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儿园手足口预防措施小常识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有: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专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属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更换尿布前及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每日对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对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不必住院,以减少交叉感染。6, 托幼机构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医院就诊,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❷ 幼儿园幼儿出现手足口,应怎么赔付
我觉得园方没有主要责任,且现在都有社保和商业保险,花不了多少钱。手足口仍是世界性的流行疾病问题,现尚无疫苗,成人也可传播,再者说,你是接送的,被传染的途径很多,还有父母可能是携带者。
❸ 幼儿园手足口病教案
jyugf
❹ 如何写幼儿园手足口病报告
报告肯定是写给教体办和防疫站的吧,你先要把你们如何发现幼儿手足口的情况大概写一下,整个发现--要求家长治疗--上报——了解幼儿就诊情况逐一写清楚,完后写上你们发现病例后所做的措施,比如消毒,隔离,做好家长安抚工作等等都写上, 一般的话,我们国家的执法机构都是这样,一出现病例,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来...采取措施,而是先追究责任,所以,你们一定要把发现后所采取的措施写清楚,至于你报告后他有没有派专人来指导,防止疫情扩散是另外一回事。
❺ 在幼儿园得了手足口病,幼儿园的责任
我的孩子抄也是在幼儿园里得袭的手足口病,一个班上7个孩子在同一天被诊断出来的。我觉得首先幼儿园是肯定有责任的,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3--7天,传染源可能是飞沫或者粪便处理不得当.在知道班上有孩子得病后没有及时通知我们家长,周末在家两天,到周一就发现有7个孩子传染了。这点上,我觉得幼儿园的保健和消毒工作没做到位!
这个情况可以找教育局和疾控中心反应,因为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所以幼儿园一旦出现病例是要上报到疾控中心的,如果瞒报是要承担责任的。
❻ 幼儿园如何处理手足口病
1
幼儿园手足口病处理方法
1、每日晨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儿童,要立即要求家长带版儿童去医院就诊;同时做权好缺课儿童病因追查。晨检结果报告卫生室。
2、发现患病儿童,立即去医院诊治,患病儿童不接触其他任何学生,痊愈两周后上课。
3、立即对患病学生接触过的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
4、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不接触患病儿童。
5、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均需要立即洗手。洗手时肥皂液或洗手液在手上保持6秒钟以上。
6、每个儿童带给家长一张宣传单,带回家读给其家长听,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7、在流行季节避免儿童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
❼ 幼儿园的小朋友得了 手足口病 老师该怎么做
你好。开窗通风,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灯消毒教室,孩子进园前检查口腔,皮肤,有可疑患儿请家长带回隔离。
❽ 幼儿园发生手足口病怎么处理
最近手足口病的新闻又开始频繁出现了,家长朋友们又开始紧张了。每年4月—6月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去年(2018年)是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全国传染病疫情显示,2018年3月手足口病的发病数2.8万例,4月份时已经攀升至11.6万例,为3月份的4倍。
究竟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疾病引起的,由于主要表现在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而得名的。
手足口病具有严重的传染性,尤其是在幼儿园,一旦爆发就容易发生多向传,那么幼幼园/幼儿园该如何预防并处理手足口病呢?
一、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的职责:检查、督促各班、各部门的清洁、消毒、晨检和宣传教育工作。在发生疫情时,做好隔离、上报、彻底消毒、跟踪等防控工作,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暴发。
二、加强手足口病的宣传
加强对全园教职工和家长、幼儿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如派发宣传单、出版宣传橱窗、开家长和教职工大会,让大家认识手足口病的特征和预防方法,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共同落实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三、疫情暴发时的应急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
(1)当发现班上有幼儿疑似手足口病例时,当班老师马上隔离该幼儿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进行疹治,并跟踪病情。
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例时,当班班主任马上报告领导小组。
(2)发病班两位老师对患儿情况每天进行跟踪、记录,患儿在一个月后有正规医院医生证明方可回园。
(3)发病班的保育员对班上的所有用品、物品进行彻底消毒。
包括睡室用紫外线灯照射,用消毒水进行拖地、抹桌子、椅子等、对活动室进行熏醋,对教玩具用消毒水浸泡、清洗,对被褥进行清洗、暴晒等等。
对幼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也进行消毒。
(4)发病班的幼儿禁止窜班,其隔离期为一个月。在此期间,班上老师及保育员还要密切注意其他幼儿的身体状况,一发现异常即上报园领导。
2、控制传染源
(1)加强晨检制度。认真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发现有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症状的幼儿各班老师立即通知家长带其离园,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手足口传染病时要待其隔离期解除后才能回园。
对每天因病缺勤的幼儿进行跟踪。由各班老师填写晨检记录表和缺勤跟踪记录表,保健医生负责检查和统计。
(2)保育员及班上老师做好日检工作。发现有异常的幼儿立即将其带到保健室,由保健医生对其进行检查,如有疑似病症的幼儿各班老师立即通知家长带离幼儿园到医院检查,确诊为传染病时要待其隔离期解除后才能回园。
(3)平时做好园内的环境卫生工作。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定期对幼儿玩具、被褥等进行清洗、消毒。
在特别传染时期再次加强消毒工作。培养幼儿良好个人卫生,运动后、饭前便后要洗手,教室、居室经常消毒和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各项消毒工作按照消毒制度进行并落实到人。
(4)蔬菜坚持按“一洗二浸三漂水四烹调”的程序处理,烹饪的各种食品要煮熟煮透。食具坚持做到一餐一消毒,防止疾病传染。
生熟食物及盛放器具要分开。在手足口病多发时,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不吃生冷食物和水果。
3、保护易感人群
(1)平时注意加强幼儿的体检锻炼,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以增强幼儿的体质。
(2)注意幼儿的营养摄入,教育幼儿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饮水。
(3)在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建议孩子家长不要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还建议口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