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语文课堂作业本25课六年级上册答案人教版

语文课堂作业本25课六年级上册答案人教版

发布时间:2020-12-30 05:16:57

Ⅰ 求人教2013新版七上语文作业本第25课《河中石兽》答案。(图片也可以)

一、1.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回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答
2.讲学家的笑: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能力。
老河兵的笑: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二、(我就不写题号了)一起 过了 寻找 终于、到底 凡是 依照

(打字,累死我了……)

Ⅱ 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的翻译

华歆遇子弟甚整①,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②;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③,而二门之里④,两不失雍熙之轨焉。⑤
「注释」
①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遇:对待。整:严整,严肃。
②闲室:私室,家中。朝典:朝廷拜见皇帝的礼仪典制。
③恣:放纵。
④二门:两家。
⑤雍熙:和乐。
「译文」
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即使在家中,也仪态庄重,犹如朝见皇帝那样讲求规矩。陈元方兄弟却极随和,两家之间并没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十一割席分座
管宁①、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②,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③,曰:" 子非吾友也!"
「注释」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时人,不仕而终。
②轩冕:此单指车子。
③宁割席分坐:后人以" 管宁割席" 、" 割席分坐" 喻朋友断交。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十二形骸之外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①。歆腊日尝集子侄燕饮②,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③,张曰:" 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注释」
①王朗:字景兴,汉末魏时人,儒雅博学,官至司徒。推:推崇。
②腊日:年终祭祀的日子。燕饮:举行宴会饮酒,燕,同" 宴".
③张华:字茂先,以博学著称,官至司空,被赵王司马伦杀害
「译文」
王朗常常推崇华歆的见识和气度。华歆腊日那天曾召集子侄们宴饮,王朗也学着华歆那样做。有人把这事儿说给张华听,张华说:" 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外表的东西,所以王朗和华歆的距离就更远了。"
十三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 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 一会儿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托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于是就继续带着他赶路。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
十四王祥事母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①。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②,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注释」
①王祥:字休征,魏晋时人,以孝著称。因侍奉母亲,很晚才出来做官。谨:谨慎,小心。
②私起:起来小便。
「译文」
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家中有一棵李树,结的果子很好,后母就让王祥一直看着它。一天突然风雨大作,王祥抱着李树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觉,后母进来躲在暗处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来撒尿,后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没杀成王祥。王祥回来后,得知后母为此事遗憾,就跪在后母面前请求处死。后母于是感动醒悟了,从此像关爱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关爱王祥。
十五嗣宗谨慎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①,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②。
「注释」
①晋文王:司马昭,司马懿的二儿子。魏时任大将军,专揽朝政,死后谥" 文" ,因此称晋文王。阮嗣宗:阮籍,字嗣宗," 竹林七贤" 之一,好老庄,纵酒放达。
②臧否:褒贬,评价。
「译文」
晋文王(司马昭)称赞阮籍极其谨慎,每次和他聊天,说的都是玄虚高远的事情,从不评判人物。

Ⅲ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浙江教育出版社)25课

1.辐




2.①映——应
②芭——笆
③奇——其
3.(太多了,不打了)4.风驱赶着我四下乱窜,为了专躲避它,我像困属兽一样团团转,之后我感到呼吸困难:一个膝盖硌着我的胸膛。一个膝盖。我在天使的重负下挣扎。5①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②通过这样的经历,“我”可以重新找到农民的真谛,在群星种寻找自己的真理。6.城市的生活安于现状,缺乏活力,不能找到真理。7.示例:“除了你们的痛苦,什么我都不在乎。”这句话深刻地显现了“我”即使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心里还牵挂别人,使之变得丰富、厚实、有意义。10.生命的价值不是用长短来评价的,只要有目标,有理想,并能为之而奋斗,生命就有价值了。11.是有限的生命变得有价值,使其更精彩,更厚实。12.(自己做,不想打字了)
参考资料:
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Ⅳ 初一 下册 语文作业本25课的答案

自己番薯啊

Ⅳ 曹刿论战 把人教版语文作业本九下25课曹刿论战的所有题目告诉我下、谢谢

一、默来读课文,复述课文源内容.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三、曹刿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谈谈你对两句话的理解.
四、背诵课文.

