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上哪几篇课文容易考课内阅读
社戏 猫 斑羚飞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最后一课
望采纳!
Ⅱ 七年级上册考语文要注意什么
文言文中的主谓要注意,还有书写要用0.5签字笔,如有答题卡选项要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直接判零分处理。生字词要熟记,要背诵古诗词和默写。看分答题,有几分写几个回答。
Ⅲ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最容易考什么
作文,阅读一定有
文言文阅读有,书上的,可能寓言的那两则
后面的古诗会来
修改病句,拼音汉字
就这些
6.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 ) ( ) ( ) ( )
孪 生 女 娲 喧 嚣 扰 乱
nüè shā qiáo cuì zhēng zhào tǎng ruò
( ) ( ) ( ) ( )
7.下列字词书写全对的一项 ( ) (2分)
A.焦燥不安 励精图治 对偶 寂寞
B.走投无路 以柔克钢 捋起 什物
C.语无伦次 莽莽榛榛 诀别 辨别
D.无微不致 坚韧不拔 严厉 禀告
8.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9选出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C、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请我与你唱和吗?(唱和: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D、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指酿酒的发酵过程。)
10.下列各句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非常好学,又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所以到工厂不久,就搞了好多发明创造。
B、大雄宝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C、事实表明,吸烟者的记忆力和嗅觉灵敏程度都有所降低。
D、对于能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11.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2分)
例: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渴望理解吗? 或:你希望成才吗?
12.读文答题。(2分)
斧子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卵石见了很奇怪,问道:“你是谁呀,你为什么那样有棱有角呀?”
“磨的呗。”斧子耐心地回答道。
“磨的?”卵石更奇怪了,“我也在磨呀,怎么就不像你那样?”
“那是不同磨法的缘故。”斧子告诉它,“我是根据需要有计划地磨,每次都是磨那些该磨的地方。你呢,没有计划、没有目的地乱磨,就只会磨得更加圆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13.联句。(10分)
①问渠哪得清如许, 。 ②正入万山圈子里, 。
③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④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⑥绿树村边合, 。
○7这是你 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 归去。(《纸船》)
○8我想那 ,定然有 (《天上的街市》)
四.阅 读 理 解(40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完成下面14—17题。(8分)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4.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③俄而雪骤 ( ) ④与儿女讲论文义( )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16.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表明这一观点。(2分)
17.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18—23题。(12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蹋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8.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2分)
19.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你能理解妈妈的心理感受吗?请写出来。。(2分)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20.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它表现了小男孩什么心情?。(2分)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21.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聪明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2分)
22.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2分)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点评:这是小男孩的一个 的愿望。(填上一个短语或短句)
23.文中有一段满含着哲理的抒情,将它积累在下边的横线上,并且永远记住它。(2分)
(四)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24—28题。(10分)
母亲的纯净水
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地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
她也有。她的纯净水是乐百氏的,绿色的商标牌上,帅气的黎明穿着白衣,含着清亮腼腆的笑。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吃过午饭,母亲就把纯净水拿出来,递给她。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总是有些不安。家里的经济情况不怎么好,母亲早就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父亲的工资又不高,不过她更多的感觉却是高兴和满足,因为母亲毕竟在这件事上给了她面子,这大约是她跟得上班里那些时髦的同学的唯一一点时髦之处了。
一次体育课后,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同桌喝了一口说。
“怎么会?”她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
“瞧,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
“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
一个同学拿起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
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瞬间,她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的确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
她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家门,她就问母亲。
“是。”母亲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她看了她一眼,“有人说你什么了吗?”
