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三年级上半学期语文电子课本
http://www.pep.com.cn./
你要选择一下就行回了答
②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
第一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内 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容大石头 8*我不能失信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风筝 11秋天的雨 12*听听,秋的声音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花钟 14蜜蜂 15玩出了名堂 16*找骆驼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孔子拜师 18盘古开天地 19赵州桥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矛和盾的集合 26科利亚的木匣 27陶罐和铁罐 28狮子和鹿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9掌声 30一次成功的实验31 给予树 32*好汉查理 ◎语文园地八
③ 三年级语文所有古诗
1、《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朝代】宋。诗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释义: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朝代】唐。诗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释义: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3、《乞巧》作者林杰【朝代】唐。诗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千万条。
释义:今天七月七,晚上大家看看那晴朗的天空啊,牛郎和织女牵着大水牛、牵着两孩子,正在渡过天河上架起的喜鹊桥呢。各家各户的大小姑娘们望着天上的月亮,诚心诚意地向神灵乞求机巧和智慧,她们对着月光把红丝线穿进针孔,穿了一条又一条,这一夜不知穿了多少红线啊
4、《嫦娥》作者李商隐【朝代】唐。诗文: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释义: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3)三年级上册语文书本扩展阅读:
《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重印出版的教材,包括8组32篇课文及8篇选读课文 ,供三年级上学期使用。
第三组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风筝,11秋天的雨,12*听听,秋的声音。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乞巧》是唐朝诗人林杰的诗,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
《常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④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书在哪可以买到
当地的新华书店,他们那肯定有,学校都是向新华书店订的书。
⑤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
1我们的民族小学
2金色的草地
3爬天都峰
4槐乡的孩子
5灰雀
6小摄影师
7奇怪的大石头内
8我不能失信
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容日忆山东兄弟
10风筝
11秋天的雨
12听听,秋的声音
13花钟
14蜜蜂
15玩出了名堂
16找骆驼
17孔子拜师
18盘古开天地
19赵州桥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4东方之珠
25矛和盾的集合
26科利亚的木匣
27陶罐和铁罐
28狮子和鹿
29掌声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31给予树
32好汉查理
选读课文
1不懂就要问
2做风车的故事
3五花山
4六个矮儿子
5神笔马良
6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7喜爱音乐的白鲸
8信箱
是目录吗?
⑥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我的孩子在教育局实验小学上三年级,发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
⑦ 小学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
1。99页的读读记记:严严实实来来往往舒舒服服确确实实又松又软又香又脆又唱又跳又说又笑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闻不问
2。132页的读读记记: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满载而归目不转睛恍然大悟五洲四海举世闻名高楼大厦应有尽有
3。131页的读读背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为师友,习礼仪.
4。131页的我的发现:圆溜溜笑呵呵静悄悄绿油油胖乎乎乐陶陶雾沉沉黑糊糊红扑扑喜滋滋雨蒙蒙白花花
5。114页的我的发现:傲慢懦弱丑陋愚蠢谦虚勇敢美丽聪明
6。114页的读读背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7。98页的古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8。115页的故事:
刻舟求剑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他一不小心,把挂在身上的宝刀掉进江里去了,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有人催他:"还不快捞!在船舷上刻记号在什么用啊?"
那个人不慌不忙地指了指刻的记号,说:"不用着急,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从这儿跳下去,准能把宝剑捞上来."
⑧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爱什么颜色》原文
我爱碧绿的颜色,因为——禾苗是碧绿的,小草是碧绿的,我生活在农村,连我的梦,专也是碧绿的。
我爱火红的颜色,因为——枫叶是火红的,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们的队旗,我的心,也是火红的。
我爱蔚蓝的颜色,因为——辽阔的天空是蔚蓝的,无边的大海是蔚蓝的,将来我要当一名海军战士,乘风破浪,保卫海疆。我属穿的那身威武的军装,也将是蔚蓝的。
(8)三年级上册语文书本扩展阅读:
《爱什么颜色》是北师大版第五册(即三年级上册)课文,作者樊发稼。课文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世界万紫千红与生活多姿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以及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樊发稼,诗人、文学评论家。1937年生,上海人。 195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
⑨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书内容
三年级抄上册语文
第袭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第2课《金色的草地》 第3课《爬天都峰》 第4课《槐乡的孩子》 第5课《灰雀》 第6课《小摄影师》 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 第8课《我不能失信》 第9课《古诗两首》 第10课《风筝》 第11课《秋天的雨》 第12课《听听,秋的声音》 第13课《花钟》 第14课《蜜蜂》 第15课《玩出了名堂》 第16课《找骆驼》 第17课《孔子拜师》 第18课《盘古开天地》 第19课《赵州桥》 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第21课《古诗两首》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24课《香港,璀璨的明》 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课《科利亚的木匣》 第27课《陶罐和铁罐》 第28课《狮子和鹿》 第29课《掌声》 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 第31课《给予树》 第32课《好汉查理》仅供参考,详见课本
⑩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书
1,有五首,分别如抄下: 1)《夜书袭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望天门山》唐代: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