2.幼儿用书:《图书的故事》。
活动过程:
1.幼儿阅读图书,了解图书的结构。
引导幼儿关注图书的文字、图画、页码。
教师:图书中有些什么?图书的最外面叫什么?上面告诉我们些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和封底。
教师:封面上有什么?封底有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图书内的页码(有顺序的数字)。
2.阅读幼儿用书《图书的故事》,了解图书的制作过程。
幼儿自由阅读,并和同伴交流。
教师:图书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集体了解图书的制作过程:设计一作家写书、画家画图一电脑编排一编辑、校对一印刷一裁、订、装一成书。
师幼共同小结:一本图书的制作要花费很多人的劳动和时间,真是不容易13.幼儿分组,合作制作自己的图书。
集体讨论如何制作图书。
教师:我们小组也来制作一本图书。你们想制作一本什么图书呢?怎样合作完成一本书?
教师重点引导:先商量图书的内容,再分工(有的制作封面。封底,有的绘制故事内容),然后编好页码,最后装订。
幼儿制作图书。(幼儿选择喜欢的内容,用画或贴等来表现)幼儿交流、分享经验。
延伸活动:在生活环节中,安排时问请幼儿轮流向集体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戈区角活动:提供操作材料,给有兴趣的幼儿继续制作图书。在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图书的故事》,让幼儿看看说说。在建构区,让幼儿用积木搭建"图书馆"。
夫家园共育:教师向家长介绍或推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图书,家长给幼儿购买合适的图书。
㈡ 图书的演变大班教案
设计意图:
图书区是幼儿园活动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域,随着对区域活动越来越深入的研究,我们认为:图书区应不只是可以看书、简单获取知识的区域,它应有更深更为广阔的探究价值和辐射空间。每天幼儿都会去图书区看书,无论是加餐后、区域活动时,还是自由活动时和离园时,他们都会主动选择图书区。虽然幼儿看书的兴趣一直很浓厚,但是,图书区的作用确不应仅仅如此。于是,根据幼儿的兴趣,结合班级图书区的实际情况,带着对图书探究的欲望,我们确立了“我和图书交朋友” 的主题活动。力求真正以“图书”为点,进行全面的、辐射式的主题活动。
活动总目标:
1、通过参观,知道图书馆是藏书、借书、看书的地方。并能通过与管理员的现场交流,了解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及具体分工。
2、了解图书的演变过程,知道图书经历了龟壳刻字、竹子刻字、手抄草书、到今天的印刷术的漫长演变过程。
3、知道书是由封面、目录、正文、封底四部分组成。学习正确的看书方法,懂得爱惜图书。
4、能大胆想象,制作自己的图书,乐于与同伴分享交流。
5、幼儿学习简单的修补方法,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分类整理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6、幼儿有阅读的兴趣,能爱护图书,体验看书的乐趣。
7、初步了解图书的价值,尝试使用货币购买图书,并知道根据自己的金额找零。
活动准备:
1、联系图书馆
2、书的演变资料图
3、准备纸张、装订机等工具。
4、幼儿自己准备图书若干,并标记好价格。
活动一
书的世界真奇妙
活动目标:
1、知道图书馆是藏书、借书、看书的地方。图书馆里有书库、阅览室、借书处等,了解图书管理员的工作。
2、幼儿了解书的演变过程及产生过程,知道书是来之不易的。
3、知道图书有封面、封底、目录和正文组成,学习正确的看书姿势,懂得爱惜图书。
4、幼儿学习二级分类的方法,并能根据图书的大小、颜色、厚薄等进行分类记录。
活动准备:联系图书馆、书的演变资料图、图书分类统计表
㈢ 幼儿园大制作小图书活动教案
活动来源: 对“我喜欢”这个话题,孩子们有着非常大的兴趣,并且有了很多的谈资,但句子都用得很简单。针对这个情况,我带领孩子们阅读了《我喜欢》这本书。读本中所呈现的句式“×喜欢在×××来×去”,正好符合我班幼儿的学习要求,有助于帮助他们规范语言。 在进行了“大书阅读”和“小书阅读”两个活动以后,孩子们...对于仿编书中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尝试着仿编了起来。基于孩子们有制作图书的经验,我们开展了这次仿编自制图书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孩子们积累另一种制作图书的经验。 活动目标: L.幼儿能积极地仿编作品,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2.幼儿能制作简易的小书,体验当小作者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大书;白纸;小动物图片、小场景图片;水彩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活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我喜欢”的游戏。 规则:一个幼儿起立拍手说:“嗨!嗨!我喜欢×××!”被点到的幼儿站起来以同样的方式说出自己喜欢的朋友的名字。 二、复习大书内容 出示大书。 师:还记得我们上次一起阅读的这本书吗?书的名字叫什么? (《我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阅读一遍吧。“小马喜欢在草原上跑来跑去”,“鱼儿喜欢在水中游来游去,,……以点指的方式带领幼儿朗读大书文字。 合上大书后回忆内容。 师:书上讲到鱼儿喜欢怎么样?请做做鱼儿的动作。(以此方式问及书中的所有内容,让孩子以做动作的方式再次复习书中的内容) 三、仿编作品 师:我也想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来编一编“谁喜欢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哈哈!我编出来了:“小兔子喜欢在草地上跳来跳去。”你们觉得怎么样? 师:现在请小朋友也来编一编“谁喜欢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动脑筋想一想,要和书上的不一样哦。 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仿编的内容后,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句子讲给全班幼儿听。 四、集体制作大书 教师建议将大家仿编的内容制作成书。 师:小朋友们编了这么多好听的话,不如我们把它做成一本书吧! 师:今天,我要用另外一种办法来做书,只用一张纸就可以做出一本书了。 教师用白纸做成一本简易图书(附图)。 带领幼儿一起复习书的构成成分。 师:一本书应该有什么呢?(封面、封底、页码……) 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封面的内容。
