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小学语文课改的文章

小学语文课改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0-12-28 03:43:04

Ⅰ 对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论文: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

如何看待小学语文课改
进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在课改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在此过程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将会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非常不利。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要将学习交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愿意采取的方式去获得所要掌握的知识。这肯定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有些教师担心如果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会影响教学的进度,使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地完成。教师存在这种思想,必定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仅仅成为课堂的一种装饰。还有些教师认为,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要将课堂彻底交给学生,教师的指导越少越好,于是,当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这些教师往往无所事事,甚至做于当堂课无关的事情。
在课改教学中,有些语文课堂上,学生就是按导学案的设计学习,学生把导学案看作是试卷对待,有些学生把课文泛泛地读一遍,就做下面的环节,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让学生合作讨论,给人感觉学生很“忙”,课堂一场“活跃”。还有,小学课改惯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是“表扬式”,学生谁回答对了,教师就让大家鼓掌边叫:“好,好,你真棒!”以此来激励学生,这对一、二年级学生很管用,但对五、六年级作用不是很大。
总之,在课改中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任务,适时设计合作探究活动,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不要无所事事,要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小组中去指导,监控学生的合作。对于一些教学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管用一种模式。

Ⅱ 有关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新课改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所用时间最多的。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分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圆满实现,教学要求能否达到。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借鉴能力和阅读技能,其中阅读技能为核心。在传统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仍然对阅读没有足够重视,对阅读教学一脸茫然,新课改教师必挖掘教学目标,重视整体阅读能力培养。

一、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教学目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读书积累的多了,理解能力就增强了。那么如何切实、有效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呢?笔者认为从语文课本入手,适宜地补充阅读文章,以课内带动课外,内外联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课外读物,向他们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学著作,或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安排一些读书写作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我们语文教师要尽量多的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有助于他们语言的积累,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不知不觉养成了阅读习惯、培养了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读书积累的多了,理解能力就增强了。我们语文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声情并茂的叙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个性,知道事物善恶。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我们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目前,全国各地的报刊书籍之多,发行量之大,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峰巅。面对琳琅满目的书刊,学生阅读量或许可以得到保障,但是质又怎能保障呢?正确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教会他们方法,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在学生阅读前作一些必要的方法指点。对于文章内容浅显的,可以要求低年级学生读通,读顺,基本上读懂就行了。对于中年级学生,要求他们知道文中写了什么事。可用摘抄本摘录文中3-5个优美词语,一、两个佳句,基本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求他们用摘记本:在中年级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再简单归纳一下各段段义及全文的主题,必要时写一写阅读心得体会。对于一般文章可以粗读,对于精典的优秀文章可以细读。精读。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除了重视教给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以外,还应力求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起来,做到以学路带教路、以语言带内容,并抓住契机引导学生领悟。千万不能把自学局限于读读、背背、抄抄。要打破框框,放手让学生自己从多种角度去预习,能尝试多少是多少,不求一样,但求一试。这样,学生会尽自己的能力去预习,长此以往,逐渐养成自学的习惯。我们还应当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以读为中心,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学的题目应当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应当根据学生之上的高低、基础的优劣、能力的强弱等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提出不同要求。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分享成功的喜悦,既发展了个性,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们方法正确,持之以恒,不断训练,就一定能提高。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放松,才能真正做到事半而功倍,收到阅读教学的良好效果,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Ⅲ 新课改以前小学语文课文目录

