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语文 复述课文有哪些方法
复述课文很复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在制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先把你要复述的课文包含感情的朗诵5-10遍,到那种几乎要脱口而出程度。
然后再去找关键词分段,按自己的理解来串在一起。
把每段都按自己的理解总结成几句话,可以通过记忆每段的关键词帮助你更好的复述课文。很关键的是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
我们语文老师说的方法大致是这样,楼主还可以加以领悟噢~~
呵呵,不知道楼主是否满意呢??
❷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扎实有效地进行复述
众所周知,语文课堂是一个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过程。面对如今的现状,课上,孩子们多数愿听、愿读,却不愿说,更不愿写。而如何激发孩子们解放自己的嘴巴,许是教学过程中更为繁琐、更为复杂、更需智慧的难点。许多教师只是临渊羡鱼,或者浅尝辄止。究其原因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文累述,负担过重。在语文课本中,许多故事性的课文,在文后都会有复述课文的要求。而教者不作取舍,不管文章是长是短,都带着学生从头到尾地复述课文。这种面面俱到的形式,加重了孩子们的课堂负担,把大把大把的时间留于此,孩子们身心俱疲,从而每每出现复述课文的要求,则“人神共惧”。
2.复述过程,急于求成。即使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不花大力气也休想一气呵成。有些教师不愿尝试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即是因为缺乏等待的耐性。孩子们在讲述故事时,语句出现重复、回环、停顿都是正常的现象,如急于打断,甚至指责,有时还忙着换个孩子来说说,这些都大大地打击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们不愿开口的局面。
3.流于形式,不作深入。面对困难,多数人会畏惧。但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之一的“复述课文”,有些教师也粗糙地过一过场。而更有甚者只是让他出现在教学目标栏内露一露脸,作忽略不计。虽然课堂上仍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宁可移作他用。
面对如今的局面,作为执教三年级语文的一线工作者,笔者尝试多渠道地打开孩子复述课文的本领,望能从另一个角度切开“复述”这一“顽石”。接下来,我就《日月潭的传说》第二课时的教学与大家谈谈如何带领孩子们在课堂上勤于把嘴动起来。
一、取舍之间,彰显主次
《日月潭的传说》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课后练习明确提出要复述这个故事。作为三下和四上衔接的一个关键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内容的主次也是训练的要求。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先写起因:两条恶龙吞吃了太阳和月亮,天地间漆黑一团。再写经过: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降伏恶龙,为民造福。最后是结果:两位英雄吃下龙肉后,化身青山,守卫日月潭。整个故事浓墨重彩地记叙了故事的经过。在选择为本文作全文复述的时候,我分别采用了两种复述的形式:
1.原文复述。原文复述是指在理解了所学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对故事内容进行复述。一般适用于低年级或篇幅较短的文章。但在《日月潭的传说》一文教学中,我将这种复述的形式放在了故事中。由于这两段内容较为简单,通过学生熟读课文便能轻松掌握。且多使用文中现有的词语,从另一个层面上也达到了积累词汇的作用,培养了语感。
2.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是指课堂中、学生学习课文后,教者可要求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改组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以表达中心思想。其形式多种多样。而在本文教学中,复述故事的经过则采用了“改变结构”的创造性复述课文。特别是变概括性描写为细节描写,将故事描述得更加生动具体。这一方式,在下文中笔者将作详细地叙述。
用这种详略结合的方式来复述这个故事,即达到了教学目标所提出的要求,更彰显了文章的主次。
二、生活情境,复述再现
选择了以改变结构的形式来创造性地复述这个故事的经过,则抓住本文的第三和第四小节来训练。在执教第三小节时,引导学生将这段内容读成两个词――“一筹莫展”和“挺身而出”。这两个词即是两组生活画面,孩子们由于在生活中常常可见,对它们并不陌生。但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则有一定的困难。在引导他们想象当时人们“一筹莫展”的样子时,强调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学生的叙述断断续续,但教师要及时捕捉精准的信息。如“皱着眉头”“来回踱着步”“不停地搓着手”“不断地唉声叹气”“向前跨了一大步”“胸有成竹地说”“拍拍胸脯”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平时积累着的零星碎片,当我们帮助他们捡起这点点小珠子时,再提供一条引线,便可穿成精美的项链。这条引线可以是一个“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训练。如此融会贯通,就将人们一筹莫展的样子描述得活灵活现。
在复述这一小节时,学生利用了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将原本概括性地描写变成了细节性地刻画,使故事更加生动、人物形象也更加饱满了。
三、巧迁旧知,省时高效
