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测试题

发布时间:2020-12-29 17:09:02

⑴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与测试第七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 炽热 栋梁 简陋 膝盖 飘逸 疲倦 无辜 和煦 胸怀 意味深长 全神贯注
二 竖着 2 2 2 1
三 1
从容不迫 深思熟虑 桃红柳绿 侧耳倾听 滔滔不绝 孜孜不倦 直截了当 博大精深 朝夕相处
2
焦急万分——心急如焚/坐立不安/如坐针毡/寝食不安/十万火急万般无奈——无可奈何/百般无奈/无能为力司空见惯——见惯不惊/习以为常/屡见不鲜/见怪不怪/比比皆是/家常便饭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色色俱全/绚丽多彩/色彩缤纷 3 课文里有
四 1
学而时习之, 必有我师焉。 不愤不启, 思不学则殆。
2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3自己写吧
五 抄课文
七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因为“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
2.第④段作者在一一描写了“她”家的家当后,又强调“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一强调?
进一步突现他们家庭的贫穷,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3.第⑥段中,母亲为什么想到了死?
她不忍心让孩子和她一起苦熬岁月。(或:她没有信心和勇气再坚持下去了)
4.你从大儿子的信中读出了什么?
大儿子很爱自己的母亲,很愧对母亲。
5.第⑾段中,大儿子为什么向母亲道歉?
他没有把豆子煮好。
6.第⒀段中母亲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为什么?
儿子的坚强给了她活下去的信念。(或:她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
7.文章开头写道:“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阅读全文后谈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故事中儿子写在纸条上的话给了母亲生存的信念,她把儿子煮剩下的一粒豆子放在身上,这粒豆子是她的护身符,是她希望的寄托,鼓舞她活下去。
8.读完《一颗豆粒》后,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母亲。她历尽艰辛抚养两个儿子,并且最终战胜了死亡。(或者,对大儿子的印象最深。因为他年纪虽小,却承担了所有家务,深深地体谅母亲,使母亲又生出了活下去的信念)
9、为什么以“一颗豆粒”为题?
.“一颗豆粒”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这一颗豆粒虽小,但是意义重大,具有很大的价值,使母亲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以“一颗豆粒”为题,更有新意。

⑵ 江苏版提优夺冠语文(下)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三年级

首页初中试卷初中一年级
〓 语文 更多..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与评估(
∴ 语文版七下第七单元检测试题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二单元考试试
∴ 七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
∴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综合测试
∴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练习《伤仲永》
∴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练习《木兰诗》
〓 数学 更多..
∴ 整式
∴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题(北师大版)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
∴ 初一数学期中测试卷
∴ 第二章回顾与思考
∴ 初一数学期末试题
∴ 初一数学期末试题
〓 英语 更多..
∴ 牛津英语七年级同步练习
∴ 7A Units2-3单元练习卷
∴ 7A Unit 3 Let’s cel
∴ 7B Unit6 复习教学案
∴ 7A Unit 5 复习
∴ 7B Unit4 教学全案
∴ 7B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 7A Unit2 总复习教学案
〓 科学 更多..
∴ 《科学》第二册总复习
∴ 杭州市余杭区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评
∴ 初一科学(下)期中试卷
∴ 初一科学第二册期中考试试卷
∴ 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科学试卷
∴ 七(下)科学提高训练题
∴ 科学第二册期未试巻
∴ 七年级科学生物卷
〓 生物 更多..
∴ 初一生物模拟试题
∴ 七年级初中生物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 初一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 初一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试卷
∴ 初一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试卷
∴ 初一年级生物下册第一单元试卷
∴ 初一年级生物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 初一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 政治 更多..
∴ 初一政治试卷(一)、(二)参考答案
∴ 初一政治试卷(二)
∴ 初一政治试卷(一)
∴ 初一政治第三课试卷
∴ 初一年政治期中考试卷
∴ 初一年政治期中试卷
∴ 初一下政治期中试卷
∴ 初一下学期政治期中试卷
〓 历史 更多..
∴ 初一历史第一册期终练习试卷
∴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
∴ 2007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初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 初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
∴ 初一历史与社会上学期期中练习卷试卷
∴ 初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填空题部分试卷
〓 地理 更多..
∴ 初一地理上册综合测试题(二)
∴ 初一地理上册综合测试题(一)
∴ 地理七年级下学期地图试题
∴ 七年级地理第三节地图试卷
∴ 七年级地理发展与合作试卷
∴ 七年级地理居民与聚落试卷
∴ 七年级地理陆地和海洋试卷
∴ 七年级地理陆地和海洋试题

⑶ 苏教版语文练习与测试单元练习七答案,快来不及了,答案一定要对的

一、看拼音,写词语。
慈祥 栋梁 简陋
膝盖 飘逸 疲倦
污垢 和煦 胸怀
意味深长 全神贯注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分别选第2 2 2 1个

三、按要求写词语。
1.
从容不迫 深思熟虑 桃红柳绿
侧耳倾听 滔滔不绝 孜孜不倦
直截了当 博大精深 和睦相处
2.迫在眉睫 无可奈何
习以为常 五彩缤纷
3.(1)诲人不倦 至圣先师
(2)依依不舍 天各一方

