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儿教案《画祖国》艺术活动
活动由来: 幼儿通过过国庆节回来,互相交流外出游玩的感受和体会,孩子们都说我们的国家真大,幼儿都有强烈的认识了解祖国的欲望,为了满足幼儿的欲望和要求,于是产生了我们的祖国的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问题板块主题壁报区域游戏相关内容家园合作资源利用 1、 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绪、情感及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2、 了解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国家。 3、 知道了解母亲河(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 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曾经创造过世界奇迹。 5、 知道了解四大发明。 1、 中国地图什么样,它象什么? 2、 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展,民族娃娃展。 3、 阅兵图片军仪仗队图片。 4、 布置长江、黄河的图片展。 5、 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6、 搜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布置展墙。 1、 布置了中国地图的拼图墙。 2、 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展,民族娃娃展。 3、 阅兵图片,三军仪仗队图片。 4、 布置长江、黄河的图片展。 5、 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6、 搜集四大发明的相关资料,布置展墙。 1、 中国地图拼图。 2、 制作绘画民族娃娃。 3、 绘画天安门。 4、 歌舞表演,我爱天安门学唱国歌画国旗。 5、 搭建长城。 6、 创编歌舞。 7、 手工制作长城。 8、 实验活动。 9、 纸的超市。 1、 向家长介绍本网络的活动内容。 2、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收集资料。 3、 家园共同配合带幼儿参观天安门、长城。 4、 请家长给幼儿布置相关适宜的环境。 5、 教师家长幼儿共创风格墙。 6、 让家长帮助寻找提供资料。 1、 看录相、光盘。 2、 从网上下载的照片。 3、 利用家长外出参观给幼儿提供录制的材料、照片、解说词等。 4、 活动区活动。 5、 利用周边的社区的环境和资源。 6、 参观纸箱厂,寻找各种纸。 活动网络图 主要活动: 1、认识中国地图 2、56个民族 3、母亲河长江黄河 4、天安门广场 5、长城 6、 国旗国徽国歌 7、四大发明 8、认识纸 活动一:认识中国地图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祖国地域的辽阔,地图板图形和雄鸡的特点。 2 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祖国的名称。培养幼儿从小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中国地图一幅、中国地图拼图数个。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 认识中国地图,了解地图上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1 让幼儿知道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1 请幼儿观察中国地图,并提问幼儿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地图上都有什么?各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3幼儿对地图观察比较仔细,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大部分幼儿初步掌握。 1 幼儿操作拼图,找到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2 在拼图上找出祖国宝岛台湾的位置。 请幼儿操作拼图,并找到北京和自己家乡的位置。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4幼儿能很快找到北京的位置,对家乡的位置在哪个别幼儿寻找较慢。 1教师能与幼儿共同互动观察地图的形状和颜色。 2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有序的观察。 1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找到家乡的位置。 2 活动中幼儿互相合作进行语言和操作上的交流。 活动二:56个民族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了解部分民族的主要风土人情。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布置五十六民族的墙饰、照片、参观中华民族园。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 通过设计这次活动,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及风俗。 1、 谈话,请幼儿分别说说参观后的体会。 2、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 3、 谈话: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及它们的风土人情。 4、 你是哪个民族的?这个民族有什么风俗习惯,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5、 手工制作及绘画,民族娃娃。 6、 幼儿能结合此活动把外出参观后的所见所闻进行讲述。 7、 通过本次活动加深了对自己民族的了解和热爱。 8、 幼儿通过制作绘画民族娃娃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1、 教师在本次活动中同幼儿一起对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不同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通过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师在这次活动中与幼儿互动制作民族娃娃,欠缺的是幼儿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的不够。 