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积累与运用西师版1,2,3,5,6,7
参考答案与评分
一、计算。50%
1、直接写出答案(12分,每小题1分,错即错)。版
9000、权838、40、4、800、6.3、7.12、210、5、8.2、0.033、1410。
2、竖式计算(6分,每小题3分)。
92.23、89.28
3、递等式计算(24分,每小题3分)。
1205、20.25、4、10、143.83、192、250、171。
4、列综合式解文字题(8分,每小题4分,列式2分,计算2分)。
6.17、26。
二、概念。20%
1、选择题(3分,每小题1分,错即错)。
C、A、C。
2、判断题(3分,每小题1分,错即错)
×、√、×。
3、填空(14分,第3小题1分,其余每空1分,错即错)。
(1)三亿零六百零五万零六十七、30605万。
(2)21、900.
(3)4、7 、2、5。
(4)307.95。
(5)7.00。
(6)0.3796、40、172、1228。
(7)<、>。
(8)4.3006
三、应用。30 %(每小题5分,列式3分,计算答2分。)
1、15元。
2、746本。
3、167本。
4、3.01亿。
5、367.07元。
6、9996千克。
B. 一张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期期末试卷报纸第一期的题目第一题是积累运用,请帮我找找。我只要题目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跳踉 liáng 自诩xǔ 警惕tì 赐给cì
B、嗥叫háo 牛仔zǎi 滑稽jì 头衔xián
C、赫然hè 够呛qiàng 陛下bì 撬去qiào
D、膺惩yīng 弥漫mí 称职chèn 区寄ōu
2、下列词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方格内改正。(4分)
横行无际 不屑一顾 昂首阔步 凶神恶煞 按捺不住 奄奄一息 如怨如诉 万籁具寂 殚智竭力 无以复加 下流无耻 喜笑颜开 赅人听闻 随声附和 钦差大臣 不可救药
3、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3分)
A、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
姑妄从之:姑且按照他的办法来做。
B、贼易之。
易:容易。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D、把全世界的地下宝藏都指点给他。
指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4、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英国小说家。
B、《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族故事集。
C、《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5、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6、默写填空。(5分)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岁岁重阳。
⑤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
7、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3分)
示例:
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
人物:
故事:
8、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4分)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
(4)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二、 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9-12题。(14分)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日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9、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①布囊其口。
囊:
②恐栗,为儿恒状。
栗:
③郎诚见完与恩。
诚:
④吏护还之乡。
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4分)
①力上下,得绝。
②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11、文章是如何体现区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3分)
12、结尾一段对表现区寄有什么作用?(3分)
(二)阅读下列课内现代文语段,完成13-17题。(15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3、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________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和_______。(3分)
14、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3分)
A、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5、有人对“低下去,静下去”这六个字,加了圆点,并且从不同角度加以批注,其中最合理的一句是( )(3分)
A、不写成“静下去,低下去”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记叙合理,符合声音的变化实际。
B、不写成“低了,静了”,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体察入微,呈现声音的变化动态。
C、不写成“不明显,听不清”,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照顾周到,表明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压低、吞没。
D、不写成“放小,变静”,而写成“低下去,静下去”,这样用词讲究,暗示并非被先生的读书声吸引而放小音量或停止读书。
16、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文字加了标点符号,这是因为( )(3分)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学生读得快,先生读得慢。
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
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1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
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无限陶醉的神态。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3分)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①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②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③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④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洒“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⑤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吧!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您尝鲜;秋后,房前屋后,坡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您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⑥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8、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此,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人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19、第③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3分)
