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重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重点

发布时间:2021-01-04 05:46:45

㈠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谚语有哪些

1







日积月累

一、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古诗诗句
(
摘自园地一
)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
一片大
漠上的一条直上的孤

,
辽远的河滩尽头一轮
滚圆的
落日。

2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


西

,
















,









3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
群山上树叶飘落
,
天空则因秋高而显得远大。
江水也更显清澈
,
在傍晚
月光的辉映下
,
江水犹如一条白练
(
秋江暮景图
)


4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
水流阔远,和天都连在一块儿了,坐在船上,但见岸边无穷的树木
随水流而去,好像是被水流送走了一样,远处的山上,云雾弥漫,
整个山都被遮住了一半。

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
江上涨起了春潮,水面与大海齐平,海面上,明月随着潮水的上涨,
也同时升起。

二、关于诚信的名言

(
摘自园地二
)

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译:说话一定要守信用
,
做事一定要果敢。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译:交朋友要言而有信。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译:自己不愿做的
,
不要强加于人。

4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译:比喻以至诚的心做事
,
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2
5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爱别人的人
,
别人总会爱他
;
尊敬别人的人
,
别人总会尊敬他。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译:尊敬自己家里的长辈
,
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
;


自己家里的儿女
,
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

三、农业谚语
(
摘自园地三
)
1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3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4
、鸡迟宿,鸭欢叫,不久风雨到。

5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6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四、战争类成语
(
摘自园地四
)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

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

五、感悟生命的名人名言

(
摘自园地五
)
1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
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2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
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3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
之乐。(
爱因斯坦


六、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
摘自园地六
)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
)
译: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
,
悠然间
,
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

3
2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
译:在寂静没有人的环境里
,
桂花自开自落
,
好像可以感觉到桂

花落地的声息。夜更深的时候
,
景色秀美的春山
,
也好像空无所有。

3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
译:竹林外盛开着两三枝桃花
,
在水上浮游的鸭子最先知道春天

来了
,
江水变暖了。

4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

译:梅雨季节
,
阴雨绵绵
,
草地上
,
池塘中
,
到处都是活蹦乱跳的青蛙。

5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飞半掩扉。





译:鹅湖山下
,
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
,
村子里家家户户猪满圈
,
鸡成群
,
村民们都不在家
,
门儿都半掩着。

6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

译:
独自一人走出前门
,
望着广阔的田野
,
只见白色的荞麦花
,
在皎洁的
月光照射下犹如一片灿烂耀眼的白雪。

七、形容人精神和意志的成语

(
摘自园地七
)
褒义
: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贬义
:半途而废

碌碌无为

一曝十寒

寸进尺退

有始无终

八、歇后语

(
摘自园地八
)
1
、水滴石穿——

非一日之功

2
、早开的红梅——

一枝独秀

3
、砌墙的砖头



后来居上

4
、关羽失荆州



骄兵必败

5
、王羲之写字



入木三分

6、周瑜打黄盖 — 一个愿,一个愿挨

九、成语故事

手不释卷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鹏程万里

——

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㈡ 语文四年级下册十八课小英雄雨来前边那五段重点讲了什么部分讲了什么东西写一

四年级下册18课小英雄雨来前边的那5个自然段重点讲了什么一样讲了,女篮是一个小英雄,女篮是一个非常调皮,但是她其实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孩子。