活动三:母亲河长江黄河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江、黄河、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活动三:母亲河长江黄河 活动目标:1认识长江、黄河、了解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2初步知道长江、黄河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激发幼儿对母亲河热 爱的情感。 活动形式:看录相,谈话。 活动准备:光盘(长江、黄河三峡的图片等)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知道了解中国的两条著名的河流。 知道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了解长江、黄河与民族发展的关系,说说母亲河治理后的变化。 一看录相,让幼儿初步了解长江,黄河的雄伟,壮观。 1、 幼儿观察自带图片,请幼儿进行相关的讲述。 2、通过观察图片,使幼儿知道哪个是长江、哪个是黄河、哪个是三峡发电站及壶口瀑布。 3、幼儿看录象时都非常认真仔细,并不时的互相交流。 二、分辨长江黄河的图片。 1、师生共同探讨长江、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激发幼儿热爱母亲河的情感,及治理后长江黄河给人民带来得好处。 2幼儿渴望了解更多的母亲河治理后的情况。 教师能在幼儿看录象时向幼儿进行重点的介绍说明。 幼儿对此活动有很高的兴趣,渴望了解黄河长江的更多知识。 通过师幼互动,幼儿的环保意识加强了。 幼儿通过次此活动激发了对母亲河热爱的情感。 活动四:天安门广场 活动目标 1 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2 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3 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幼儿去天安门参观、天安门的照片、图片、阅兵仪式图片录象带 活动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请幼儿说说去天安门参观的体会,了解天安门广场的重要用途。 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让幼儿对天安门城楼的外观进行描述和绘画。 一、谈话:幼儿介绍参观后的见闻。 二、看录相,让幼儿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国旗每天从这里升起。 1、幼儿参观时对天安门广场看的比较仔细,要求教师为他们留影。 2、了解并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最大的广场,并了解相关的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 3、幼儿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渴望有更多的了解。 4、能简单说出天安门城楼外观 5、绘画天安门。 6、幼儿基本上能对天安门的外观进行描述。 幼儿通过组织活动,每周一升旗的时候幼儿都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神圣自豪感。 教
⑵ 幼儿园大班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教案
一、主题来源: 春天在人们的期盼中又如期而至,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以及人们迎接春天的那份激动与喜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聪明、灵动的孩子们又怎会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呢?大班的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有较强的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能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春天里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如:挖野菜、郊游、放风筝、小蝌蚪、小蜜蜂、小蝴蝶以及人们的各种活动等,都极为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并且能充分利用我们这里的地区资源。相信这一主题一定能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发现春天的秘密。 二、主题目标: 1、学习用观察记录的方法,感知和发现春季气温、人们的活动、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等。并知道季节的交换与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关系。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积极参加郊游、种植、远足等活动,能连续走30--40分钟,有一定的速度和耐力。 3、会用多种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情感。提高讲述、绘画、表演等能力。 4、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感知和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活动中表现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主动、互助、合作的态度与行为。 5、能唱出3拍子和2拍子歌曲的不同节拍的感觉,继续学习用连贯的和断顿的唱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意境。 6、能较自如地使用多种工具制作物品,并用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画面布局合理。 