语文教学工作者们,一直在追求一种省时高效的课堂,可怎样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就成了关键。而在平常的课堂中,我们常常为了启发学生去想象而废话连篇,几经周折,最终还是落得个吃了不讨好的下场。但在《日月潭的传说》一文教学第四小节的过程中,教者巧妙地将以往的旧知迁移进了新课堂,省时又省力。我们仍可将第四小节读成两个关键性的词组――“吃尽千辛万苦”和“激战三天三夜”。这是两个概括性的词组,要想凭空想象画面必须具备十成功力才行。但在备课过程中,我意识到二年级下半学期有篇课文《沉香救母》中的一小节是这样写的:“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山泉喝喝。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这难道不是“千辛万苦”的扩写吗?由此及彼,我又联想到《哪吒闹海》一文中小哪吒与龙王三太子打斗的内容,这也正是“激战”的画面呀!这些可都是孩子们曾经滚瓜烂熟的片段啊!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只略作提醒,孩子们便水到渠成地把这两个画面描述得细致又生动。这样一来,不仅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更为深刻,故事内容也更为丰满,还大大降低了学生表述的难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难道不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轻巧地翻越了“创造性复述课文”这座大山的有效手段吗?
复述课文,作为教学目标一栏中较难逾越的屏障,尤其是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教者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树立语文价值取向。而学习的最高境界,也应当立足于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这就是智慧――即是教者的智慧;更是学者的收获。
❸ 如何指导小学三年级学生复述课文
课文复述是指学生在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把阅读内容加以整理,用自己的语言,有重点、有条理、有感情的叙述出来。复述不是简单、机械、不加思考的背诵,它熔理解、记忆、表达于一炉,是构成小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大纲》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要重视复述,复述要讲究方法,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 紧凑的课堂教学常常忽视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殊不知,课文复述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思维训练,它能有效地将理解、分析、表达统一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总结、表达、理解和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学生复述课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掌握一定的方法,事半功倍地起到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 一、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时要遵循一定得原则,因为遵循原则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 1.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复述课文要求学生对文章能深入理解和整合,所以在初始阶段,教师要指导理解课文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理清文章脉络,如何抓要点、找主题句、概括大意;学生能够在掌握这些方法的基础上提取有效信息。 2.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鼓励与赞赏相结合的原则。课堂上要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复述,因此,可以采用先自己单独复述、再小组内复述,后班内复述的方法,扩大学生复述的面。还要让学生愿意说、敢于说,允许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犯错误;有时还给予提示;特别是一些口头表达能力不好的孩子,教师更应给予鼓励与支持。 3.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复述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是改变形式的复述。这种复述拘泥于课文叙述顺序,最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进行练习。 二、根据不同的复述形式,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因为正确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详细复述 详细复述就是接近原文的复述。这要求我们能详细、系统、正确地掌握文章的内容。文章中的每个情节和画面都要清晰地保留在头脑中,我们本身也要受到文章的熏陶感染。所以认真阅读是进行复述的基础。详细复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文章中的主要意思搞清楚。比如《九色鹿》,这篇文章虽然较长,但叙述很清晰,全文主要围绕九色鹿救调达,调达出卖九色鹿这两个部分来展开,当我们把最主要的内容和情节抓到以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之上,就能够力争 80 %都用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了,这样就比较好地完成一次复述了。详细复述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要把表现主要意思的句子和词语运用起来。一般来说,详细复述的时候应该和原文相差不是太大。 2. 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就是根据情节的发展来复述文章中最重要的内容。它不仅要求我们按照课文的顺序复述,而且要求我们抓住整篇课文中最重要的内容。表达文章主要意思的时候,可以先看一看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如果有几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一样的,还可以进行合并。这样,把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合并在一起就成了简要复述的内容了。 3. 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是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在复述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它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 创造性复述具体有下列方法: ①变换人称复述一般文章描写的时候用的都是第三人称。