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预习

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预习

发布时间:2021-01-10 14:55:33

A. 初一语文书上册古代诗歌第四课4首课文和注释

《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专茂。秋风萧瑟属,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词语

终极 : ◎ 读音:zhōng jí 意思: 最终;末了;最后。最后的终点。 例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感》作者:梁衡) 穷尽;最后。《楚辞·远游》:“音乐博衍无终极兮,焉乃逝以徘徊。”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孙犁 《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文学,就其终极目的来说,歌颂人民精神世界中高尚的东西,是它的主要职责。” 迸溅 :◎迸溅 [汉语拼音]bèngjiàn [释义]向四外溅 [成语]火花迸溅 [近义词] 喷射、涌出 [造句]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出自《紫藤萝瀑布》 伫立 :读音 zhù lì释义 伫:长时间地;立:直立,站立。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着,多指观赏物品。 1长时间地站着,没有动作.2泛指站着示例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在青海高原上。(陈忠实《青海高原一株柳》)近义词 矗立 直立 屹立反义词 行走 站立 蹲坐出处 凝望 : 词目:凝望 拼音:níng wàng 意思:集中注意力一动不动地向远处看。 造句:我只是伫(zhù)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选自《紫藤萝瀑布》 宗璞 示例:江河 ·《星星变奏曲》:“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 伶仃 :1.词目:伶仃 拼音:líng dīng 注释:孤独没有依靠。 ①孤独;没有依靠:孤苦伶仃。 ②瘦弱:瘦骨伶仃。 相关成语:孤苦伶仃 孤苦伶仃出自晋·李密《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例句: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选自《紫藤萝瀑布》 稀零 :稀零 xī líng 意思:稀少,零星,形容稀疏的样子 。 稀,稀疏,稀少. 零,零星;凋零. 稀零的意思就是:稀疏 冯钟璞(宗璞)《紫藤萝瀑布》:“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例句:他翻出口袋,里面只有稀零的几枚硬币。 近义词:稀疏,零星 忍俊不禁 : rěn jùn bù jīn 注:“禁”读jīn,不可读为jìn。 忍俊:含笑; 忍:忍住 禁:忍耐。 【解释】: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仙露琼浆 : xiān lù qióng jiāng 字义 琼:美好。浆:酒。琼浆:比喻美酒。词义 神仙所喝的饮料和美酒,多喻美酒。 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可以说是仙露琼浆啊。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蜂围蝶阵 :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比喻花开地茂盛。 盘虬卧龙 :pán qiú wò lóng 同“卧虎藏龙”,但在《紫藤萝瀑布》一文里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盘:盘旋,弯曲。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龙。 1盘曲的虬,卧居的龙。比喻隐藏的人才。 2形容树木枝干盘旋的样子。

C.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第4课 全部答案 快点,在线等

1.凝 酿 笼 仃
2.沉淀 绽放 拆散 折纸 熙熙攘攘 嚷嚷
3.C
4.以动来写静,紫藤萝有着开得多、十分茂密、版生机勃勃的权特点。
5.突出紫藤萝的亮丽可爱、富有动感,又充满情趣。
6.因为那花开的好看,又茂盛,我十分好奇。因为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更因为我知道生命是美好的,不应该破坏。
7.因为紫藤萝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头的焦虑和悲痛,我认识到了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D. 初中上册语文书第四课四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是这四首吗?
观沧海》
两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从东面登上碣石山,来观赏深色的大海。
海水起伏动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草长得非常茂密。
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波涛万顷。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中的志向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树上杨花落尽,
杜鹃鸟儿在不住地啼叫,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
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
唐代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E.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课人教版写了哪些内容

竹: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空处总虚心。

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松:大雪压青松,轻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西江月 咏菊
情系草根霜土,长成风绰多颜。金风黄花遍南山,秋色这边独看。
彩绣摇摇引凤,卷发飒飒流丹。却似银屏走佳颜,满目难穷璀灿