20、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3分)
21、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4分)
三、写作(50分)
22、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1)请以《我二十年后某一天的日记》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心暖如三春晖”。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着父子之爱、母女亲情,也常见邻里间和睦相处,亲友间真诚相待,同学间友谊真挚,师生间情感依依……请截取你熟悉的一段生活,以“真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附:
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运用
1、B 2、忌 俱 嬉 骇 3、B 4、A 5、D
6、①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将军白发征夫泪 ③便引诗情到碧霄 ④人生易老天难老 ⑤不尽长江滚滚来
7、如:《西游记》孙悟空 三打白骨精。
8、(1)[答案示例]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桥梁。
(2)[答案示例]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
(3)[答案示例] 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②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4)[答案示例]①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②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③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④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
点拨:第(1)小题应明确活动的意义、宗旨、特点等,只要涉及其中一个方面即可。第(2)小题符合背景要求,具有语文活动的特点,能举出三项活动即可。第(3)小题只要能给学校提出符合要求的建议,且有一定的创意即可。第(4)小题只要能就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及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推广普通话的方法等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见解,不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法,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
(一) 9、①囊:口袋,这里作动词。 ②栗:通“栗”,发抖。
③诚:果真,表示假设。 ④之:往。
10、①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
②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
11、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他的品质,如伪儿啼哭、以缚背刃、以利诱贼、疮手勿惮、哭叫报官等。
12、结尾通过劫缚者不敢过其门的侧面描写,烘托区寄精神的震撼力量。
(二)13、读书 静悄悄 人声鼎沸(或放开喉咙)
14、B 15、A 16、D 17、C
(三)18、D
19、盼到亲人来临,内心十分激动、喜悦。
20、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21、黄澄澄红丢丢。
C. 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言积累与运用专项测试卷及答案 尽量多点 谢谢
上绿色圃看看,挺全,挺多,无需注册
D. 西师版 语文五年级下册积累与运用五的综合性学习题怎样做
教学目的
一.初步认识“借代”的修辞手法,并领会其在表达中的作用。
二.累积有关写景的4字词语,感受“用词精确、生动”在书面表达中的妙处。
三.学做念书卡,引诱门生有意识地累积浏览所得,并与同砚交换,逐渐养成优越的浏览、累积风俗。
四.能将自己在童年生存中感到新颖、风趣的真实见闻和点滴感受文从字顺地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老师:提供念书卡的范例;提供弥漫当代儿童情趣的习作;准备轻松、欢快的音乐。
门生:准备制作念书卡的材料;收集有关写景的4字词语;准备童年生存照片。
教学进程
1、温故知新
一.有情感地自读句子,边读边想。
二.从诵读中,你有甚么发现呢?
三.小组交换自己的发现。
“船”指代水盆;“明灯”指代星星;“绿玛瑙”指代绿葡萄。
四.全班交换,并商讨:什么是借代?在文中利用借代,有甚么优点?
五.小结: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亲近瓜葛的事物来接替,或用事物的局部接替总体,就是借代。借代可使说话简捷、生动、形象化,唤起读者的遐想。
2、语海拾贝
一.导语:在汉语辽阔的地皮上,有一个奥妙的成语天下。你看,那边碧空如洗,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让民气旷神怡,乐不思蜀;那边奇树异草,珍禽异兽,生气勃勃,让人琳琅满目,耳目一新;那边至理名言,言简意骇,语重心长,让人收获颇丰,毕生难忘。
你们看出了甚么没有?
二.咱们语言或写文章时,要是能精确地应用一些成语,将使咱们的说话简捷、明晰、生动、风趣。人人已学了很多成语,日常也累积了一些,也能应用一些成语了,然而,还不够呀,以是,咱们还得继续累积。咱们就到语海中去捡拾一些成语贝壳吧!
三.自由读词语,读熟,并初步认识它们的意思。
四.合作读记成语,用喜好的体例读记成语。
五.读了成语,你有甚么发现吗?
第一列与“山岳”有关,第二列与“波澜”有关,第三列与“雪景”有关,第四列与“水”有关。
六.在能背诵成语的基础上做个小游戏。
游戏:我来讲你来答或你来讲我来答。
(一)同桌合作做游戏。(例:问:与山岳有关的成语有哪些?答:……)
(二)师生合作(师可说成语的解释意思,生说出响应的成语)。
七.选择两三个自己喜好的成语实习说一句或一段话。
八.同砚们,教师看到你们的卓越显露,真为你们雀跃!此次,咱们又新学了很多成语。同砚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时时处处累积应用成语,让成语伴咱们一块儿成长。
3、互动平台
一.自由诵读,认识对话内容。
二.小组合作诵读。
三.小组内交换自己的理解、见解。
精确利用词语,这是写好文章的最根本的要求。用词精确,不但能形象传神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原貌,而且还可以或许明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惟情感和写作用意,起到一语道破的作用,使整段话或者整篇文章也因而而生动起来。
四.怎样才能做到用词精确呢?1要切实认识词意或用法;2就是表意要明白;3是用词要吻合规范。
五.你有效得好的词语吗?说出来人人赏识吧!谈谈你是怎样用好这个词语的?
