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74678
2. s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突破卷
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wǎn zhuǎn líng lì bàng wǎn bǐ shǒu ( ) ( ) ( ) ( ) jí dù jiǎo jiàn shuāi jiāo huáng chóng ( ) ( ) ( ) ( ) 二、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两个词语,各写一句话。(8+4分)
( )枝大叶 旷野荒( ) 昂首挺( ) ( )恶如仇 自( )奋勇 ( )死如归 激情四( ) 数( )胜数
三、选词填空。(4分)
激动 感动
1、听了英雄的事迹,我们的心情都很( )。 2、英雄的事迹使我们非常( )。 爱戴 爱护 3、他深受人民的( )。 4、.我们要( )花草树木。
四、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12分)
(1)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 ) (2)柳枝在春风中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 ) (3)我们怎么可以不顾他的感受呢? ( )
(4)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发大水,歌声塞断九条河。( )
(5)我为你杀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我为你买来了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从黄昏一直喝到第二天早上。( )
(6)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 )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2
1.我和母亲住在这个强盗横行的地方,怎能不小心从事呢?(改为陈述句)
2.中国人不能忍受这样的歧视。(改为反问句)
3.动人的琴声如同在讲述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缩句)
4.好汉们发现了一个地方。(改为“被”字句)
5.刘三姐唱山歌。(扩句,至少扩两处)
六、修改病句。(6分)
1.琴声停了,国王仍然沉溺在悲痛之中
2.人们如痴如醉地把屋里屋外干干净净。
3.她不仅聪明伶俐、美丽动人,但是有一幅美妙的歌喉。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水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 。 2、母亲的宝贝是子女, 。 3、骏马面前没有跳不过的壕沟,利矛面前 。 八、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2分)
渔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1、“渔王”年老的时候为什么苦恼?(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2、“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表明渔王在教孩子捕鱼技术上的做法是: (一个成语)(2分) 3、渔人的失误是什么?(2分)
4、“路人”的观点是什么?(简要概括)(2分)
5、“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表达了“渔王” 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2分)
九、习作(30分) 编写故事
《神鸟》中说,很多人都想得到神鸟,可是谁也没有捉到。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神鸟和那些前来捉它的人之间可能还发生了哪些故事?从自己想到的故事中挑选一个写下来。要求把故事写清楚、写完整,写得有意义。字数不少于400字。
3. 语文s版5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提高题及答案
没有题
4. 急!求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一单元《大卫》课后练习题答案!
3.(1) 把大卫弹奏的琴声比作清清的溪水。想象:大卫弹奏出的琴声犹如溪中的流水,清脆甜美,轻版快悠扬。从他的指间传出,并随着风儿四处飘荡。
(2)这句话采用了暗喻的手法,将大卫在山坡上弹琴唱歌的情景比作一幅图画。想象:一位脸颊透红的少年,独坐山坡,两膝夹琴,自得其乐地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清脆悦耳的琴声在流淌,优美动听的歌声在飘荡;身边的羊群在低头吃草,默默地欣赏,也许是深深地陶醉了,这一切那么和谐、美好。犹如图画一般。
(3)把权歌利亚的声音比作巨雷。想象:生动而夸张的表现了歌利亚咄咄逼人的气势和以色列士兵十分恐惧的心理。
5.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S版五下第六单元测试卷
编审: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富顺小学 李利
一、知识●基础:(39分)
(一)我会写漂亮工整的钢笔字。(8分)
Cháo xùn dǎ jiǎo léi ɡǔ shén jī miào suàn
( ) ( ) ( ) ( )
zhú biǎn dǎo ɡào nà hǎn zhuān xīn zhì zhì
( ) ( ) ( )( )
(二)我能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正月(zhènɡ zhēnɡ) 肮脏(zānɡ zhānɡ)
勉强(qiánɡ qiǎnɡ) 中邪(xiá xié)
(三)照样子,写字并组词。(5分)
例: 属 (嘱) 嘱咐 (瞩) 瞩目
胃( ) ( )
秀( ) ( ) ( )
(四)用“严”字组词,并选词填空。(8分)
严:
李老师对我们要求十分( )。期末复习时,李老师( )地对我们说:“这次考试非常重要,是对我们这学期学习的一次大检阅,希望大家能考出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对班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 )地批评。望着李老师那张( )的脸,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复习,决不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五)注意带点的字,并仿写词语。(本题共计4分。)
无穷无尽:
醉醺醺:
(六)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0分)
1、凡卡的悲惨命运真值得我们同情啊!(改成反问句)
2、飞机降落在停机坪上。(扩句)
3、在“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中,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修改病句)
4、以“雾”为题,写一句拟人句或者比喻句。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调换词语顺序,使句子意思发生变化)
二、 积累●运用(14分)
(一) 我会背: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 ,手捏 ,向一匹猹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3分)
(二) 我会写:
1、大明经常不能完成家庭作业,老师批评他,他还振振有词地说:“我没有时间写作业!”
