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五年级上册23课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23课语文课件

发布时间:2020-12-28 07:17:42

①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第23课预习资料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史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认识本课的新字生词。了解故事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学会本课的新字生词,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完成目标1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五年的语文学习当中,哪堂语文课最让你难忘,说说为什么呢?(学生自由畅谈)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堂语文课,时隔多年,也让作者难以忘怀,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

二、初学课文
1、借助字典读通读顺课文。(自由读文)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合作)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新字生词,指名认读。(集体纠错)

2、“开火车”分段朗读。(个别正音)

3、理解词语:

高雄、闽南语、国语、光复、真挚、崇高、意外。

4、汇报交流思考题(指名回答)

四、再次朗读课文,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指名)
五、介绍台湾的历史背景:(课件出示)

台湾自古本是中国的领土。16世纪中叶以后,美丽富饶的台湾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凯觎的对象。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强相继侵扰台湾,或掠夺资源,或进行宗教文化侵略,或直接出兵占领。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来到东方,积极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1642年,荷兰人夺取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台湾自此沧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38年。1662年名族英雄郑成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废除荷人的殖民制度。实行屯田政策,鼓励军民开垦种地,但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久,即不幸于1662年农历五月八日染病身亡,时年仅39岁。尔后,其子郑经,孙郑克爽前后治理台湾22年。郑氏祖孙三代治理台湾,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高山族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些措施,推动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这在台湾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开发和发展时期,史称“明郑时代”。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派军进攻台湾,郑克爽率众归顺。自此台湾在清政府直接统治之下。

在19世纪后半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力图跻身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94年它发动了中日战争(甲午之战),翌年3月攻占澎湖。腐败的清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台湾从此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被日本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这五十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着经济、文化、人权等方面的侵略。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六、 指导感情朗读。
七、 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2、读熟课文,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第二课时
完成目标2

一、 复习导入。

1、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

2、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三次)

二、 深入学习理解。
1、 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哪?(指名朗读)

2、 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3、 为什么这位老师写的这么吃力?请同学们也写写这句话,你感觉怎样?(个别谈)

(是啊,“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4、 写完这句话“老师”又是怎样教自己的学生读的呢?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先用闽南语,接着用国语,一遍一遍地读,他们读的是那么的严肃认真,富有感情。让我们也和台湾同学一起感情朗读这句话)

5、 齐声感情朗读三遍“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

(同学们,不甘奴役的台湾人民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他们写的很吃力,读的很吃力,但是他们还是一笔一画的写,一字一句地读,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6、 “火热而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看到教室里“老师”认真的教和同学们富有激情地朗读,谁能不被吸引,谁能不被感动呢?所以“我”情不自禁的走进教室,跟着同学们朗读。)

7、 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第三次出现的地方。(集体朗读)

8、“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9 、“我”走进教室后,老师和孩子们并没有感到意外?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中国人,拥有共同的语言)

三,朗读全文,总结中心。

1、齐声朗读全文。

2、 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四、拓展,

学习了课文,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有谁不爱自己的祖国呢?)

五、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澳门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台湾同胞一定也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同学们,歌曲《我的中国心》最能表达我们此时的心情,现在全起起立,我们同唱《我的中国心》。(在歌声中结束课堂)

②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全解第23、24课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你好!
23课近复义词:真挚-诚挚,制崇高-高尚,继续-持续,宽敞-宽阔。反义词:真挚-虚伪,崇高-低贱,整齐-杂乱,宽敞-狭窄。24课:近义词:欢腾-欢悦,浮现-呈现,痛苦-悲痛哗恭糕枷蕹磺革委宫莲,欢乐-欢快。反义词:寂静-嘈杂,欢乐-悲伤,沸腾-平静,崭新-破旧。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③ 五年级上册语文测评的第23课的词语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23课《刷子李》词语的理解
刷浆:用刷子在墙壁上刷石灰浆回。
规矩答: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半信半疑: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
派头:气派。
稀溜溜:粉浆稀的样子。
悠然:悠闲的样子。
鼓点:打鼓时的音响节奏。
衔接:事物相连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
侵犯:非法干涉别人,损坏其利益。
威严: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
露馅: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了。
诈:欺骗。
难堪:难为情。
发怔:发呆

④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第23课《难忘的一课》有多音字吗

《难忘的一课》有多音字,多音字如下:

1、教(校园里很静,我走内近一间教室,站在容窗外,见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jiào:教导;教育;宗教。

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

2、重(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zhòng: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程度深。

chóng:使重叠在一起;摞;重新。

3、语(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

yǔ: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

yù:告诉。

4、都(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dōu:表示总括,除疑问句外,所总括的成分放在“都”前;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

dū:大城市,也指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首都。

5、发(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

fā: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

fà:头发,毛发。

⑤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第23课答案

23
、林冲棒打洪教头
一、
1
,理睬,白昼,衣裳,羞惭,灰溜溜,款待。回
2
、解决、解元;还钱答,还有;差劲、差事;情不自禁,禁军。
3
、头疼,找了几个人读,都说可以全部轻声。
二、依草附木、措手不及。
三、
1
、横、退、抡、扫。
2
、洪教头,粗俗浮躁、傲慢无礼;林冲,为人谦和,武艺高强。
3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自以为武艺高强就目中无人,结果丢了脸面,我以
后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要四处卖弄。
四、充军、弯下腰给人行礼(鞠躬),武军教官、暂且,姑且;为什么要厚礼款
待?就是。
五、施耐庵、
108
,李逵,因为他善良正直,忠勇可嘉

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3课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版的台湾教师认真权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史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们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⑦ 五年级上册全易通语文第23课的四字词语的意思。

第一组:
倾盆大雨 毫不犹豫 饥肠辘辘 滚瓜烂熟 流光溢彩 津津有味 天长日久
如醉如痴 浮想联内翩 囫囵容吞枣 不求甚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不言而喻 千篇一律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大显身手 心安理得 念念不忘
呕心沥血
第二组:
能书善画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颇负盛名 香飘十里 守望相助
第三组: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古往今来 庞然大物 气象万千 晚霞朝晖
第四组:
银光闪闪 小心翼翼 不容争辩 依依不舍 星罗棋布 大喜过望 心灵手巧
源源不断 络绎不绝 受用不尽 轻松自在 不动声色 水滴石穿

⑧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主要内容

主要讲了台湾“光复”后,作者来的乡村一所小学,走近一间教室看见一位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国语。表达了台湾教师和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阅读全文

与五年级上册23课语文课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