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语文八下单元清七

语文八下单元清七

发布时间:2021-01-09 19:13:56

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七单元古诗原文

你好,全绵阳市初中用的是语文版教材,每期的六单元和七单元的最后一篇版课文都是诗歌,权共10首。每册的可以去网上查就晓得了。
7上25课是:杂诗(王维)、夜雨寄北(李商隐)、淮上与友人别(郑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其他的自己查吧 收起

Ⅱ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自测题b卷作文

一位作家曾说过:“一个会回忆、会联想、会想象的人,才是会构思的人。”由此可见,相相对于我们学习、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写好想象作文,会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会为我们一生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那么,怎样写好想象作文呢?
1、 大胆合理
既然是想象作文,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确定了要写的材料后,我们就应紧扣材料(可能是一方面,也可能是几方面)开展丰富的想象。这个想象一定要做到奇,即奇特,富有个性,是属于你自己的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想想要大胆而有新意,具有时代性的同时,要注意合理。想象的合理是指想象要基于现实。它是想象而不是狂想、妄想。要基于现实,但又要超越现实。
2、 内容具体
有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我们应把想象的内容具体而详细地写出来,写时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把你拥有尼尔斯的鹅以后生活的变化、情景,有重点、有层次,具体地描述出来。
3、 感情真实
首先,尼尔斯的鹅本身就是童话中的事物,我们在落笔时可以借鉴童话的写法来表达自己心中最美好的心愿。童话的世界是美好的,一定要运用生动、形象而优美的语句对其进行叙述、描写,把语言好好提炼,让它充分展现我们心中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语言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写作文时一定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或幽默风趣,或生动活泼,或流畅严谨。用自己的语言来写,这样的文章一定是成功的。

Ⅲ 8下语文6,7单元古诗词里的成语及解释

完璧归赵
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回地自秦送回赵国。答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后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璧;不能写作“壁”。

【近义词】物归原主

【反义词】支离破碎

【辨析】~和“物归原主”都有把东西还给原主的意思。“物归原主”口语性强;~则突出“完整无缺”地原物奉还;书面语言。

【例句】
(1)这些书我看过之后一定会~;请你放心。
(2)我知道这本书是你珍爱的东西;我一定注意保护;不出一个月;我一定~。

Ⅳ 要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诗五首的题目及原文。(在线等)

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版节至,焜黄华叶衰。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
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Ⅳ 求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诗词五首》详解

开头四句是诗人弃官归田之时对自己的志趣与仕宦生活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弃官归专田原因的交代。“① _______ ”,属是说世俗的阿谀奉承诗人一样也没有学会,反而喜欢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大自然相通的。这里写的是诗人向来的志趣,也表明他后来的出仕并非本愿。“适俗韵”,是指逢迎世俗的本性与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本领“丘山”则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适俗韵”前缀加“少无”,“丘山”前饰以“本爱”,表现出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② _______ ”,是对自己仕宦生活的追悔。说自己进入污浊而又拘束的官场,是“误落”,表明自己是因一时迷了心窍,才不经意间糊里糊涂入仕的,心中有几多懊悔与感慨。说自己离开故园山林入仕竟然那么长时间,真是不可思议。这里面包含了对故园山林的几多眷恋。“三十年”应是“十三年”,指作者出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官之后写此诗的这段时间。

Ⅵ 语文版八下语文第六、七单元诗词五首

第六单元: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里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朝天子·咏喇叭》王 磐
喇叭,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往来乱如麻,
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第七单元: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Ⅶ 2015年秋季八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七单元答案

2014-2015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带答案】

一、语言积累运用(27分)
1.默写(10分)

⑴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⑶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醉翁亭记》中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有目的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请写出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表达(5分)

⑴下面是对联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3分)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对联“截来淇上平安竹;开到人间顷刻花”,适合其挂放的商店是( )(2分)

A.花店 B.爆竹店 C.印染店 D.玩具店

3.名著阅读(12分)

⑴下列《三国演义》的情节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有:( )(2分)

①三顾茅庐 ②空城计 ③桃园三结义 ④三气周瑜 ⑤赤壁之战 ⑥隆中对策

A.①②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⑵下列人物与情节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诸葛亮——智激周瑜 B. 赵云——大战长坂坡

C.刘备——白帝城托孤 D. 周瑜——巧借东风

⑶下列对故事情节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王允设下连环计,将貂蝉同时献给董卓和吕布,并从中离间二人,利用吕布杀了董卓。

