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20132014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

20132014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

发布时间:2021-01-07 21:42:32

『壹』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24分)
(一)选择题(10分)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啜泣(chuò) 玷污(zhān) 贪婪(lán) 丰硕(shuò)
B.眩目(xuán) 鹤唳( lì) 济南(jì) 风韵(yùn)
C.迸溅(bèng) 黄晕(yùn) 朗润(rùn) 奢望(shē)
D.竦峙(sǒng) 贮蓄(chú) 梦寐 (mèi) 管弦 (xuán)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阴晴圆缺 突如其来 多愁善感
B.心旷神怡 瘁然长逝 险象迭生
C.玲珑剔透 德高望众 坚韧不拨
D.专心志致 水更清冽 盘虬卧龙
3.指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D.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4、以下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2分)
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B、“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D、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爱心是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1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2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3 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4一片冬日的阳光
A、○3○1○2○4 B、○4○2○1○3
C、○4○3○1○2 D、○4○1○3○2

(二).语文的功底来自积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确实如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一点。考考你会背多少诗文。根据课文填空。(8分)
1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 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 《次北固山下》)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李商隐 《夜雨寄北》)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 (《为政》)
5 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6春天像__________,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7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__________。(何其芳《秋天》)

(三). 仿照下面两句话的格式和含义续写两句话。(2分)
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给人们带来一分温馨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间增添一分春色;

(四)、多读课外书,能提高人的语文素养。以下故事你了解多少?请把你的答案写出来。(4分)
1 《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被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贾宝玉、林黛玉出自曹雪芹写的《 》
3《西游记》有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等,请你用四五个字概括,再写出其中两个故事: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8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 着一a 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b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微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a b (2分)
2.概括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3.分析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2分)
4.对“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下点小雪的妙处在于更能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气候特点。
B.下点小雪的妙处在于使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C.因为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D.因为下点小雪,济南的山景更美,更像一幅小水墨画。

(二)《没有钓到的大鱼》(10分)
⑴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
⑵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⑶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⑷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⑸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说。
⑺“不,妈妈!”孩子哭了起来。
⑻“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⑼“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⑽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的脸色中知道她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
⑾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⑿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⒀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⒁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那天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那个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晚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2分)
答:
2、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2分)
答:
3、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上,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答:应选(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5、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2分)
三. 文言文阅读(13分)
(一)(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信:__________ 愠:__________
三省:__________ 故: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从这几则语录看,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做老师?(2)这种观点是否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相矛盾?(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曹冲称象(5分)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①巨象。太祖②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③莫能出其理④。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⑤物以载之,则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⑥。
注释 ①致:送到。 ②太祖:指曹操。③咸:都。 ④理:道理;办法。 ⑤称:秤。⑥焉:代词,那样或那个办法。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有若成人之智( ) (2)太祖大悦( )
2.请用流畅的现代文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译文:
3.从文中你可看出曹冲是怎样的人? (1分)
四、作文(40分)
题目: 那一次,我 了
要求:
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感动、哭、笑……
⑵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写一篇记叙文。
⑶有具体描写,感情真挚,中心突出。
⑷书写工整, 500字以上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答案
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24分)
(一)选择题(10分)
1 C 2 A 3 D 4 D 5 B
(二)略
(三)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为人们酿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一株大树,就为人们洒下一片绿荫。
(四)关羽《红楼梦》真假美猴王大战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一)(8分)
1a髻b镶
2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
3因为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4 A
(二)《没有钓到的大鱼》(10分)
1、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
2、钓竿的另一头沉了下去。
3、① 这句话中的“得”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4、写周围的环境更好地体现了母亲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前者指的是从湖里钓出的大鲈鱼,后者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
三. 文言文阅读(13分)
(一)(8分)

1信:真诚,诚实愠:生气,发怒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故:旧知识
2.a.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b.几个人在一起行走,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3. a.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b.不矛盾。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他的优点,都值得学习。

(二)曹冲称象(5分)

1(1)像(2)高兴

2译文: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3聪明机智

『贰』 2013—2014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拘 (qīú ) ___ ②( jí )___取 ③招( lái ) ___生意 ④恣(suī)___
2、下面词语中有四个
,请用下划线标出并改正。(2分)
辩伪去妄( )不记其数( )园满结束( )秀手旁观( )
3、默写填空(任选4句)(4分)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 。②
, 。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④ ,地利不如人和。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 ⑥气蒸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蜜蜂是不能单独生活而必须过群体生活的昆虫。 B、墙壁粉刷得非常清洁。
C、小李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生病了。 D、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5、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秋词(刘禹锡)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使人悲情顿生。
6、选择恰当的词填空:(2分) ( )
由于宁波地理环境优越,广袤肥沃的平原,_____________,纵横交错的江河,水深波宁的港口,形成了宁波商业兴旺,_____________,航运发达的经济特色。
A.山林的富饶茂密 市场繁荣 B.富饶茂密的山林 市场繁荣
C.富饶茂密的山林 繁荣市场 D.山林的富饶茂密 繁荣市场
7.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2分)
南方网讯 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望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和牲畜尸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破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 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第9—12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乎。噫!微斯人,
? (节选自范仲淹《
》)
9.(4分)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或异二者之为 ( )
(3)先天下之忧而忧( )(4)是进亦忧( )
10.(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

