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二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测试卷1
第Ⅰ卷:选择题(第1—13题,请将答案选项填写在以下方框内,每小题2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
答案
一、语言知识积累与运用,1—6题(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寒噤(jìn) 仄歪(zè) 狼藉(jí) 尴尬(gà)
B.愧怍(zuò) 轩榭(gān) 匿名(nì) 温馨(xīn)
C.淤泥(yù) 地窖(jiào) 几乎(jī) 两栖(xī)
D.萌发(mēng) 丧事(sāng) 诘责(jīe ) 瓦砾(lè)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物竞天择 五彩斑斓 相安无事 消声匿迹
B.英勇善战 风雪载途 因地治宜 重峦叠嶂
C.日薄西山 束手无策 添衣无缝 自出心裁
D.巧妙绝伦 大庭广众 荡然无存 无动于衷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吃饭,学习,睡觉。周而复始的校园生活让人觉得非常单调。
B.由于熬夜上网,睡眠不足,张三几乎每一节课都奄奄一息。
C.她扮演一位英雄的母亲的形象,言谈举止,无不惟妙惟肖,令人叹服。
D.他说话总是直来直去,从不转弯抹角,不小心就得罪人。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B.人短暂的一生与宇宙漫长的年龄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C.他这个人性格乐观,豁然开朗,笑口常开。
D.他这个人冷酷无情,对亲友的病痛常常无动于衷。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王冠商场,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B.抗震小英雄的伤情,牵动了医院里所有值班的医护人员。
C.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D.考古学家从沉睡两千六百年的地下挖掘出弥勒佛石像。
5.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苏州园林讲究近景远景的 ① 。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② 而不仅是 ③ 。
3.天文科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 ④ 到了三百万年前发光的星体。
A.①层次 ②艺术 ③技术 ④观测 B.①布局 ②技术 ③艺术 ④观察
C.①配合 ②艺术 ③技术 ④观看 D.①映衬 ②艺术 ③技术 ④观测
6.下列表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桃花源记》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B.《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及有关历史足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目前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C.《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是儒家经典作品之一,“大道”,是“大道理” 的意思,讲的是人生的大道理。
D.王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丧乱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阅读理解(Ⅰ)(23分)
(一)阅读《故宫博物院》选文,完成7—10题(8分)
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7.下面是对选文结构和说明顺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A.“总—分”结构;逻辑顺序。 B.“总—分—总”结构;时间顺序。
C.“总—分—总”结构;空间顺序。 D.“总—分”结构;空间顺序。
8.下面是对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摹状貌)
B.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举例子)
C.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列数字)
D.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引用)
9.下面是对“太和殿”建筑特征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鸣钟击磬,乐声悠扬,烟雾缭绕,热闹非凡。
B.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金碧辉煌,雄伟壮丽。
C.太和殿是安放皇帝的雕龙宝座的地方,殿内装饰以“龙”为主。
D.太和殿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和殿内的装饰突出“龙”的形象,以表明皇帝是“龙”的化身,权力的象征,强调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皇权的威严。
B.选文用详细介绍“太和殿”,而对“中和殿”和“保和殿”却一笔带过,是因为紫禁城是权力中心,而太和殿是皇帝行使权力的地方,是紫禁城的“心脏”。
C.“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两句表明,作者是由北向南说明三大殿的。
D.雍正后,保和殿是举行殿试的地方,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所谓“状元”就是从这里考出来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3分)
