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年级语文教学最应注意什么
语文,最重要的是作文教学,看看下面
让学生作文不再难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文章,决非易事,所谓“呤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市面上的《作文速成》之类的书把作文技巧吹得神乎其神,仿佛写作水平的提高只在一夜之间,其实我们只要稍动脑筋就知道这只是天方夜谭,果真如此,想做文学家恐怕也不会那么难了。
对于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方面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另一方面还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除此之外,恐怕不可能找不到什么终南捷径。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以上这些呢?
一、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1、开展辩论。通过辩论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还能促使他们去积极查阅资料,灵活组织语言,培养阅读兴趣。如教学《羚羊木雕》,学生对“我”把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万芳与“我”的父母要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的做法认识不一,到底谁对谁非。有人认为礼物过于贵重,不应该送给同学中的好朋友,有人态度截然相反,认为不论礼物多么的贵重,父母都不应该叫孩子不守信用,去要回已经送给朋友的礼物。出现这种情况,我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将双方组织起来,展开辩论,让他们各自陈说理由。有人说:做人要讲信用,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有同学针锋相对:俗语说“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我们怎能对父母的劝告置之不理呢?这堂课广泛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辩论过程中双方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使整个活动高潮迭起,不时引来阵阵喝彩。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就这样在同学们的掌声,欢呼声中度过,下课铃响,大家还余兴未尽,恋恋不舍呢!
2、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教材中的有些篇目,如《晏子故事两篇》、《皇帝的新装》、《石壕吏》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个性鲜明,特别是人物对话较多。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改为剧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又做评论家。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阅读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有位同学改编的《石壕吏》课本剧,既忠于原文,注重史实,又充分联想,发挥,表演后好评如潮,而且其他同学也跃跃欲试,不甘示弱,又纷纷编出自己的课本剧。
3、开设文学欣赏课。没有一位文学家的成功不是得益于大量课外阅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文学欣赏水平,光*语文课本是绝对不够的,因为世界的多姿多彩,文学的百家争鸣,一本课本是不可能包容的。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吸取更多的营养,增加知识积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钱钟书的《围城》,乃至于卞之琳的诗《断章》都成了初中学生的赏析对象。我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其实教师不但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已去找水的能力。宋代理学家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还得自己去寻觅。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积累多了,阅读兴趣就会越来越高,“找水”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进而使阅读写作渐入佳境,最终达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
二、 运用“说、写、评、发”的作文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先给学生作文要求或写作情景,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进行三分钟口头作文(说),接下来就一气呵成,形成文字(写),如我先拿出一支粉笔,把它折断,然后抛向空中,掉在地上,踩成粉末。接着就叫大家根据这一情景发挥想象,口头作一篇作文。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上台陈述自己的看法,有的想到了生命,有的想到了镇压,有的想到了奉献,有的甚至想到了地球的引力——一个连我自己都始料不及的内容。最后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想象,也可以揉合进其他人的联想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做完后全班交换评改(评),让他们对文章的错别字、病句、优美语句、篇章结构及主题思想等诸方面作总体评价。然后交回来,教师总览,再由几个同学对本次作文进行综合分析。同学们的批改各有特色,不少同学的评语几乎比作文原文的篇幅还要长,可称得上精美的赏析文章。有位同学对一篇文章的‘今天,太阳似乎起得特别的早,公鸡就起来大声的唱歌。’是这样评价的:“似乎含金量不足,你可以这样来写‘今天,公鸡早早地叫出了太阳。’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足为训,希望你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功夫,增强语言的文学色彩。”通过互评互改,同学们对文章的分析评价能力得到了锻炼,特别能够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培养写作兴趣还有很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发表(发)。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们专门开办了一个以素质教育研究为主题的网站——阳光校园,每次学生作文后,我都选出较优秀的文章及时推荐在网上,当他们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自己的文章时,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因为自己的作品全世界人都能看到了。不少同学的文章还被国内各大教育网站转发、推荐。总之,“说、写、评、发”作文模式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有同学在日记中写到:“以前我最害怕写作文,老觉得无话可说,总喜欢背几篇作文书上的所谓“佳作”敷衍了事。现在我觉得写作是一种乐趣,心里总有许多话,如骨哽在喉,不吐不快,必须要把它表达出来,心情才舒畅。我想说:作文从此不再难!”
② 七年级上语文公开课哪一课比较好讲
23. 七颗钻石
因为孩子喜欢童话
③ 语文七年级上学习与评价第十课所有题目!!