四、句子练习。
1.(1)学而时习之
(2)必有我师焉
(3)不愤不启
(4)思而不学则殆
2.(1)不是 而是
(2)既 又
3.(1)崇尚科学、拒绝邪教是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应具有的清醒认识。
(2)多读好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循循善诱
虚心求教
只有仔细观察,才可能准确的反映现实;
对要写的对象,还必须注入观察着自己独特的思想,赋予其鲜明的个性色彩
2.身残志坚、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3.诲人不倦
性格豪爽
温文尔雅
喻之以理 善施教化

六、口语交际。
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我一份深厚的友谊。无论茶水是浓是淡,让清香永驻心间;无论距离是近是远,让记忆彼此相连;无论联系是多是少,让祝福永远不变!无论时光如何改变,让真诚永远;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让善良永远;无论眼前还是天边,让美好永远;无论距离是近是远,让朋友永远!想说的很多。可是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合,能留给你的,只有我的默默的祈祷:珍重啊,朋友!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还被法庭判成了加害者。
2.进一步突现他们家庭的贫穷,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
3.她不忍心让孩子和她一起苦熬岁月。(或:她没有信心和勇气再坚持下去了)
4.大儿子年纪很小,却依然顽强的陪着母亲生活,并且尽自己所有的力量去帮母亲分担家务,很懂事,很孝顺。
5.因为母亲在豆子身上找到了生存的勇气,自己的儿子这么小,都如此坚强面对贫穷 ,从儿子身上她看到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并且母亲在豆子身上找到了生存的勇气。
6.因为豆子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重要线索,是贯连文章的东西,带着很重要(亲情、母爱、孝顺)的意义。