(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下面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晓雾将歇(歇,休息) B.沉鳞竞跃(竞,争着;跃,跳跃)
C.念无与为乐者(念,想) D.遂至承天寺(遂,于是;至,到)
12.下面是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描写了高低、远近、动静景物的变化,从视觉、听觉描绘出景物的立体感。
B.(乙)文简洁隽永的笔法,写出积水的清丽透明。
C.(甲)文语句短句为主,工整对仗,富有节奏。
D.(乙)文以长句、散句为主,简洁朴素,层次分明。
13.下面对选文句子表达方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叙述)
B.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说明)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议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4分)
14.(1)翻译下列句子。(2分)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将(甲)文省略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15.(甲)(乙)两文同是写景,但包含的感情各不相同,请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甲)文:
(乙)文:
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7分)
16、在下列横线上填入相应的诗句。(分空1分,共7分,漏写、错写、多写、该空不得分)
(1)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2)浮云游子意, 。(《送友人》)
(3) 。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4)会当凌绝顶, 。(《望岳》)
(5)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6) ,便引诗情到碧宵。(《秋词》)
(7)感时花溅泪, 。(《春望》)
四、阅读理解(Ⅱ)(共23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7—19题。(7分)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7.横线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劳动有怎样体会和感想?(2分)
18.加点句子表达了作者对劳动怀着怎样的心情和态度(2分)
19.“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5题。(15分)
《寄小读者——通讯十七》
冰心
小朋友:
健康来复的路上,不幸多歧,这几十天来懒得很;雨后偶然看见几朵浓黄的蒲公英,在匀整的草坡上闪烁,不禁又忆起一件事。
一月十九晨,是雪后浓阴的天。我早起游山,忽然在积雪中,看见了七八朵大开的蒲公英。我俯身摘下握在手里,——真不知这平凡的草卉,竟与梅菊一样的耐寒。我回到楼上,用条黄丝带将这几朵缀将起来,编成王冠的形式。人家问我做什么,我说“我要为我的女王加冕。”说着就随便的给一个女孩子戴上了。
大家欢笑声中,我只无言的卧在床上——我不是为女王加冕,竟是为蒲公英加冕了。蒲公英虽是我最认识的一种草花,但从来是被人轻忽,从来是不上美人头的。今日因着情不可却,我竟让她在美人头上,照耀了几点钟。
蒲公英是黄色,叠瓣的花。很带着菊花的神意,但我也不曾偏爱她。我对于花卉是普遍的爱怜,虽有时不免喜欢玫瑰的浓郁和桂花的清远。而在我忧来无方的时候,玫瑰和桂花也一样的成粪土。在我心情怡悦的一刹那顷,高贵清华的菊花,也不能和我手中的蒲公英来占夺位置。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量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而且不能因为大家都爱雏菊,世上便消灭了蒲公英;不能因为大家都敬礼超人,世上便消灭了庸碌,即使这一切都能因着世人的爱憎而生灭;只恐到了满山满谷都是菊花和超人的时候,菊花的价值,反不如蒲公英,超人的价值,反不及庸碌了。
所以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我不能偏爱,也不肯偏憎。悟到万物相衬托的理,我只愿我心如水,处处相平。我愿菊花在我眼中,消失了她的富丽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涩,博爱的极端,翻成淡漠。但这种普遍淡漠的心,除了博爱小朋友,有谁知道?
书到此,高天萧然,楼上风紧得很,再谈了,我的小朋友!
20.选文中作者写出了蒲公英的哪些特点?(3分)
21.作者用什么方式给蒲公英以极高的的荣誉和礼赞?(2分)
22.本文赞美蒲公英,写梅花、菊花、玫瑰、桂花有什么作用?(3分)
23.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24.选文有一个句子可以用来比喻“超人也有一无用处的时候”,这句话是:(2分)
25.根据例句“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仿写。(2分)
没有 ,显不出
五、综合性学习(7分)
26.关于“上网”,有利也有弊,根据你的体验,写出“上网”的 “利”和“弊” 各一条。(2分)
“上网”的“利”:
“上网”的“弊”:
27.怎样做才能使“上网”有“利”无“弊”?请说说你你的看法。(2分)
28.兔子汲取了上一次败的教训,再一次与乌龟赛跑,这一次它不再骄傲自满,但结果还是输了,你认为这次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力,写一段30个字的文字。(3分)
六、作文(50分)
鲁迅因轻视阿长而遗憾;朱自清因误解父亲而遗憾;杨绛因不能尽心帮助老王而遗憾。“遗憾”是“因未能称心如愿而惋惜”,“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的意思。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事情使你觉得遗憾。
29.以“遗憾”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