第一册 入学教育 汉语拼音 *复习一 我的家 *复习二 我会拼图 *复习三 可爱的小动物 *复习四 有趣的游戏 看图读拼音识字 1香山红叶 2一去二三里 3山石田土 4日月水火 5上中下大小 *复习五 看谁背得好 课文 1爱爸爸妈妈 2爷爷和小树 3比尾巴 4影子 *复习六 有礼貌 5小竹排在画中游 6哪座房子最漂亮 7神奇的塔 8我坐上了飞船 *复习七 我爱画画 9猜一猜 10小小的船 11自己去吧 12三个小学生 13老公公 *复习八 过新年 14画 15雪地里的小画家 16小猫种鱼 17小山羊 18小公鸡和小鸭子 *复习九 小兔运南瓜 生字表 笔画名称表 常用偏旁表 第二册 识字学词学句(一) *复习一 猜谜语 课文 1草 2春晓 3古朗月行 4登鹳雀楼 5寻隐者不遇 *复习二 找春天 6春风吹 7我爱祖国 8王二小 9我选我 *复习三 我会画 10人有两件宝 11司马光 12聪明的华佗 13小猴子下山 *复习四 错在哪里 识字学词学句(二) *复习五 传话游戏 课文 14浪花 15大自然的语言 16要下雨了 17“红领巾”真好 18小狐狸卖空气 *复习六 爱吃的水果 19好孩子 20明明上学 21两只小狮子 22小白兔和小灰兔 *复习七 请到我家来 23王冕学画 24达尔文和小松鼠 25小壁虎借尾巴 26三只白鹤 *复习八 皮球掉进池塘了 生字表 第三册 学写留言 识字学词学句(一) *复习一 让我告诉你 课文 1悯农(二) 2蚕妇 3夜宿山寺 4梅花 5江雪 *复习二 秋天里 看图学文 6秋天 7我要的是葫芦 课文 8难忘的一天 9兰兰过桥 *复习三 打电话 10捞月亮 11狐狸和乌鸦 12坐井观天 13小马过河 *复习四 说说有什么不同 识字学词学句(二) *复习五 说绕口令 看图学文 14精彩的马戏 15骆驼和羊 课文 16诚实的孩子 17蓝树叶 *复习六 买文具 18四季的脚步 19我是什么 20清清的溪水 21植物妈妈有办法 *复习七 我说你猜 22初冬 23看雪 24北京 25动物过冬 *复习八 小鸭子得救了 生字表 第四册 学查字典 识字学词学句(一) *复习一 压岁钱怎么用 课文 1所见 2小池 3咏柳 4村居 *复习二 在家里 看图学文 5小蝌蚪找妈妈 6骄傲的孔雀 课文 7春雨 8小黄鸡 9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 *复习三 保护有益的动物 10北京亮起来了 11日月潭 12妈妈的爱 13校园里的画 *复习四 应该帮助他们 识字学词学句(二) *复习五 我该怎么办 看图学文 14黄山奇石 15雷雨 课文 16葡萄沟 17难忘的泼水节 18蜜蜂引路 *复习六 小熊真可爱 19看月食 20画风 21清澈的湖水 2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复习七 怎么过“六一”儿童节 23称象 24刻舟求剑 25狼和小羊 26丑小鸭 *复习八 我们的成绩 生字表 第五册 学写日记 看图学文 1 师生情 2 亲人 课文 3 灰雀 4* 三个儿子 积累·运用一 5 古诗两首 江畔独步寻花 菊花 6 爬天都峰 7* 动手做做看 8* 一次成功的实验 积累·运用二 9 美丽的小兴安岭 10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11* 路旁的橡树 12* 在南极的日子 积累·运用三 13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亡羊补牢 14 会摇尾巴的狼 15* 群鸟学艺 16* 七色花 积累·运用四 17 小摄影师 18* 可贵的沉默 19 中彩那天 20* 第六颗钻石 积累·运用五 21 古诗三首 鹿柴 江上渔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23* 雨 24* 大海的歌 积累·运用六 25 做风车的故事 26 一定要争气 27* 不懂就要问 28* 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积累·运用七 29 曼谷的小象 30 手术台就是阵地 31* 难忘的八个字 32* 新年礼物 积累·运用八 生字表 第六册 看图学文 1放风筝 2小足球赛 课文 3古诗两首 四时田园杂兴 小儿垂钓 4*我和企鹅 积累·运用一 5画杨桃 6*找骆驼 7春蚕 8*一束鲜花 积累·运用二 9赵州桥 10参观人民大会堂 11*纸奶奶的生日 12*万能胶水发明记 积累·运用三 13翠鸟 14我爱故乡的杨梅 15*杏儿熟了 16*信箱 积累·运用四 17古诗三首 独坐敬亭山 宿建德江 舟夜书所见 18火烧云 19*院子里的悄悄话 20*女娲补天 积累·运用五 21荷花 22*雨中 23海底世界 24*在金色的沙滩上 积累·运用六 25李时珍 26*爱迪生 27飞机遇险的时候 28*千里跃进大别山 积累·运用七 29寓言两则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30惊弓之鸟 31*神笔马良 32*猪八戒吃西瓜 积累·运用八 生字表 第七册 看图学文 1卢沟桥的狮子 2三味书屋 课文 3和时间赛跑 4*加了一句话 积累·运用一 5珍贵的教科书 6*爸爸和书 7黄继光 8*壮丽的青春 积累·运用二 9古诗两首 绝句 早发白帝城 10颐和园 11*高大的皂荚树 12*海滨小城 积累·运用三 13五彩池 14*珍珠泉 15小狮子爱尔莎 16*朱鹮飞回来了 积累·运用四 17捞铁牛 18科利亚的木匣 19*陶罐和铁罐 20*长城砖 积累·运用五 21古诗三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2观潮 23*江总书记来我家 24*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积累·运用六 25爬山虎的脚 26*蜜蜂 27新型玻璃 28*2030年的一天 积累·运用七 