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八年级语文上册总结

八年级语文上册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31 21:24:07

❶ 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简短的100个字的工作总结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什么才是我要的幸福,是拥有无尽的财版富,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受人权注目的地位,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古往今来,无数人执着地追求着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怀抱着幸福的梦想,吞下了长生不老丹,飞上九天,成了月中仙子.可独守着寒冷的广寒宫,她是否会感到做神仙的幸福呢.
而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马蒂尔德,在戴上项链做着幸福的梦的同时,却没有想到这幸福是那样地短暂,她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嗜财如命的葛朗台,拥有如山的金币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但当他年老力衰地坐在轮椅上盯着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时,这样的幸福是多么的可悲.

❷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总结

1、 文学常识――新闻、消息和通讯
(1)新闻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而言,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的事实。
(2)消息
指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3)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
(4)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
2、 以《芦花荡》为例,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人物描写①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②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③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④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2)环境描写
①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
②深刻地表现文章主题。
(3)《芦花荡》中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故事的传奇色彩
3、以《蜡烛》一文为例,探究文中母亲的心理活动,根据她的举动(动作描写)感知、体会她的内心世界
4、以《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为例,体味作者充满讽刺意味的语言和丰富的思想
5、词语积累
一、新闻两则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阻遏:阻止。
二、芦花荡
阴森:阴沉可怕
月明风清:月光明亮,清风微动。形容美好的夜晚。
悠闲:闲适自在。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阴惨:阴森凄惨。
飒飒:形容风雨声。
闷热:天气很热,气压低,湿度大,使人感到呼吸不畅快。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三、蜡烛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块。
匍匐:爬行。
僵硬:肢体不能活动。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东西。
肃穆:严肃而恭敬。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
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赞誉:称赞。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恍若:仿佛。
惊骇:惊慌害怕。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晨曦:早晨的阳光。
瞥见:一眼看见。
荡然无存:空荡荡的什么东西都不存在了。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五、亲爱的爸爸妈妈
发泄:(把情绪或情欲)发泄出来。
杀戮:杀害(多指大量的);屠杀。
苦雨:连绵不停地雨,久下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蜿蜒: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肃穆:严肃而恭敬。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理。
憧憬:向往。

❸ 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古诗词总结 共12首


】(
)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何时复西归?


2、【
】(
"唐)东皋
望,
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


3、【
】(孟浩然 唐)木
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
】(孟浩然 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
】(
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


。日暮
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李白 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
】(刘禹锡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


8、【
】(
北宋)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
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
】(苏轼 北宋)兰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


10、【
】(陆游 南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独立阅读文言文两篇:

1、

孔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


(明)

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
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
痴,更有痴似
者!

❹ 求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上所有的成语!!总结~~!!

第一课:负隅顽抗 锐不可当 英勇善战
二 :张皇失措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三 永垂不朽 精疲力竭
四 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 富丽堂皇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五 天昏地暗 片纸只字
六 莫名其妙 情有可原 深不可测
七 触目伤怀 祸不单行 情郁于中
八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自言自语 若有所失
十 长途跋涉 穷困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从容不迫 识文断字 绘声绘色
十一 惟妙惟肖 独一无二 巧妙绝伦 交头接耳
十二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前瞻后顾
十三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 珠光宝气
十四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
十六 风雪载途 销声匿迹 草长莺飞 周而复始 衰草连天
十七 相安无事 永无止境 难能可贵 悲喜交集
十八 天衣无缝 毫无疑问 冰天雪地
十九 啸聚山林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赶尽杀绝 与日俱减 为所欲为
二十 变化多端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二十一 世外桃源 怡然自乐 豁然开朗 不足为外人道 无人问津
二十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二十三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所有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课《新闻两则》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习要点: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培养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把握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特点,品味本课的语言。 3)探究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学习要点:1)掌握消息的结构。 2)把我消息报道的三个特点。 3)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二课《芦花荡》 学习要点:1)了解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主旨。 2)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3)学习老英雄的爱国精神,培养自己真挚的爱国情感。本课用时文体一课时(2个小时)第三课《蜡烛》学习要点: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 2)把握人物形象,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3)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学习要点:1)了解文章的背景材料。 2)领悟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3)记住祖国的屈辱史,发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学习要点:1)体会重点词语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悟和平的珍贵,增强维护和平的信心。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六课《综合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学习要点:1)培养对资料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 2)通过活动开阔文化视野,增长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二单元 第七课《阿长与<山海经>》学习要点:1)掌握重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探究文章锤炼语言的方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鲁迅先生对一位普通劳动妇女尊敬、感激、怀念之情。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第八课《背影》学习要点: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把握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2)采用多角度阅读等方式进行整体感知,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3)体味父爱的伟大,对父母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第九课《台阶》学习要点:1)积累本文重要生字词;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探究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2)朗读课文,探究文章的写法: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及意义。3)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课《老王》学习要点:1)理清思路,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2)朗读课文,感受语言风格;探究文章的写法。3)理解文章所提倡的人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的思想。本课时用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一课《信客》学习要点:1)识记重点字词;学习文章典雅而又精辟的语言。2)把握文章脉络,品味语言特点,理解思想内容。3)树立诚信为本做人理念。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二课《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学习要点:1)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培养善于与人相处,与人共事,与人合作的精神。 2)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3)提高自己搜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三单元 第十三棵《中国石拱桥》学习要点:1)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2)体味本文准确的语言,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作贡献。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第十四课《桥之美》学习要点:1)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通过理解在内容和表达上都具有个性色彩的句子,提高锤炼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 3)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点,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五课《苏州园林》学习要点:1)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征逐步展开说明的方法。 2)学习本文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 3)体会苏州园林的艺术地位与价值,认识苏州园林的与众不同之处,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六课《故宫博物院》学习要点:1)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有详有略说明事物的方法。 3)认识故宫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激发民族自豪感。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七课《说“屏”》学习要点: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屏”的知识,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2)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特征,感受科学小品文语言的诗意和韵味,增强语感。 3)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获得审美方面的知识。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十八课《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学习要点:1)培养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比较全面的了解桥的结构,功能,建筑材料等,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3)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四单元 第十九课《大自然的语言》学习要点:1)学习积累物候学的有关知识;培养和提高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体会文章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3)激发热爱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第二十课《奇妙的克隆》学习要点:1)了解克隆的相关知识。 2)了解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4)认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本课用时一课时(2个小时)

阅读全文

与八年级语文上册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