七年来级语自文学习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b25dd30100usvz.html
④ 跪求:【语文新课程教与学目标评价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答案】
你运气太好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6分)
1.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从小就学会了,你这学期肯定又有进步,试试看!(4分)
(1)贪婪( ) (2)莴苣( )( )(3)干涸( )
(4)倔强( )( )(5)栖( )息 (6)哭泣( )
2.在所给的横线上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1)玷污 笼罩 忍俊不禁 (2)诀别 辜负 小心翼翼 (3)堕落 厄运 津津乐道 (4)嘹亮 盛名 害人听闻
3.解释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4分)
(1)获益匪浅:
(2)慧心未泯:
(3)花枝招展:
(4)温故知新:
4.结合句意解释加点词语。(4分)
(1)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滑稽: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2)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 (老舍《济南的冬天》)
(3)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烘托: (朱自清《春》)
(4)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虐杀: (鲁迅《风筝》)
5.写出下列各句的意思。(2分)
(1)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6.填空及默写。(共10分)
(1)明月别枝惊鹊, 。 ,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3)客路青山外, 。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4)孤山寺北贾亭西,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问渠哪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7)《论语十则》中论述个人修养的名句是:(只写一句)“ , 。”
(8)《春》的作者是 ,文中写花竞相开放的语句是: ,
, , 。
(9)《世说新语》是 朝 组织编写的。选文《咏雪》中东晋才女谢道韫的一句咏雪词:“ ”被广为传诵。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7-11题(17分)
童趣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 )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 )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 )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 )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 )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将答案填入文中括号。(4分)
8.按照出现的顺序抄出文章中的两个成语,按要求解释。(5分)
(1)成语 在文章中的意思是
在白话文中的意思是
。
(2)成语 意思是
9.作者在第(2)、(3)、(4)段中记述了哪些“藐小之物”?(2分)答:
。
10.第三段中作者描写“物外之趣”的句子是
。(2分)
11.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1)郭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吐。
。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8题。(16分)
风筝
(1)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枣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12.“我”对风筝十分厌恶,又哪两种具体表现?(2分)
答:
。
13.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2分)
答:
。
14.联系上下文看,“精神的虐杀”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答:
。
15.第五段中“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生”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
16.“我”极力企求小兄弟的宽恕,而小兄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这一组对比有什么作用?(2分)
答:
。
17.文章结尾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答:
。
18.当“我”得到完全的胜利,傲然走出,“留她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时,小兄弟有什么表现?请展开想象,用100字左右描述出当时的情景。(2分)
答:
。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3题。(11分)
不要脚的朋友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
“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蛇说时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因为我的鳞片,能够帮助我走路的。”
“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小鸡从鸡棚里走出来看它,黄狗从狗窝里奔出来看它,它们都是有脚的,要木头脚做什么呢?木头脚很失望地看了它们一眼,再向前走,高叫着:“你们要不要脚?”
它看见泥土上有一条蚯蚓躺着。
“可怜的东西!”木头脚想,“它是多么需要两只脚啊!”
木头脚很快地走过去说:“蚯蚓弟弟!我给你送脚来了。”
“……”
木头脚再喊得响一点:“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脚?”
木头脚为了想使它听见自己的话,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来蚯蚓不但是个聋子,而且是个瞎子哩!
木头脚于是踢踢蚯蚓的头,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脚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动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样。木头脚想看看它是不是穿着溜冰鞋?就把蚯蚓夹住,仔细地看它贴在地面上的肚子,没有脚,没有溜冰鞋,只看见几丛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当作脚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头脚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着:“谁要脚啊?”
“是什么脚呀?”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河里响。
木头脚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运气,走近河边去。
“哦!你是一双木头脚!”小鱼浮起在水面上说。
“是的,我是一对可怜的木头脚,你愿意做我的主人吗?”
“哦!”小鱼吐了两个水泡说,“我是用不到脚的呀。”“又是一个不要脚的朋友!倒霉——那么你是怎么走路的?”
小鱼摇动着肚子旁边的鳍,摆摆尾巴,在水里兜了一个圈子,说:“我不是像一只小船吗?尾巴是我的舵,鳍是我的桨,划着,划着,小船开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脚呢?”
木头脚懂得小鱼的意思了,它又难过又疲倦,走到大树底下,哭得很伤心:“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要脚的朋友啊。这样看来,我永远找不到一个好主人了!”
它的话被正在晒太阳的乌龟听见了,它抬起了头,爬到大树底下,把头和脚缩进壳里,说道:“你想找一个主人,那么容易!”
木头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它惊奇地问:“你要脚?”