她不做声。母亲真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了我好。
“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家里一个月用七吨水,一吨水八毛五,差不多六块钱。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六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这么省下去,一年能省一百多块钱,能买好多只鸡呢。”
母亲是对的。她知道。作为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她没有能力为家里挣钱,总有义务为家里省钱——况且,喝凉白开和喝纯净水对她的身体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可她还是感到一种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同学们有人笑话你吗。”母亲又问。
她点点头。
“那你听听我的想法。”母亲说,“我们是穷,这是真的。不过,你要明白这几个道理:一,穷不是错,富也不是对,穷富都是日子的一种过法。二,穷人不可怜。那些笑话穷人的人才真可怜。凭他怎么有钱,从根儿上查去,哪一家没有几代穷人?三,再穷,人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
她点点头。那天晚上,她想了很多。天亮的时候,她真的想明白了母亲的话:穷真的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耻辱;它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她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真的遮住了她心灵的光芒。如果她把它看作是一件宽大的布料,那么她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她还可以把它做成魔术师手中的那种幕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姿的未来和梦想。
就是这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也有同学故意问她:“里面是凉白开吗?”她就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说:“是。”
再后来,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更不用说纯净水了。可是,只要在家里,她还是喜欢喝凉白开。她对我说,她从来没有喝过比凉白开的味道更好的纯净水。 (《散文百家》2002年第10期)
24.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2分)
25.文章倒数第三段中“就是这样”单独成段,含有哪些深意,请在横线上简述。(2分)
26.说说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接过这瓶水的时候,她总是有些不安。
27.将下面这句话改为直接引用的反问句。(2分)
她对我说,她从来没有喝过比凉白开的味道更好的纯净水。
她对我说:“ ”
28.请从文中摘录一句你喜欢的话,并在横线上简述你喜欢的理由。(2分)
第五部分:写作(30分)
以“享受……的乐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500字以上。
一.全卷书写分共4分,根据下列标准进行评分:
4分:字体美观端正,字、标点书写正确,卷面整洁干净。3分:字体端正,有三四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干净。2分:字体潦草,错别字和标点较多,卷面较脏。1分: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较脏。
二.1. 能符合内容即可,如:猫和老鼠的故事,诚信的寓言等.2一坛子猪油. 3去看望生孩子的姐姐.4.过梁上满是老鼠的脚印.5.符合内容有道理即可如:我们要选择讲诚信的人做朋友.
三.6.luan sheng nu wa xuan xiao rao luan 虐杀 憔悴 征兆 倘若(每个括号0.5分) 7.C 8.B 9.D 10.C 11.根据所写句子酌情给分,内容要合理。12.合乎题意即可,如: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教育自己(2至7题每题2分)13.①为有源头活水来;②一山放过一山拦;③商女不知亡国恨;④何当共剪西窗烛;⑤随风直到夜郎西;⑥青山郭外斜.○7至爱 爱和悲哀 ○8缥缈的空中 美丽的街市(每空1分)(本大题共计26分)
四.(一)14.①家庭聚会;②差不多可以相比;③不久,一会儿;④指子侄辈 15.①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6.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正确说法)家庭气氛 17.言之成理即可,不讲理不得分(每题2分共8分)
(二)18.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以一篇作文打动老师,感动妈妈的故事 19.说明妈妈被这篇“作文”感动了,知道了怎样“格外喜欢你” 20.写出了这个小孩受到老师的表扬后高兴的样子 21.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22.感人至深、真诚、发自肺腑等 23.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每题2分共12分)
(三)24.一个女孩子通过一瓶纯净水认识生活改变现状的故事 25.母亲的话所包含的道理。 26.写出了女孩对自己家境艰难的自知和为自己“高消费”的难为情 27.世上难道还有比凉白开更好的纯净水吗?28.喜欢的句子自己找,理由一定要充分(每题2分共10分)
五 .根据实况评改(本题30分)
Ⅳ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课内现代文可能考哪篇
《秋天的怀念》,《走一步,再走一步》《皇帝的新装》
Ⅳ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考试单元
第四单元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diāo nàn shuāi lǎ zhēng zhá gāo liang mò shēng
jí zhòu kěn shí suān zǎo zhàn lì tiāo tì
二、找出注音全对的一组。(在括号里打“√”)(4分)
(1)着(zháo)眼点 惬 ( qiè)意 栖 ( xī )身 ( )
(2)戛然(gá) 淋漓(lín) 旋(xuàn)风 ( )
(3)眼眶(kuàng) 数(shù)九隆冬 撩 (liāo)起 ( )
(4)枣(zǎo)树 拽 (zhuài)着 薅(hāo)草 ( )
三、辨析组词。(5分)
博( )蓦( )瞳( )陌( )择(zé) ( )
搏( )葛( )撞( )陋( )(zhái)( )
四、成语练习。(5+3+2+3=13分)
(1)、积累:喜( )乐( ) 字( )腔( )
有( )有( ) 叹( )观( )
心急如( ) ( )( )如雷
注意划横线的成语结构,再分别仿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到了,望着丰收的田野,火红的枫叶,你想到哪些与秋天有关的成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五、乱句整理(6分)
( )就在这春光明媚,花开草长的季节,那些无名的野花也默默无闻的出现了,悄悄地把色彩和芳香送给人们。
( )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他们不正是开放在祖国大地上的无名之花吗?