29钓鱼的启示 30*打赌 31小珊迪 32*同一个名字 积累·运用八 生字表 第八册 看图学文 1趵突泉 2长城 课文 3古诗两首 惠崇春江晚景 江南春 4*西湖的“绿” 积累·运用一 5古井 6峨眉道上 7*尊严 8*父亲的菜园 积累·运用二 9麻雀 10猫 11*雪猴 12*鸟情 积累·运用三 13倔强的小红军 14*登山 15西门豹 16*猎人海力布 积累·运用四 17落花生 18*丑菊 19记金华的双龙洞 20*山雨 积累·运用五 21圆明园的毁灭 2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3*黄河魂 24*镜泊湖奇观 积累·运用六 25古诗三首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回乡偶书 26*桂花雨 27她是我的朋友 28*争吵 积累·运用七 29太阳 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31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32*地球万岁 积累·运用八 生字表 第九册 课文 1海上日出 2夕照 3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4*迷人的张家界 积累·运用一 5挑山工 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7*高粱情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积累·运用二 8十里长街送总理 9再见了,亲人 10*秋天的怀念 11*地震中的父与子 积累·运用三 12草原 13威尼斯的小艇 14*三峡之秋 积累·运用四 15狼牙山五壮士 16*小英雄雨来 17军神 18*金色的鱼钩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积累·运用五 19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 别董大 暮江吟 20少年闰土 21*一件运动衫 积累·运用六 22鲸 23蟋蟀的住宅 24*海豚救人 25*珍珠鸟 积累·运用七 26可爱的草塘 27蛇与庄稼 28*大瀑布的葬礼 积累·运用八 1旅行家树 2北京的四合院 3心愿 4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生字表 第十册 课文 1燕子 2*阿里山的云雾 3词两首 忆江南 渔歌子 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积累·运用一 5白杨 6桃花心木 7*乌塔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积累·运用二 8跳水 9*“诺曼底”号遇难记 10月光曲 11*金色的脚印 积累·运用三 12古诗三首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养花 14*理想的风筝 积累·运用四 15田忌赛马 16*晏子使楚 17赤壁之战 18*冀中的地道战 按一定顺序写 积累·运用五 19黄河象 20琥珀 21*最后的辉煌 积累·运用六 22丰碑 23*毛主席在花山 24飞夺泸定桥 25*夜莺的歌声 积累·运用七 26放弃射门 27*鲁本的秘密 28小音乐家扬科 积累·运用八 1、小青石 2、幸福是什么 3、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 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第十一册 课文 1桂林山水 2林海 3古诗三首 墨梅 竹石 石灰吟 积累·运用一 4开国大典 5*狱中联欢 6荔枝 7*梅花魂 体会文章睥思想感情 积累·运用二 8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9只有一个地球 10*宇宙生命之谜 积累·运用三 11长征 12*争画 13一夜的工作 14*我的战友邱少云 积累·运用四 15古诗两首 泊船瓜州 游子吟 1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7*童年的发现 积累·运用五 18鸟的天堂 19第一场雪 20*索溪峪的“野” 21*鹿和狼的故事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积累·运用六 22凡卡 23小抄写员 24*向命运挑战 积累·运用七 25学弈 26两小儿辩日 27*牛郎织女(一) 28*牛郎织女(二) 积累·运用八 1、生活是多么广阔 2、21世纪社会集锦 3、冬阳·童年·骆驼队 4、生命的林子 第十二册 课文 1卜算子 2十六年前的回忆 3*灯光 4为人民服务 5*延安、我把你追寻 积累·运用一 6向往奥运 7詹天佑 8*宋庆龄和她的保姆 9*走向生活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积累·运用二 10古诗三首 长歌行 七步诗 出塞 11草船借箭 12将相和 13*景阳冈 14*猴王出世 积累·运用三 15古诗两首 示儿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匆匆 17*难忘的启蒙 18*三克镭 积累·运用四 19卖火柴的小女孩 20穷人 21*鲁滨孙漂流记 22*奴隶英雄 积累·运用五 23世纪宝鼎 24*清明上河图 25古代寓言两则 矛与盾 郑人买履 26*关尹子教射 积累·运用六 1、有的人 2、难忘的一课 3、科林的圣诞蜡烛 4、半截蜡烛 5、拉萨古城 6、名碑荟萃 (这是2001年以前的,版本不同,课目也不尽相同。望见谅!)

