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九上语文第六单元课文23课

九上语文第六单元课文23课

发布时间:2021-01-04 02:52:24

❶ 请问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22课-23课课文里的生字

22: zhù cuàn cōng

❷ 翻译语文第二十三课的课文。。。。

网络一下啊

❸ 初中上册 语文课文23课散步,谁给偶讲解一下啊

23、《散步》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把握文章的朗读技巧。

2、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揣摩文章的亲情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揣摩文章的亲情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置情境,由公益广告《妈妈,您洗脚……》导入新课。将爱心传递下去,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这堂课就来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体会另一种形式的爱心传承。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熬过[ áo ] 分歧[ qí ] 霎时[ shà ] 蹲下[ dūn ]

2、 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感情基调、语速、停顿、重音、语调等。[深沉舒缓]

请学生例读第二自然段。

3、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从记叙文的六要素理解

三、深入探究

1、体味亲情美

(1)思考: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提示:这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美美,互敬互爱,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家庭。

(2)思考:这一家三代四口是怎样的人?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板书:“我”——孝顺、温和、稳重(找出有关“我”的语段。)

母亲——温和慈爱

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

妻子——温柔贤惠

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

教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板书:亲情]

明确:“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

2、品味语言美

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1)写景的句子

第四自然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明确:这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第七自然段“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明确:这句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3、感悟意境美

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文章的深层内涵,如“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何理解?

点拔: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四、拓展延伸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设置情景,请学生来告诉我们:父母平时是怎样关心爱护你和孝顺你的爷爷奶奶的?你又为他们做过什么?如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生日吗?如知道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父亲节[父亲节为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什么时候吗?

五、学习小结

《散步》这篇优美的散文,是对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颂扬和传承。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亲情不单单是你身上的新衣服,手里的零花钱,桌上可口的饭菜;它也应该是孩子和父母说的贴心话,为父母端上的一杯茶。亲情不单有甜美的宽容和宠爱,还包含着也许令人厌烦的唠叨和可能产生的误解。其实,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转瞬即逝一幕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久久回味,从而使我们更爱自己的家人,更珍惜亲情,珍爱生命。

六、课后作业

再次观看公益广告:《妈妈,您洗脚……》——一位年轻的母亲,先为年幼的儿子洗脚,后又用热水为年迈的婆婆热热脚。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您洗脚……”,并以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字数300字左右。

❹ 九上语文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

原作: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❺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23课小练笔100字

嘎羧是仅剩的最后一只战象了,如今它也身患重病,它知道自己的日子内不多了,在临终前容,它的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永远陪着它的战友,它要回到它的战友身边,于是它决定离开,离开关照它的这些村民,但是它很舍不得。在嘎羧临走的那一天,所有的人都来了,都来为他送行。村民们不停地抽泣,村长老了,一步一步地走上前,他那蹒跚的脚步真令人心酸,老村长哭着用他那微微颤抖的双手将一条洁白的纱巾轻轻地给嘎羧围上,他的眼神里充满了依依不舍……

此时,嘎羧发出撕心裂肺的几声吼叫,震耳欲聋,惊天动地,这叫声仿佛震得山崩地裂,河流为它停止;冰山也不再融化;风车也不在旋转……我舍不得您呐!我来生来世一定还要和你们在一起,报答你们的对我的恩情!

这是一头有情的大象,不管在任何时候它的心里都充满了对人们的感激之情,还有对人们的热爱之情,更有对战友的想念之情,真是让人很有感触的一头大象,这种重情重义真是值得我们学习一下。

❻ 六年级上册语文23课的段意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战甲”(第5~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止、神情,在打洛江边的久久凝望与全力吼叫,在“百象冢”旁默默掘墓的情景,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本课学习应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

❼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课文内容是啥

“太好啦!大好啦!”听妈妈说,我家的电脑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爸爸告诉我:“它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连接到一起。在互联网里,可以查阅信息,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参加网络上购物、拍卖等各种活动。有了网络,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五洲四海的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网络真的这么神奇?我带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叫妈妈打开电脑,进入网络。不一会儿,米老鼠的形象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唐老鸭、孙悟空、花木兰……这些早就认识的卡通人物都笑眯眯地看着我,还伴随着音乐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真神了!”我不由得赞叹起来。
妈妈带我访问了许多网站,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时事新闻,有卡通漫画,有科学知识,还有课程辅导一真是应有尽有。我感到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一下子敞开了。
妈妈又教我发电子邮件。我试着给远在国外的表姐发了一封我自己用电脑画的贺卡。爸爸看着我,羡慕地说:你们这一代真是大幸福了。我们小时候哪有什么电子邮件,有事只能靠寄信。现在可方便多了,仅仅几秒钟,就可以向国外发一封电子邮件,而且那么便宜。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呀!”妈妈说:“是呀,发电子贺卡还能节约纸张、保护地球环境呢”!
我恋恋不舍地下了网,愣愣地看着爸爸妈妈,心思还在那种奇的网络世界里呢!爸爸说:“今天用到的,只是网络功能的一部分,网络的用处还有很多很多呢!”我听了,更加喜欢网络这个新朋友了。我盼望着再次进入奇妙的网络世界。

阅读全文

与九上语文第六单元课文23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