( )我喜欢无名花——那些生长在大自然中的叫不上名儿的野花。
( )在春风刚刚吹过的大地上,各种名贵的花都竞相开放了。纷纷炫耀自己的姿色。
( )看到这普普通通的无名花,我想到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们。
( )小草也顶破泥土,挺出地面,重伸腰肢,焕发青春。
六、根据要求写句子。(5分)
(1) 给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用所填关联词语造句。
( )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 )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体会句式特点,仿写句子。
理想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理想是通往成功道路的铺路石;理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48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 ,使人 。选自课文《 》。好一个 、 、 的 !
(2)《牛郎织女》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大民间故事。民间故事一般都表达劳动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了《牛郎织女》,我们认识了_________的牛郎,____ 的织女以及____________的王母娘娘。
(3)“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这句话把 比作 ,又把____ 比作____ ,文中用这样的比喻,主要是为了赞扬姥姥 。
2、阅读课文片段,答题。(8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田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①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②隆隆,隆隆,隆隆。
(1)“蓦然”的意思是 。
(2)“隆隆”在这里的读音是 。 第①处的“隆隆,隆隆,隆隆”指的是 ; 第②处的“隆隆,隆隆,隆隆”指的是 。
(3)这两节写的是安塞腰鼓的 ,通过这两节,你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外阅读(28分)
读懂德国人
曾经在一份欧洲报纸上读到过这样一则报道,一群大学生在德国某城市的街头做了个试验,他们把“男”、“女”两个大字分别贴在马路边两个并列的电话亭门上,然后躲在一边观察。他们看到来打电话的男人都走进了贴着“男”字的电话亭,女人们则使用贴着“女”字的电话亭。过了一会儿,“男人电话亭”外站着几个等候打电话的男人,而“女人电话亭”却空着;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匆匆走来的男人看到“男人电话亭”爆满,便毫不犹豫地推开“女人电话亭”的门。大学生们赶上前一问,这个男人是法国人,而排队等候打电话的男人则是清一色的德国人。法国人说,电话亭又不是洗手间,分什么男女?德国人说,既然门上贴上了字,总是有原因的,那就先遵守规定再说吧。
迈克是曾与我同住法国大学宿舍楼了的德国学生,在一个节日聚餐会上我随口对他说,你们德国的啤酒很有名,哪天请我们尝尝怎么样?第二个周末,迈克真的驾车越过德法边境,行驶了几百公里,把一大箱啤酒带到了学校,挨门逐户送给同楼每一个人。过了一会儿,我们的房门又被一一敲响了,他认真地关照,喝完啤酒后,必须每个人都必须把空瓶完好无损地还给他,因为他还要把这些空瓶运回德国去退给啤酒店老板。大伙听了都大笑起来,我说迈克你大老远地从德国把啤酒运来,成本已经够高了,再把这些不值钱的空瓶运回去赶嘛,还抵不上汽油钱呢。可迈克说这是两码事,他多少年来买啤酒都是先退空瓶的,所以这一次也不想改变。
史蒂凡是我在法语学院的同半同学,有一回我请他星期六晚饭后来我的宿舍喝咖啡,他接受了邀请,但要我告诉他一个精确的时间,因为“晚饭后”这个时间概念对一个德国人来说是太模糊了。我说那就晚上六点半吧。这天晚上六点半左右,我打开房门,看见史蒂凡正像卫兵一样在我门外的走道上来回踱着,我问他人来了为何不敲门,他抬起手腕指指表,六点半还差两分钟。后来我们喝咖啡聊天,史蒂凡说起他的祖父二战时当过纳粹士兵,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去了一条腿,几乎常年卧床。出于对二战历史的兴趣,我提出以后去德国见见他祖父,史蒂凡答应了。几天后我已经忘记了这次谈话的内容,史蒂凡却郑重其事地跑来向我提出一个请求,请我以后见到他祖父时不要谴责这位老人,因为他祖父一辈子都在受自己良心的谴责。史蒂凡说他为了向我提出这个请求,已经思考了好几天。我被他的认真劲弄得很过意不去,我说你既然有这样的担心就不必把家里的地址给我,你完全可以不让我去见你的祖父。他涨红了脸回答,那怎么行?信守诺言是一个德国男人至高无上的原则。
