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三上语文课件第30课

三上语文课件第30课

发布时间:2020-12-29 17:22:01

㈠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0课 《我是什么》

主题: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写字能力的研究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识字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11个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策略:
1、识字:运用卡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识字:随文识字、引导学生猜谜、串烧拓展识字,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
2、写字:指导学生掌握写好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件出示?
1、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位神秘的老朋友,它是谁呢?(点击课件?)见到他我们就会出现满脑子的问题,你也能用问号提个问题吗?(4人)
2、有个小朋友问了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点击课件课题)。怎么没有问号了,原来他是在心里问的,你来替他问一问吧。
3、让我们读读课文,找找我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不熟的字多读几遍。并想一想:我是什么。
2、同桌用卡片打扑克读准字音,先读完的同桌间互相击掌祝贺,然后坐正。
三、检查字词进行学法指导
(一)、汇报
1、你知道“我”是什么吗?
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看,生字朋友迫不及待的来了。
2、出示课件带拼音的词语,带拼音有点简单,你行吗?指名读
飘浮雹子暴躁灌溉机器淹没庄稼冲毁灾害
3、去拼音读,你还行吗?开火车读
4、放大词语:
第一遍:齐读
第二遍:女生读(与男生比赛读)
第三遍:男生读
(二)把词语放在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1、课件出示句子,理解“飘浮”
(1)指名读“升到空中…….漂浮”
(2)、课件出示句子2:指导停顿读
(3)、还有一个词语朋友也叫漂浮,你们看,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呢?
(4)、还有什么会在天空飘浮?什么会在水上漂浮?
2、在空中飘浮时,我是一朵朵美丽的白云,来到地面我的脾气就不一样了。他坦白地告诉我们说(出示课件)
(1)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齐读)
(2)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到一组反义词吗?(温和——暴躁)
(3)你们家里谁脾气温和,谁脾气暴躁?
(4)你知道文中的“我”温和是什么样吗?看看图片你就知道了。(出示课件)
(5)(出示图片)啊!它暴躁起来掀起巨浪,简直是太可怕了!
(6)你看“躁”的多难看呀,手拿一个木棒子,大口一张一张又一张的,还直跺脚,我们快给他换换偏旁和他告别吧。(生自由说)
(7)、老师把你们找到的字编成顺口溜,读读吧!
伸手会做操,有水能洗澡,火烤很干燥,嘴多噪音吵,着急暴躁就跺脚。
3、水的脾气时好时坏,好的时候是什么样呢?
(1)出示句子: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指名读句子)你知道什么是灌溉?
(2)出示“灌溉”课件,庄稼缺水了,要浇水。
(3)把词语放回句子中,你一定能读得顺,读得准!课件出示“器”我的长相多有趣,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器”?
预设:(1)、(加一加):“哭”下加两个口
(2)、(编一编):一只大狗看着四口缸。
(3)、(顺口溜):上面两个口,中间一只犬,下面还有两个口,喜欢电来爱喝油。
(4)巧计口诀:一条犬四张“口”,各行各业显身手。
过渡:可他发起脾气来是什么样?
4、出示句子----(女生读)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
你见过雹子吗?(课件中出现雹子),你看雨字头的字还有它们呢。(课件出示)
过渡:他暴躁起来还是什么样?
5、出示句子-----(男生读)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强调多音字“没”,“没”还有什么读音?“没有、淹没”做个动作来表示。理解“淹没”。
6(课件)此时发起了大水,庄稼被------(引读)淹没了。(理解:“淹没”)
7、(课件)哎呀,大水又来到了一座座房屋前,房屋被----(引读)冲毁了,理解“冲毁”。
8、(课件)唉!无情的洪水给人们生活带来是------灾害。
9、这个词中有一个字老师说一个谜语你猜猜!
课件出示:房子着火了。(灾)
再说一个字谜猜一猜:(出示)雨天下包子(雹)
三、律动:读写字歌配乐《天地之间》
四、写字
1、出示课件:读一读(指名领读)将生字按结构归类(课件演示),
2、观察
(1)出示课件:四个左右结构的字,看到左右结构的字,你会想到什么?(一品二比三定位,四看穿插笔)
(2)品头论足比较两边笔画定位笔画串门
3、示范指导:(齐背写字占格口诀)
(上留天下留地,左右能够神双臂。)
(1)、指导写:池
观察三点水的写法:h

㈡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西门豹向老大爷问的四个问题是什么

(1)为什么这里人烟稀少?
(2)谁说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3)新娘是从哪儿来?
(4)发过大水吗?

