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平平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读《小抄写员》有感 我读了课文《小抄写员》,感到非常惊讶。主人公是个十二岁的孩内子,他从小就有了养家容的责任感,真是了不起啊! 课文中主要讲了叙利奥在每天深夜里等爸爸睡了以后,他便帮爸爸抄写,因为睡眠不足上课打盹儿,爸爸屡次提醒到最后动怒。叙利奥看到能多赚钱,即使被爸爸责骂也不把真相告诉家人,他心里十分难过,伤心加上疲惫,身体越来越差。后来还是被爸爸发现了,爸爸非常心疼儿子,让叙利奥好好地睡了一觉。 当我读到:“叙利奥对爸爸说:‘爸爸,我来替您写吧,我能写得和您一样好。’可是他爸爸不答应,叙利奥暗暗想办法”时,我想他真关心父母的身体啊,可我只会与父母顶嘴,不听他们的话,不好好学习。 当我读到:“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父亲的责骂,心里伤心极了,但他没有把真相说出来”时,我真敬佩他,要是换了我的话,我会受不了而把真相全说出来的。 叙利奥你虽然生活在一个清苦的家庭里,但你是那样关心父母,勇于承担责任,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要像你一样从小就有责任感,是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做一个能关心人帮助人的小主人公。
❷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从哪几方面评价
1、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参与度是否高;
3、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课堂检测,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4、教师的板书是否规范,仪态是否端庄等。
❸ 小学一年级语文主要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
在小学一复年级阶段,要使制学生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够准确、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能默写声母、韵母和抄写音节,认识大写字母和隔音符号,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要重视汉语拼音字母和音节的书写指导。要指导学生掌握字母的笔画、笔顺,利用四线格把字母和音节写得正确、工整。
从纠正一些儿童的学习习惯入手,不应该呆板的传授课程,而是应该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换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个好习惯的 养成足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而且在上完课以后应该对不同学生的不足做到心中有数,方便以后为学生辅导,更应该对班里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做重点强调。
❹ 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是一年级孩子的主要特点.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是上好一堂高效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以下是我对一年级组织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课堂教学的组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
1、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耳朵最灵,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需要课堂形式灵活多变.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快坐好”师:“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一年级的课堂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3、老师用儿童化语言讲课.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二、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就要把好质量关
1、加强学生的写字练习、识字练习.在识字教学中可进行形式多样的识字比赛.如:同桌之间比、组与组之间比、男生与女生之间比等.还要引导学生去认识我们身边的一些学过的字,如:广告、标语等,巩固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这样学生识字量会不断得到扩大.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写字练习,这与识字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写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在写字教学中教师更要强调写字姿势,长期严格要求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习惯.学生的执笔姿势尤为重要,正确执笔姿势是写好一手漂亮字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不能忽视这一环节,教师要规范学生的写字笔画、笔顺,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写字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会按书照抄,而且还要记住它们的音、形,理解它们的意思.教师要让学生经常听写,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记忆字形的方法,如:利用、比较法、减偏旁、加偏旁等方法记忆字形,这样有利于学生写字能力、识字能力的提高.
2、加强学生的朗读练习.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通课文.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形成依赖性,使他们不能自主地去学习,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要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通课文、熟读课文,如采取同桌之间、组与组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比赛朗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加强学生用字组词,用词说话、写话练习.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词汇较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组词、说话、写话练习.在学生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让他们用生字练习组词,鼓励学生用一个字组多个词,同时,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练习说一句话,并写下来.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在做好了以上几点的同时,作为教师也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有步骤、有目的、有计划上好每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学习完一个单元都要对该单元进行一次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弥补.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令学生从不自觉学习转变到自觉学习上来,学生学习才能有进步,才能提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实践总结,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只有细心加耐心加爱心,才能使课堂能够高效.