在德国所到之处,我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汽车;( )在深更半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人( )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人不喜欢“到时候再说吧”这样的话,他们( )一年的工作( )今天晚上吃什么,( )希望按预先的计划去做。德国孩子( )总是把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 )让这个习惯陪伴他的一生;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 )是一片空白。
生性懒散的我向来认为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问及我的德国朋友活得累不累,回答则是相反的,在他们看来,循规蹈矩、一丝不苟也是一种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真的会让人疲惫不堪。德国人交往多了,便可透过他们刻板、固执的外表,读出那份认真、踏实和可靠来。
1、连线搭配。
遵守 岗位 精确的 表演
坚守 诺言 精彩的 安排
保守 规定 精心的 仪器
信守 秘密 精密的 时间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报道 一( )空白 一( )战役 一( )希望
3、在第四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4、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他涨红了脸回答,那怎么可以?
5、照样子写词语。(至少2个)
循规蹈矩(含有近义词)
一丝不苟(一×不×)
6、写3个表示走的词。(一个字的)
7、理解词语。
郑重其事:
至高无上:
8、文章从结构上看属于( )
A、总 ——分 B、分——总 C、总——分——总
9、文章一共写了 件事来说明德国人的特点。
从写法上看,前三件事属于 写,其余的属于 写。
10、为前三件事分别加上恰当的小标题。
① 、 ② 、③ 。
11、把说明作者读懂德国人的一句话画下来。
12、文章所讲的几件事,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九、习作(30分)
题目:我永远也忘不了
提示:生活中,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写一写吧,为什么这件事让你难以忘怀。
参考答案
一、刁难 衰老 挣扎 高粱 陌生 急骤 啃食 酸枣 战栗 挑剔
二、(4)三、略
四、(1)喜闻乐见 字正腔圆 有声有色 叹为观止 心急如焚 暴跳如雷
(2)秋色宜人 秋高气爽 雁过留声 五、六、只要 就
七、阅读理解。1、(1)略(2)《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 勤劳、心眼好 美丽、善良 心狠手辣(3)、把手比作眼睛,又把剪刀比作手指。赞美姥姥的心灵手巧。2(1)不经意,猛然(3)鼓声的力量
3、课外阅读部分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则)报道 一(片)空白 一(场)战役
一(线)希望 一(个)请求
3)在第四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在德国所到之处,我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汽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人(也)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人不喜欢“到时候再说吧”这样的话,他们(从)一年的工作(到)今天晚上吃什么,(都)希望按预先的计划去做。德国孩子(不但)总是把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而且)让这个习惯陪伴他的一生;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
4)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他涨红了脸回答,那怎么可以?