㈢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我想对西门豹说......写话200字

解答:

我太佩服你了,你用了将计就计,假戏真做的方法帮老百姓破除内了迷信,又和老容百姓兴修水利。我一定要学习你那种做事严谨的精神。
你是个好人,为老百姓破除迷信,还为闹旱灾的邺去兴修水利。你是一个机智过人,胸有成竹,不露声色的人。你办事有条理,办事严谨。我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的聪明智慧。

㈣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30课生字是什么

珍珠泉泉池
珍珠泉为济南第三大名泉,位于济南旧城中心,今泉城路珍珠泉礼堂内北面。在它周围有许多小泉,如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环泉、太乙泉等,被称为珍珠泉泉群。 珍珠泉泉池长42米、宽29米,周围砌以雪花石栏,岸边杨柳轻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气泡自池底冒出,仿佛飘撒的万颗珍珠,迷离动人;泉的西北角有濯缨池,是由泉水汇聚而成,泉水向北流经百花注洲后进入大明湖。珍珠泉区为一座清雅的庭园,松柏苍翠、杨柳低垂,泉池楼阁错落有致;园内罗锅桥西侧,有一株高五、六米的宋代海棠,至今有千年的历史,相传是济南太守曾巩所栽。另外,在珍珠泉北边新建了一座人工湖,砌假山、植苍松,别具一番特色。清代王昶《珍珠泉记》云:“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矶,皆自底以达于面。”人们形容这里的景观是“跳珠溅雪碧玲珑”。附近还有散文泉、朱砂泉、腾蛟泉、等十一处泉水。 珍珠泉照片(20张) 人们传说,珍珠泉的串串“珍珠”是当年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所化。远古时代,历山(今千佛山)下出了一个大贤人——舜,他自小就跟着当地百姓在山下耕种,在群体生活中逐渐显示出超人的品格和才能,三十多岁就被人们推举为首领。尧听说后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后连国君之位也禅让于舜。舜勤于政事,常四方巡视。有一年,舜远行南方,而山东一带遭受了大旱,娥皇、女英便带领父老兄弟早晚祈祷上天降雨,但姐妹二人膝盖跪出了血,天空仍没有一丝云影。 姐妹俩又带领大家向龙王要水,人人双手都磨出血泡,终于挖出一口深井。正在这时,南方传来舜帝病倒于苍梧的消息,娥皇、女英当即启程南行。看着挥泪话别的人们,她们禁不住一串串泪珠洒落大地。突然,“哗啦”一声,泪珠滴处,冒出一股股清泉,泉水如同一串珍珠汩汩涌出,这就是今天的珍珠泉。后人有诗曰:“娥皇女英异别泪,化作珍珠清泉水。”