㈢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里面()()的飞卫

一:、 基础知识。(35分)1、 默写填空(10分)(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2) ,稍稍正坐。(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几欲先走。(4)未至, 。(5)江山代有才人出, 。2、 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归xǐng 、 阴mái 、 毛骨sǒng 然、 léi 弱、3、 关联词语填空。(2分)________ 是个作曲家, 要用音符来传达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4、 用你最漂亮的字写一句有关于书的名言。(4分)5、 选出对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①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且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② 老斑羚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③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a、反复 拟人 排比 b、对比 比喻 排比 c、对比 拟人 反复 d、反复 比喻 反复6、 给下列一段话加上一段总结性的话。(2分)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讲究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所以, 。7、 下面一段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本段话的含义是: 。8、 仿句。(4分)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9、 根据要求改错。(3分)近年来, 校初三同学为了迎接中考,在作最后的冲刺拼搏。据了解,大多数同学学习到晚上12点,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且效果却不一定好。许多老师反应,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1)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错别字。 改为(2)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病句。(直接写下正确的句子即可)二、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能力:(6分)在活动课上你一定学过《马的世界》吧,那么对于马你又了解多少呢?1、写出两个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四大名著中两匹名马的名字及主要事迹(4分):三、 文言文阅读(15分)(一)课内选文(9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 解释加点词语(1分)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2、给下列加点儿的字注音(1分)中间 曳屋许许 声3、选择恰当的时间性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4分)(候选词: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①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 ②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的③表示两事相继发生的 ④表示同时发生的 ⑤表示发突然生的4、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 描写;而写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于 描写。宾客们"几欲先走"的情形,烘托了口技人的 。(3分)(二)课外选文 (6分) 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5、 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6、 译:谭乃高压求反。(2分)译文:7、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四、 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9分)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 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中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 书桌上。它先是离 较远,见 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 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 的反应。 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 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 颤动的笔尖。 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 的手指。有一次,它居然跳进 的空茶杯里,隔着透明的玻璃瞅 。它不怕 突然把杯口捂住。是的, 不会。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 ;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有一天, 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 的肩上。 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只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 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1、给下面多音字注音组词(4分)蔓 ( ) __________ 中 ( ) _________( ) ___________ ( ) _________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这条线索,文中交代了鸟儿对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3分)3、 作者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对珍珠鸟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把娇憨可爱的珍珠鸟表现在读者面前。(4分)4、 你是怎样理解小珍珠鸟开始“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而后来变得“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 ;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你最欣赏哪一处?并说明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读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示?用三十个字左右谈一谈(4分)(二)阅读文章后回答下列问题(15分)① 喜欢泰戈尔的诗。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泰戈尔就把 迷住了,一本薄薄的《飞鸟集》,竟被 纤的嫩的手指翻得稀烂。好些充满着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曾多少次拨动 少年的心弦……②《飞鸟集》破损了, a ( 希望 渴望 盼望 )再得到一本。然而,“文化革命”一开始,这个小小的愿望,竟成了梦想。 的那本破烂的《飞鸟集》,也被人拿去投入街头烧书的熊熊烈火中……③ 还是喜欢泰戈尔。在动乱的岁月里, 默默背诵着他的诗,以求得几分心灵的安宁。④有一天, 忽然 b ( 想入非非 胡思乱想 异想天开 )了:到旧书店去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好书。结果,当然叫人失望。但, 发现,有时还会有几本“罪当火烧”的书出现在书架上,或许,这是当于店员的粗心吧。于是, 抱着几分侥幸,三天两头往旧书店跑。一个星期天的早晨, 又走进冷冷清清的旧书店。 的目光,久久地在一排排大红的书脊中扫动,突然, 的眼睛发亮了: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呵,竟是《飞鸟集》!⑤该不会有另一种《飞鸟集》吧? 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一看,果真有泰戈尔的名字。随即, 又紧张了,是的,这年头,得而复失的太多了。挤夺着《飞鸟集》的一片绿色,又使 想起街头那一堆堆焚书的烈火,那漫天飞扬的纸灰…… 赶紧向书架伸出手去。⑥几乎是同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两只手,都紧紧地捏住了《飞鸟集》。这是一只瘦小白皙的手,一只小姑娘的手。 转过脸来,正迎上两道清亮的目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站在 身旁,抬起脸看着 ,白圆的脸上,一双清秀的眼睛眨巴眨巴地闪动着,象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微波起伏,平静中略带点惊讶。