7、会根据气温和运动量的变化,调节活动的内容,增减衣服。知道保护耳朵和声带,不大声喊叫。 8、继续学习用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学习10以内的加减。 三、主题网络图: 春天里:环境 动物 植物 劳动 布置教室:树木 花卉 种子 找春天 :游戏 郊游 蚕 小蝌蚪 蜜蜂蝴蝶 我们 四、环境与资源: 1、引导幼儿观察春季自然界的动植物以及天气的变化,组织幼儿进行移栽种植等活动;饲养小蝌蚪和蚕等。 2、随着幼儿认识内容的扩展,不断调整和丰富自然角的内容,如:做发芽实验,与幼儿共同收集春季的蔬菜(或野菜),贴上标签放置在自然角内;陈列一些蜻蜓、蝴蝶与花的标本,提供放大镜供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 3、在美工角提供纸、布、针、橡皮泥等多种工具、材料,进行有关“春天”的小制作,把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内,把春天带进活动室,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4、充分利用周边社区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野营远足、春游等活动。 四、家长工作: 1、更换《家长园地》的内容,介绍本主题活动的活动目标、内容、配合事项,如:带幼儿踏春、挖野菜、在家中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并进行观察和管理;请家长加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为野营活动做好准备等。 2、鼓励家长在春天里多带孩子外出游玩,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感受春天的美好。 3、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学会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的卫生,能热情主动、有礼貌地与接触到的人交往。 4、在远足等活动后,请家长记录幼儿叙述的活动见闻。 五、集体活动内容: 活动1: 春天可以干什么(综合活动) 目标: 1、知道春天的自然特征,春天是人们都很忙碌的季节。 2、能用连贯的、清晰的语言讲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讨论自己乐意参加的活动。 准备: 1、与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联系,为访问工作做好准备。 2、春天景色及人们在春天工作的图片或录象。 过程: 1、引起幼儿想了解春天人们在干什么的兴趣。 ⑴、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怎样的? ⑵、说说春天人们都在干什么? 2、幼儿结伴在园中观察园内****(包括动植物的变化),并访问园内工作人员的工作。例如访问保健老师,知道保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每天吃的大蒜,是为了预防小朋友生病等。 3、讨论春天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⑴、幼儿自由讨论:春天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例如: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播种;园林里的叔叔在修剪树枝;清洁员用洒水车洒水、在运垃圾;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春天里人们的新款服饰。 ⑵、幼儿观看图片或录象,知道:春天里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清洁。 4、讨论:春天里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活动。 可以让幼儿把自己想参加的活动画出来再全班交流,选择几项全班共同参与的活动。 活动2: 找野菜(综合活动) 目标: 1、能正确辨别并寻找出荠菜或马兰头。 2、体验参与野外活动的快乐。 准备: 教师事先挑些荠菜或马兰头。小铲子、菜篮。 过程: 1、引起找野菜的兴趣。 春天来了,我们吃过哪些野菜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讨论荠菜和马兰头的根、茎、叶的明显特征,知道这些菜不需要种,自己会从泥地中长出来,所以大家叫它们野菜。 2、找野菜活动。 ⑴、教师引导幼儿把长在地上的野菜与手里的马兰头或荠菜仔细比较,长得一样的可以请老师用小铲子把它挑出来。 提醒幼儿找野菜时互相看看找得正确吗? ⑵、幼儿找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如发现部分幼儿分辨不清楚,便请找得对的幼儿来讲讲,自己是如何在野菜中找寻、比较和辨别荠菜和马兰头的。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可帮助幼儿一起寻找,并让个别找得很熟练的幼儿帮助其他幼儿。 3、幼儿相互交流,在找野菜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碰到哪些困难,怎样解决。 活动3:野菜品尝会(综合活动) 目标: 1、能分工合作学习野菜菜肴制作的烹调方法(凉拌、炒、包饺子等)。 2、体验自己动手用野菜制作食品的愉快情绪。 准备: 1、活动前幼儿参加找野菜活动。 2、提醒幼儿参与买菜做菜等家务,观看过家长制作的多样菜肴。 3、家长帮助幼儿准备野菜制作的菜肴(一种),并知道菜肴的名称及制作。 4、饺皮、肉馅、野菜实物、佐料。 过程: 1、野菜菜肴展览。 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菜肴的名称及烹调方法。 2、摘洗野菜,幼儿自选分成两组:一组摘菜,一组洗菜。摘菜时要注意将黄叶、烂叶摘去,西菜要浸泡并清洗干净。 根据菜的烹饪方法不同,幼儿自由分成两组,一组为包饺子小组,另一组为凉拌组。包饺子组:教师帮助准备菜肉馅和幼儿一起包捏,并将包好的饺子在现场或交厨房煮熟。凉拌组:教师帮助幼儿切、烫野菜,提供佐料,幼儿根据自己口味凉拌。 3、野菜品尝。 以自助餐形式品尝自制的及家中带来的野菜菜肴和馄饨、饺子等。 4、谈谈野菜食品的味道,讨论人们为什么喜欢吃野菜? 