❺ 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语文课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
参与是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
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不要越俎代疱,细嚼慢喂,将本来可以富有情趣的识字教学,变得机械枯燥、索然无味。
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识字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从哪儿已经学会了什么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哪个字。学生自选生字汇报,学习的自主权大了,利于学生自我表现,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于激励。教学中,我们允许学生识记字形方法的多样性,不轻易否定学生。学生在教师宽容的评价中,变得有信心、有创见。
二、引导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
汉字的字形虽然繁简难易不同,但是识记字形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经验,我们也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学生看到生字,就会调用已有的信息,将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记忆了。于是,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中的记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减减。此时,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自己发现的识字方法,学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说出功法”“减法”“换法”。至于有的独体字,则引导学生说出“笔顺法”,稍难的字则是几种方法的“合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发现的识记字形的方法,对照生字,进行检验。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识记方法,记起生字来,简单有效,学习生字也可以变得轻松自如,学生情绪高涨。
这样,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总结出了记忆字形的方法,经历了艰辛的脑力创新过程,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识字的主人。他们会在以后的实践中,不依赖于任何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主动运用,持之以恒,不断训练,逐步形成能力。
三、打破常规,让学生在识字中享受快乐
实践中积累的识字经验,成为学生识生字的基础。汉字造字的规律性,为放手让学生尝试识生率提供了可行性。教学中,我们常常启发学生:“假如让你造这个字,你会怎么造呢?”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动脑,不仅掌握了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主动参与、体验识字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我们还利用归类识字中认识同族字的特点,尝试着打破常规,让学生根据词语,运用规律,自己研究归纳出生字。如教第三册的“识字8”时,我们首先教给学生基本字“包”,让学生掌握音、形、义。再让学生找出带有“包”的熟字“跑”,作为例字引导学生发现:“跑”是用两部分合起来表示的,“足”与字的意思有关,“包”与读音差不多。接着出示新词:花()、水()、火()、吃()。学生借助声旁“包”宇,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自己试着创造出这几个生字。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创造的字,并说出理由,又在班上交流。这样的设计,打破了归类识字课的一般做法,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运用规律识字,把学生当作探求知识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活动,其意义已超过了识字教学本身,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四、指导编谜,让学生轻松记住字形
低年级学生对谜语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活泼有趣,我们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谜语与学生的识记生字联系起来。除了编谜让学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谜语。教学“闪”字时,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分成“人”“门”,在老师的动作暗示下,学生心领神会,编出了谜语“人很快进了门”,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还懂了字义呢。又如“兽”字是小学阶段学生容易写错的一个字。教学中,先让学生把字分解成四部分,再引导学生联想到野兽的特点,学生编成了谜语“头上两只角,整日田里跑,张着一大口,凶猛又可怕”。学生学着编谜语,一定会认真分析字形,抓住特点。这样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在轻松的气氛中,难点已化解。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引导创境,让学生巧妙记住宇形
有些生字字形复杂,或某些部件与熟字相近,低年级学生往往张冠李戴。教学中,我们找出各部件的联系,或抓住容易错的地方,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进行联想,让他们在形象风趣的语言中,巧妙地记住字形,强化了识字效果。如“柳”字,一直到高年级都有学生把右边的撇忘掉,我们在教学中就抓这一重要笔画,引导学生想像着微风吹来了,柳枝是什么样子呢?有的柳枝细些,微风中轻轻地飘了起来;有的柳枝粗些,微风中还是那样直直的。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再也不会将那“微风中飘起的柳枝”给忘了。
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将特别的字形与形象的情境联系起来。学生以后运用这个生字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相应的情景,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语言,一定不会把字写错了。
