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幼儿园5的分解教案

幼儿园5的分解教案

发布时间:2020-12-20 08:22:39

Ⅰ 幼儿园中班教幼儿5以内数的分解用什么方法好

儿歌形式学习最好,唱会了,再讲解就容易了。

Ⅱ 幼儿园大七班的做业5和5的分解


你是要教案,教孩子如何认识5的分合,还是仅仅做作业
作业的话
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
注意数字虽然颠倒但是意义不同,所以5有4种不同的分法。

Ⅲ 幼儿园1-5的数字分解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回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答学会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4的组成。

Ⅳ 幼儿园5以内的减法教案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 感知活动内化为内 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 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 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由于 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幼儿园数学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 的问...题,影响了其重要作用的发 挥,具体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不够 幼儿园数学普遍存在内容浅、容量少的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智能发 展的需要。由于现 代社会信息的增大,幼儿受多种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 高,学习《纲要》所规定的内容是轻而 易举的事,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学习《纲要》以外的 知识。例如:学前班数学课本上只有简单的5以内的组成分解 、加减法、 序数及简单的形 体内容。原来半年学完的课本,现在幼儿园只用几个活动就学完了,而且全都能领 会。再 就是各年龄班存在着重复教学。如中班讲了5 以内的组成分解,到了大班还要学习5以内 的组成分解, 学前班也还得如此。这种无深度的反复教学,不但激发不了幼儿的求知欲, 反而阻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目标单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传授,幼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 的目标只是数学知 识单方面的目标。如中班“排数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 ①练习1—10 的数数; ②巩固10 以内的数的认识。大 班认数活动学习“5”的组成分解的活动目标是: ①认识“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②书写数字 “5”。从中不难看出, 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活动中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而 忽 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它目标。 三、操作材料乏味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为新的刺 激所吸引。这就要 求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新颖、鲜艳、丰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然而,由于 有的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 加上怕麻烦等原因,教学中老是几套操作材料反复使用, 当教师给幼儿发材料时,幼儿就 会马上产生出“还是这个”的抱怨。陈旧单调的操作材料,极易使幼儿产生厌 倦情绪,影 响操作活动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单调 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 抽象这一特点为依 据,只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如 几支铅笔、几个苹果的演示就讲一节课 。再是,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估计幼儿 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儿学习“6”的加减法 时, 教师直接出示分合式, 让幼儿看着分合式列出算式,即1+5=6、2+4=6、3+3=6、4+2=6、5+1=6 ,然后 逐一指着算式让幼儿创编应用题, 大量的时间花在编应用题上。三是采取“灌输式教学”。 即老师讲, 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儿的 小脑子里灌死知识,死灌知识, 造成幼儿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不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 点,多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如游戏法、实物教学法、比较法等等。 而且整个活动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激发不起 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求知欲望。 鉴于以上问题,建议: 一、改革数学教育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扩大各年龄班的知识面,加深数学知识的难度。各个年龄班要按统 一部署,由浅入深 地完成教学任务,避免重复无效教育。(1)集合数:除《纲要》中规定 的10以内的数字书写、认读、计数与取 物外,应延伸到20以内的书写、认读、计数与取 物,增加数群计数、目测数群、数量层次认知等(2 )相邻数 :在相邻数的认知中应重视 规律、方法的渗透教育,引伸到对相邻数本质的认知, 延伸到100以内的相邻数。 (3) 单、双数:由10以内的单、双数顺数、 倒数认知扩大到100以内的顺数、倒数及单双数的 认知, 并会判 断多位数的单双数,并应增设数列的认知(单序数列、双序数列)。(4 )组 成分解:除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 算、分解组成、创编应用题外,还应注重多项思维能力的 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另外,从时空观念、逻辑观 念等方面也应扩大知识面,增加难度, 注重幼儿分析、综合推理的技能、数学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技能及多项 思维技能的培养与 训练。 二、注重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1 )教幼儿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 知识;(2)培养幼 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 )培养幼儿正确 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通 过数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 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 具有主动性、条理性、坚持性和 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为幼儿今后 的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要把这些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多从培养幼 儿的逻 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几方面考虑,既让幼儿学到知 识,又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 面提高。 三、增强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哪一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用什么样的操作材料,某一活动该 采用什么样的操作 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如幼儿智能学具、多功能插板、珠算器、插塑雪 花片、沙盘教具、游戏卡、圆点卡等操 作材料颜色鲜艳,很受幼儿的喜爱。除此之外教师 要多下功夫,巧选材料,为幼儿制作出适合其特点的操作材 料。还要充分调动家长及幼儿 的积极性,亲子共同制作。由于幼儿亲自参与,他们对操作材料会倍感亲切、倍 加喜欢、 倍加爱护,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改进教学方法 应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变为“操作式教学”,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从活动中体验 知识的演变过程, 从而获得知识结构与知识结果。在活动中可把美术作为辅导手段,变“被 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操作获取知识 。如在画“日历”、“时钟”中感知时间所具有的特性, 促进幼儿的认识。特别是在空间教学中,美术更有着 极其独特的作用:在泥工活动中感知 体验几何体的特征和守恒;在折纸活动中感知体验图形转换;在涂色、粘 贴中感知形体分 割和学习分份等。在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的教学中也应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一图 多 式”、“多式一图”、“一式多改”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育中还应注意几种教学方法的交 互使用,使幼儿从 中体验某一概念的内涵和运算规律,并要求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 结果

阅读全文

与幼儿园5的分解教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