西江月 咏桂
未涉春芳夏艳,不争岁寒三友,默默翠绿映廊楼,待等雁回红瘦。
冷月摇枝始醒,金风拂蕊方秀,一鸣香缕沁神州,处处惊寻楼后。



丽影缤纷迎暖日 红妆窈窕绽芳丛
劝君惜取三春色 莫负东风万点红



过眼斑斓花弄影 彤彤开似锦霞迎
子规啼却心头血 片片红云动客情



独立西风宁自黄 孤标能傲九秋霜
非凡志酝非凡品 自在花开自在香



国色天香,幻化虚澄,饰缀锦川。
看黄英紫蕊,飞扬神采;
青烟翠雾,点染斑斓。
丽影娉婷,英姿窈窕,
宛似琼瑶宛似仙。
销魂处,
令百芳失色,艳却人寰。

东风不负朱颜。
怎笑我,多情亦枉然。
惜三春万茎,齐来笔底;
一时百种,难上毫端。
漫雅寻花,超凡览胜,
豪气徒生吟啸间。
何须叹,
且香游宇外,艳盖云天。



不爱繁华傲雪中 花光但媚素襟红
孤芳可剪隆冬色 敢对寒风一挺胸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感时花溅类泪,恨别鸟惊心。


桃花潭水深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十一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十二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十三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十四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十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十六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港口夕阳斜。
十七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十八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十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十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磨痕

F. 初一上册语文学习辅导第四课答案谁有! 急急急!!!!!!!!!!!!!!!

课后习题答案:来
1.示例:不能让昨自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2.
(1):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细腻的写出了每一朵花的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用帆和船舱的比喻,细致的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心情的喜悦。
(4):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3.
例1:梅花——花中名士。北宋林逋《山西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拳手打,累死我咯....

G. 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四课谁解释一下先

学习目标:
1 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 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 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课前学习:
1 搜集整理关于老舍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
2 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
课堂学习:
一、 介绍老舍及其作品
1 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2 教师结合学生介绍作适当补充,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二、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及朗读的处理相比较,作好点评的准备。
三、 学生点评教师的朗读。
四、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 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
2 感受济南冬天的特点,注意文中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它冬天的特点的。
五、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思考,要求:
1 划出文中涉及的自然景象,比较后得出结论:文中对哪三种景象着墨较多?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2 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五、 学生思考后相互交流上述问题,教师作必要板书。
参考板书: 济南的冬天:暖、秀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可爱、充满温情(小摇篮)
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看护妇、镶银边、穿花衣、害羞)
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小水墨画)
暖——不结冰
水: 绿——温暖多情,富于生机(不忍冻)
活——清亮通透(空灵的蓝水晶)
(备注:说水还有清、静、净等特点也对)
天气: 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雾、响晴、温情
(对比) 异地之冬:北平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毒
七、
过渡语:许多时候,美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要将自己感受到的美描述出来,让所有读到它的人都享受到美,是需要一点语言艺术的。下面就请你们再次细细品味课文,找出你欣赏的语言,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八、 学生读课文,作批注。
九、 学生交流,教师据实际情况点评,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技巧。
(参考意见:1 用词讲究 2 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 3 虚实结合,联想丰富 4 直抒胸臆 5 创设意境,流露深情 6 对比烘托 )
十、 创设情境,仿作练习。
当你被济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时候,也许你沉睡的关于冬天的记忆在被唤醒,也许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话般浮现在你的脑海里,那么就让我们也拿起笔,抓住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象,运用你刚刚学到的语言技巧,写下你心中最美的一处冬天。
十一、习作交流,作恰当点评。
十二、推荐课外阅读:老舍《济南的秋天》、《骆驼祥子》、《茶馆》
课后学习:

H. 7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全文。

汗,我没上过7年纪,读完6年纪就上初一了……还真不知道有这一课

I.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是什么

美博教育与你分享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是《画山绣水》
作者:杨朔(1913~1968)中国散文作版家。1929年随舅父到哈尔权滨谋生。抗日战争初期,辗转于武汉、延安、临汾、广州、桂林等地,从事文学创作。1939年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解放战争期间,当过随军记者,转战于晋察冀地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随一支由铁路工人组成的志愿军赴朝参战。1955年后,主要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杨朔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 ,著有中长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红石山》、《三千里江山》和短篇集《月黑夜》等,主要反映革命人民的战斗业绩。在开拓小说新题材方面有所建树。1956年后 ,他致力于散文创作 ,先后出版《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散文集。他以诗为文,刻意求工,在营造意境、谋篇布局、锤炼文字诸方面取得成就,提高了散文艺术的审美价值。

J. 初一语文上册课本第四课古诗

《观沧海》
两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内草丰茂。秋风萧容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次北固山下》
唐代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阅读全文

与初一上册语文第四课预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