乌龟从壳里伸出脚来,使木头脚抽了一口冷气,乌龟接下去说:“有一个木头人,他烤火的时候,不留心把两只脚烧掉了,他很悲哀地呆在家里,不能走路,他多么希望有一双新的木头脚呀,希望你去,因为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天哪!我的运气来了。”
木头脚实在很疲倦,好心的乌龟就驮着它去。
一路走去,木头脚想,当我遇见可爱的新主人时,第一要讲故事给他听,我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
19.这段文字的体裁是 ,其主要特点是:
。(2分)
20.这篇知识性的故事告诉你哪几点知识?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
。
21.木头脚向蛇、蚯蚓、鱼几次问要不要脚,而对鸡、狗,并不问它们要不要脚,只是失望地看了他们一眼,为什么?(2分)
答:
。
22.故时的最后,乌龟为木头脚介绍了个新主人,并且说:“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什么?(2分)
答:
。
23.读完此文后,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
。
三、作文(30分)
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想开学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上了中学,我们结识了许多老师、同学、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技能,我们沟过了许多欢乐、难忘的时光。请以‘上了中学以后’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在500字以上,要写出真实感。
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1.lán wō jù hé jué jiàng qī qì
2.决改诀 害改骇
3.非,不 灭 迎风摆动 知道、了解
4.(动作语言)引人发笑 (天空)晴朗无云 衬托 残暴的伤害
5.这怎么就不是福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6.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吾日三省吾身 朱自清 桃树 杏树 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南朝 刘义庆 未若柳絮因风起
7.观察 比做 想 抬 同“僵”僵硬 慢慢 把 山谷
8.(略)
9.蚊虫 丛草 土砾 草丛间争斗的小虫
10.以从草为林 以虫蚊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 怡然自得
11.(略)
12.一是认为小兄弟看放风筝是可笑可鄙的,而是踏扁小兄弟做的风筝。
13.有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动手能力。
14.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将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踏扁。
15.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县嗯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形,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16.表现我想不过又无法不过的内疚。
17.儿童的心一旦被伤害,是很难补救的。
18.略,符合情境即可。
19.童话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20.(略)
21.鸡狗都长着能看到的脚。
22.每种动物都有适宜生存的条件和本领,木头脚的归宿应在相应的木制品中。
23.略,能扣紧主体,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资料:看看有没有用
⑤ 七年级语文要考多少分才算优秀
96分是优秀来。
七年级语文自120分,按照0.8以上是优秀的比例:96分以上算优秀。
具体如下:
优秀:96到120
良好:84到96
及格:72到84
不及格:72分以下
(5)7年级语文课评价优点和缺点扩展阅读: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⑥ 谁给我七年级语文课外的现代文阅读的题目与答案(要少点的,太多了不好写)
(三)人与人
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修检站,一个女工接待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
整个巴黎全知道他,奇怪的是,这位姑娘丝毫不表示惊异和兴奋。
“您喜欢看电影吗?”他禁不住问道。
“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
她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您可以开走了,先生。”他却依依不舍:“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
“这同样也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车,最好亲自检查一下。”
“那么,好吧,是您开还是我开?”
“当然我开,是我邀请您来的嘛。”
车子行驶得很好。
“看来没有什么问题,请让我下车好吗?”
“怎么,您不想再陪一陪我了,我再问您一遍,您喜欢看电影吗?”
“我回答过了,喜欢,而且是个影迷。”
“您不认识我?”
“怎么不认识,您一来我就看出您是当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
“既然如此,您为何这样冷淡?”
“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而是没有像一些女孩子那样狂热。您有您的成就,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是我的顾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也会一样地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
他沉默了。在这个普通女工面前他感到自己的浅薄与虚妄。“小姐,谢谢!您使我想到应该认真反省一下自己的价值,好,现在让我送您回去。”
电影明星洛依德第一次禁不住问修车女工“您喜欢看电影吗?”的目的是什么?
2、 电影明星第二次向修车女工“我再问您一遍,您喜欢看电影吗?”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3、这篇短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篇短文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
5、修车女工说:“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这句话是设问,还是反问?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6、电影明星洛依德在这个普通女工面前“感到自己的浅薄与虚妄”。这里的“浅薄与虚妄”指什么而言?
结尾段的写法及其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1、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
无论那种选择,你都将付出代价,或是“白纸”或是磨烂双脚,特别是努力后“什么都没有”。
人生有限,抓住瞬间即逝的机遇将会有所作为。
一生碌碌无为,对社会无所奉献。
表达了另辟蹊径,选择一条属于自己奋斗之路的决心。
物质、精神。
我努力过,奋斗过,此生无悔矣。
生命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的全部是你自己,只要你努力过,“结果”未必是重要的。
(二)1、中国字画艺术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或答:中国字画是中华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最集中的一种表现。)
2、“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纵横笔画,“微茫惨淡”、“有风致、有缥缈”的笔情墨像
3、主观精神(或“精神”、“思想”) 客观景物
4、①‖②③④‖⑤
5、“深夜听泉,另有一番滋味。”
6、中国字画 深山泉水
7、泉鸣 声音的动听(优美、美妙)
(三)1、洛依德认为自己是电影明星,整个巴黎都知道他,对姑娘见到他丝毫不表示惊异和兴奋而感到奇怪。
2、电影明星洛依德认为姑娘不应对自己冷淡,表现了他的浅薄。
3、记叙、描写
4、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
反问。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不管你是从事何种工作,有多大的成就。
⑦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每课的主要内容!!切记,要主要内容,不是课文主旨!!!
