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浙江省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浙江省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发布时间:2020-12-29 08:52:22

㈠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答案

一、积累运用。34分

1、拼音广角------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5+2分

shōu liǎn wú gū hé ǎi yān hóu líng chén

( ) ( ) ( ) ( ) ( )

gài 灌( ) 梗( ) juān 杜( ) ( )秀

2、如果你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字,那么一竖行便是一条成语;而填入的横行又是一句劝诫的话。试试看!3分

( )( )( )( )( )( )

恶 精 图 来 璧 竹

多 于 索 运 归 在

端 勤 骥 转 赵 胸

3、按要求写词语。3分

(1)舍生取义(形容英雄人物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顷刻间(形容时间短的3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这段话,然后用“清”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2分

走进树林,空气格外( )。只见泉水从泉眼里涌出,顺势向远处流去,

汇成了一条( )的小溪。我们喝着( )的泉水,听着( )的

鸟叫声,真是心旷神怡!

5、用下面的词写一句话,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4分

例: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

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睡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成语。4分

(1)描写战争场面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冬天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写句子。4分

(1) 仿照例句写句子,赞美一位你所敬爱的人。

例句: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纯洁的清流,浇灌花的国土。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2)之所以我喜欢朗读《三亚落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1分

(3)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上加点词语仿写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传真。7分

(1)《长江之歌》一文中反复吟唱的句子是:“我们赞美长江,______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当你满怀激情地诵读了《长江之歌》这首诗,你一定会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2)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它”指的是____________ 。“硕大无朋的床面”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 1分

(3)“卢沟桥事变”又称“ ”发生的时间是____年7月7日,从此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 地展开了。《半截蜡烛》也是发生在第 次世界大战时期 国居民伯诺德夫人一家抗击 国法西斯的故事。

(4)“ , 。”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人生观真实写照。

(5)写两个名著含有“三”的故事名称: 、

二、阅读欣赏。33分

(一)《烟台的海》节选 15分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íng nín )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ì sì)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è qì)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 慰)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 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4分

2、解释词语。4分

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米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竟”你读出了作者的 _____之情。2分

4、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烟台的海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分

6、烟台的海就是山东烟台北面的_________海。1分

(二)孩 子无 罪 18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 )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 )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 )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尝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观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 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

2、 改正第5自然段中用错的字和词。(各1个)2分

3、想想下面加点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2分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 ) ( )

4、“危在旦夕”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理解短文,回答问题。9分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 “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 “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

㈡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遥望 环视 仰视 窥视 俯视 凝视 瞻仰 眺望

聚精会神地看 --( ) 抬起头来看 --( )

从高往下看 --( ) 向四周看 --( )

偷偷地看 --( ) 怀着崇敬的心情看 --( )

向远处看 --( ) 从高处向远处看 --( )

1.井口很大,井水很清,人要是朝井里( ),能照得见脸孔。

2.抬头( ),见许多人仍在努力向上攀登,这山顶却像钻在云里一般,看不见。

3.人们( )着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

4.妈妈进门( )四周,笑着说:“哟,今天谁把屋子拾掇得这么干净?”

5.他一动也不动,( )着手里的那本书,久久才说:“这里有个故事啊......”

6.登上宝塔的最高层( ),只见一片林海绿波荡漾。

三、把下列词语分成四类。

掸 霎时间 跳 嚼 捆 一瞬间 喝 吞 咬 跑 顷刻 撕

眨眼间 踢 啃 踏 掘 吸 拂 跃 刹那间 蹦 拭 转眼间

四、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1.每个同学都应该(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爷爷是个很( )的人,从来不与人开玩笑。

3.我即使犯了一点小错误,也会受到爸爸的( )批评。

安静 幽静 平静

4.站在领奖台上,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 )。

5.教室里虽然没有老师,但十分( )。

6.那条( )的林荫路,是人们夏日乘凉的好地方。

五、修改病句。

1.早晨起来,我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2.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爱护时间。

3.他每天都要批阅很多大量的文件。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叫大臣牵来一头象,他让六个瞎子摸一摸,然后说象的样子。

六个瞎子认真地摸了摸大象,争先恐后地要求说出大象的样子。国王叫他们不要急,一个一个轮着讲。

一个瞎子说:“大象长得像一根长长的大萝卜。”

另一个人说:“不对,大象长得像一只大簸箕。”

第三个赶紧喊道:“不对!不对!它长得像一根大柱子!”