㈣ 幼儿园大班修剪图书的的方法案例
设计背景:图书角是孩子们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一个轻松的、与同伴交流的环境,平时,角色游戏时、自由活动时,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去图书角看书,久而久之,有些书被孩子们翻破;有时候,孩子们发生抢书的现象,把书撕破了;有时一些特别调皮的孩子,故意把书弄破了。虽然已经大班了,但很多孩子对图书的爱护还不够,一但书撕破了,就找老师修补,老师每次都帮忙修补好,这样,孩子对图书的破坏只增不减,反正老师会修补的心理也成了孩子不爱惜图书的原因,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次科学活动,想通过让幼儿动手修补图书,从动手修补图书升华到幼儿爱惜图书宝宝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修补图书的工具。 2、幼儿乐意主动探索、动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修补图书。 3、幼儿爱惜图书,与图书宝宝做好朋友。 活动准备:损坏的图书若干、透明胶、双面胶、胶水、剪刀等修补工具、舞会音乐。 活动重点:幼儿乐意主动探索、动手修补图书难点:从修补图书升华到对爱惜图书的情感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哭的声音,出示书宝宝。 (柏拉图说过:"好奇心是知识之母。"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设计书宝宝哭了,这一情境导入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兴趣。) 2、幼儿观察、讨论书宝宝为什么哭了,造成书宝宝哭的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书宝宝破了,所以哭了,进而引导幼儿讨论书宝宝可能是什么原因破的呢?为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情感做铺垫) 二、幼儿主动探索、修补图书 1、书宝宝因为破了,所以很伤心的哭了,你们愿意帮助它,修好它吗? (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陈鹤琴说过:"儿童好游戏乃是天然的。"《指南》中也提到:"幼儿的生活与游戏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整体性,幼儿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也在其生活和游戏中自然地发生并一体化地进行。") 2、简单认识修补图书的工具(完成教学目标1,为下面幼儿动手操作、修补图书做铺垫。同时,也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3、分组合作,动手操作,修补图书。 (《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讨论、交流、探索、动手操作,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4、每组介绍修补图书的方法。 (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三、参加舞会,提升幼儿爱护图书的情感 1、你们用了很多的方法,把书宝宝修补好了,书宝宝很开心,它想请孩子们一起去图书王国参加舞会,你们愿意吗? (通过书宝宝为了感谢孩子们的帮助,请孩子们参加舞会的形式来结束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成功修补了图书的喜悦。) 2、每个孩子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宝宝,带着书宝宝跳舞。 (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们在与书宝宝跳舞的情境中,升华对书宝宝的喜爱之情,同时感受与书宝宝是好朋友,以后要爱惜图书的情感,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活动延伸:在我们的图书角里,还有小朋友家里,还有很多书宝宝可能在偷偷的哭呢,让我们去找找,去帮助它们吧。
㈤ 区角图书区对大班幼儿的好处
一、幼儿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图书角是幼儿园每个班进行区域设计时必须划定的区域,但许多图书角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通过观察我发现幼儿在图书角阅读时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
1、有的幼儿不了解书的封面、封底,放书时不知封面朝上。
2、有的幼儿在找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本时,把上边的书胡乱放到一边,拿走选择的书后没有整理书本的习惯。
3、看书过程中,有的幼儿有抢书、卷书现象。
4、有的幼儿坐在座位上拿着一本书,和小朋友大声的说笑;还有的幼儿在图书区乱翻了几本书后,就离开了。
经过认真分析,我觉得造成幼儿不良习惯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图书区投放的图书有些不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图书种类单一,幼儿对图书的兴趣不浓。