实践证明,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灵活地融合上述几点的做法,学生能主动参与,成为识字的主人,提高了识字的能力,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❻ 部编一年级语文哪些地方突出了语文学科特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
❼ 一年级语文课,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
每天的课堂教学总是被这事那事冲散,每天的课堂教学总是有讲不完的话,唠叨不完的叮嘱,这不,我的嘴上功夫又开始了:“孩子们,你们没有养成习惯之前一定要让父母检查督促,千万不要偷懒!”“孩子们,只有学会学习,你才有可能学好,否则,你再怎么努力也学不好!”“孩子们,学习是你们自己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希望你们都能主动学习,主动读书,主动练字,做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孩子们,提笔即是练字时,注意坐姿和握笔的姿势,更要注意一笔一画,端端正正!”“孩子们,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大家快看,范鑫铭多会读书哇,她把书读在脸上了!”……尽管如此,我仍感觉自己还有很多方法没有教给孩子们,我仍感觉孩子们好多习惯都不到位,我仍感觉每天需要重复交代的事情还有很多。一个学期过去后,我发现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懂话了,汉语拼音的基本功也已扎根,那么,面对活泼好动、自由式成长的这些孩子来说,我们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呢?这个小儿科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耳闻目睹许多初中老师抱怨小学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面太狭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欠佳,更不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再多次聆听专家教授对当今语文课堂的不满和批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顿感自己:越教越不会教语文了!越教越不知道该教给学生什么了!不管怎么样,面对活泼可爱的孩子,面对叽叽喳喳的一年级精灵鸟,我还是想为孩子们的学习做点什么。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一些得当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赢得事半功倍之效。一年级孩子,在学习上就好比一张白纸,我们需要在他们的心田里绘画出什么样的七彩画呢?近段时间思考再三,我决定还是先从以下方面做起吧。学习态度方面(五学会)1、学会坚持坚持每天识字写字坚持每天阅读故事书坚持每天写日记坚持做事认真用心2、学会用心牢记: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用心学习用心打扫卫生用心做作业用心玩耍3、学会守时上学放学要守时完成作业要守时晚上休息要守时4、学会守信对自己要守信,说到做到对别人更要守信,说到做到5、学会自信自信在心中自信在口中自信在手上自信在脸上自信落实到行动上学习方法方面(九学会)1、学会预习一年级要求:把课文读五遍,标出自然段,给“我会认”的生字圈加拼音并组词,观察“我会写”的生字并组词。2、学会复习一年级要求:篇篇课文熟读至诵读,“我会认”的生字会注音会组词会应用,“我会写”的生字会书写会注音会组词会应用,课后练习会举一反三。3、学会读书一年级要求:第一遍拼着读,第二遍指着读,第三遍看着读,第四遍正确流利读,第五遍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第六遍读出自己的感情。指导方法是:教师范读、各种形式的赛读、及时评价读、想象读、放电影读等。4、学会识字写字识字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看图识字、读书识字、生活识字、趣味识字、猜谜语识字等;写字方法有:观察发现法、手指眼看口说脑记法、一笔一画端端正正书写法、正确美观规范法等。5、学会倾听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不做小动作,不东张西望,不打瞌睡,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6、学会思考在读书中思考,在做题中思考,在写字时思考,在表达时思考,在倾听时思考,在玩耍中思考。7、学会想象看图想象,读句子想象。8、学会表达通过绘画表达,通过口头讲述表达,通过日记表达。9、学会做题首先要学会“三遍”做题法,其次要学会认真书写做题法,再次要懂得用心思考做题法,最后要养成细心检查做题法。学习习惯方面(六养成)1、养成阅读习惯每天坚持读书,大声诵读出来。经验证明:一个经常读课外书的学生与从来没有读过课外书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水平是相差得很远的;一个酷爱读书的学生与一个讨厌读书的学生,他们的语文能力是相差的很遥远的。从这一点看来,小学语文教学多多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首要条件之一,任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花多些力气去引导学生早些进入课外的阅读层面,这样小学生一旦进入初中之后,他们就会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会提高得很快了。2、养成书写习惯每天坚持练字,提笔即是练字时。3、养成文明习惯学会懂礼貌,学会感恩父母和老师,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4、养成思考习惯记住:会思考的人才是最踏实,最认真,最有魄力的!5、养成条理习惯课前准备要做好,摆放桌前右上角。课后凳子塞桌下,抽屉摆放要合理,进入教室主动学。6、养成积累习惯经典诵读积累,日有所诵积累。如何教给学生这些方法和养成习惯呢?我只想说三句话提醒老师和家长朋友:1、贵在坚持2、勤于查阅3、及时反思总之,一个不懂文字的人很难说他的语文水平是很高的,一个连句子都不会写的学生,是很难读懂别人写的文章的,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很难再自己的文章中表达真情实感的。所以,语文课的学习,是改变学生的开始,也是改变教师的开始。
❽ 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第一堂语文课
一、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组织活动
