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按大小长短排序的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按长短、厚薄等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6张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报纸若干张。
2、1—7的红色数字贴卡和蓝色数字贴卡各几套。
3、7本厚薄不同的书若干本。
活动过程
一、用长短不同的金箍棒学习7以内长短排序。
1、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孙悟空吗?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什么样子的?他的金箍棒可以变吗?可以怎么变?你们想不想做一根和孙悟空一样的金箍棒?
2、老师示范金箍棒的制作方法:将长方形纸从其中的一个角卷起来,卷好后用糨糊把最后一个角粘住,把粘好的金箍棒的两端剪平。
3、老师将每6位幼儿为一组,提供6张大小不同的纸张,幼儿任意选择一张纸制作金箍棒。做好后玩一玩。
4、老师:你们的金箍棒一样吗?我们来给这些金箍棒排排队(以组为单位),请你们找出最长的是哪一个,把它拿到一边,再找出剩下的最长的一个,放在第一次找的最长的后面。(引导幼儿注意正确的比较长短的方法,把7根金箍棒的一端对齐)。
5、引导幼儿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把金箍棒排在桌子的一条线上。
6、你们把这些金箍棒都排好了吗?请你们把红色1—7的数字卡片按照顺序对应贴到金箍棒的一端。(引导幼儿说出贴有红色数字1的金箍棒是最长的,贴有红色数字2的是第二长的……贴有红色数字7的是最短的。)
7、教师:孙悟空有时候喜欢把金箍棒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排,请你们的金箍棒重新排一次,排好后把蓝色的数字卡贴在金箍棒的另一头,并说说结果。(贴有数字1的金箍棒是最短的,贴有数字2的金箍棒是第二短的……贴有蓝色数字7的是最长的。)
8、小结:我们给金箍棒排队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从长到短的方法,一种是从短到长的方法。
二、幼儿操作,进行7以内的厚薄排序。
1、区分厚薄。
师:你们看看这些书一样吗?(不一样,厚薄不一样)。
1、学习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排序。
师:你们能把这些书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排排队吗?(引导幼儿先找出
最薄的一本,再找剩下最薄的一本,直到排完)。
3、你能说说你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吗?(引导幼儿用手指着一本书说,最薄的,厚一点,再厚一点的……直到最后一本是最厚的)。
4、引导幼儿按照从厚到薄的顺序再排一排,说一说。
2. 托班认识长短语言教案
短语言fyuyju
3. 小班蒙氏数学 认识长短教案怎么写
目地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准 备
1.教具:长棒
2.学具:长棒
3.长短一样的3根铅笔
4.长短不一样的3根吸管
5.长短不一样的3条毛线
科学领域:蒙氏《认识长短》
(一)预备活动:
走线:幼儿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走在线上。
(二)以“长棒城堡”引入活动.
(1)感知长短。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长棒城堡”今天是长棒国王
的节日,我们的长棒娃娃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长棒过欢庆节日。看他们多高兴!这些长棒哪里不
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不同)
(2)认识最长和最短。
师:三根长棒娃娃谁最长呢?(教师引导将“长棒”一
端对齐进行比较,找出那根最长那根最短。)
(三)出示铅笔、吸管、毛线,让幼儿找出最长和最短。
师:咦,铅笔朋友和吸管朋友还有毛线朋友也来比长短
了,请小朋友帮忙找找看谁最长谁最短。你怎么知道用
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幼儿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
(1)比较时一定要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哪根棒子最长;哪根棒子
最短。
(五)游戏活动:比一比
师:盛大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每人邀请一根
长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并要说出
:我的最长(短)。
(六)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师:长棒娃娃要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它们送
回家吧。
4. 幼儿园科学各种绳子比长短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明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 1、2)。 3、音乐《红绸舞》。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兴趣、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观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3、告诉幼儿“变”的秘密。 (二)幼儿变魔术。 1、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 2、说一说,哪根长哪根短。 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 (一)两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1、请幼儿从自己的小篮子里拿出两根吸管进行比较。 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哪根长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怎样做呢? 引导幼儿用一端对齐法进行比较。(可横着也可竖着斜着比) 3、送吸管回家。将长的送进1号袋,短的送进2号袋。 4、检验。 师将一个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对齐法检查是否一样长。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尝试用一端对齐法对三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幼儿从篮子里取出三根彩带。 1、选一条自己喜欢的彩带。 2、尝试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3、长的请到红舞池、短的请到绿舞池、最短的请到黄舞池。 三、游戏: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和幼儿共同跳起来,把彩带舞起来。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5. 小班优质课教案《认识长短》
目地要求
1.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对应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找出最长和最短。
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体验学习的快乐。
准 备
1.教具:长棒
2.学具:长棒
3.长短一样的3根铅笔
4.长短不一样的3根吸管
5.长短不一样的3条毛线
科学领域:蒙氏《认识长短》
(一)预备活动:
走线:幼儿随着优美的旋律轻轻地走在线上。
(二)以“长棒城堡”引入活动.
(1)感知长短。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长棒城堡”今天是长棒国王
的节日,我们的长棒娃娃已经等候多时了。
师:长棒过欢庆节日。看他们多高兴!这些长棒哪里不
一样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的不同)
(2)认识最长和最短。
师:三根长棒娃娃谁最长呢?(教师引导将“长棒”一
端对齐进行比较,找出那根最长那根最短。)
(三)出示铅笔、吸管、毛线,让幼儿找出最长和最短。
师:咦,铅笔朋友和吸管朋友还有毛线朋友也来比长短
了,请小朋友帮忙找找看谁最长谁最短。你怎么知道用
什么方法知道的?