㈤ 初三语文上册第30课 原文 翻译 字词翻译

考点分析与备考建议
【考点分析】
近年来,中考文言文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基本篇目的作者及朝代; 2.常见重点文言实词的音、形、义;
3.重点语句的背诵与翻译; 4.把握文章重点,概括文章中心;
5.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 6.开放性试题。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预计今后中考对文言知识的考查将会有较大变化:
(1)主观题型增多,单纯选择题减少;(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增多;(3)所选文言文语段逐步走向课外,或课内外结合;(4)题目分量增大,会出现少量的开放型试题;(5)根据新大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各地在中考文言文测试中会相应降低难度,同时可能加大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试题的分量。
【备考建议】
一、基础要牢固,运用要灵活。
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必须夯实基础,特别要注意对字词的理解、记忆。有了牢固的基础,考试中才能灵活运用。
二、把握断句停顿的节奏。
诵读文言文时有时要在句中停顿,就必须辨清语意和结构,使读音上的停顿和语意及语言结构一致。如:”今齐地方千里“就应读成”今齐地/方千里“。
三、注意文言语句的翻译。
1.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要遵循“信”、“达”、“雅”三原则。“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顺;“雅”就是译文要文笔生动优美。
2.翻译的方法
翻译文言文,有两种方法,即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就是按照文言文的词语和语法结构,用现代汉语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不便于直译的,可以联系上下文,根据需要,辅之以意译。也就是说,在翻译时,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注意问题:首先是译句不能脱离原文、原句的意思,必须忠实地表达愿意。其次,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第三,文言文多省略,翻译时要补充。最后,专有名词不翻译。
四、把握意脉,突出整体理解。
考卷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大都是对句子含义、句子作用(在文中的地位)、句子语气、句子表达效果(含品析)和对文段中心意思、思想倾向、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的分析理解。所谓把握译脉,就是对全文的中心意思、结构线索要胸中有数,这是整体理解的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对句、段的分析不能就句论句、就段论段,要统观全局,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将词(关键词)、句、段,段与全文的主旨、作者的思想倾向、时代背景联系起来,综合理解。不能架空分析,牵强附会。在分析过程中可运用联系、比较法。
唐山市友谊中学 李国金
真题解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边加点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 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2.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暮寝而思之
C.臣之妾畏臣 D.何陋之有
3.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
答: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5.将下边这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析】第1题是对文中重点实词的考查,要在平常学习时将其掌握。第2题中涉及的“之”有多种用法,可以作代词,可以作助词“的”,可以表宾语前置,可以用于主谓间取消独立性,可以作动词“去、往”等,例句中的“之”为代词,与B项相同。第3题是对文章理解的考查,涉及到文章的中心。第4题则是对邹忌进谏的语言技巧的考查,侧重于语势和论证关系角度。第5题属翻译句子,并不复杂。
答案:
1.A 2.B 3.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志。(答对其中一方面即可)
4.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从语势与论证关系上谈即可)
5.①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重点落实“孰与”“谓”“于”等词,译句符合句式特点即可)

唐山市友谊中学 黄杰
专题研究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写法赏鉴
1.用设喻的方法讲述道理。
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为譬喻来阐明“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具体形象地刻画人物。
如写邹忌,先是“朝服衣冠,窥镜”,然后是问妻、问妾、问客;见到徐公,先是“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再是“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最后是“暮寝而思之”;人物的动作心理,无不刻画入微。
3.语言简练生动。
一篇300多字的短文,从家事说到国事。写人物,声貌毕肖;叙事实,曲折引人;用语言,简洁生动,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几个字就交代了朝见的过程,省去了进见的“导语”,开门见山地直陈其事。齐王听了谏辞以后,只用一个“善”字就写出了齐王纳谏的决心。威王下令纳谏以后,只三十来字就交代清楚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说明了纳谏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纳谏的效果,只写邻国动态,省去国内情况,这些都是异常简洁的。再看语言的生动: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意思雷同,但句法却各不相同,文字错综,毫不呆板。
4.别致精巧的层次结构。
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很别致,从头到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姓,又是三层。上赏、中赏、下赏,是三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又是三层。这些都是比较容易识记的。在看,邹忌自以为美于徐公这一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三层:“朝”、“旦日”、“明日”是也。邹忌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三层:“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是第一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是第二层;然后到“暮寝而思之”是第三层,找出了矛盾的焦点。全部事态的发展也是三层:邹忌现身说法进行讽谏是第一层;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是第二层;最后使邻近的诸侯国都来入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
二、《愚公移山》中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
这篇寓言中有不少的细节描写,它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而且也为突出文章主旨起了重要的作用。
当愚公提出“吾与汝毕力平险”后,家人“杂然相许”,一个“杂然”道出了大家热情之高。可见,愚公的主张得人心!愚公率领三个人,“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一词,交代了工具之简单而落后。愚公的坚定意志由此可见!邻人京城氏之遗男“跳往助之”,一个动作细节“跳”,既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又道出了其热心参与的态度。可见愚公移山不仅家人赞同,群众也支持!“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一个神态细节“笑”,让读者看到了智叟可掬的自作聪明之态;“北山愚公长息曰”,一个“长息”,写出了愚公早已成竹在胸。二者对比,突出了愚公不畏艰险的精神!