在语言和作文的时刻,咱们要擅长从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六.再次与同桌对读,巩固理解。
4、综合性学习:制作念书卡
一.导语:“不摆卡片不念书”,语言学家张寿康的这句话,把小小卡片提到了学习的重要地位。卡片虽小,作用却年夜。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小雷达”,其实是道出了卡片在学习钻研中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为把自己学习过的知识久长保存下来,就必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收拾、分类,并制成资料卡片,以待用于往后的学习或钻研中——这是每个自学者都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今日,咱们就来学习制作念书卡。
二.读标题,认识本次实习的目标和要求。
三.回想本单元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法子。
四.认识若何做好念书卡。
别看卡片小,制作时若不掌握必定的章法,也会给往后的工作、学习带来诸多未便。为此,在一开始,就应当掌握小小卡片的正确制作方法。卡片的制作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动手制作。卡片不需要过分讲求,用稍厚、硬质誊写纸便可。将硬纸裁制成大小同等的卡片,并在阁下打出几个圆孔,便于用绳子串连。另一种是从文具店采办来的独裁卡片,上面已印好“种别”“编号”“题目”等栏目字样。
五.老师对门生的准备情形进行认识,指点修改补充。
六.按计划展开运动。
七.评比最好念书卡。
5、习作百花园
一.门生读习作提醒,明白习作要求。
二.谈谈你对“趣”的理解:快活游览、好笑阅历、“惊险”游戏……
三.理解“趣”的含意。(只要专心领会,都能发现童年特有的“趣”。)
四.音画带路,回想“趣”。
(一)课件展现童年生存剪影。
(二)门生交换观后感受。
(三)跟着音乐,门生在脑海里回放自己童年生存中的趣事。
五.小组讨论,交换“趣”。
(一)出示语言要求。
①选一件童年中的趣事来讲。
②注重把风趣的处所说清楚,说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小组交换,相互开导。
(三)全班汇报交换,拓宽写作思绪。
六.再次明白要求,誊写“趣”。
七.完成底稿,再自我修改或交流修改。
6、自主浏览园地
一.激趣导入。
同砚们,如今正值春暖花开之际,随处绿荫浓浓花香似海。你们晓得每一年的三月十二日是什么节日?为了记念谁?
今日我们就去巨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师长教师的陵寝,去企盼中山陵的雄伟,感受师长教师品德的巨大。
二.借助拼音读段落、短文,勾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文句。
三.小组合作探讨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四.全班交换,领会文章感情。
五.勾勒出自己喜好的幽美句子,并介绍给小火伴。
六.有情感地诵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累积语句。
七.小结:本文的申明法子及说话非常有特色。作者采纳列数据的申明法子,说话精确、简明、生动、形象。
中山陵那肃穆的气氛,陪衬了孙中山师长教师的巨大品质和不朽精神,依靠了人们对孙中山师长教师无穷敬佩的思惟情感。
E.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专项测试卷的答案!
我初三啊,帮不到你.你自己好好写啊
F. 小学五制语文一——五年级的积累运用中的四字词语
冰消雪融 风和日丽 山光水色 心旷神怡
草长莺飞 柳暗花明 鸟语花香 明月清风
花好月内圆 奇花异卉容 风狂雨骤 云蒸霞蔚
山明水秀 层峦叠嶂 风调雨顺 惊涛骇浪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绝处逢生 化险为夷
堂堂正正 镇定自若 面不改色 光明磊落
大智大勇 急中生智 惊心动魄 以身殉职
刻不容缓 力挽狂澜 精明强干 仰不愧天
高风亮节 丰功伟绩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依依惜别 万古长青 肝胆相照 休戚与共
情深似海 体贴入微 恩重如山 寸草春晖
深情厚谊 一往情深 悲欢离合 骨肉至亲
情同手足 一见如故 不分彼此 推心置腹
忘年之交 怜老惜贫 不期而然 心心相印
无微不至 问寒问暖 心地善良 亲密无间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友好相处 天涯比邻
就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