B.张飞大闹长板桥,对着曹军三次大喝,曹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而死。

C.刘备到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去无缘谋面,第二次去的时候只见到其兄诸葛瑾,到了第三次才得以见到诸葛亮。

D.张飞为报关羽被杀之仇,下令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伐吴。由于其部将范疆、张达一时难以置办齐全,张飞怒将二人绑在树上鞭打。二人怀恨在心,趁张飞酒醉未醒,杀了张飞。

⑷请任选以下一个故事情节加以复述,字数50字左右。(6分)

①官渡之战 ②陆逊火烧连营

二、语言综合运用。(8分)

1.仿照下面诗句的形式,自选立意写一首小诗。(4分)

人生是一张白纸,心灵是画笔。既可彩霞满天,也可阴霾密布。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课铃声响了,王明同学还慢吞吞地往教室走,进教室之后,依然不紧不慢地走到座位。此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王明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他在楼道里乱追乱窜,老师批评了他,你看他现在稳重多了,连打了上课铃,依旧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教室里爆发出大声的哄笑。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4分)

①言外之意: 。

②你说的话: 。

三、文言文阅读(65分)

(一)《桃花源记》(25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 ②咸来问讯:_____________

③妻子:__________________ ④无论:_________________

2.补出句中省略的成分(4分)

( )见渔人,( )乃大惊,( )问( )所从来。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回答。(3分)

6.文中画横线句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说出他们“叹惋”的内容。(3分)

7.桃花源中的人送渔人离开时,为什么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

8.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

(二)《湖心亭看雪》(23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更定: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惟长堤一痕:___________________

③焉得: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及下船: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 ______ ,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2分)

4.“痴”与课文第一段中的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样的性格品质?(3分)

5.“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6.读完此文你一定会想到柳宗元的《江雪》,请比较一下它与本文的不同之处。(7分)

(三)课外文言文(17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⑤之,苛政猛于虎也!”

(节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⑤识(zhì志):记住。

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①使子路问之:______________ ②子之哭也:_________________

③何为不去也:______________ ④苛政猛于虎也: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吾子又死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山妇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原本生活的地方?(3分)

4.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运用了 ;从艺术表现手法看,本文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主题。(2分)

5.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孔子的这句话?(4分)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运用(27分)

1.⑴坐看云起时。⑵气蒸云梦泽。⑶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⑸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⑴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⑵B

3.⑴C ⑵D ⑶C
⑷①官渡之战: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而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②陆逊火烧连营:刘备为报仇,率大军攻吴。陆逊坚守不战,双方对峙。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因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犯下大忌。陆逊见时机已到,借东南风火烧蜀军联营。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后羞恨病故。

二、语言综合运用。(8分)

1.仿写:人生是一块土地,心灵是种子。既可繁花似锦,也可荒草满园。(4分)(本体与喻体之间有内在联系2分,结尾两句概括出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2分)
2.①言外之意:该生不遵守纪律,没有按时进教室。(2分)②你说的话:请同学们以后按时进教室;作为学生要树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按时进教室是对课堂纪律的遵守,对同学和老师的尊重。(2分)

三、文言文阅读(65分)

(一)《桃花源记》(28分)

1.①邀请。②都,全。③妻子和儿女。④不要说。 2.村人,村人,村人,渔人
3.①(村人)问(渔人)从哪儿来,(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②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叹惋外面世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外面的人们遭受了如此大的磨难。 7.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8.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平”与“平等和谐自足”两点每点各2分)

(二)《湖心亭看雪》(19分)

1.①止,停。②只有。③怎么。④等到。 2.①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我勉强喝了几大杯后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他们回答我)说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3.崇祯;怀念故国的深情。 4.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5.白描手法;简洁概括,宛如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却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统一,悠远脱俗,富有意境的绝美图画。

6.①手法不同:张文用白描手法,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柳文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3分)②情感不同:张文痴情山水,抒发了孤高自赏的孤怀雅兴,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玉洁冰清的坚贞操守,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以及深挚的湖山隐逸之思;(2分)柳文借山水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2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8分)

1.①派。②代词,你。③离开。④繁重,使人难以忍受。 2.①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②现在我的儿子又(被虎咬)死了。
3.虽然一家祖孙三代死于虎口,但是泰山妇人深知山下世间苛政带来的灾难远比山中的老虎更为惨烈,更令人不堪忍受。 4.记叙(描写);反衬(对比)。

5.苛政猛于虎也。可见封建制度下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这里借老虎表现了对古代劳动人民承受苛捐杂税的同情,和对这种制度的不满。

阅读全文

与语文八下单元清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