你可以用鲁迅的名言“ , , 。”来劝告大明。(3分)
2、读了《凡卡》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很多心里话想跟凡卡说说,请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4分)
3、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你一定读过吧?小说里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塑造栩栩如生。请你写出小说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个人物的名字: 、 、
、 (4分)
三、 阅读●感情(16分)
仔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作业: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浮想联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潮难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4分)
(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做题(以下两题中共有8个填空,任选其中的6个填空做即可.6分)
(1)文中提到的“大地”、“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
“神州”指:________________“海内”指: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涯”指:_______________“知己”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词的后半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
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
四、习作●表达(30分)
有的文章让人感慨万千,有的文章让人浮想联翩,有的文章让人潸然泪下,有的文章让人兴高采烈……总之,好文章能使人产生丰富的感受,能引起人的无尽的思索。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写一则读后感。
部分参考答案
一、 (一)潮汛 打搅 擂鼓 神机妙算 竹匾 祷告 呐喊 专心致志
(二)zhēnɡ zānɡ qiǎnɡ xié
(三)(谓)所谓(猬)刺猬(锈)生锈(诱)诱人(透)透过
(四)严格 严肃 严厉 严峻
(五)略
(六) 1、难道凡卡的悲惨命运不值得我们同情吗? 2、一架飞机缓缓地降落在停机坪上。 3、去掉“使”,或者去掉“在……中”4、略5、雾这样大,曹操不一定敢派兵出来。
二、(一)银圈 一柄钢叉 尽力地刺去
(二)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略3略
6. 语文基础训练五年级上册答案:第一单元检测(s版)()眉()脸
1.属于来景物描写 ,体现了源苇眉子的特点与白洋淀女人们的生活,烘托了女人快乐的心境。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清新,悠闲的气氛,也烘托了白洋淀的洁白,侧面写出了女人的美丽。
3.第二段。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 运用了反问句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7.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一二单元测试题 要有答案的 不要太多 40金币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检测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3分)
nuó yí zhēng róng yóu sī chā yāng kū wěi jī yè xìng ěr
( ) ( ) ( ) ( ) ( ) ( ) ( )
yī fān kǎo yàn àn liàn zhuǎn huà yōu yǎ chì luǒ luǒ
( ) ( ) ( ) ( ) ( ) ( )
二、本单元词语补充完整。(5分)
( )致志 ( )无故 ( )心长 ( )暴雨
( )生机
三、认一认,连一连。(5分)
哲 哗 英 和 惊 庸 座无 处优
幅 受 慌 弱 艰 皇 意想 间
喧 理 附 俊 冒 险 惊心 不到
消 义 机 敏 堂 羡 养尊 虚席
名 度 薄 乱 附 难 刹那 动魄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22分)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 , ,
?”
一儿曰:“ , ,
?”
2、燕子去了,有( )的时候,杨柳枯了,有( )的时候;桃花( )了,有( )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 )呢?
3、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 )罢了;在( )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 ),( ),( ),(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呢?