(四)幼儿操作:
1、教师提出要求:
(1)比较时一定要将长棒一端对齐进行比较。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哪根棒子最长;哪根棒子
最短。
(五)游戏活动:比一比
师:盛大的舞会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每人邀请一根
长棒娃娃一起跳舞吧。和你的好朋友比一比,并要说出
:我的最长(短)。
(六)收拾学具,活动自然结束。
师:长棒娃娃要回家了,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它们送
回家吧。
采纳哦
6. 小班教案 学习排序(大小,长短,高低)
教学目标来:
1、比较自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7. 判断物体的长短幼儿科学公开课
主题由来:3-4岁幼儿能区分物体明显的长短,但是他们往往对物体的长短等属性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而且表达也不是很准确,总是用大的、小的来表达。所以本次活动的意图是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经验中,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分辨长短明显不同的两个物体,活动中采用了观察、操作、演示等方法,将本次活动的概念形象化、趣味化,从而达到引导幼儿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辨别出物体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分辨长短明显不同的两个物体,并学会用语言进行描述。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3、体验参加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课件、吸管、小棍、彩带、蜡笔、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学习用语言表述判断的结果。 出示课件,以蓝猫引入引起幼儿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蓝猫和咖喱手上拿了什么?它们一样长吗? (2)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长长的魔棒、短短的魔棒)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谁的魔棒长、谁的魔棒短的呢”?给与幼儿充分的时间自由讨论交流。 2.集体讨论交流 幼儿:“看出来的。”   幼儿:“比出来的” 二、探究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 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看看桌上都有什么?” 幼儿:吸管、彩带、、、、、、 2.师幼讨论交流: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秘密? 教师:“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彩带颜色不一样,有黄颜色的,这还有红颜色的。”“吸管颜色也不一样”“这是长的彩带,这是短的吸管------”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的小眼睛真灵,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引导幼儿说出有长有短) 三、结合课件幼儿学习正确比较长短的方法。 1.观看课件学习比长短的方法 (1)教师:“刚才小朋友想得好,说的也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蓝猫是怎么来比长短的好吗? (2)教师小结:蓝猫教我们怎么比了吗?你们看清楚了吗?原来,我们在比的时候要把东西的一端对齐了,然后比较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东西,现在请你们也来试着给它们比比长短。” 2.幼儿自由操作比长短,教师指导。 (1)提出操作前要求。 (2)活动评价。 教师:“有的小朋友是把铅笔竖在桌子上来进行比较的,这样比较长短的方法也对,小朋友的小脑袋真聪明。”“有的小朋友在比的时候,还会和好朋友说一说,什么长什么短呢。真不错。” 3.教师小结:我们给物体比长短时,不管是竖着比还是横着比,物体的一端一定要对齐。 四、游戏:听信号做动作      老师说长,幼儿拉长手臂表示长。 老师说短,幼儿缩短手臂表示短。 五、延伸活动:到户外寻找长与短的物体 教师:蓝猫发现我们幼儿园还有很多物体,我们一起去看看哪些物体长?哪些物体短好吗?
8.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长短教案
幼儿园优秀教案:比长短 教师:屈老师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二、活动准备 1.篮子(人手一只)、吸管、彩带、(每人两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 2.录音机、音乐《小鸟飞...》《娃哈哈》《小兔跳》 3.小兔、小猴头饰(都带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长的尾巴) 4.投影仪、课件《比长短》 三、活动过程 (一)入场(启蒙室),放音乐《小鸟飞》 幼儿听着音乐走到位置上坐好。 (二)第一次尝试活动 1.出示物品,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请你们玩之前呢,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们在玩的时候仔细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 2.每人一个篮子,里面装着准备好的物品,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2分钟后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三)第二次尝试活动 1.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再次尝试 现在请小朋友从你们的篮子里拿出相同的东西,玩一玩,比一比,看看这次聪明的你们又能发现什么? 2.幼儿把发现结果说出来。 (四)出示课件 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现在老师要请你们看看有趣的课件,里面又有什么东西呢?请看。播放课件。 看棍子,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况。 教师小结:多出来的这里是长的,出示字:长。幼儿唱读。 这边没有的是短,出示字:短。幼儿唱读。 (五)结束活动 1.游戏:听信号做动作 教师说长,幼儿用两只手比长,开始时带着幼儿做。教师说短,幼儿用手比短。 2.游戏:看表演 现在呢,有两只小动物要给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吗?幼儿听音乐《娃哈哈》离开位置,到前面。 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来的小动物谁的尾巴是短的?现在请小朋友准备好啦,小动物要表演了。 教师带上头饰扮演小兔小猴。 幼儿回答是小兔后,放音乐《小兔跳》带领幼儿学小兔跳。 小朋友都很棒,现在我们一起做小兔去拔萝卜啦。活动结束。 四、活动评价 小班幼儿由于对生活的经验还比较缺少,他们尝试的时候局限在大小这个方面,因为他们对大小已经掌握。后面经过学习、引导后,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好。其次,幼儿年龄小,表述方面不是很够,但幼儿都喜欢自己去尝试,会大胆表现自己,多给幼儿自由操作的材料是很好的。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