他涨红了脸回答,那肯定不行。
5)照样子写词语。(至少四个)
循规蹈矩(含有近义词) 粉身碎骨、求医问药、同甘共苦、翻天覆地等等。
一丝不苟(一×不×) 一尘不染、一丝不挂、一声不吭、一言不发
6)写几个表示走的词。(一个字的) 奔、溜、逃、赶
7)理解词语。
郑重其事:做事情非常慎重、认真的样子。
至高无上:没有什么能与之相比的值得骄傲的行为或事物。
8)文章从结构上看属于(B)
A、总 ——分 B、分——总 C、总——分——总
9)文章一共写了 7 件事来说明德国人的特点。从写法上看,前三件事属于 详 写,其余的属于 略 写。
10)为前三件事分别加上恰当的小标题。(1) 电话亭风波 、(2) 退空瓶、(3) 郑重其事的史蒂凡 。
11)把说明作者读懂德国人的一句话写下来。德国人交往多了,便可透过他们刻板、固执的外表,读出那份认真、踏实和可靠来。
12)文章所讲的几件事,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第三见件事,因为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应该认真对待,这样的人不但会信守诺言,而且他的事业也一定会成功。
给你一份卷子,你看看答案,练习一下
Ⅵ 语文七年级上册重点课文是哪些,哪些有可能要考
文言文和诗.后面的名著导读.
Ⅶ 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丛书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练习 参考答案 急!
http://www.docin.com/p-613083757.html
这里有,看对不对专头。属
Ⅷ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语文 月考测试题
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试卷
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过l˜( ) lŠng听( ) ti‚n静( ) xiˆ渎( ) d’信(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如果一个“(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思)”的人,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无动于衷,必然也是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了。( )
⑵正是这种(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的朦胧美使人陶醉在美妙的艺术胜境中,浮想联翩,浑然忘我。( )
⑶艺术之魅力竟至于此,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矣。( )
⑷英国各大报纸和电视台披露了一条令人(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的特大新闻。( )
3.填空:
⑴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⑵细雨鱼儿出,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4.《蒙娜丽莎》是 著名艺术家 的名画。
5.下列四句诗中,填入语段横线上恰当的一句是( )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妍,真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
D、乱花渐欲迷人眼。
6.同样一句话,说话时重音不同,强调的意思也不一样。按照括号里的要求,下面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说?请你用着重号(·)给它标上重音。
A、你为什么这么高兴?(询问原因)
B、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强调程度)
第二部分:
(一)
近五百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怀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引起种种猜测和议论。
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当你注视她的面容时,先是看到微笑,继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再次神秘地隐去……难道画中美人真的活了吗?难道蒙娜丽莎会“变脸”吗?达·芬奇是怎样捕捉如此美丽又神秘的表情的呢?为什么别的画家没有模仿呢?
意大利文中有一个字用以描述达·芬奇在创作《蒙娜丽莎》时所采用的“无界渐变着色法”:sfumato(词根为fume:烟),意思是朦胧似烟凭想象。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朦胧美使人陶醉在美妙的艺术胜境中,浮想联翩,浑然忘我。
我有幸见到过现藏于巴黎罗浮宫的《蒙娜丽莎》真迹,她那带着神秘微笑的美丽倩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无数观赏者。艺术之魅力竟至于此,可叹为观止矣。
最近事态有出乎意料的发展。哈佛大学的一位脑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列文斯通以科学观点对蒙娜丽莎微笑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她认为蒙娜丽莎之所以时隐时现,是由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本性所致。
列文斯通博士是研究视觉系统的权威学者。她特别对人的眼睛和大脑如何处理视觉形象的光照度和对比度感兴趣。最近她在写一本关于艺术和大脑的书,编辑建议她不妨学习一些美术史。她在一本名为《美术故事》的书中读到这样一段:“我知道你已看过这幅画不下一百次,但是再看,就这么看……”她照着做了——近看远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她感觉到这幅名画具有一种闪烁的特性,但还是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一天她在骑自行车回家的途中,忽有所悟: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我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列文斯通大喜过望: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终于解开了!