五、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5分)
1、一鼓作气, , 。《左传》
2、 ,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
3、甘瓜苦蒂, 。《墨子》
4、 ,孰能无惑?《师说》
5、 ,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课内阅读(6分)
A、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
B、“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
(1)上面两个句子中都出现了“不确定”,两个“不确定”意思是不一样的,分别指的是什么,请写出来。(2分)
(2)想想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不确定”带给我们考验?(2分)
C、“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为什么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2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母亲的纯净水
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两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的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我也有,我一直喝同一种牌子的纯净水。瓶子绿色的商标上,一位大名鼎鼎的明星身着白衣——那大概也是名牌。
周二和周五有体育课,吃过午饭,母亲就拿出一瓶,递给我。我接过瓶子的时候,心里隐隐有点不安。我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母亲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父亲厂子不景气,工资也不高。但是我还是为那瓶纯净水高兴,因为拿着它,在班里那些时髦同学面前,自己就不再觉得丢脸。
一次体育课后,同桌没有带纯净水,我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啊"同桌喝了一口,皱皱眉,啧啧舌说。"怎么不是 "我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瞧,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颜色也有一点别扭"一个同学拿起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大家安静了一下,都笑了。是的,像是凉白开。一瞬间,我突然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确实有可能是凉白开。我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 "一进家门,我就问母亲。"是"母亲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
"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你知道吗?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四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
我不得不在心里对自己说,母亲是对的。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没有能力挣钱,总有义务省钱。再说,喝凉白开,喝纯净水,对身体没有什么区别,可是想到同学们一张张嘲笑的脸,还是感到莫名其妙的委屈和酸楚。
"有同学笑话你吗 "我点点头。"那你听听我是怎样想的"母亲说,"我们是穷。但是穷有什么错,穷人不见得可怜,富人不一定高贵。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
我点点头,那天晚上,我想明白了母亲的话: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不是一种屈辱,它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它就可能遮住了心灵的光芒。
后来,我去上体育课,就高兴地喝着母亲给我灌的凉白开。再后来,我考上了大学,留在了首都,拿着很高的薪水。。但是我还是喜欢喝凉白开,我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妈妈的"纯净水"。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联系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那可是真穷了。"这句话中你怎么理解的,请写下来。 (3分)
(2)作者对"穷"是怎样认识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应内容,用横线划下来。 (2分)
(3)作者伴着"穷",到后来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指什么 (4分)
3、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2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重写第一单元的作文。
六下语文第二单元检测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个词语1分,共20分)
là yuè chū xún zhǎn lǎn shuàn bàn jiǎo zi fěi cuì zá bàn
( ) ( ) ( ) ( ) ( ) ( ) ( )
zhēn zǐ lì zi bào zhú fēng zhēng yù bèi cǎi pái biān pào
( ) ( ) ( ) ( ) ( ) ( ) ( )
jié rán shì yuàn cǎi huì guàng miào huì mài yá táng zóu mǎ dēng
( ) ( ) ( ) ( ) ( ) ( )
二、本单元词语补充完整。(3分)
( )八碎 ( )更新 ( )结彩
三、认一认,连一连。(每2个词语0.5分,共6.5分)
剧 誓 面 张 激 抑 哄堂 善舞
发 祖 旷 顺 布 述 能歌 大笑
鼻 种 柔 野 压 流 别无 而至
敦 味 夸 具 描 施 蜂拥 所求
演 热 布 昂 和 象 铺天 胜收
酷 绎 激 局 抽 睦 肃然 盖地
韵 厚 美不 起敬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照北京的老规矩,腊八这天家家都要 ,腊月二十三要 ;二十四要 ;二十九要 ;三十晚上 ;正月初一 ;正月初六 ,正月十五 ;残灯末庙后即正月十九要 。
五、日积月累。(5分)
元日【宋】
, 。
, 。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唐】
, 。
, 。
六、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2.5分)
除夕( ) 腊 月 ( ) 重阳( )
正月( ) 元宵节( )
七、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4分)
(1)和田的维吾尔人有爱美的天性,而且能歌善舞。( )
(2)客家民居的特点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
(3)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 )
(4)《北京的春节》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介绍了节日的风俗。(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课内阅读(6分)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
。作者用了“ ”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 ”,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 ”,它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有 的意思;年轻人则是为了给父母 。
二、课外阅读(14分)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l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选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一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 ,涉及面之 ,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欢度端午节的 。(3分)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能否换成括号里的?为什么?(4分)
(1)桨于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撑)
(2)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摇摆)
4.作者写龙舟竞赛的场面,语言很精炼,请你根据提示,展开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当时的情形。(4分)
A.正面描写龙舟竞赛时的激烈场面:
B.通过观众的反映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激烈场面: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重写第二单元的作文。
http://wenku..com/view/686dff0e52ea551810a6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