教师面对新生,首先要让学生消除对新环境和新课程的恐惧,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情趣、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贝特勒克教师显然深谙此道。一本《姜饼男人》的“巨书”,本来是会给孩子们带来学习上的巨大压力的,但在教师惟妙惟肖、用游戏口吻的故事讲述中,孩子们的压力化解了。为了寻找姜饼男人,孩子们认识了学校里应该认识的人:厨师、门卫、护士,辅导主任、校长,还了解了应该知道的餐厅、浴室、储藏室、卫生室、辅导主任办公室、校长室等部门。可贵的是,学校的所有人员从校长到员工都参与了孩子的游戏活动,共同构建出这一堂令人难忘的课程,点燃了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孩子对新校园充满了向往。
二、用童话共振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
贝特勒克用自己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刚入小学的孩子,对学习拼音、识字感到很陌生,并且不感兴趣,所以,一年级语文课的首要任务不是让孩子先学习拼音和写字,而是先让孩子学会阅读,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教一年级的语文第一课《上学歌》时,如果教师只是干巴巴朗读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孩子们也许也不会感到有什么新鲜,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好,今天上学来的时候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开心吗?为什么开心?上学的时候能不能迟到啊?……”当孩子们叽叽喳喳根据引导说出儿歌的内容时,教师说:“教师可以把刚才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唱出来,想听吗?”然后,教师就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上学歌》。并要求鼓励孩子动起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编动作,这样既满足了低年级孩子好动的年龄特点,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创编动作来理解儿歌的含义。最后,教师就把孩子们说的、唱的和跳的内容用儿歌的形式说出来,再让孩子跟读一遍,这节课就基本完成了。低年级的教师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还要像幼儿园的教师一样用他们喜欢听的甜甜的、柔柔的语气,让孩子们觉得很亲切,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喜欢上小学教师。
三、发挥游戏的作用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
课堂形式单一会让刚入小学的孩子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升入到小学,所有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走出幼儿园的上课模式。游戏对他们来说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特别在语文课上,教师语言的组织、肢体的发挥尤为重要,如果满堂灌的话,孩子就会失去上课的兴趣,他们就会开始拍桌子、敲笔盒、和同伴喧哗、钻桌子、手舞足蹈等,根本不在意教师在讲什么,此时,教师就要学会组织,就要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引导。教师还要学会鼓励和奖励孩子们的表现,如“叮叮当,你真棒;”“小红花愿意和表现棒的孩子做朋友”等。这样,用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孩子们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想法设法地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学习贝特勒克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自己设计的课堂上来,同时,求教师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总之,要上好一年级的每一节语文课,教师就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教学经验,有很好地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喜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让孩子们尽快走出幼儿园的行为习惯而适应小学生活,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❾ 一年级语文课文怎么激发孩子的兴趣
您好,语文的提高要靠平时的积累,而这个积累的过程就需要孩子对语文的兴趣,而且要从小开始,那么,如何提高孩子对语文的兴趣呢?
积极动员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不好,其它学科也难以学好;语文学不好,将来工作也不易做好。语文内涵丰富,只要努力,学好语文会使人聪明起来。将来长大后要为人民服务,当科学家,为祖国作贡献,是必须要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的,而尤其要掌握好语文这一基础学科的知识。教师在第一课堂上,创设了一种充满魅力的课堂,这样因时而启,相机而发,能在学生的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利用学校的大型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学校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学雷锋活动、植树活动,夏令营等,学生对此类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却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感受、体会表达出来。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详细解释说明努力学习语文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作用,在学生面前再打开一扇正确看待语文知识的窗口。学生清楚、理解了语文学习的社会、现实意义,自然就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也很重要。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喜欢所教科目的老师,使之产生崇拜感才会对那门科目感兴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