7.选文第一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8.第二段中的四个问句起什么作用?
9.第四段中“艺术之魅力竟至于此”中的“此”是指 。
10.为什么说列文斯通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二)
开发小行星漫想
人类对小行星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根据对“拜访”地球的小行星即陨星进行化学分析,发现碳质陨星的含碳量很高,还含有高达20%的水分。这就为人类今后的移居提供了一线生机。硅质陨星含有丰富的无需加工的自然铁,典型的硅质陨星中大约10%的重量是铁金属,其中还混有镍。有些陨星几乎完全由铁一镍所组成,例如,位于美国北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直径达1公里的著名的陨星坑里的陨星,就是一整块巨大的铁——镍混合物。据估计,一立方公里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其中仅镍一项,就足够人类消耗一百年。
如此诱人的财富,人类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了。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已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首先选择一个大小适中的小行星,用航天飞机发射一种配有挖掘设备的飞行器,登上小行星开采自由金属。然后把金属锭送往宇宙空间工厂加工成阻力较小的翼面状物体,让他们能够半飞半落地穿过大气层而不致熔化。最后用空间拖船把金属块推入地球大气层轨道,溅落到指定海面。由于事先往金属块中充入了特殊的气体,使金属块呈海绵状,所以这种金属块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样一个“天外来客”,一块就可能含有10万吨金属。
据计算:从一颗位置适当的小行星获取一吨自由铁,所花费的能量要比在地球上用高炉冶炼优质铁矿获得一吨铁所需能量少。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11.第二段文字所写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12.在文中选择合适的动词,概括开发小行星的步骤。
一→ 一→ 一→
13.文中体现语言“准确”特点的地方很多,仿照例句举出两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点标出体现语言准确的词或短语。
例句:一立方公里的小行星金属可能为人类提供69亿吨铁,8亿吨镍,4000万吨钴和800万吨铜。
①
②
14.为什么说“开发小行星,实在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
(三)
吃猫的老鼠
《动物晚报》上登载了一条新闻,标题是《吃猫的老鼠》,一下子轰动了鼠界,乐得老鼠们手 足 。
老鼠怎么会不高兴呢?夜间偷粮、窃油……最大的对头就是老猫。老猫独具夜光眼,四脚长有肉垫,奔跑无声,动作迅速,而且专捕鼠类。老鼠和猫真是不共戴天。现在听说有老鼠能吃老猫,看来猫逮鼠的历史眼望可改写了。于是鼠界派出了一个五鼠代表团,由硕鼠为团长,赴吃猫老鼠的家乡——非洲学习考察。
老鼠取经,不远万里, 山 水,终于到达了非洲。
非洲的人特别,黑如紫檀木,又似煤块。非洲的鼠,也与众不同,个子倒不相上下,可嘴上有层硬壳,而且长得坚硬,可称为“铁嘴老鼠”。
铁嘴老鼠得到消息,有同类自远方来访问,受宠若惊,急忙出门迎接。接进洞中,寒暄几句,代表团团长硕鼠已迫不及待,直截了当地问道:
“听说你们能吃老猫,不知是否当真?”