其余三个人,不约而同地笑起来。国王说:“你们笑什么?说说看。”

一个又高又大的瞎子说:“照我看,大象犹如一张大床,平坦坦的。”

另一个接着说:“哪里,大象就像一口横着的大水缸。”

最后一个瞎子摇着头说:“不对,我一遍又一遍地摸过,大象又长又细,仿佛一根绳子。”

“你说得不对!”

“你说得也不对!”

......

六个瞎子,争论不休。

其实他们谁也没有说准,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最后一段“________”填上恰当的内容。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争论不休: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个瞎子摸的是_____,第二、三、四、五、六个瞎子依次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

5.你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是什么?

6.给短文加个题目。

参考答案:

一、

二、凝视、仰视、俯视、环视、窥视、瞻仰、遥望、眺望 1.俯视 2.仰视 3.瞻仰 4.环视 5.凝视 6.眺望

三、表示手的动作:掸、捆、撕、拂、拭、掘;表示时间极短:霎时间、一瞬间、顷刻、眨眼间、刹那间、转眼间;表示脚的动作:跳、跑、踢、踏、跃、蹦;表示嘴的动作:嚼、喝、吞、咬、啃、吸

四、1.严格 2.严肃 3.严厉 4.平静 5.安静 6.幽静

五、1.早晨起来,我沐浴着灿烂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2.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3.他每天都要批阅很多的文件。或:他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文件。

六、1.略 2.指六个瞎子都说自己说得对,不停地争论。3.鼻子、脚、腿、背、身子、尾巴。4.省略了瞎子们争论时说的话。5.要点:认识事物不要以偏概全。6.盲人摸象

㈢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作文是什么

以上的都是错的,应该是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应该知道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吧!!

㈣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作文题目是什么。

第三部分: 作文 (30分) 以“我想发明??”为题写一篇作文,把你想发明的东西大胆地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想象合理,标点正确。

㈤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作文怎么写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 看拼音,写汉字,你一定能规范地写出来!(4分)
Shun jian li shu gu ge peng pai fu shi

二 我能找出错别字画上╳,改正后依次写进括号里.(4分)
1、我们可以推则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祥细情形。( )( )
2、一群一群的铃羊和驼鸟走来走去。( )( )
三 我能分辨下面的形近字,并组成词语写在括号里.(4分)
椎( ) 趾( ) 烤( ) 椭( )
雅( ) 址( ) 拷( ) 随( )
四 照样子写词语,肯定难不倒我(8分)
1. 照样子各写两个词语。
A、清清楚楚(AABB) ,
B、考虑考虑(ABAB) ,
2、在括号里填上反义词
例:( 东) 倒(西)歪 ( )思( )想 ( )七( )八
前(俯)后(仰) 取( )补( ) 承( )启( )
五 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
( )地挣扎 ( )的搏斗 高兴得( )
( )地奔跑 ( )的波涛 顽强地( )
六 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6分)
1. 又软又烂的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成陈述句)

2. 诺贝尔把自己巨大的财富献给了在科学事业上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缩写句子)
3. 在这棵高大的松树林上,有几只蜘蛛在爬来爬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依据提供的句子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我一定能行.(4分)
聒碎乡心梦不成 夜深千帐灯 身向榆关那畔行 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
风一更,雪一更,
八 我能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连成一段条理通顺的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3分)
( )作文果然有进步。
( )每次作文后我还认真修改。
( )以前,我每写一篇文章,都要先找别人的来参考。
( )此后,我试着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事。
( )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道: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事。
( )自己不动脑,作文简直就是七拼八凑。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 学过的课文我已经很熟了,阅读《琥珀》片段后, 我能回答问题。(15分)
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的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luo la)在树干(gan gan )上,把苍蝇和蜘蛛一起包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像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mei mo)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了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chong zhong)包裹在里面。
1. 联系句子,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拼音。(2分)
2. “渗”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笔;同“渗”字意思相同的字有( )。(2分)
3. “热辣辣”在文中是指 ;“太阳光热辣辣的”结果是 。(2分)
4. 文中的哪句话用了拟人的写作方法,找出来,画上“═”然后仿照它的写法也写一句。 (3分)
5、“可怕的事情”是指
;“可怕”体现在
。(2分)
6、假如当时的太阳光不会热辣辣,你认为会有这种可怕的事情发生吗?为什么?

