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教案流程

幼儿园教案流程

发布时间:2020-12-20 11:08:05

幼儿园教案标准流程(第一点要写什么[题目])

幼儿园的教案,第1点要写课程导入,课程导入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第1点。

② 幼儿园教案设计环节分哪些

教案详案:
一、设计意图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可分开写成内两点,也可合并为一点容)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其中每个环节教师的提问和教师预设幼儿的回答都要写上,每个环节最好都有教师小结及承上启下的过度语)
六、活动延伸

③ 幼儿园写教案的步骤

如果说教案的话,一般分为5个部分
一、 活动目标:
二、 活动准备:
三、 设计思路:
四、 活动过程:
五、 教学反思

给你个示范:幼儿园教案网上找的 http://www.yeyja.com
一、活动背景:从幼儿生活中寻找具有丰富感性内容经验的题材是培养幼儿感知,创造能力的重要一环,抓住幼儿身边的熟悉的事物,更能吸引幼儿进行创作,针对这个特点,我利用连续几天下雨不断一事,为幼儿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幼儿通过事先的观察,了解雨的特征,获取有关雨的信息之后,引导幼儿学习短垂线、长垂线、斜线的画法,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来表现不同的雨,培养幼儿手的控制能力。2、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二)活动准备:1、画纸人手一份,油画棒每人一份。2、每人一双雨靴,一件雨衣。3、事先带幼儿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掌握有关雨的知识信息。(三)活动过程:1、出示“雨具”,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师: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雨衣,雨靴问) 幼A:那件

黄色的雨衣是我的。 幼B:那个是我的。(教师手指雨衣,雨靴再问是什么?) 幼C:这些是雨衣和雨靴。师:为什么今天小朋友都带了雨衣上幼儿园呀?幼A:在下雨。幼B:今天在下雨。师小结:对,因为今天外面在下雨,所以小朋友都带了雨衣上幼儿园,而且这几天呀,一直在下雨对吧,前天老师还和你们一起观察过下雨的过程是不是?(幼齐答:是)请小朋友想一想,雨是从哪儿落下来的呢?幼A:上面落下来的。幼B:从天上落下来的。师:雨落下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知道吗?幼A:是一滴一滴的。幼B:是一根一根的。幼C:有的时候一滴一滴,有的时候是一根一根的。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雨是一滴一滴的,什么时候雨是一根一根落下来的?幼A:下小雨时是一滴一滴的,大雨时是一根一根落下来的。师小结:看来小朋友在观察下雨过程时很仔细。的确,当下小雨时它是一滴一滴的落下来的,而下大雨时则是像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如果刮着风的话,雨还会斜着落下来,有时向左斜,有时向右斜,好像在跳舞一样。我们来学一学雨落下来的样子好不好?(幼齐答:好)2、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雨。(评析:通过回想雨的不同形态,让幼儿对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再加上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下雨,更使幼儿对雨以及对这个活动增强了兴趣。)3、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线型表现下雨的过程。师:刚才我们说了说雨,还学了学雨落下的样子,现在我们来画一画雨好吗?(幼齐答:好)师:先画什么样子的雨呢?(有的幼儿说先画大雨,有的幼儿说先画小雨等。)师:我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画,先画小雨好吗?(好)教师边示范画法,边讲解:下小雨了,雨点从天上落下来,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哗啦啦,雨像是线一样一根一根的落下来,刮大风了,雨被风吹得都斜了过来。刚才我们说到的就是这三种情况,下面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着老师一起练习画下雨。教师和幼儿一起边说边作画空练习。4、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1)师:教师发现小朋友在空中画的雨非常的好看,我们把它们请下来,让它们飞到我们的画纸上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好吗?(幼齐答:好)画的时候,请大家还是先画小雨,再画大雨,然后画刮风时的雨。(2)幼儿进行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5、展示交流。(1)展示全部作品,幼儿相互欣赏。(2)师:你喜欢哪张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评析:讲评时不强调作品的好坏,而让幼儿自由说出自己的喜好,哪怕是一个小细节,都成了同伴赞扬的对象,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幼儿大胆表述的习惯,也增强了幼儿本身的自心信。)6、活动延伸帮助幼儿穿好雨衣,雨靴,带领幼儿进行《踩雨》活动,让幼儿在雨中寻找更多的快乐。三、活动评价这一活动内容是教师从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物是寻找而产生的,选材适时及时,符合幼儿情感需要。活动过程中,教师总是以积极的心情与幼儿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参与活动,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互相欣赏,肯定和接纳每个幼儿的创造过程,从而激发了幼儿再次创作的兴趣和愿望。