译文:
(2)微斯人,

译文:
11.(2分)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答:
三、现代
(20分)
(一)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贫困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了那里就不知做上了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洲去作长期旅行。也许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的过日子了。”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是
。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要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要是于勒竟在这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喂,菲利普!”
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不敢肯定父亲对于这个计划是不是进行了商谈。
9、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
10、于勒被大家看作是“正直的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他又被称作“好心的于勒”和“有办法的人”这是因为:__ ______________。 (2分)
11.于勒的信,我们家人为什么“有机会就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给他看”?(2分)
答:
12、请你为菲利普夫妇打发于勒走又盼于勒归找到合适的理由。(2分)
答:
13、菲利普夫妇身上有哪些性格特点是作者要鞭挞的?(2分)
答:
(二)大海的深处是平静的。花朵的一生是无声的。巍峨的山峦是缄默的。
大自然中有许多
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当如此?
有这么两个人应考厨师。甲一开言便说了个
,从传统的中国
到洋派的西式糕点,从每道菜的用料着色到
调味,似乎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乙则静候一旁一语不发。待问及他时,他只是说:“给我30分钟的时间,我做一桌菜出来看看便是。”不用说,“讷于言”的厨师被录取。
机智和美妙的语言有时只不过是一种一瞬的智慧和淋淳的表达,但智慧和表达本身并不证明结果。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路上的鲜花。
认识一个人,不要光听他怎么说,而应当看他怎么去做,因为有的语言言不由衷。就像认识一棵树,不需急于去看它春天开的什么花,有一种事实叫做
。你可以等到秋天,那时候你去看树上的果实,果实是花的语言,也是树的注释。

,那个与你仅有一机之交便一览无余的人,你会觉得他索然无味,因为他说得太多。而那个一直一声不吭以沉默示人的人,你不仅仅对他印象深刻,而且产生了探询他的愿望——因为那沉默带给女性的是典雅矜持,带给男性是深邃练达。你要记住,生活中有些东西藏在心里便是一种真实,一种深刻;说出来,反而索然无味,比如一生一世的爱情。
我小时候妈妈对我说:你看大街上那两个吵嘴的人,声嘶力竭的人往往
。因为真理不在他那一边,他想先声夺人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那个沉默者往往一身正气,于是不动声色,因为沉默是强有力的蔑视。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乌鸦和知了无疑是最善叫的,但它们都不是人类的宠物。
火山爆发那一声震天的巨响,那力拔山兮的气概,令人
。但这一奇观不会随时可见,为那一瞬间的壮观,它在地层深处沉寂了千年万年!
有两种方法可以使世界变大:登上山峰远眺,闭上眼睛沉思。它们与语言无关。由此看来,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
智者无言。 ——《智者无言》
14.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开头写了大海、花朵和山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第五段讲述了两个厨师应考的故事,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论证、________论证。(2分)
17、“世界不是语言描绘得大的,想必人也盖同此理。”句中的“此理”说的是什么道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生命诚可贵。有关生命的问题是可谓层出不穷。那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是当今社会的人生主题。请以“自己的人生更精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适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4)字迹清楚、工整,不少于500字。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20分)
1、囚 汲 徕 睢 (2分)
2、辩 ——辨 记——计 园——圆 秀——袖 (2分)
3、(1)江枫
对愁眠 (2)在乎山水之间也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天时不如地利
(5)化作春泥更护花 (6)波撼岳阳城
(共4分,任选两题,每处1分。错漏一个字即扣1分,扣完为止。)
4、A(2分) 5、D(2分) 6、B (2分)
7.示例: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棵树代表一缕思念,我送你一片森林。(写出一句给2分,写出两句给4分。要求符合语镜,句式相同,表述合理;有欠缺酌扣)
8、①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刻不容缓,②加大库区“清漂”工作的力度。(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9.(1)曾经。(2)或许。(3)在……之前。(4)这是
10.(1)不因外界事物的好坏或自己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表达了作者阔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议论。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