活动4:准备去远足 目标: 1、能围绕郊游这个主题,用较完整、连贯的语句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加郊游的准备活动,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郊游时需遵守的安全事项,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准备: 郊游录象。 过程: 1、幼儿回忆郊游时曾去过的地方。 讨论还想到什么地方去郊游?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2、讨论:远足的地点,到什么地方远足比较合适?远足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干些 什么?例如:观察写生,做游戏、采野花等。 3、讨论:远足带什么比较合适?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⑴、以小组形式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所需准备的物品,并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准备这些物品。 ⑵、围绕有针对性的问题展开讨论。 例如:远足应穿什么鞋?所带东西越多越好吗? 4、观看录象,自由讨论郊游中应注意哪
⑶ 幼儿园小班娃娃爱祖国
活动目标: 1、幼儿热爱自己的祖国,通过活动对祖国的名胜和特产增加了解。让幼儿增加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发展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提高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国旗,国徽;各民族娃娃的图片;每队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吗?(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在前一段时间里,我们每个小朋友知道了许多关于祖国和家乡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知识竞赛吧。 二、老师讲解活动规则。 1、活动规则: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了四组,第一组是红队,第二组是黄队,第三组是蓝队,第四组是绿队。 2、活动要求:在比赛时,小朋友要听清楚要求回答问题,回答时声音要响亮,你答对了就能获得一个可爱的小动物,最后看看哪一队的小动物最多就是冠军。 三、进行竞赛活动。 1、第一个比赛活动是必答题,老师先提出问题,由你一队当中的一个队员来回答,如他回答不出,你们一组的小朋友也可以来补充。 A 红队回答: 提问:你是哪个国家的人?我们国家的名称是什么? B 黄队回答: 提问: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知道泰州的市花市歌吗? C 蓝队回答: 提问:请你说出江苏的两种的特产? D 绿队回答: 提问:我们泰州的特产是什么? (教师简单小结幼儿比赛的情况) 2、刚才呢是老师提出问题后由每队中的随便哪一个队员来回答,现在呢老师要规定每队中的队员来回答了,老师就随意来回答吧! 红队的第三个小朋友回答:中国的地图象什么? 黄队的第二个小朋友回答:中国的首都在哪里? 蓝队的第五个小朋友回答:你会唱国歌吗?请你唱一唱国歌。 绿队的第六个小朋友回答:现在我们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是谁? (教师小结幼儿比赛情况鼓励他们加油)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的是拼地图比赛,看哪队队员拼得又快又好? 四、评比冠军。 1、现在我们要来看看今天在知识竞赛中的冠军,先一起来数数每队获得小动物的情况。 2、给冠军队发奖等。
⑷ 幼儿园小班语言爱祖国教案复备及反思
结合“十一”国庆节,围绕“爱”为中心,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的美好,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识别“爱、鸟儿、鱼儿、蚯蚓、蜜蜂”等字、词。2.能用“××爱××”的句式正确地讲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此句式仿编诗歌。3.能遵守游戏规则,学习依次轮流接说,不重复别人说的短句。
重点难点
重点:识别“爱、鸟儿、鱼儿、蚯蚓、蜜蜂”等汉字;能用“××爱××”的句式正确地讲述事物之间的关系。难点:能用“××爱××”的句式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字卡:爱、鸟儿、鱼儿、蚯蚓、蜜蜂、蓝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祖国。
2.小图片:鸟儿、鱼儿、蚯蚓、蜜蜂、蓝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图片,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1.连线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鸟儿、鱼儿、蚯蚓、蜜蜂、蓝天、江河、泥土、花朵,请幼儿将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连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如“鸟儿和蓝天”等。
2.教师把相对应的图片按诗歌的顺序摆放好,引导幼儿按图片说出儿歌的内容。如“鸟儿和蓝天在一起”等。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朗诵儿歌,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儿歌《从小爱祖国》。
2.教师带来幼儿看图念儿歌。
(三)教师借助字卡让幼儿阅读汉字,探索运用多用方式朗读儿歌。
1.教师出示字卡“爱“,放在第一排图片的中间,请幼儿猜一猜。
教师:这个汉字表示什么意思?
2.带领幼儿阅读第一排图夹文儿歌。
3.教师出示“鸟儿、鱼儿、蚯蚓、蜜蜂、蓝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祖国“,以相应的方法带来幼儿阅读后面的诗句。
(四)启发幼儿仿编儿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除了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等,你还知道“××爱××”呢?