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的流程有几种

给你个范文看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沉浮》
孩子们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把一粒石子、一片树叶等投进水里,百玩不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我结合大班《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一书设计了此活动——《沉浮》。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
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
二、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
1.幼儿尝试。
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
教师总结:石子、牙膏皮、橡皮泥这些物体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这些物体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
(二)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友好协商,一人尝试,一人记录。
2.尝试结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捏成带边的薄片状),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
(三)教师提出尝试问题: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到水底?
1.幼儿尝试。
要求:幼儿两人互换尝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尝试。
2.尝试结论: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
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装在空药丸盒里可使空药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
(四)教师提出尝试问题:
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在收玩具时,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积木块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办法帮他们把积木很快分出来?
幼儿尝试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积木块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积木块,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
教师实验演示,验证答案。
活动延伸
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可以来继续进行尝试。

⑤ 幼儿园教案

语言:彩色牛奶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有关“彩色牛奶”的变化过程,感受想象的神奇与有趣。 2、尝试根据故事中的句式进行仿编,表达“变”的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故事PPT、各种常见蔬菜的图片、 2、幼儿知识准备:熟悉蔬菜的名称和颜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奶牛的卡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奶牛挤出来的牛奶是什么颜色的?牛大叔家的奶牛可不一样,它有一个神奇的本领,是什么神奇的本领呢?你们听了故事就知道啦。 (二)欣赏故事,初步熟悉故事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彩色牛奶》。 (2)提问:牛大叔带来的奶牛有什么神奇的本领? 小动物喝了有颜色的牛奶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三)PPT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变”的过程 1、播放第一、二段后提问: (1)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什么蔬菜?奶牛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兔喝了变成了一只什么兔? (2)我们一起说说这件神奇的事(讲述第二段)。 2、小黑猫也想让自己变颜色,他是怎么做的呢(播放第三段) 引导幼儿讲述小黑猫给吃了什么颜色的什么蔬菜?奶牛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黑猫喝了变成了一只什么猫。 3、播放第四段课件内容,提问幼儿: 小花鹿给奶牛吃什么?小花鹿喝了牛奶变成什么? 教师: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连起来说一说。 4、播放第五段课件内容,提问幼儿: 灰狐狸给奶牛吃什么?灰狐狸喝了牛奶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一起讲述灰狐狸变成红狐狸的过程。 教师小结前面部分故事:喝了彩色牛奶,小动物们都变了样,小白兔变成了***,小黑猫变成了***,小花鹿变成了…… 5、讨论:小动物们能变回原来的颜色吗?怎么变? (四)幼儿根据故事中句式仿编 1、小动物们有了神奇的牛奶后,为什么特别高兴? 2、你想不想让自己也变一变? 3、游戏“喂奶牛吃蔬菜”, (1)出示蔬菜图片,幼儿自由讨论、创编故事。 (2)个别幼儿上台用故事中的句式完整表达自己的变化过程。

⑥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的流程

幼儿园小班一般没有固定的数学教材,但可以准备一些漂亮的卡片,发给宝宝们,如:1~10,为一个分类的让宝宝开始认识数字,就可以。中班才开始接触加减的认识,如果不明白怎么做可以再问我。

⑦ 写幼儿园教案的步骤有哪些

果说教案的话,一般分为5个部分一、 活动目标:二、 活动准备:三、 设计思路:四、 活动过程:五、 教学反思

⑧ 幼儿园教案设计的步骤,要求有那些

1.教师要写来自己认为有重源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学生那是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有区别性。
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教案流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