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答案
一、(一)书写:视规范、端正、整洁、美观之程度并且大体结合整个卷面情况,分别以“、1、2、3”四层次记分。
(二)1. ①省 ②凫 ③盍 ④佞 ⑤dàn ⑥juàn ⑦zì ⑧dài 2.略3.略
4.(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的微风里][不住地]点头。
二、(一)5.①jū; ②hé; ③xìng; ④háng 6. ①地点: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②人物:来自四方,多是年轻男女 ③方式:对调子,相去不远却互不见面 ④内容:唱的多是情歌 7. ①“多”字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 此处“多”字下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②有总领作用; 具体指的是: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题;互嘲互赞。 8.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 9.开朗活泼、健康美丽、聪明勤劳、能歌善舞
(二)10.童真、童趣。 11.妈妈也意识到孩子认错了字,觉得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所以捂住孩子的嘴巴,生怕他人听见。(意近即可) 12.会。因为孩子并不是在存心丢妈妈的脸;虽说他没有读对一个字,但他那大声读出三个半边字的热情与勇气却是很可贵的。(意近即可) 13. 孩子们为石头穿棉衣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善良,将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意思大体相近即可) 14. 开放题,能围绕主题说出真感受即可。
三、15.①(具)通(俱)②(属)通(嘱)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7. ①乃:于是、就、便。(答对一个即可) ②属:通“嘱”,嘱托。③观:景象。 ④去:离开; 谗:说别人坏话。 ⑤偕:一起,一同。 ⑥微:没有; 归:归依。
18.①我曾经寻求古代仁人志士的思想感情,或许与上面的那两种心情不一样。②不因为外部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五、19.略
⑵ 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测试答案
我有浙江版的答案不过很多很难打字诶我试试看能不能照起来给你
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题自己写吧
2B 3D 4A 5 √ ×来 √ √ √ ×
7<1>都变成自声音 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2>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一湾浅浅 8余光中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9这是你们的光荣 说的不够得体应该为这是我们的光荣。
⑷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语文 月考测试题
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试卷
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过l˜( ) lŠng听( ) ti‚n静( ) xiˆ渎( ) d’信(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如果一个“(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思)”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 )
⑵正是这种(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的朦胧美使人陶醉在美妙的艺术胜境中,浮想联翩,浑然忘我。( )
⑶艺术之魅力竟至于此,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矣。( )
⑷英国各大报纸和电视台披露了一条令人(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的特大新闻。( )
3.填空:
⑴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⑵细雨鱼儿出,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4.《蒙娜丽莎》是 著名艺术家 的名画。
5.下列四句诗中,填入语段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
D、乱花渐欲迷人眼。
6.同样一句话,说话时重音不同,强调的意思也不一样。按照括号里的要求,下面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说?请你用着重号(·)给它标上重音。
A、你为什么这么高兴?(询问原因)
B、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强调程度)
第二部分:
(一)
近五百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怀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引起种种猜测和议论。
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当你注视她的面容时,先是看到微笑,继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再次神秘地隐去……难道画中美人真的活了吗?难道蒙娜丽莎会“变脸”吗?达·芬奇是怎样捕捉如此美丽又神秘的表情的呢?为什么别的画家没有模仿呢?
意大利文中有一个字用以描述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所采用的“无界渐变着色法”:sfumato(词根为fume:烟),意思是朦胧似烟凭想象。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朦胧美使人陶醉在美妙的艺术胜境中,浮想联翩,浑然忘我。
我有幸见到过现藏于巴黎罗浮宫的《蒙娜丽莎》真迹,她那带着神秘微笑的美丽倩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无数观赏者。艺术之魅力竟至于此,可叹为观止矣。
最近事态有出乎意料的发展。哈佛大学的一位脑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列文斯通以科学观点对蒙娜丽莎微笑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她认为蒙娜丽莎之所以时隐时现,是由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本性所致。
列文斯通博士是研究视觉系统的权威学者。她特别对人的眼睛和大脑如何处理视觉形象的光照度和对比度感兴趣。最近她在写一本关于艺术和大脑的书,编辑建议她不妨学习一些美术史。她在一本名为《美术故事》的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我知道你已看过这幅画不下一百次,但是再看,就这么看……”她照着做了——近看远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她感觉到这幅名画具有一种闪烁的特性,但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一天她在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忽有所悟: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我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列文斯通大喜过望: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终于解开了!
7.选文第一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8.第二段中的四个问句起什么作用?