2.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
例:青蛙爱荷叶火车爱轨道宝宝爱妈妈兔子爱萝卜小朋友爱老师公鸡爱虫子小猫爱小鱼。
⑸ 中班科学教案:我爱祖国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班进行的主题活动为“我们的城市”,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走进城市的各个角落,发现了她的美与壮观;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与暗示下,也发现了她许多的小秘密及变化,因此他们现在对上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增进了情感。今天的活动更是他们在“逛街”的小主题活动中新生成的,因为在二期课改的新的教学理念中指出要以幼儿发展为本,强调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他们的兴趣、热点出发,创设活动,提升经验。
我们美丽的上海建筑中,“桥”无疑也是一个亮点,他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在前一活动“各种各样的桥”中,他们对桥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桥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通过资料的收集及调查,也发现了桥的多样性,特殊性,更是对造桥的工作者产生的敬佩之情,因此孩子们把该经验及体验延伸到了本体性游戏的建构活动中,各个都想来造桥。为了更好的满足他们的需要,及爱探究的愿望,我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尝试造桥,并在桥上载物,同时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我还在该活动中提供了记录表,在边记录边探索中当一回小小造桥者。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替代物来构建纸桥。
2. 探索使桥面牢固的方法,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替代物若干(如:厚薄不一的纸、积木、纸杯、书、纸盒、塑料瓶等) 记录表 笔 桥的图片若干前期经验准备:观察并讨论过桥,对桥的功用及种类有所认识 活动流程: 一、各种各样的桥
和孩子一起回忆我们认识及看见过的桥。(对桥的构建部分、各种造法更清晰的认识,为后面的造纸桥做下铺垫)
1.上次我们通过观察、收集资料认识了许多桥,你们还记得吗?(在老师象征性的提问下,出示桥的图片)如:有一座桥,横跨浦西与浦东,桥面就象大旋涡,说说是什么桥呀?-------南浦大桥
2.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所以我们更要感谢这些造桥的人们,那今天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造桥人呢? 二、造纸桥
1.介绍材料
看看我们造桥有些什么材料,可以怎么使用呢?(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造桥想法)
2.鼓励幼儿使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构建。
1)桥面要牢固,比比谁的桥面载重多。
2)根据记录表记录下实践的过程及结果。
3)可尝试使用不同材料构建,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小秘密。
3.交流与分享
1)请个别孩子来展示作品,并说说根据记录的内容说说栽重量。
2)小结:你们看了小朋友的演示,及自己的实践、操作,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或小问题吗?
a平面桥及弓形桥的载重量
b厚的桥面与薄的桥面的栽重量
4.大家来动脑,怎样使薄的纸也和厚纸桥面栽重一样呢? 三.延伸:我们将把这一问题带入区域活动中进行探究解决
⑹ 幼儿园爱国故事精忠报国教案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知道接下去该铺什么。
二、活动准备:
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兔子。熊。刺猬),幼儿操作卡片以及各种图形,地板块。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呀非常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有一天,他们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还是没回家,他们的妈妈又着急又生气,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们。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生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了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剩下的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聪明的小兔子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出来了,找出了规律并且把砖铺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猬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嗷嗷的哭着,他们哭着哭着就走到了我们托二班,小熊和小刺猬一想,托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聪明的,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⑺ 幼儿园大班爱国教案
活动目标:
、 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认知能力。
3、 使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的几个"世界之最",知道祖国地域辽阔。
4、 使幼儿初步知道万里长城、故宫都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建造的。
活动准备:有关长城、故宫的图片和录像。中国地图一张活动过程:
一、 导入(激发幼儿了解祖国的兴趣)请幼儿说出我们国家首都的名字。请幼儿分别谈谈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到些什么?
二、 展开1、 让幼儿看"大地图",使他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很大(1) 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首都北京的位置。
(2) 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出中国最北、最南的地方。(最北的地方是漠河,那里天气很冷,到那里去要穿厚厚的皮大衣。中国的最南面是南沙群岛,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热,到那里要穿很薄的衣服)(3) 向幼儿介绍我国的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东北的大片森林和我国的两条河流:长江、黄河。
2、 引导幼儿看图片,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1) 师生共同观看《长城》录像,给幼儿讲解:长城的一头在山海关,另一头是嘉峪关,弯弯曲曲,上上下下,很长很长(2) 师生共同观看《故宫》录像或图片,教师讲解: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近一万间房屋。房屋的顶是金黄的琉璃瓦,四周装饰着各色的图案,雕刻着龙、凤等吉祥物。故宫里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3、教师小结三、 结束请幼儿"游览"美丽的祖国幼儿自由结伴,在大地图上的"各地"游览,说说自己来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