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第4、5题全部答案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1 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读音或字。
划去2 划去1
划去2 划去1
划去2 划去2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3 1 2
3 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写三个描写花的成语。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4 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花的海洋 山阴道上 应接不暇 让别人看 别人的花 耐人寻味
(2)读到文中画横线句子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我仿佛看到了花的世界,一朵朵花儿争奇斗艳,互相比美:菊花与吊兰互相报喜,菊花高兴的说:“我的花瓣越长越美了。”吊兰说:“是呀!我的根渐渐垂下,是给人们看的。”
(仅供参考,写得不好,请见谅)
(3)文中哪句话具体表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用“—”画出来。
这个句子是:每一家都是这样,...........,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5 小练笔
我们都把自己心爱的图书捐到了图书角,这是“我为人人”,我们又从图书角借别人的书看,这是“人人为我”,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我为人人”,那么我们将得到“人人为我” 的文明世界。(仅供参考,写得不好,请见谅)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25课《伯牙绝弦》答案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擅长,长于)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良好)
善:①善良。②良好。③熟悉。④擅长,长于。⑤容易。
2.照样子,写词语。
泰山峨峨 江河洋洋 清风徐徐 明月皎皎 炊烟袅袅 春雨潇潇 白雪皑皑 芳草萋萋 杨柳依依 云雾蒙蒙 霞光灼灼
3.解释带点的字,并写出整句话的意思。
(1)伯牙鼓(弹)琴,志(心里想)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像,好像)泰山!”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2)伯牙所念(想到的),钟子期必(都)得(懂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领悟到他的心意。
(3)子期死,伯牙谓(觉得)世再无知音,乃(于是)破琴绝(断)弦,终身不复(再,重新)鼓。
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复弹琴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照样子再写几句。
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1.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2.伯牙鼓琴,志在春雨,钟子期曰:“ 善哉,(潇潇)兮若(春雨)!”志在云雾,钟子期曰 :“善哉,(蒙蒙)乎若(云雾)!”
3.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钟子期曰:“ 善哉,(袅袅)兮若(炊烟)!”志在杨柳,钟子期曰 :“善哉,(依依)乎若(杨柳)!”
4.伯牙鼓琴,志在白雪,钟子期曰:“ 善哉,(皑皑)兮若(白雪)!”志在芳草,钟子期曰 :“善哉,(萋萋)乎若(芳草)!”
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上述种种场景,这句话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答:因为伯牙认为:钟子期是唯一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是自己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2)通过学习,你对“知音”有了什么认识?
答:“知音”,就是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有共同语言的人。 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
(3)看到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答:“伯牙,你的一举一动都是悲壮的,你的举动,见证了你与子期的深情厚谊。当你摔琴时,你一定在想着子期,想起你们初相逢的时候,想起你们弹琴交谈的时候,也想起了你见子期最后一面时依依惜别的画面。想到这儿,你一定悲痛不已,看着这台古琴,根根琴弦幻出子期的面影,你是多么不舍。“砰”听见琴摔随的声音,那也是你心碎的声音。此时,高山默默,它在想:“伯牙呀,既然你赋予我灵性,就让我的灵性随逝去的琴声而去吧!”此时,江河无语,它在想:“伯牙呀,既然你的创作赋予我美感,就让我的美感随你对子期的怀念深埋于地下吧!”看,伯牙,江河,高山都沉默了,你的心也一定很痛很痛,那种痛是难以言喻的,没了知音,弹琴还有什么乐趣可求,还怎么能叫艺术。伯牙,你的做法,是一种友谊的追求,更是对朋友的怀念,是的,这就是知音!

Ⅷ 九上语文作业本25课题目,速求

25 词五首
1 ( 1 )温庭绮李清照(2 )同牌名题目( )曲子词长短句闽2 ( l )过尽千帆皆不是(2 )将军白发征夫泪(3 )物是人非事事休(4 奋会挽雕弓如满月3 ( l )东汉窦宪率兵攻打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2 )孙权曾经“乘马射虎”口( 3 )汉文帝时,石中太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报战果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被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建议,派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4 )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骏”,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4 ( 1 )部下(2 )奏(3 )像· · · · · 一样(4 )了结,把事清做完5 一方面表明前面所述的年轻时的经历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表明自己已然衰老,壮志不遂,心中抑郁、喷慈。6 题材卜:写军营里的生活场景,看剑、听吹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马、挽弓,这种种陪境都极勇猛、雄健。思想感清上表达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7 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诗人因友人远去而独自伤心)和“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之水反衬诗人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清。8 “青山力里孤舟”与第二句“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清。此句将写景与抒隋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起,清挚意深,别有韵味。9 略(提示:要表现这样一些要素: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望着烟波浩渺的江水,等待叹别不归的爱人,帆来帆往,日出日落,由希望变失望)

Ⅸ 六年级上册25课语文课堂作业本

一、 4 2
二、明月皎来皎自 芳草萋萋 炊烟袅袅 霞光灼灼 流水潺潺
第三大题的答案:弹 想到 好像 伯牙弹琴,心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好像看到了巍峨的泰山。”
想 一定 知道 伯牙所想,钟子期一定知道。
认为 就 断绝 再 子期死,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就摔琴断琴弦,一生不再弹琴。
第三大题的答案:弹 想到 好像 伯牙弹琴,心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好像看到了巍峨的泰山。”
想 一定 知道 伯牙所想,钟子期一定知道。
认为 就 断绝 再 子期死,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就摔琴断琴弦,一生不再弹琴。
第六题:1、摔碎瑶琴风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Ⅹ 浙教版八上语文课堂作业本第25课答案

1、眦来、溅、逾、戍、妪、咽
2、天地、自信、心胸摇荡、简直
3、诗圣、诗史、新安吏、潼关吏、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吏呼一何怒!如啼一何苦
5、跳跑、还能够
(3)停止,完结
(4)形容低微,断续的器声
6、一何是多么的意思。连用两个“一何”加强感情色彩,写出官吏的蛮横和老妇的悲苦和无奈
7、表达了作者对饱受战争折磨人民的同情
8、与杜甫告别后,我回到家中:“同样的房屋,同样的建筑,却早已物是人非,老伴你就这么走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来,这可叫我们怎么办?”
9、苍苍,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
10、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11、(1)握一支粉笔,援孔孟老庄学问
(2)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3)春风送暖柳先舒

我也是浙教版

阅读全文

与语文课堂作业本25课六年级上册答案人教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