。(4分)
二. 要多读课外书。下面这篇课外的短文,我认真阅读后,一样能回答问题。(15)
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踏遍了祖国的山
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
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起了一段路,他的朋友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 筋疲力尽)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 他的朋友喘着粗气, 筋疲力尽地说: “我的鞋磨破了, 脚掌也磨出了血 ,我实在走不动了。” 说着, 坐在地上, 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鞋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朋友(惭愧 愧疚)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 从括号里选一个恰当的词语画上横线。(3分)
2. 从 这几个字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道路确实很陡。(1分)
3. 文中的“好容易”和“好不容易”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含有( )的意思。(2分)
4.面对朋友的三次抱怨,徐霞客是怎样做的?。(3分)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5. 你认为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要改变意思。(1分)

7、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3分)


第三部分: 作文 (30分)
以“我想发明……”为题写一篇作文,把你想发明的东西大胆地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想象合理,标点正确。

往上看有说这个话:
世界灵异事件之一,漫步的孩子。晚上12点13分,楼房角落可以看见一个原地踏步走的孩子,看不见他的脸,如果没将这消息传5个帖子,将家破人亡,被那个死于非命的孩子夺取心脏
骂他一句
操他的

㈥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要自己好好的做不要看答案

㈦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题

一、看拼音,写字、词。
chōng jǐng xiàn jǐng hūn yōng jǐng tì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4分)
刊( )峰( )署( )毒( )灼( )
刑( )烽( )暑( )霉( )钓( )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昏( )无( ) 如( )大( ) 故( )重( )
按兵( )( ) 心急( )( ) ( )( )走险
四、给下面句子中“大方”选择合适的解释。(2分)
大方:A.对财物不计较,不小气 B.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
C.样式、颜色不俗气
1、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大方。( )
2、这位电视节目主持人显得很大方。( )
五、选择其中的两个关联词写一句话。(2分)
那么……那么…… 既……又…… 不管……总是…… 虽然……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六、用“然”组成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1)天气变化太大,已是农历二月了,( )这么冷。
(2)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下午( )下雨了。
(3)好几天没照管花儿,今天看看花,它( )长得很好。
(4)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计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十天造出十万枝箭,诸葛亮( )说只要三天。
七、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
八、成语乐园(4分)
四面楚歌( )(写主角) 走头无路( )(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万事俱备, 。(补充成语)最昂贵的稿费: (猜成语)
九、查字典(2分)
当我们读书时,遇见不认识的字,可以用 查字法;当我们习作时,不会写某个字时,可以用 查字法。“截”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再查 画。
十、综合改错。(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改)(4分)
走进学生阅览室,宽阔的空间,淡雅的色彩,浓浓的书香,一下了进入了我的眼帘。你看,书架上陈立着崭新的一排排图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西游记》和《中国少年报》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地看书了。
十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发生在 时期,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早在27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利用 传递信息了。
2、《“我们胜利了”》这个故事中,信息是通过 相传的;《装在瓶子里的信》中,哥伦布利用 传递信息。
3、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多,有: 、 、 等。
4、多媒体电脑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 。
5、__________________,寄与陇头人。 海内存知己, 。
利于病, 利于行。
6、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可以分四步: ; ;
; 。
十二、你的一个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下降,你知道后会怎么劝导他?(2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18分)
一、读下面的短文,选填恰当的比喻句。(填序号)(3分)
正午的阳光,从树梢上倾泻下来,染得每一片银杏树叶_______。一位穿红衣服的小女孩来到树林里,她是跟着爸爸特意到这儿来照相的。她的衣服太艳丽了,远远望去,就像_______。当她靠在树干上,微笑着拍摄下一张照片的时候,有一片叶子无声地飘落着,_______,轻轻地落在围巾上。
(1)好像一只金色的蝴蝶 (2)金光闪闪的小扇子
(3)都像一张金色的书签 (4)一朵红云在金色的树海里飘动着
二、课外阅读(15分)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③一支高昂的曲子,它的开端常常是低调的。这在音乐节上叫做“软起首”,一开始就把调门定得老高,后面的旋律就无法进行,再美的歌也唱不出来。要想把一颗钉子钉进木板,先要把它的头削尖。低头,既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即使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低头是我们做人的“软起首”,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一颗钉子,后面越来越小,也同样钉不牢木板。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人生的悖论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逆来顺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悖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①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低头”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短文列举富兰克林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年轻人应聘的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认为正是当初他的肯“低头”,才让他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请你换个角度思考,以“假如我是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阅读全文

与浙江省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