⑦ 愣住了,手捏着书脊,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她开了口:“你也要它吗?那就给你吧。”声音,清脆得象小鸟在唱歌。⑧ 有脑海里忽然旋起个念头,在这样的时候,她还会喜欢泰戈尔?莫非,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怎样一本书?于是, 轻轻问道“你知道,这是谁的书”⑨“谁的书?”小姑娘抬起头来,颇有些惊奇地看着 ,秀美的眼睛睁得滚圆,转而,开心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做了个鬼脸:“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一个满脸白胡子的印度老爷爷。 喜欢他。”说罢,用手做着捋胡子的样子,又格格地笑了。如同平静的池塘里投进一颗石子,笑声,在静静的店堂里荡漾……⑩啊,还真是个熟悉泰戈尔的! 多么想和她谈谈泰戈尔,谈谈 所喜欢的那些作家,谈谈几乎已被人们遗忘了的世界呵!然而,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谈话肯定是不合时宜的,即使年轻, 还是懂得这一点。小姑娘见 呆呆地不吭声,刷地一下把《飞鸟集》从书架上抽下来,塞到 手中:“给你吧, 家里还c ( 藏着 放着 留着 )着一本呢!”没等 作出任何反应,她已经转身去了。 只看见她的背影:一件浅紫色的衬衫,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两根垂到腰间的长辫,随着她轻快的脚步摆动……(11)她走了,象一缕轻盈的风,象一阵清凉的雨,象一曲优美的歌……7、填在文中a、b、c、处最的词语是( )(2分)a、希望 想入非非 放着 b、渴望 异想天开 藏着 c、盼望 胡思乱想 留着8、依据本文的事件发展填表格(3分)9、第(10)段画线句,三个“这样”分别指什么?(3分)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谈话———10、文中第⑨段对小姑娘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集中表现了小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性格。(4分)11、本文结尾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五、作文(60分)从小学到现在 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考试。既经历了许多文化知识这样有形的“考试”,也曾经历了不只一次地经过了无形的“人生考试”。 们对考试的理解要尽量宽泛一点。请以“一次难忘的考试”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一、 1、略2、归省、阴霾、毛骨悚然、羸弱3、假如、就4、略5、b6、 们做任何事都要恰倒好处。7、含义:此段以路作比喻,说明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空有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并注重实践,才有可能实现,即“无所谓无的”。美好的希望也是经过人们的努力才能实现的。8、略9、(1)“作”改“做”或“应”改“映”(2)删掉“冲刺”或“拼搏”“而且”换成“但是”“降低了课堂效率”与“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颠倒。二、1、龙马精神 一马当先2、赤兔 的卢 白龙马等等,语言流畅即可三、1、即使 说出2、略3、1是时 2少顷 俄而 未几3既而4一时5忽 忽然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口技表演的技艺高超。5、制止(挽留) :使……停下6、薛谭于是表示知道自己错了向青谢罪并请求留下7、寓意:学习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自满和骄傲。四、1、略2、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胆小怕人,渐渐胆大,开始亲近 ,完全信任 。3、声音 外貌 动作 神态4、一方面写出小珍珠鸟的淘气贪玩,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它与“ ”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亲近 ,相信 了。5、略6、略7、 b8、 找书 争书 得书9、 文化大革命时期;公共场合(书店中);谈谈泰戈尔,谈谈 所喜欢得那些作家;谈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世界。10、 语言 动作 神态 天真活泼 聪明可爱11、 排比 比喻;对小姑娘在动乱年代仍不懈追求人类优秀文化的那种纯洁、美好的心灵的赞美。五、标准同中考二:一、引号的用法A 特定称谓1.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出“糖风”来。2.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3.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B 特殊含义,运用比喻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C 特殊含义,表示强调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2.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3.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老话确实讲得不错,真是“恩将仇报”。D 特殊含义1.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2.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3.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4.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放风筝》) 句中的引号,表示它不是真的大蜻蜓,而是形状像蜻蜓的风筝。E 表示引用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F 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如:1.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鬼才乞求“自由”。(《革命烈士诗二首》)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一)缩句就是把那些修辞手法都去掉,要注意以下几点:1.“的”前面的通通都去掉2.“得”的后面都去掉。(如:屋子里热得象蒸笼)“得”后面的都只是修辞前面这个热的,所以缩出来的句子就是:屋子热。3.你缩出来的句子要符合以下的6个基本句式的其中一个:谁是什么 什么是什么谁干什么 什么干什么谁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4.另外还有句子中的"在哪里"和时间是要去掉的 如:在笼子里的包子熟了 缩:包子熟了5.“着、了、过 ”是万万不能去掉的,如:我在床上睡着了。意思是我已经睡了,而去掉了“了”那意思就不对了 。6.最后一点,要搞清主语,主语不一定就是谁,看看我给你的6个句式其中有“什么” 如:播映员的话音响彻会场。缩:话音响彻会场。第1点就说过了的前面的都要去掉。7.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二)练习1. 数万名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天安门。2. 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3. 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4. 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的细菌。5. 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6. 我激动得流下晶莹的泪珠。7. 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8. 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9. 洪亮的钟声在空中经久不息地回荡。五、 修改病句(一) 缺少成分:1. 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赶上来了。2. 光荣的成了中国共产党。3. 大家在操场上愉快地做。4. 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5. 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6. 盖起了一幢又一幢的高楼。7.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二) 词语搭配不当1.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了。2. 这座桥不但坚硬,而且美观。3. 我们热烈庆祝小红同学被评上“三好”队员。4. 小气象员坚持每天考察天气的变化。5. 我们一定坚持光荣的革命传统。6. 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7. 上课了,徐老师举了不少有趣的例子和故事。8. 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风气。9. 犯了错误,要决心改进。10. 老师那慈祥的面容,亲切的教导是时时在我耳边回响。11. 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12. 锯是鲁班发现的。(三) 重复1. 大约有50个左右的人,参加了会议。2. 我们学校有一千多个同学们。3. 弟弟拿着一束美丽、漂亮的花儿。4. 我才不怕这些坏蛋们呢?5. 五颜六色的彩旗在空中迎风飘扬。