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教案大全 > 问答歌教案反思

问答歌教案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20 01:24:25

『壹』 大班语言问答对歌反思

教学意图: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工具,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参与语言,人类生活离不开语言,因此语言教育至关重要。幼儿期虽然具备了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基本潜能,但最终语言发展的水平却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后天的学习、锻炼、应用。幼儿语言教育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全面素质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尝试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一些量词。
2.感受大小,粗细,多少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 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
提问一:
第一幅图片上画了谁?比较西瓜和枣有什么不同?(大小不同 )
经验回忆:你们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大哪些东西却很小?
提问二:
第二幅图片上有什么?比较一筐苹果和一只桃子有什么不同?(多少不同)
再观察第四幅图:比较一包糖果和一块糕有什么不同?(多少不同)
经验回忆 :在我们班级里你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多哪些东西却很少?
提问三:
第三幅图片上画了谁?比较黄瓜和葱 有什么不同?(粗细不同 )
经验回忆 :你们平时在菜场里 看到的哪些东西很粗哪些东西却很细?
三、欣赏儿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可以分成小组,个别多种形式朗读)
对对歌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筐苹果一只桃
一个粗一个细,一条黄瓜一根葱
一边多一边少,一包糖果一块糕
一边唱一边跳,比比说说记得牢
学习创编: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男女分组问答。
活动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学了词,读了对对歌,还编了对对歌。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藏着反发现和积累反义词,并把它们编成对对歌写下来,背出来。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图片,引导幼儿创编与各种形状有关的对对歌。
教学反思
《对对歌》的内容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反义词儿歌,在儿歌中作者把一些常用的反义词穿插其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反义词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孩子进一步学习反义词的兴趣。把在身边找到的反义词用自己的方式编成儿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幼儿更加明确的认识反义词。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贰』 大班语言《什么弯弯在天边》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问答式儿歌的特点及乐趣,自然认读儿歌中的文字。
2.通过猜谜、观察、推理、早期阅读等方法,增强对文字的敏感性。
3.感受问答式儿歌以及中国文字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图夹文卡片:“天边、月亮、眼前、眉毛、头上过、水边”用图画描绘,其余的用文字表示。图卡的背后是文字。
2.幼儿用书:《什么弯弯在天边》。
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的方式,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画面,提出谜面:什么弯弯在天边?(月亮)
★教师:你为什么这么回答?
★对幼儿不同的、合理的答案,教师要多加肯定;对不合理的答案,教师可以采用追问的方法,引导幼儿继续思考。
2.出示相应的图夹文卡片,引导幼儿推理儿歌的内容及句式。
★引导幼儿一起来看看儿歌的第一句。
★出示第一句图夹文卡片的内容,并指读出第二句儿歌的内容。
★教师逐个提出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的谜面,鼓励幼儿猜出不同的、合理的答案,并尝试用第二句的句式来说一说第四、第六、第八句。
★教师出示第四句、第六句、第八句的图夹文卡片,验证幼儿的猜测。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儿歌的特点。
★教师将图夹文的卡片排成对应的竖排,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儿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教师和幼儿归纳出每句相同的地方,知道这是问答式的儿歌。
4.引导幼儿自然地朗诵、阅读文字。
★教师带领幼儿边看图夹文的句子,边以问答的方式朗诵儿歌。
★教师逐渐减少图画,最后出示图卡背后的文字,幼儿继续玩问答式的儿歌,自然认读文字。
★请幼儿两人一组,采用一问一答、边对拍手边朗诵这首儿歌的形式,感受问答式儿歌的趣味。
5.围绕阅读重点讨论。
★教师单独拿出“弯”字:这是什么字?谁发现这个字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弯”这个字下面的部分像什么?
★教师:有的字是根据物体的形状造出的。有的字是根据人们理解的意思造出的。请想一想,“弯”这个字是根据什么造出来的?
★教师鼓励幼儿去寻找其他有趣的文字,找到后与大家分享。
活动延伸:
餐前、餐后,引导幼儿玩“问答歌”。或组织幼儿仿编“问答歌”《什么弯弯在天边》,可以替换掉“月亮”、“眉毛”、“梳子”、“船儿”,也可以替换掉“在天边”、“在眼前”、“头上过”、“在水边”以及后面的答话。

『叁』 中班语言《什么东西弯又弯》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通过欣赏对对歌、学念对对歌、和创编对对歌三个环节来实现:通过有韵律感的问答联想弯曲的事物和尝试将弯的物体编入问答歌,体验创编的乐趣两个教学目标。
在第一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先引入对对歌,请孩子们欣赏,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孩子们能够认真倾听,但是似乎对儿歌的兴趣不是那么的浓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学念对对歌的环节中,我们采用了分角色一问一答的形式,帮助孩子进一步体验儿歌,虽然手段比较老套,但是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还是表现出了积极主动的状态。创编儿歌部分,似乎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孩子们很兴奋,能够想出很多弯弯的东西,老师用简笔画的形式将这些物体记录下来。在创编的过程中,孩子们能积极和老师对歌、 互动。整个活动实施下来,目标基本 实现。
在二教中,我们在一教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一开始,我们先唤起孩子的已有经验,请他们说一说弯弯的东西有哪些,老师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接着出示图片,请孩子们说一说图片 上有什么?用一句“图片里藏着一首好听的儿歌”来激发孩子的兴趣,这种方式,似乎比直接导入儿歌的效果要好些,能够很好地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进一步引发对儿歌内容的思考。但是在最后一个环节中,由于将“弯弯的东西有哪些”这一小环节提前了,就直接请孩子们将黑板上的内容进行创编,对孩子们来说,似乎少了一个激发他们进入创编活动的 跳板,对于创编的热情低于前次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是不是因为那个小环节的调整?活动结束后,自己又考虑了一下,在前次活动中的创编部分,老师先是说问句,接着请孩子创编答句,而在这次的活动中,我直接请孩子创编问句和答句,对他们来说可能有些难,所以创编一开始有些冷场了,也许是对孩子的能力估计不足。但是发现这种情况后,接下来我就降低了难度,自己说问句,请孩子说答句,这样一来,活动气氛似乎有所改善了。
在三教中,我们在一些小细节上进行了修改|:前两次活动中,老师的简笔画都是画在黑板上的,请孩子一句一句地创编。在三教中,我们准备了长方形的纸,四张四张排放在一起(和原儿歌的句型一样(,再将孩子创编的内容有序地画在纸上,形成一首完整的儿歌。从孩子的反应来看,儿歌部分他们很快就掌握了,但是在创编的时候,对于问句还不能很好的表达清楚,这是在前两次活动中都没有出现的情况。也许是在分析儿歌的过程中有所疏忽,孩子们可能还没有很好地理解。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让我们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还要多考虑自己班上孩子的特点,而不能现搬教材。

阅读全文

与问答歌教案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