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儿园教案重点难点怎么写
幼儿园教案的重难点【篇一:幼儿园各领域教案】活动名称:秋天的树叶科学领域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秋天的树叶,感受树叶的多样性。2、学习、比较树叶的异同,并进行分类。3、乐于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活动重点:通过各种感官认识树叶,感知树叶的多样性,秋天树叶颜色的多样性。活动难点:通过比较树叶的不同,能够区分树叶,并进行分类。活动准备:各种秋天的树叶,图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吗?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呢?2、教师:到了秋天,树上的叶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幼儿自由谈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3、教师小结: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很多都会变颜色,有的变成红色,有的变成黄色。等到深秋的时候,秋风一吹,叶子就会随秋风飘落。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观察树叶,大胆地说出它的外形特征1、教师:小朋友,把你们的树叶拿出来吧!2、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树叶的形状特征,认识它们的名称。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树叶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觉得你们的树叶像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树叶的名字。引导幼儿根据树叶形状表达树叶像什么:柳树的叶子像小船,银杏树的树叶像扇子,松树的叶子像针,杨树的叶子像颗心。3、教师让幼儿摸一摸这些树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然后再闻一闻,它又有什么样的味道。4、请幼儿交换观察树叶教师:这片树叶和你刚才摸的树叶有什么不一样吗?哪里不一
❷ 幼儿园教案《采摘》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
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次中班健康《摘果子》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孩子们的兴趣很浓。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2、 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
难点: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又快又稳地一致行走。
活动准备
1、 绳子若干条。
2、 障碍物、铃鼓。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教师扮演孙悟空,幼儿扮演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学猴子摘桃子,小猴走路)充分活动身体,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分成4路纵队,随教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一二”集体走,各队的口令和步伐整齐一致。
(1) 扮演“孙悟空”与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
(2) 听口令做动作。
(3) 队形操练。
2、 练习本领:两人三足走。
师:猴子妈妈有一个好伙伴,他也想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我们的脚被一条神奇的绳子绑住了,应该怎么走呢?
(1) 幼儿讨论两人三足走的好办法。
(2) 请能协调一致走的幼儿示范或者说一说。
(3) 教师按幼儿说出的方法试一试。
(4) 教师总结出两人三足走的动作要领。
(5) 幼儿两两组合,合作练习。
3、结束活动:
(1)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不怕困难都摘到了果子,都特别的开心,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2)幼儿随音乐“健康歌”做放松运动并收拾场地。
教学反思
健康活动《摘果子》,活动重点主要是指导幼儿练习纵跳触物。我通过示范,强化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双腿屈膝,使劲向上跳起,同时伸一只手臂高高举起。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摘到果子的成就感。
❸ 如何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目标,特别是重难点
一、分析活动目标,确定重难点 众所周知,一个活动的目标是一个活动的重点,而在解决重点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在师幼过程中碰撞出的挑战,便是这个活动的难点。可见,要设计和把握一个活动的重难点,便要根据活动的目标来进行考量,分析。 常见问题:无法明晰的判断一次活动的重难点环节在哪里? 对策:先...看目标,再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进行设计 案例分析: 如教学活动《彩带飘飘》的目标: 1、结合音乐挥舞彩带,尝试创编烟花绽放的动作。 2、体验彩带飞舞的乐趣。 活动环节: 一、情境激趣。 二、欣赏理解。 三、联想创编。 四、合作表演。 由目标可见: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应该是在第三环节:联想创编。 综上所述:在活动设计时,先通过分析活动的目标,确定重难点,这是基础。 二、满足活动空间,突出重难点 在确定了重难点环节后,我们接着要思考的是:如何能够突出活动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详略得当。 常见问题:老师在导入环节或其他环节花了相当的笔墨,占了活动一半以上的时间。 对策:在环节设计时,要为重难点环节留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在执教过程中,导入部分的语言和引导应该尽量简洁明了。只有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保障,才能突出活动的重难点。
❹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穿越火线》的重点和难点
是什么问题
❺ 幼儿园教案中的指导要点和重难点是一个吗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而不在于学到很多
❻ 春天来了幼儿园教案的教学重难点
活动目标:
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
4、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活动前教师组织幼儿观察春天的景物;学会歌曲《春天》。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头饰(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个)。
3、环境准备。
