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发布时间:2021-01-13 03:07:34

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本卷120分,完卷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给句中加点字注音。(4分)
①具答之,便邀( )还家。 ②可爱者甚蕃。( )
③各隐卷底衣褶( )中。 ④选贤与( )能。
⑤男有分( )。 ⑥舟尾横卧一楫( )。
⑦不可亵( )玩焉。 ⑧黄发垂髫。( )
2.辨别解释句中加点的词。(6分)
寻向所志 ( ) 芳草鲜美( )
①寻 ②鲜
寻病终 ( ) 陶后鲜有闻(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佛印绝类弥勒( )
③属 ④绝
神情与苏黄不属(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东坡右手执卷端 (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⑤端 ⑥足
其人视端容寂( ) 东坡现右足( )
3.在括号中补出省略的成分。(4分)
①(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4.翻译下面的句子。(8分)
①落英缤纷
②屋舍俨然
③黄发垂髫
④惟吾德馨
⑤亭亭净植
⑥雕栏相望
⑦矫首昂视
⑧天下为公
5.写出含有加点字意义的成语。(4分)
①香远益清
②豁然开朗
③犹得备晨炊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根据要求默写。(4分)
(1)《望岳》中作者将泰山的神奇秀丽之归于大自然的诗句是:
____ _______ , ___ _。
(2)《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有关莲的诗歌你能写几句?请写出两句。

(4) 仿照例句再写一句子。 (可结合本单元所学的诗句)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二,阅读(5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29题。
(一)诗词赏析。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这是一首五言 诗,作者通过写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2分)
8.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以下几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如果将这首诗划为两层,应怎样划?为什么?(2分)

10.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1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1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有仙则名( )
②斯是陋室(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丝竹之乱耳( )
16.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孔子云:“何陋之有?17.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四)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亭亭净植
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 纯以情韵胜 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 辍耕之垄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莲—— ; 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 的品性。(2分)
(五)
【 甲】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 庄子

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
友情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这份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如果这份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如果这份试卷是宽阔的大海,你就是那击波逐浪的游鱼。只要你放松、自信、沉着,相信你一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比鱼游得更远!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搏击惊涛骇浪;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做奔腾的活水去摧山坼地投奔江海;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豪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点绿色。
①自惭形秽( ) ② 改为
2.仔细观察下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全家福 ,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其含义。

3.按要求填空。
①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 ,
;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 , 。
②〈〈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③苏轼〈〈浣溪沙〉〉中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
④古诗词中有很多咏秋之作,请写出你熟悉的两句。 , 。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9题。
(一)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
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5.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
(甲)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西湖游记一则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亻叔 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花色如娥②,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③,方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④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注)①昭庆:寺名,在西湖东北岸上。 ②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③如绫:形容极细软平滑。 ④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东阿王,三国时曹植,封东阿王,文学家。他作过一篇《洛神赋》,说他从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洛河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文字形容洛神的美及自己的爱慕之情。原文没有说是梦。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湖中人鸟声俱绝 俱:
② 余拿一小船 拿:
③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
④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棹:
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 方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8.甲文写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选择此时“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态?

9.同是写西湖美景,甲乙两文各有特色,请选择其中一文作简要评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一)
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10.什么叫“生物入侵者”?请从第一段中找出一句话概括。

11.“生物入侵者”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12.如何理解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13.你认为选文的说明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二)航空与航天的主要区别
①航空与航天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两个技术名词,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两大技术门类。这是为什么呢?您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航空技术主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航天技术主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航空器和航天器。从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即可看出两个技术领域的显著差异。
②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现代飞机 最大飞行高度也就距离地面30多千米。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的大气层。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
③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吸气发动机包括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虽然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经过回收可以重复使用20次,其轨道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50次,但与航空器使用的吸气发动机比较起来,使用次数仍然是很少的。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还有固液型的。
④现代飞机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军用飞机,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机,都是以亚音速飞行的。而航天器为了不致坠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运行的。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所有航天器正常运行时都处于失重状态,若长期载人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并影响健康。正因如此,航天员与飞机驾驶员比较起来,其选拔和训练要严格得多。一般人买票即可坐飞机,而花重金到太空遨游的人还必须通过专门训练。
⑤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最大航程计约2万千米,最长飞行时间不超过一昼夜。其活动范围和工作时间都很有限,主要用于军事和交通运输。虽然通用轻型飞机应用广泛,但每次活动范围相对更小。而航天器在轨道上可持续工作非常长时间,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可与空间站对接后在太空运行数月之久。再如航天飞机,能在轨道上飞行7-30天,约1.5小时即可围绕地球飞行一周。载人航天器运行时间最长的当属和平号空间站,它在太空飞行了整整15个年头。至于无人航天器,如各种应用卫星,一般都在绕地轨道上工作多年。有的深空探测器,如先驱者10号,已在太空飞行了32年。
14.选文第③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吸气发动机有什么特点?

15.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两种?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①说明方法: 作用:
②说明方法: 作用:
16.通读全文后,你能总结出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有哪些方面吗?

17.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之后,中国航天计划的下一个目标是进行月球探测,代号为“嫦娥工程”。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目前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最快在三年之内,中国的月球探测器就可以飞向月球,如果一切进展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假如十年之后,你被选为我国登月第一人,当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飘起时,你会对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说些什么?

作文

㈢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参考答案

一、积累及运用

1.C(A.蔫niān B.哕huì D.铉xuàn)

2.D(A.应把冒号改成逗号 B.应为“苋菜、虾、鸭蛋” C.感叹号应在引号内)

3.A(本句没用修辞方法)

4.(1)舵 源

(2)顾 义

(3)辙 韵

(4)淳朴

5.(1)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2)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6.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唱歌人

唱歌的环境

唱歌的场面

7.(1)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家乡民风的淳朴、春酒的可口。

(2)运用夸张突出“泥人张”的技艺高超,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阅读与探究

8.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

9.说明了高邮咸蛋的出名,卖咸蛋的都愿借这个名声以求生意兴隆,以家乡咸蛋的出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0.(1)一问作者籍贯对方就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2)上海店铺里卖的咸鸭蛋也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3)高邮还出双黄鸭蛋;且多得可以成批输出。

(4)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中也有记载。

11.一种是带壳切开,一种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孩子们喜欢第二种吃法,因为可以捉来萤火虫利用空蛋壳做小灯笼。

12.写苏北名菜是为了进一步体现家乡咸蛋的好吃与出名;写北京咸鸭蛋,则是以此来说明家乡咸蛋的好。

13.示例“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以他乡作比,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咸蛋的赞赏和眷恋。

14.抒发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15.这句话是全文的文眼,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全文内容因这句话而铺展开来。结构上,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16.为下文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作铺垫,即用杭州满觉陇的桂花来衬托故乡的桂花,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17.①因为这是童年趣事之一。

②“桂花飘落如雨”形成了“金沙铺地”的景象,烘托出故乡“人和年丰”的生活图景。

③表现出母亲温柔宽厚的心胸和父亲儒雅、和乐的性格。

18.画线句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将桂花与梅花比照着写,写出了桂花朴素而不张扬的独特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19.在内容上,都回忆了故乡的生活以及童年的趣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托物抒情的方法。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