9.第四段中“艺术之魅力竟至于此”中的“此”是指 。
10.为什么说列文斯通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二)
开发小行星漫想
人类对小行星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根据对“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即陨星进行化学分析,发现碳质陨星的含碳量很高,还含有高达20%的水分。这就为人类今后的移居提供了一线生机。硅质陨星含有丰富的无需加工的自然铁,典型的硅质陨星中大约10%的重量是铁金属,其中还混有镍。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一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达1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据估计,一立方公里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其中仅镍一项,就足够人类消耗一百年。
如此诱人的财富,人类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了。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已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首先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小行星,用航天飞机发射一种配有挖掘设备的飞行器,登上小行星开采自由金属。然后把金属锭送往宇宙空间工厂加工成阻力较小的翼面状物体,让他们能够半飞半落地穿过大气层而不致熔化。最后用空间拖船把金属块推入地球大气层轨道,溅落到指定海面。由于事先往金属块中充入了特殊的气体,使金属块呈海绵状,所以这种金属块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样一个“天外来客”,一块就可能含有10万吨金属。
据计算:从一颗位置适当的小行星获取一吨自由铁,所花费的能量要比在地球上用高炉冶炼优质铁矿获得一吨铁所需能量少。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11.第二段文字所写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12.在文中选择合适的动词,概括开发小行星的步骤。
一→ 一→ 一→
13.文中体现语言“准确”特点的地方很多,仿照例句举出两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点标出体现语言准确的词或短语。
例句:一立方公里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
①
②
14.为什么说“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三)
吃猫的老鼠
《动物晚报》上登载了一条新闻,标题是《吃猫的老鼠》,一下子轰动了鼠界,乐得老鼠们手 足 。
老鼠怎么会不高兴呢?夜间偷粮、窃油……最大的对头就是老猫。老猫独具夜光眼,四脚长有肉垫,奔跑无声,动作迅速,而且专捕鼠类。老鼠和猫真是不共戴天。现在听说有老鼠能吃老猫,看来猫逮鼠的历史眼望可改写了。于是鼠界派出了一个五鼠代表团,由硕鼠为团长,赴吃猫老鼠的家乡——非洲学习考察。
老鼠取经,不远万里, 山 水,终于到达了非洲。
非洲的人特别,黑如紫檀木,又似煤块。非洲的鼠,也与众不同,个子倒不相上下,可嘴上有层硬壳,而且长得坚硬,可称为“铁嘴老鼠”。
铁嘴老鼠得到消息,有同类自远方来访问,受宠若惊,急忙出门迎接。接进洞中,寒暄几句,代表团团长硕鼠已迫不及待,直截了当地问道:
“听说你们能吃老猫,不知是否当真?”
铁嘴老鼠点点头道:“此话不假。”
“果真如此,不虚此行。”硕鼠心里这样想,脸露喜色。
代表团鼠成员个个心里一乐。
“你们真行!”一位鼠代表由衷夸奖起来。
“不过,你们如何制服老猫倒要请教请教。”硕鼠接着问道。
“这方便。”铁嘴老鼠如此这般说来,话很简单,说来轻巧。
代表们一听有些怀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夜晚,五鼠代表瞪眼旁观,眼看铁嘴老鼠出洞。
一只老猫走过来了。
铁嘴老鼠毫不畏惧,迎上前去,走近老猫身旁,不等老猫张口,就散发出一般浓烈的臭气。这臭气宛如迷魂药,又似毒气弹,老猫嗅到臭味,顿时发抖,瘫软,动弹不得。铁嘴老鼠不失时机,纵身一跃,用尖利的牙齿咬断了老猫的喉管,然后拼命吮吸,吸尽猫血,再将死猫拖进洞里,让大家吞食。
鼠代表,平生第一次尝到了猫肉,着实解十艮。
鼠能吃猫,它们深信不疑了。如何制服老猫,看来的确方便,鼠代表们心 神 ;就是靠那股臭气,这又有什么难呢?只要憋足一股劲。它们以为取得了真经,便兴冲冲告辞,踏上归途。
回来一汇报,老鼠们齐声欢呼。
硕鼠迫不及待,决定当夜出洞试它一试,叫大家看看奇迹。
硕鼠堂而皇之地出洞。
一只老猫走过来了。
“今晚要叫你尝尝我的厉害。”硕鼠心里说。
它毫不畏惧地迎上前去,临近老猫,憋足劲,放了一个臭屁。
老猫既不抖,又不瘫。
“怎么搞的?”硕鼠慌了。正想转身逃跑,哪里还来得及,老猫一张嘴,一口就咬住了硕鼠的脖子。
观望的老鼠,逃的逃,溜的溜,心想:有什么屁用!还不是猫吃老鼠。
是的,屁有什么用。硕鼠闻味臆断,以为得了真经,结局只能是悲剧。唉,老鼠怎么能知道世上事物的特殊性呢?
15.在文中画横线成语的空白处填写上恰当的汉字。
16.文中加点词“奇迹”指的是什么?
17.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在表达内容、结构方面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
①在内容表达方面的作用:
②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③所体现出的语言特色:
18.硕鼠等辈从非洲取回“真经”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19、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童话故事的中心。
第三部分:
选择你拿手的题目,写一篇500字的记叙文。
⑴我有一个美梦
⑵在梦中
第四单元检测题答案
1.略 2.⑴充耳不闻⑵扑朔迷离⑶叹为观止⑷触目惊心 3.⑴晴川历历汉阳树⑵微风燕子斜。 4.意大利;达·芬奇 5.C 6.A、为什么B、这么 7.点题,引出下文。 8.设置悬念。 9.她那带着神秘微笑的美丽倩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无数观赏者。 10.因为她的解释必竟是一种推测,并不代表画的作者的意图。(意近即可) 11.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 12.选择、开采、加工、推入 13.选句加点时注意表示约数、程度的词即可。 14.因为小行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开发小行星可以为人类节约能源,所以说开发小行星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意近即可) 15.略 16.硕鼠心目中的“老鼠能吃掉猫”的“真经”。 17.①照应上文老鼠从非洲取回的所谓“真经”。②承上(上段中老鼠的内心活动)启下。③生动、形象、幽默。 18.硕鼠被猫咬死,观望的老鼠逃的逃,溜的溜。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是硕鼠等辈不懂得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特殊性。它们不是非洲那样的“铁嘴老鼠”,不能放出非洲鼠所能够放出的可把猫熏昏的“浓烈的臭气”,却一味照搬非洲老鼠的经验,其结果自然只能是悲剧下场。(意近即可) 19.世间的事物具有特殊性,不结合自身实际,盲目照搬他人做法,必然失败。
⑸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答案
哇,好多耶,我给你发阅读题的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