⑷ 苏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单元练习七的测试卷,里的《日月潭的传说》是一篇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五单元测试卷一、识字写字。(共24分)1、看拼音写词语。(10分)yìzhìcuīhuǐnüèshābōlixiūsèbǔrǔzhǎozéfánzhíbáshèbàoyuàn2、根据拼音写出合适的汉字组成词语。(7分)dài:等()口()爱()()捕()替()领()慢mù:()浴放()坟()()布羡()()霭和()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举行举遵守遵循改善改良()展览()会议()规律()纪律()品种()关系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畏怯(qièqù)抛散(sànsǎn)勾勒(lèlēi)别墅(shùyě)几乎(jǐjī)迂回(yūyǖ)绝迹(jíjì)估计(gūgǔ)二、阅读积累。(44分)1、根据要求写词语。(5分)(1)仿照例子写词语:起回生:(2)写出有“想”的意思的词语:(3)用“ABCC”式写几个描写人物神情外貌的成语: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漂()不定()声匿迹艰苦()绝望而生()颠()流离()飘带舞不可思()五()缤纷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1)这株柳树没有,也没有,而是,以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它却在。这句话不仅是写柳树,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青海高原一株柳》)(2)湖泊上,荡着红叶一片,如,。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沙白《秋》)(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像一条。(《草原》)(4)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从最后两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境是。(《草原》)4、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10分+4分)(一)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念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的柳树了;漫天飞舞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像的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2分)(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3)照样子联想填空。(2分)例:由“五光十色”联想到阳光下多色的葡萄。由“婀娜多姿”联想到由“漫天飞扬”联想到(4)“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和同是一种柳树,它们的生活道路和命运的最大差距表现在。(2分)(5)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在这段话中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2分)(6)“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把这个句子不改变意思换个说法写下来:(1分)(二)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zhǎozé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1)这段话从、、、、等方面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这段话运用了和等说明方法。(1分)(3)课文第二节中有一个词也说明了麋鹿外形的特点,这个词是。(0.5分)5、阅读做题。(11分)捐个微笑队伍很长。站在我前面的是母女俩,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地背着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捐款台上的“设施”很简陋。一张桌子上摆了个用红纸包裹着的募捐箱,纸上有字----向地中海贫血儿童献爱心。站在我前面的年轻母亲捐完了款准备走,守在募捐箱旁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姑娘似乎被可爱的还在背唐诗的小女孩吸引住了,拉着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款了,你捐点什么呀”小女孩不作声,抬头看看她妈妈,又看看弯腰跟她说话的姐姐,手在口袋里掏了几下,什么也没掏出,嘴一撅,竟哭了起来。原本只想逗逗孩子的姑娘慌了神,脸涨得通红。显然,她自己也只是个大孩子,面对意外,乱了方寸。她唯有尴尬地站着,满脸歉意地看着小女孩的母亲。年轻的妈妈却没慌,边给孩子擦眼泪边说:“孩子,你给大家笑一个,你就捐个甜甜的微笑给患病的哥哥姐姐。”刹那间,小女孩真的笑了。泪水还挂在她眼角,那笑也就显得很别扭。别扭的让旁边的我,也差点忍不住乐出声来。母女俩径直朝前走去,我往募捐箱放着钞票,目光还在追随她俩。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过头冲我们笑。虽然别扭,但很甜。一个两个三个我数得清清楚楚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般的微笑(1)想像小女孩的动作和神态,在“”处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1分)(2)给文中画“”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2分)(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乱了方寸:径直:(4)填空。(4分)“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又回过头来冲我们笑。虽然别扭,但很甜。”“别扭”是因为,“甜”却说明,“她一共捐了六个天使般的微笑。”这句话把小女孩比作。从这个比喻句可以看出,她是的小女孩。(5)阅读课文,联系题目,用几句话写一写你的阅读体会。(2分)三、运用表达。(32分)1、照样子写句子。(2分)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2、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4分)新鲜:(1)新鲜,没有枯萎:(2)少见的,稀奇:3、按要求写句子:(4分)(1)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王阿姨说:“这件事,我不想麻烦别人。”(2)把下列句子改成带问号的句子,使感情更强烈。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我要千百遍地赞赞美它。4、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你最喜爱的电视栏目是,喜爱它的理由是。(2分)5、习作。(20分)题目:享受的乐趣生活中你一定享受到很多乐趣,如读到一本好书或与哪个人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交流,做某件事等,请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作文。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六单元测试卷一、识字写字。(共22分)1、看拼音写词语。(0.5分×20=10分)xiūrǔyóuyùqīnɡmièyuánliànɡníjiānɡfùyùbēnfùchàdàoxiànmùbēiwēi2、用“√”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读音。(0.5分×8=4分)请教(jiàojiāo)旅行(lǚlǔ)分(列裂)诚(恳垦)要挟(yàoyāo)兴奋(xīnɡxìnɡ)浪(废费)干(躁燥)3、多音字组词。(0.5分×8=4分)塞:sài()干:gān()分:fēn()恶:è()sè()gàn()fèn()wù()4、根据拼音写出合适的汉字组成词语。(0.5分×8=4分)jùn:()俏严()()马()工cuì:苍()挺拔出类拔()干()利落鞠躬尽()二、阅读积累。(共42分)1、默写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并指出是谁说的。(2分)2、把下列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换成成语,写在横线上。(1分×4=4分)在“做文明人,创文明城”活动方案交流中,同学们个个争着发言,唯恐落后()地发言。第一个交流的是梁蕊,她信心十足,满有把握()地走上讲台。她从我们身边很常见的,不足为奇()的生活小事谈起,告诉我们文明要从细节做起。她的发言赢得了大家很长时间不停息()的掌声。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0.5分×9=4.5分)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小时候()很爱学习,()很爱劳动。()有多忙,他()每天坚持晨跑,()他的身体一直都很棒。他常说:“()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将来()能为祖国作贡献。”长大后,他到美国留学,()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他从没忘记过自己的祖国。1955年10月,他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4、用课内外积累的古诗词句子填空。(0.5分×8=4分)(1)游子思乡之情:,。(2)友人分别之情:,。(3)诗人爱国之情:,。(4)写夏天美景的:,。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分×6=6分)(1)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2)当时,清政府刚提出要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时,各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詹天佑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为了修建这条铁路,他白天,,晚上,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这条铁路不到四年就修筑成功。许多外国友人看到这条铁路时都。6、阅读做题。(8.5分+14分=22.5分)(一)1955年10月1日清晨,()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驶往香港。一位40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的远方,他(),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0.5分×5=2.5分)(2)用“”画出最能表达钱学森归国心切的句子。(1分)(3)由于钱学森的杰出贡献,他被誉为“”,我国还有一位科学家邓稼先被誉为“”。(2分)(4)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这段话应放在课文,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是一种写法,这样写是为了。(3分)(二)题目: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笑容。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谁会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了张嘴却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提倡‘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chòuxiù)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吓”、“唬”、“镇”、“惊”)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1分)(2)给短文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3分)(3)用“/”线划去括号里用法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1分)(4)从文中摘录一个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2分)(5)爸爸原来认为,我对此持不同意见,并举例加以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二是:。(3分)(6)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1分)①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7)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8)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1分)三、表达运用。(共36分)1、补充下面的句子,使表达更具体、更形象。(4分)(1)这座楼房可真高,。(2)这辆摩托车开得非常快,。2、修改下面一段话。(共有6处错误,3分)当前,全市人民和学校师生正在兴高采烈地开展“四城同建”,连七十岁的小兰的奶奶,也顶着烈日和汗水,忙着清除小区花圃里的杂草,啊,邳州!家乡的人们正在用双手把你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3、按要求写句子。(4分)(1)梅花踏着雪花来了。(扩展句子,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2)金字塔是部浩澣的“史书”。(改为双重否定句)4、习作。(25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许多老师都教过你知识,教育过你怎样做人。在这些老师中,你最喜欢哪位老师,对哪位老师印象最深,他(她)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令你折服,你和这位老师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请选择其中的一位老师写一写,要写清他(她)的相貌、性格。语言要生动,语句要通顺,叙事要条理清晰,不少于450字。题目自定。第七单元没找到

阅读全文

与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七单元测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