6. 他是咱班最爱劳动的劳动积极分子。7. 我有另外别的打算。8. 广场上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工人、农民。(四) 词序错误1. 他从挎包里取出了一叠厚厚的人民币。2.黄继光献出了自己光荣的生命2. 妈妈只见在台灯下看书。3. 爷爷过的一生都是俭朴生活。4. 夏天的江南农村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季节。5. 我们要发扬并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五) 不合事理(矛盾)1. 我的数学作业本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题计算还没算出来。2. 我可以断定,这件好事可能是咱班陈红做的。3. 这次期末考试,我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4. 参加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学生、小学生和机关干部。5. 老师表扬了我,我的脸顿时红了,我就像一个大苹果。6. 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小路向前进。7. 同学们的作业基本上都交齐了。8. 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六、重点课文复习1.《忆江南》是一首,“忆江南”是名,写景的句“,。”分别描写了、、这些景物。2.《独坐敬亭山》一诗的写作顺序是从( )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3.《望洞庭》是( )朝诗人( )写的,这首诗描写了 (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 。在诗中,作者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 ,用 比喻洞庭湖。4.《乡村四月》是 朝 写的,描写的是 季的乡村景色。写景的诗句是 , 。写人的诗句是 , 。《四时田园杂兴》是 朝 写的一首 ,描写的景物有 、 、 、 、 。5.《纪昌学射》一文飞卫让纪昌练习眼力要先练好 。纪昌按飞卫要求回家先练,再练。告诉我们。6.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 就能够治好;发展到 ,用 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 , 也还能治好;一旦,只能 ,医生再也 了。《扁鹊治病》告诉我们 。7.罗丹创作的《 》、《 》等人物雕塑,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罗丹的故事告诉我们:8.《渔夫的故事》选自古代 著名的民间故事集《 》,这本书又叫《 》,由 个小故事组成的。其中著名的故事还有,这本书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的“ ”。七、判断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3)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树上飘下来的吗? ( )(4)飞机在空中灵活地做着各种动作: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时而翻着跟头,时而侧身飞行……( )(5)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6)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7)可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9)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八、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1)虽然开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力繁花呢?(2)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3)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4)你做作业怎么这么粗心呢?九、“日积月累”归类。(背写 )一单元:写景的古诗二单元:如何做人的名言三单元:与气象有关的谚语四单元:描写战争的四字词五单元:写生命的名言六单元:描写乡下风景的诗词七单元:写人物精神意志的四字词八单元:歇后语(包括含有典故的歇后语)和趣味语文中的对联十、作者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望洞庭——唐 刘禹锡忆江南——唐白居易 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花的勇气——冯骥才 乡村四月——宋 翁卷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渔歌子——唐 张志和十一、背诵课堂本上的课后题十二、复习课堂本上的辨字组词十三、复习课堂本上四字词十四、听写词语盘点十五、背写课文十六、复习1.16页排比句的好处2.33页趣味语文3.49页副词的好处4.79页比喻句的好处5.117页拟人句的好处十七、成语归类

㈣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七月的天山的主要内容

《七月的天山》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1、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溪流。

2、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3、描绘天山深处的美景: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春天的花园。

课文: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被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水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水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锻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㈤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黄继光)重点分析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㈥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的重点

重点是 “今来天,我们中国孩源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那一段 他有可能会考到“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这一句的理解 我告诉你 这句话的理解是 :“只要有局部的战争存在,整个世界就难保太平,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这‘和平之花’虽然美丽,但容易被摧残,所以,和平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捍卫。”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也有可能会来考你理解,理解是:“这句话饱含了一个失去亲人的孩子,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呼吁‘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心声。”还要背会信的格式。望采纳。

㈦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书中哪篇课文适合讲公开课

《大自然的启示》适合讲公开课。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 习,你知道大自然带给 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 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 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使我明白,要 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 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蝙蝠和雷达》使我知道,科学家们 探究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 发明了雷达。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1、课题扩展法:即由课题进行内容上的扩展,总结出课文主要内 容。

2、找“六要素”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包含了我们常说 的 “六要素” 。

3、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 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4、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 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 章的主要内容。适合写景、状物的文章。

5、找中心句法:一些文章,每段都有中心句,如说明文。

阅读全文

与四年级下册语文课重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