9、交待于勒和
的关系,介绍于勒在
中的地位变化。
10、于勒赚了点钱,并且要赔偿我父亲的损失;于勒做着大买卖,并且发财以后回哈佛尔和我们家人一起过快乐的日子。
11、总拿出来看,是因为
把改变拮据生活状况的希望都 寄托在于勒身上,这封信成了我们在希望实现之前的
;见人就拿出给他看,是向别人眩耀自己即将过上富裕的生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12、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财产,于勒的罪行将菲利普一家拖累到贫困之中不能自拔,所以要打发他走;于勒发财后答应要偿还自己占用菲利普的钱,使菲利普夫妇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所以盼望于勒回来。
13、自私、虚荣、贪婪

(二)智者无言
14、大自然中有许多
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亦如此(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得分。)(2分)
15、文章开头写了大海、花朵和山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他们的生命往往是平静、无声、缄默的。(2分)这样写的作用是告诉人们要像这些生命一样,使自己的生命真实而深刻。(2分)(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得分。)
16、第五段讲述了两个厨师应考的故事,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事实论证、对比论证。
17、人的强大不是靠语言的描绘,而是靠一种真实和思考,雄辩是银,
,智者无言。(2分)(意思相近,表述清楚即得分。)
四、18作文评分标准(50分)(从“内容、语言、机构三方面评分)
一类卷(41—50分)
好,内容丰富 描写生动,行文流畅 层次分明,衔接自然
二类卷(31—40分)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描写较生动,语句通顺 层次清楚
三类卷(21—30分) 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 语句大体通顺,有少量语病 层次比较清楚
四类卷(20分以下) 偏离题意 语句不通顺 层次不清楚
【注】二类卷的明显
不能超过3个;少量
是指明显
不能超过6个。
祝你考试考得顺利!学习进步!

『叁』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汉语拼音(8分)
1. 看拼音,写汉字。(5分)
zhān yǎng mí jué nuó dòng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 ( ) ( ) ( )
2. 给下面的词选留正确的读音,一要的请用横线划去。(3分)
肃静(xú jìn sù jìng shù jìng) 和蔼(huó ai hé ǎi hě’ǎi)
二、 汉字。(9分)
1.用部首查字法查“漫山遍野”的漫字,部首应查 ,在这个部中应查 画;“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不过满,向外流;②淹没;③满,遍,到处都是;④没有约束。这是应选第 种解释。(2分)
2.读词语, 在书写正确那组后边打“√”如有错别字,先用斜线划去,再改正在后边括号里。(3)
(1)僚望 曾经 质朴 拘束 扭转乾坤 身临其境 ( )
(2)诞生 荡漾 鼓励 欺负 春风佛面 峰峦雄伟 ( )
(3)检阅 享受 宽敞 稳蔽 一丝不苟 排山倒海 ( )
3.先弄清字的音、形、义,再在每个括号里组一个词。(4分)
赏( ) 厉( )、( ) lè( )
掌( ) 励( )、( ) yuè( )
三、词语(11分)
1. 边的词怎样搭配才合适,请用线连起来。(6分)
发生 问题 慈祥的 要求
发现 电灯 严格的 态度
发明 变化 严肃的 面庞
2.选词填空。(3分) 鼓励 鼓舞
(1)国歌曾经( )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而艰苦奋斗。
(2)我能得到叶圣陶的指点和( ),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3.写出“宽敞”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1)反义词( ) (2)反义词( )
四、句段(22分)
1. 联系课文,写出句子意思。(4分)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 用词造句。(6分)
排山倒海
宁可……也……
3. 把排列错乱的句子理顺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明顺序号。(6分)
( )啊,原来是张军,小队长学雷锋做好事,又赶在我们的前面了。
( )可赶进教室一看地板已经扫得干干净净了。
( )今天早上,我急急忙忙跑到学校去打扫教室。
(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同学端着一盆水走进教室。
( )于是,我就躲在教室外面的树林里悄悄地看。
( )我想,是谁比我还早呢?
4. 修改病句。(4 分)
(1) 看了这部电视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3) 父亲保持阗他那经常惯有的严峻态度。
五、把诗题、诗句补充完整(5分)
竹 石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粉 骨 碎 身 全 不 怕,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六、阅读。(21分)
彭 总 游 公 园
1956年夏季的一天,我跟彭总说,北海公园很不错,游人很多,湖心亭子里演着戏,岸上可以看,小船上也可以看。他听了高兴。“嗯,今天我们也去看看。”
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首长下午几点到公园的事报告给有关部门了,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专访停下了。到公园门口一看,一块大牌子上写着“休息”,几个干部和公安人员早在那儿等着,把彭总迎了进去。
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我:“你搞的什么鬼?”
我也纳闷:怎么公园里看不到几个人?因为我是第一次跟彭总逛公园,没想到是我给警卫部门的那个报告引起的后果。他动怒了,我才隐约有了察觉,但还在辩解:“牌子上写的不是休息吗?”“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来?”彭总不但冲着我,也冲着跟在身后的公安人员:“你们这是叫我们脱离群众!你们说,是不是你们 把群众赶跑了?”
几个公安人员回答,他们是奉上级指示,闭园接待首长的。
为什么要这样 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这么大一个公园 我们来了 别人就不能来 这种规矩 以后在我们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绝不能有 他返身走出了公园
路上,彭总还狠狠地瞪我一眼:“我以后不再逛公园了,免得老百姓背后骂我的娘。”
1. 给第6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2. 用横线勾划一年描写人物外表,用波浪线勾划一年描写内心的语句,(3分)
3. 公园为什么要闭园接待彭总?(4分)