铁嘴老鼠点点头道:“此话不假。”
“果真如此,不虚此行。”硕鼠心里这样想,脸露喜色。
代表团鼠成员个个心里一乐。
“你们真行!”一位鼠代表由衷夸奖起来。
“不过,你们如何制服老猫倒要请教请教。”硕鼠接着问道。
“这方便。”铁嘴老鼠如此这般说来,话很简单,说来轻巧。
代表们一听有些怀疑。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夜晚,五鼠代表瞪眼旁观,眼看铁嘴老鼠出洞。
一只老猫走过来了。
铁嘴老鼠毫不畏惧,迎上前去,走近老猫身旁,不等老猫张口,就散发出一般浓烈的臭气。这臭气宛如迷魂药,又似毒气弹,老猫嗅到臭味,顿时发抖,瘫软,动弹不得。铁嘴老鼠不失时机,纵身一跃,用尖利的牙齿咬断了老猫的喉管,然后拼命吮吸,吸尽猫血,再将死猫拖进洞里,让大家吞食。
鼠代表,平生第一次尝到了猫肉,着实解十艮。
鼠能吃猫,它们深信不疑了。如何制服老猫,看来的确方便,鼠代表们心 神 ;就是靠那股臭气,这又有什么难呢?只要憋足一股劲。它们以为取得了真经,便兴冲冲告辞,踏上归途。
回来一汇报,老鼠们齐声欢呼。
硕鼠迫不及待,决定当夜出洞试它一试,叫大家看看奇迹。
硕鼠堂而皇之地出洞。
一只老猫走过来了。
“今晚要叫你尝尝我的厉害。”硕鼠心里说。
它毫不畏惧地迎上前去,临近老猫,憋足劲,放了一个臭屁。
老猫既不抖,又不瘫。
“怎么搞的?”硕鼠慌了。正想转身逃跑,哪里还来得及,老猫一张嘴,一口就咬住了硕鼠的脖子。
观望的老鼠,逃的逃,溜的溜,心想:有什么屁用!还不是猫吃老鼠。
是的,屁有什么用。硕鼠闻味臆断,以为得了真经,结局只能是悲剧。唉,老鼠怎么能知道世上事物的特殊性呢?
15.在文中画横线成语的空白处填写上恰当的汉字。
16.文中加点词“奇迹”指的是什么?
17.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在表达内容、结构方面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
①在内容表达方面的作用:
②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③所体现出的语言特色:
18.硕鼠等辈从非洲取回“真经”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
19、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篇童话故事的中心。
第三部分:
选择你拿手的题目,写一篇500字的记叙文。
⑴我有一个美梦
⑵在梦中
第四单元检测题答案
1.略 2.⑴充耳不闻⑵扑朔迷离⑶叹为观止⑷触目惊心 3.⑴晴川历历汉阳树⑵微风燕子斜。 4.意大利;达·芬奇 5.C 6.A、为什么B、这么 7.点题,引出下文。 8.设置悬念。 9.她那带着神秘微笑的美丽倩影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无数观赏者。 10.因为她的解释必竟是一种推测,并不代表画的作者的意图。(意近即可) 11.专家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制定了一个开发小行星的方案。 12.选择、开采、加工、推入 13.选句加点时注意表示约数、程度的词即可。 14.因为小行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开发小行星可以为人类节约能源,所以说开发小行星是一件造福子孙万代的明智之举。(意近即可) 15.略 16.硕鼠心目中的“老鼠能吃掉猫”的“真经”。 17.①照应上文老鼠从非洲取回的所谓“真经”。②承上(上段中老鼠的内心活动)启下。③生动、形象、幽默。 18.硕鼠被猫咬死,观望的老鼠逃的逃,溜的溜。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是硕鼠等辈不懂得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特殊性。它们不是非洲那样的“铁嘴老鼠”,不能放出非洲鼠所能够放出的可把猫熏昏的“浓烈的臭气”,却一味照搬非洲老鼠的经验,其结果自然只能是悲剧下场。(意近即可) 19.世间的事物具有特殊性,不结合自身实际,盲目照搬他人做法,必然失败。
Ⅸ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考试作文是什么
上册是以“人与自然”为话题
下册是以“期待”为话题
希望楼主采纳
Ⅹ 请问一下七年级上册语文新课本人教版期中考容易考哪一课呀
把你们教材版本告诉一下好吗,很多地方教材不一样,比如人教,北师大什么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