幸会!我现在正在初1学习!
10、11、14、20、25需要背诵,另外有课外古诗词。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 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欲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这篇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感悟: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当然,作者所说的第一次,都是有益身心的第一次。
8、《人生寓言》的作者是周国平。其中《白兔和月亮》告诉人们: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落难的王子》通过王子的经历又告诉人们: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9、《我的信念》的作者是波兰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阐述了一个位科学工作者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品质。其一,科学工作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其二,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其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其中献身精神是全文的核心。也是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
10、《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课文所选的十则,有的谈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的谈学习态度,如“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有变修身做人的,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11、《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是朱自清,字佩弦,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在《春》中,作者按照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思路来结构全文。在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最后运用比喻,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征。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济南的冬天》一文,开篇就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济南无风、无雾(响晴),无毒日(温晴)的宝地特点,然后,从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不结冰的水三个方面写了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13、《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文章充满了浪漫色彩。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要到山中寻访一位朋友,原来是古桥、古树等自然界的朋友。然后通过与这些朋友互拆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4、《秋天》这首诗,选自诗人、评论家何其芳的《预言》。这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由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组成。
16、《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是古典诗歌的和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本文先通过几个疑问句启发人们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17、《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在结构上,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关系。
18、《绿色蝈蝈》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选自他的作品《昆虫的故事》(《昆虫记》),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19、《月球上的足迹》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文章从“准备、登月、升空、返航”四个方面按时间顺序作了记叙。这是一篇饶有兴味的科普小品。全文写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吸引人。
20、《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市,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是一种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本文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描述了山市的美景。
21、《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他在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的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坟》《三闲集》《而已集》等。本文以“风筝”为线索,围绕“风筝”叙写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精神上的压制,表现了作者的自我剖析精神和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
22、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 通过“查问木雕——赠送木雕——取回木雕”几个情节,表现了一家人不同的心态,并提出疑问:要木雕还是要友情。要不要取回木雕是整个事件的高潮和矛盾的焦点。
23、《散步》以时间顺序叙写散步的过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昭示中年人应肩负起承前启后的责任,给人以深刻启示。
24、诗两首。《金色花》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展开三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那么一种亲昵,那么一种亲热。寄寓了母子情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纸船》采用托物寄情的手法,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亲爱的母亲的一曲深情的颂歌。文中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人员编写的《世说新语》,它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共8卷,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政事等36门。本文编入“言语”门。通过谢太傅一家雪后赏景的故事,对才女谢道韫给予了有力的赞赏。谢朗的诗形象地写出了雪落的颜色和姿态;而谢道韫的诗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注重了神似,有深刻的意象。《陈太丘与友期》记陈记七岁时的故事,表现了他的聪慧,但主要是写了他懂得为人的道理。“无信”和“无礼”为全篇核心。
26、《皇帝的新装》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初期创作的童话作品。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静夜》在写法和风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向往。这首诗立足“静夜”,描绘月光、松树、疏星等景物,展开联想,有一位鲛人在天河岸边对着月夜无声地流下了珍珠泪。寄托诗人的失望情绪,隐含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8、《女娲造人》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文中处处充满了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启示我们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30、伊索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对盲目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进行了讽刺,告诉我们要重视事物的本质,不能爱慕虚荣;另一则《蚊子和狮子》则提醒我们,取得成绩后不要骄傲自满,得意忘形。《智子疑邻》提醒我们不能根据亲疏远近去判断人和事情,不能心存偏见。《塞翁失马》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课外古诗词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望采纳!
⑧ 七年级上人教版语文全优点练课计划答案
1不仅 而且是表递进关系的,可句子的前后两个短语之间没有递进关系。应该前后颠倒一下专,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属不仅让人们怀念童年时的美味, 而且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
2在许多的条件里矿产资源是为主的,应该改成,.凭借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强大的产业集群、雄厚的科技实力,赣州市被正式命名为“稀土王国” 。
3主语不当,应该删去随着,让平板电脑做主语,.平板电脑日渐普及,使得不少人的阅读习惯发了生改变。
仅代表个人意见,不是很有把握,呵呵
这样可以么?
⑨ 全优点练课计划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的答案 红皮的
初一7年纪上语文全优点练课记划答案
⑩ 全优点练课计划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辽海出版社)
我看见学海载舟有的,你去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