4.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彭总什么样的思想品质(6分)

七、作文(30分)
1. 题目:我的妈妈
2. 要求:要认真审题,要善于抓住人物特点,写好人物的外表和内

『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部编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含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部分试卷: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0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里。(10分)

1.“鼐”字的读音与下面()字的读音最接近。

A.鼎 B.氖 C.锭 D.奘

2.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昂首(yánɡ) 横贯(ɡuàn) 挖掘(jué)

B.门框(kuànɡ) 气氛(fēn) 花蕾(lěi)

C.曲折(qǔ) 慎重(shèn) 少女(shào)

D.惩罚(chěng) 倒塌(tà) 斯文(sī)

3.下面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A.堤岸 滚动 鹅卵石 B.招待 严历 触角

C.日暮 吟唱 劈开 D.超过 敏锐 疲劳

4.在感情色彩上与其他词语不一样的是()

A.阴谋 B.叫嚣 C.顽固 D.敏锐

5.“从容不迫”中“迫”的意思是()

A.急促 B.逼迫 C.拉近 D.一种炮火

6.下面不属于蟋蟀的住宅的外部特点的是()

A.隐蔽 B.热闹 C.向阳 D.有门

7.与“雨点密集地喧嚷着”一句修辞一样的是()

A.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 B.蝴蝶难道不惹人怜爱吗?

C.桂子花开,香飘十里。 D.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

8.下面句子有语病的是()

A.张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

B.《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C.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老师介绍了许多雷锋的感人故事。

9.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察。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可是于谦进京时却什么东西都不带,只带了“两袖清风”。最能概括这段话主要内容的是()

A.于谦关心百姓疾苦,不准备向上司送礼行贿。

B.于谦不会办事情,不懂得如何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C.于谦进京不送礼,为政廉洁。

D.于谦买了“两袖清风”准备送给上司。

10.“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的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这句话插入下面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①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②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③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水天一色,美丽壮观。④旅游胜地亚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碎片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C.②和③之间D.③和④之间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三、补充词语。(6分)

人()人()()崩()裂 横()竖()

歪歪()() 随()而() ()()力竭

四、填空。(10分)

1.《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3分)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3分)

五、综合展示厅。(6分)

下午放学后,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两个低年级的同学把垃圾倒在学校外面人行道旁的排水沟里。请根据你对保护环境的认识,把你想对他们说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门框(kuànɡ) 气氛(fēn) 花蕾(lěi)

C.曲折(qǔ) 慎重(shèn) 少女(shào)

D.惩罚(chěng) 倒塌(tà) 斯文(sī)

3.下面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A.堤岸 滚动 鹅卵石 B.招待 严历 触角

C.日暮 吟唱 劈开 D.超过 敏锐 疲劳

4.在感情色彩上与其他词语不一样的是()

A.阴谋 B.叫嚣 C.顽固 D.敏锐

5.“从容不迫”中“迫”的意思是()

A.急促 B.逼迫 C.拉近 D.一种炮火

更多内容请见: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试卷+答案)

『伍』 201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册2014年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姓名: 学号: 成绩: .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 震悚(shǒng) 荒谬(miào) 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 瞥见(piē) 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à )
D.阡陌(qiān) 举箸(zhù) 寒噤(jìn) 仄歪 (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阻遏创疤 鸿蠕 穷愁撩倒 B.烦躁 狼籍 蹒栅 缭绕不绝
C.琐屑皇急 杀戮 臭名昭著 D.簌簌 颓唐 案牍 黄发垂髫
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业已:已经 震悚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 烽火:柴火
D.逾:越过。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 ①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 D 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默写填空:(8分)
(1),芳草萋萋鹦鹉洲。(1分)
(2)自古逢秋悲寂寥,。(1分)
(3)“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这句话出自的课文《老王》,“他”是指。(1分)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句子是
。(2分)
(5)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感人至深,“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2分)
(6)杜甫《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1分)
9.写出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感情。(2分)
①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②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二、阅读理解(36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15题(14分)
借你一个微笑
⑴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⑵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⑶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⑷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⑸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⑹“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⑺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⑻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⑼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⑽“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⑾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⑿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⒀“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⒁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

阅读全文

与20132014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