㈥ 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书上第三十课练习

是那里的语文书啊

㈦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30课的难写易错形近有哪些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2013-01-09 | 多音 读音 A.
单选题(本大题共小题, 共100分)

1.(本小题5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B.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C.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D.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核心考点: 生字读音

2.(本小题5分) 下列加点的多音字,在对应词语中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B.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C.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D.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核心考点: 多音字辨析

3.(本小题5分) 下列这些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聚拢 苇秆 鸦鹊无声

B. 骤降 草垫 迫不及待

C. 奥秘 夜墓 左顾右盼

D. 度河 俱乐部 郁郁葱葱

核心考点: 生字的正确写法

4.(本小题5分) 选出下列形近字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词:()

A. 晌亮 晌午 网络 落后

B. 灵霄 夜宵 分辩 辨解

C. 瞭望 瞭乱 棉花 软绵绵

D. 梢头 稍微 熊猫 能够

核心考点: 形近字辨析

5.(本小题5分) 给不同语境中的“载”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载:①记录②装载③年

(1)傍晚,渔夫满载而归。()

(2)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事。()

(3)关于他的身世,许多书上都有记载。()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①②③

核心考点: 一字多义

6.(本小题5分) 给不同语境中的“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闹:①争吵②发生(疾病或灾害)③干,搞,弄

(1)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2)这夫妻俩每闹一次,孩子就要躲在卧室哭半天。()

(3)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A. ②③①

B. ③①②

C. ①②③

核心考点: 一字多义

7.(本小题5分) 请为下面的句子选一组最恰当的关联词。()

()面包店老板怎么想,我()不会用国旗换取面包

A. 因为……所以……

B. 不管……都……

C. 不管……就……

D. 虽然……但是……

核心考点: 连接词使用

8.(本小题5分) 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就会处于黑暗之中。

B. 虽然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我仍然要坚持自己的意见。

C. 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D. 因为小华的字写得快,所以写得好。

核心考点: 连接词使用

9.(本小题5分) 选出下列四个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我们如何报答呢?

(2)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好像在对我打招呼。

(3)他这么能吃,用不了两天,家里就会被他吃穷的。

(4)他这么聪明能干怎能不让大家喜欢呢?

A. 比喻、比喻、陈述、疑问

B. 疑问、拟人、陈述、疑问

C. 比喻、比喻、夸张、反问

D.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

核心考点: 修辞手法

10.(本小题5分) 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少年手里拿的,不正是我白天见到的木雕小象吗?

A. 少年手里拿的,是不是我白天见到的木雕小象呢?

B. 少年手里拿的,不是我白天见到的木雕小象。

C. 少年手里拿的,是我白天见到的木雕小象。

核心考点: 反问句

11.(本小题5分)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B. 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那么鲜艳。

C. 我很久没有听到他那喜悦的笑脸和清脆的歌声了。

D. 小彼得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信,他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核心考点: 修改病句

12.(本小题5分)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B. 这个乡村特别贫困,村里的大人孩子都吃不饱,个个长得面如土色。

C. 这个周末是父亲节,我给爸爸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相信他一定会喜欢。

D. 小智非常喜欢听童话故事,常常幻想自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

核心考点: 修改病句

13.(本小题5分) 按顺序排列下面句子,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它的花,就像五角星,远远望去,就像在绿色的布匹上点缀着一颗颗的红星星。

()茎的顶端,顶着几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就像几个粉红色的小饺子。

()瞧,它的茎微微发红,一片片叶子油亮亮的,就像是打上了一层蜡似的。

()最美丽动人的,要数四季海棠的花朵了。

()四季海棠真是美丽极了!

A. (5)(3)(2)(4)(1)

B. (3)(5)(4)(2)(1)

C. (2)(4)(3)(1)(5)

核心考点: 排列句子

14.(本小题5分) 按顺序排列下面句子,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四条粗壮的腿,有的直,有的有点弯,仿佛在慢慢地向前走。

()写字台上摆着我的小瓷象,它是我最喜欢的玩具。

()长长的鼻子向上翘着,好像在左右摆动,两颗匕首似的牙齿从嘴里伸出来。

()小象屁股后面的那条又小又细的尾巴,从正面看,根本发现不了。

()脑袋两侧有两只扇子般大的耳朵,微微掀起,像是一张一合地扇动着。

()它全身淡黄色,还夹杂着一条条白色的条纹。

A. (4)(1)(2)(5)(3)(6)

B. (5)(1)(3)(6)(4)(2)

C. (5)(1)(4)(6)(3)(2)

核心考点: 排列句子

15.(本小题5分) 回忆古诗《乞巧》,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 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林杰。