创设主题墙面“春天来了”。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幼儿随音乐一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刚才我们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2、说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请幼儿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 教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幼儿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①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幼儿模仿流水声。
“屋檐上的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
②春天的小河是怎样的?春天的小河发出怎样的声音?幼儿模仿小河流水的声音。
③春天的水塘里谁来了?教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幼儿模仿小鸭的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
④春天的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幼儿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教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5、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三、体验活动
1、教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幼儿看书跟读诗歌。
2、幼儿在诗歌的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阅读完后幼儿有序收书。 四、游戏活动
游戏:找春天。
活动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幼儿扮演小动物,根据教师说的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的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 五、创造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场景创编诗歌。
如:屋檐下的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的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的蜜蜂,嗡嗡嗡嗡……
幼儿尝试表演创编的诗歌。 六、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❼ 幼儿园教案中必须有重难点吗
所有教案规范中都有个重点难点的要求,不过,实际教案不一定要按规范操作,有时写在书上也不是不可以,写简案也可以,写简案就没有那么多的要求了。
❽ 幼儿园活动教案涂一涂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活动目标:1、巩固对6以内数的认识,并学习按顺序排列圆点卡片。
2、培养幼儿能按教师要求自己检查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1—6的圆点卡片2套,铃鼓1个,油画棒一盒。
2、幼儿每人一张作业纸,每张桌子一盒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听鼓声拍手。
1、我们一起做听鼓声拍手的游戏,老师敲鼓,小朋友拍手,老师敲几下鼓,你们拍手的次数要比鼓声少1,拍完后说说老师敲了几下鼓,你拍了几下手,如:你敲6下鼓,我拍5下手,5比6少1。
2、老师按以下顺序敲鼓:6、5、4、3、2。
二、涂圆点。
1、老师出示数量为6的圆点卡片,提问:卡片上有几个圆点?(6个)2、我们一起来做一张比6少1的圆点卡片,该涂几个圆点呢?(5个)
为什么?(因为5比6少1)
3、老师演示用油画棒涂5个圆点,让幼儿观察5比6少1,提问,还有哪些数比6少呢?
4、引导幼儿说出另外4个比6少的数字,分别是4、3、2、1。
三、幼儿操作练习。
请幼儿拿出作业纸,按顺序涂比6少的圆点,教师巡视,了解幼儿操作情况,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幼儿涂完后,要求幼儿检查是否有遗漏。
四、展示操作结果。
1、根据幼儿操作情况,选3张作业贴在黑板上,一张是从少到多的顺序,一张是从多到少的顺序,一张是有遗漏或重复,没按顺序排列的。
2、让幼儿进行比较,谁做得对?为什么?不对的应该怎么改?
3、引导幼儿知道正确的有两种:从少到多或从多到少排列的。
4、幼儿集体说出哪些数比6少。
❾ 幼儿园小班教案大家喜欢我的重难点和教学策略与设计
小班教案:大家喜欢我 活动目标: 1、感受到周围的同伴、老师、成人都很喜欢自己。 2、知道小朋友在家里要听成人的话,努力做个好宝宝。 3、增强自信心,激发积极向上的愿望。 活动准备:幼儿从家里带若干张自己和小朋友、老师、爸爸妈妈在一起的照片,并布置“大家喜欢我”的展览。 活动过程: 一、观看展览“大家喜欢我”,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照片上有谁?你们在干什么?你高兴吗?你的朋友高兴吗? 二、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别人是否喜欢自己。 1、教师:你有小伙伴吗?他们喜欢你吗?伙伴愿意和你在一起玩吗? 2、教师:老师喜欢你吗?他们喜欢你吗?伙伴愿意和你一起玩吗? 3、教师:爸爸妈妈喜欢你吗?他们是怎样做的?(爱自己,给自己买礼物、带自己上公园等等)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做别人才会喜欢你。 使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友好,在家里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幼儿园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做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四、师生共同边唱边找朋友碰一碰,进一步体验喜欢别人和被别人喜欢的愉快心情。 小班社会教案:大家都很喜欢我 1、引导幼儿体验、感受浓浓的亲情。 2、引导幼儿正确认识自己;鼓励幼儿积极为同伴提建议。 3、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遗传现象。 【活动准备】 1、建议家长以信、录音、录像、等不同形式,用温馨的语言表达对自己孩子成长的满意和今后的希望。 2、录音机。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导入活动内容:小朋友你们都照过镜子是吗?说说自己的长的什么样子? 2、幼儿说说自己的相貌与家人相似的地方(五官、身材)。 3、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引导幼儿感知:父母或其他人身上的反映就是遗传现象的一种表现。使幼儿了解自己与父母以及祖辈的关系,体会亲情。 4、请幼儿倾听家长对孩子的寄语。(教师读、听录音) 5、分组讨论:我怎样做得更好?鼓励幼儿相互出主意,提建议。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认识到“我是个好孩子,大家都很喜欢我,我如果再……就更好了”,避免幼儿产生自卑心理。 6、请幼儿用绘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愿望与心情。 【活动延伸】请家长收到信后及时和孩子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