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分析:周恩来
修养的本意是通过内心的反省,是培养一种完善的人格。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党性就是在关键时刻看党员如何对待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周恩来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楷模,他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的高于一切,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随时可能牺牲自己。 对党无限忠诚 为了党的事业,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官位,坚决支持毛泽东、邓小平等同志重返中央最高决策层。在遵义会议后,为了巩固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周恩来多次做博古的工作,他说:“从内心讲,你和我都是做具体业务的人,都不合适做领袖或主帅。我深信以老毛的才能,一定能率领中央红军走出困境。希望你能支持我,抛弃和老毛的前嫌,同心同德,一切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这个大局。”1975年9月20日,周恩来判断自己的病已无治,在他最后一次进入手术室之前,他拉着邓小平的手说道:你这一年干得很好,比我强得多。 对群众无限热爱 对待人民无限热爱。周恩来经常教育身边的干部说:“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为人民服务而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1947年撤离延安之前,周恩来发现了一头走散的耕牛在路旁慢慢地走着,当他看附近没有群众的身影,就说:“牛是农家宝,种地少不了。你们下去把牛拴到我们车后杠上,好在我们车速不快,把它带到前边,它的主人就可以认领了。”这是他离开延安时的情况。1973年6月9日,周恩来重又回到了延安,当他了解到延安地区人民生活仍然十分困苦时,流下了眼泪,说:“解放这么多年了,延安没有建设好,我当总理,有责任。我们应当把延安建设得更好。”总理听到大家一致肯定的答复,高兴的站起来,说:“好!拿酒来,为你们五年粮食翻一番干杯!”和每位同志都碰了杯、握了手、击了掌。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北京派来了2000多名技术骨干帮助延安建设,延安建起了钢厂、卷烟厂、毛纺厂和化肥厂。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把出版《周恩来选集》的稿费寄给了延安老区,帮助延安加快加深。正是因为周恩来对人民无限热爱,才有了后来的“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怆场景,也才会赢得“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的千古美名。 《我的修养要则》 在周恩来重庆领导南方局整风学习期间,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工作特点和党的需要,于1943年3月18日,他有针对性的写下了七条《我的修养要则》。这天正是周恩来农历45岁生日,南方局的同志们为他准备了茶点祝寿,但他并未出席,而是在办公室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以明心志。 来源: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