Ⅳ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阅读该怎么办

一、从教材出发,不断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
首先,教师应积极的以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为线索,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或者说是取得有关阅读方面的经验,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帮助学生捕捉课文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讲授《白鹭》一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搜寻有关白鹭的知识,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其次,教师应以课文思想内容为线索。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描述的是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有的论述的优势对大自然无限风光的感叹,为此,教师可以积极地推荐学生阅读作品,比如教师在讲授《草船借箭》一文时,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喜欢上不同作者的书,教师要做的就是在了解学生喜好的基础上向同学们推荐值得看的文章;最后,教师应以文章的主要人物为线索。教师在组织一些故事性特别强的文章时,可以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故意的戛然而止,这时候,再让意犹未尽的学生去阅读,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教材出发,渗透阅读的方法,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的过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要把相关的读书方法与课堂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不断地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讲解相关的阅读方法,这既有利于强化学生基本读法的训练,实现学生的永久发展。那么,教师常用的阅读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指出主要有对相关课题的质疑、对文章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的练习、自己动手查阅资料以及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等,当然,更多的方法还有待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比如教师在教授《孔明智退司马懿》一文时,会被文中的一些句子所迷惑,“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那么,孔明的妙计到底是什么呢?这样的妙计在本文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这样,教师的教学就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就能不断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在这样一个环节中,教师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品词析句。
三、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将课外阅读落实到实处,就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鼓励那些热爱阅读的学生,鞭笞那些不爱阅读的学生。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展开“阅读之星”或者是“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就小学生而言,他们会希望得到认可,对于得到认可的事物,他们也会不断的坚持下去,为此,教师要给热爱阅读的学生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其次,积极地展开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在不断的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如果学生觉得自己的阅读成果得到了别人的肯定或者说是赞扬,那么学生就会不断努力下去。为此,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比如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简报以及摘录卡等,这样,学生之间才能不断借鉴,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最后,教师应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展开有效的管理,比如实行积分管理,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励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
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话:“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小学语文阅读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课内或者课外阅读是行不通的,教师、学生必须从自身出发,做好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简单地说,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教师语文教学的两只翅膀,如果依靠一只翅膀的腾飞就像翱翔于九天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从实践出发,不断探索,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发展,在课堂外也不断获益。

Ⅳ 小学课改的主要内容是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扔掉语文,专门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最基本的出发点.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识字写字的量总体控制在原有下限要求,评价建议也有改动

Ⅵ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改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丛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到,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是不是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呢?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笔者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窃以为,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一、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六、好问的习惯;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八、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在历时数年的”土家族聚居区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验“中,笔者发现,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2、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笔者很赞成:用让大爱温暖课堂!
3、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一、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二、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三、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四、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会读书,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还有课外阅读量的达到。(课外阅读量,课程标准有个“不少于”的界定。应当说,这只是个保底的要求。)这些,就应当说是个死任务了。当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从更广的视觉看,会读书,说到底是会学习。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训练方法。学生要经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才可能学好语文。新课程不再提语言文字训练,但训练肯定还是要的。是必需的。语文实践活动,总得以训来年为基础。某种意义说,实践何尝又不是一种训练?因此,要从听、说、读、写;从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上,从合作学习上,从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上,通过指导,让学生习得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主动去运用,形成习惯,学生将受益无穷,有的将是终身受益。
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笔者在平时,常用讲幽默、笑话、俏皮话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来观察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议古诗和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总之,要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
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说话,学会写,学会交际。即具有一定的表达,交际能力,要求达到不同标尺下的能说、能写和与人交际的的标准。
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虚与实的关系。当然这里的虚,不是无,也不是可有可无,这个虚必须务,而且必须务好!即给学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熏陶,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品德。但务虚还要务实!即必须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他们现在的发展,也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对立统一的,万万不可割裂开来。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和关怀的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知识,习得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发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则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也是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因此,要万变不离其宗: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着眼。

Ⅶ 新课改后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哪些变化

新课改实施后,我们的语文老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上网观看专家、学者讲课视频,阅读有关文章,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 师生成了朋友。

新课改前,填鸭式教学盛行;教师的师道尊严,学生不可侵犯。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就是耳朵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老师的话就是权威,没有学生敢挑战。即使挑战也会被扣上不听话学生的帽子。被动式学习,抑制了学生活跃的思维。

新课改后,我们从内心认识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得不改了。课堂上,让学生先读课文,书上能找到答案的,就不再讲,小组能讨论解决的,老师也不再讲。老师只讲学生不会的,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样讲课效率反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高了,兴趣也浓厚了。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友。老师也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讨论,师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二、 老师备课也可以“偷懒”了。

以前老师备课唯教参书为圣旨,恐怕少讲、漏讲,讲错。课堂上抓不住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把课堂教学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联系起来。老师累,学生苦。老师把大多数时间用在抄教参上了,没有思考和钻研教材的时间。

新课改后,课程资源丰富多彩。老师之间,学校之间展开合作备课,实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了备课的效率。老师有时间钻研教材,修改自己的教案了,设计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流程。语文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口语表达训练、写作的实用性训练、书写的美观、课外阅读得到重视。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语文课改的文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