B. 乞巧”是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中秋”。“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C. “七夕今宵看碧霄”一句中的“宵”和“霄”分别为“夜晚”和“天空”的意思。

D. 本诗通过描写人们欢度“七夕”节时充满幻想的情节,表现出人们过节时的喜悦和乞求巧手、追求幸福的心愿。

核心考点: 诗文理解

16.(本小题5分) 回忆古诗《嫦娥》,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A. 本诗作者李商隐,唐代文学家,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

B. “长河渐落晓星沉”的“沉”字在这里指“星星低垂,将落未落”

C. “嫦娥应悔偷灵药”一句中的“应”与“答应”的“应”读音相同。

D. 诗的后两句借用“嫦娥奔月”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寂寞的心情。

核心考点: 诗文理解

17.(本小题5分)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嫦娥》是一首七言绝句。

B. 《西门豹》这篇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赞扬了西门豹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C.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赞扬了女娲勤劳善良、不畏艰险的优秀品质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D. 夸父逐日是一个历史故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征服自然的决心,赞扬了夸父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核心考点: 课文理解

18.(本小题5分) 阅读短文《曹冲智救库吏》,回答问题。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他聪明多智,而且很有同情心。

曹操有一具心爱的马鞍藏在仓库里,被老鼠咬坏了。管理仓库的小吏发觉后,吓得面无人色,他想去自首请罪,以减轻处罚,但又怕曹操盛怒之下把自己处死。于是,他赶忙找到曹冲讨办法。曹冲知道这个小吏平日忠厚老实,很同情他,说道:“三天之内,我帮你想想办法,然后你再去自首!”

曹冲回到屋里,用刀在自己的衣裳上戳了个洞,然后装成闷闷不乐的样子。

曹操看到他的神态,问他为何发愁。

“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几个洞。”曹冲说道,“人家都说老鼠咬坏衣裳,对衣裳的主人是不吉祥的。现在我的衣服被老鼠咬坏了,所以伤心。”

“那都是无稽之谈。”曹操说,“老鼠咬坏衣裳是常有的事,不必自寻烦恼。”

曹冲赶紧给库吏报信。过了一会儿,小吏战战兢兢地来向曹操报告马鞍被老鼠咬坏的事。曹操笑道:“冲儿的衣裳挂在身旁,尚且被老鼠咬坏了,何况马鞍挂在仓库的柱子上呢?”

就这样,曹冲用智谋免了库吏可能遭受的责罚。

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

A.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B.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C.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易错点检测题

核心考点: 拼音

19.(本小题5分) 词句对接,我能行!

①面无人色②战战兢兢③闷闷不乐

(1)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2)因有不如意的事儿心里不快活。()

(3)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A. ① ②③

B. ③ ①②

C. ② ③①

核心考点: 词语解释

20.(本小题5分) 对短文《曹冲智救库吏》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曹操有一具心爱的马鞍被曹冲用刀戳坏了。

B. 管理仓库的小吏请曹冲想办法,曹冲让小吏五天后再去自首。

C. 曹冲闷闷不乐是因为衣裳被老鼠咬了几个洞,感到很伤心。

D. 这个故事显示出曹冲的宽厚仁爱与聪明多智。

核心考点: 阅读理解

㈧ 二年级语文第30课我是什么第三自然段中写水最多的句子

我是什抄么

水 → 汽 → 云 → 雨,大风一吹它就走.生描红?什么时候又很“暴躁”呢。通过学生的自由读、说,让学生了解神奇的自然现象、雪

学生欣赏美丽的云图,或为雹,学生自己感受到云的变化,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图片展示)同学们:谁能说说小水珠是怎么变成汽的,多么有趣的水呀:水有这么多的变化。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它还会变魔术呢、雹子,草地上都有一层…… (霜)

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30课是什么内容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主要内容是什么?
语文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内,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容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阅读全文

与三上语文课件第30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