2、幼儿各方面的发育还未成熟,其阅读活动往往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幼儿不理解图书阅读需要注意的常识性要求。教师忽视了对幼儿的指导工作。
3、教师对图书区提出的规则要求不明确,导致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出现许多错误行为。
通过分析原因,我感到要让幼儿学会图书阅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查找原因,制订计划,明确目标,逐步实施,才能利用图书区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幼儿阅读的方法
(一)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他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一定的满足。从兴趣入手,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可以保证幼儿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阅读效果。因此,引导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
一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直观、富于情趣的书籍,以图为主,图文并貌,以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二是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如知识类、童话故事类、自然科学类、美工操作类等,让幼儿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兴趣。
三是根据幼儿阅读能力与兴趣的变化,坚持定期更换新的图书。在出现新书时,向全体幼儿做介绍,引起幼儿的兴趣。发动幼儿从家带一些图书,互相交流讲述,互相交换阅读,这样即可以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又可以使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
四是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在幼儿看书之前,老师向幼儿提出一些有关书中的内容、情节的问题。使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书,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
这样,天长日久,不仅能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浓厚的读书气氛,自由活动时越来越多的幼儿选择图书角,他们越来越喜欢读书,也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正确指导幼儿阅读。
大家都知道,幼儿的能力是有限的,阅读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依赖性,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确指导。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幼儿提出明确的阅读目的,提出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帮助幼儿成功的进行阅读活动。
一是面向全体幼儿介绍书的封面、封底,边讲解边向幼儿示范看书、翻书的正确方法,合上书后,封面朝上,正确的放回书去,然后每位幼儿参与取书、看书、放书的过程。教师及时知道。
二是参与幼儿的阅读,并随时给予指导。如:为幼儿朗读图书,及时鼓励认真看书的幼儿,使幼儿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三是与幼儿交流读后感。读完一本书,应与幼儿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思想感受。我班的李镕晨的小朋友,阅读的习惯不好,看书时总是一本书大概翻上几页就换书。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我先请他带着任务去看书。如:请他看完书后给大家讲。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看书有了明显的进步。他很愿意通过看书与老师、小朋友做更多的交流,得到老师和伙伴的赞许与肯定。在不知不觉中,镕晨已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
(三)建立明确的图书区规则。如果说兴趣是引起幼儿行为的内部动机,规则则是约束幼儿行为的外在要求。为使图书区的活动安静有序,我们将图书区设在光线好、安静的地方,设置较大的书橱便于图书摆放及幼儿取放。同时,准备充足的图书,给幼儿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并建立的图书区的规则。
一是看书时要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与别人争抢图书。
二是看书时不能大声讲话,以免影响他人。
三是要求幼儿注意用眼卫生,坐姿要端正。
四是看完图书后,放回原位。
总之,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幼儿在图书角活动时已经井然有序,幼儿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对读书产生了兴趣。书为幼儿揭开了人类文化光辉的篇章,引导幼儿不入探索未来奥妙的征程。书是人类终生的朋友。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早期就得到很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将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