在复述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改第一人称“我”来叙述。这样同学们就可能把作者或文中人物的经历和感受转化为自己的,同时也可能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融入复述中。 ②续编故事 续编文章就是给文章增添内容——可以在文章中间加,也可以在文章的结尾加。因为有些文章留有一定的空白让我们展开想象,扩充理解。例如《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复述时可以加上想象人们获得火种后欢欣鼓舞的场面,这在课文中并没有提及,但是可以结合文中描述的人类没有火种前的困苦生活加以对比联想,人们在获取火种后生活上得到的便利。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还有其他很好的方法可以去探索,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复述课文,目的都是要学生学会自己的语言去组织,为学生提供训练语言的实践V?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❹ 语文简要复述课文方法有哪些
可以先分出段落
然后概括段意
总结中心内容
合上课本,看着段意和中心内容将课文回忆一遍
再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❺ 语文31课女娲补天复述故事怎么写
《女娲补复天》原文:制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tā)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zhēng)扎。
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xī)灭。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❻ 如何以课文复述为主线设计语文教案
复述课文一般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种。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和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复述方式。我认为高年级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是比较适宜的。创造性复述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深化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充实内容。这符合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有利培养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创造性复述呢?
课文补白,扩展复述
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着可以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白点,我就抓住了这些点做文章,让学生进行课文补白,进行扩展复述。
人教版《金色的脚印》一文中就有几处课文补白点,我就进行了如下的扩展复述:
补白1:通过老狐狸的努力,锁住小狐狸的木桩被啃得很细了。复述补白:老狐狸是如何营救小狐狸的?
补白2:正太郎掉下悬崖,老狐狸救醒了他。复述补白:老狐狸是如何救助正太郎的?
补白3:狐狸一家告别正太郎,跑向树林深处。复述补白:憧憬狐狸一家未来美好的生活。
学生在复述课文的时候加上了这些内容,无疑复述更生动丰富了。
改变结构,变叙复述
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顺叙改为倒叙,或者将倒叙改为顺叙进行复述。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采用的是倒叙写法。复述课文时,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复述。又如《穷人》一文,可以尝试让学生先复述渔夫回家看到西蒙家的孩子睡在自己家里,然后通过桑娜的回答把为什么收养孤儿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变化体裁,创造复述
通常常见的体裁改变有:诗歌体可改为记叙体,说明体可改为童话体等。
这种改变文体的复述最适合古诗教学。《春夜喜雨》一诗中,诗人敏锐地抓住了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复述时,我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着眼雨的样子,大地的变化以,及喜悦的心情等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性的复述。又如,《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学习课文后,我让学生用叙述的方式复述课文《地球的自述》。
课本演绎,表演复述
这种表演性的复述比较适合篇幅长,故事性强的课文。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在小舞
台上常常有大发挥。
《草船借箭》一课人物形象生动,故事情节生动,很适合表演性复述。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组合成小组,每组三个主要角色:诸葛亮、周瑜、鲁肃。我让学生把握住人物特点,然后根据人物特点在表演中恰当演绎出动作、语言、神态。还可以适当地想象,表演课本内没有提到的人物表现。可以想到,这种形式的表演学生是很乐意参与的,劲头很高。
创造性复述课文就是在复述中寻找创新,它不同于其他复述形式。它要求学生更多的创新思维、想象思维的参与。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细读文本,钻研教材,调动学生积极性,合理展开复述,最终实现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
❼ 初一语文课文散步复述200字
《散步》文章写了初春(时间),母亲、妻子、儿子和我一行四人(人物回)在我的提议下到答田野上(地点)散步(起因)。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母亲想走大路,大路平顺。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疼爱孙子决定走小路(经过)。最后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一起散步在初春的田野小路上。(结果)
❽ ‘老师说“复述课文”’的‘复述’是什么意思
复述就是重复叙述的意思,一般是指学生已阅读文章,初步掌握了大概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主要锻炼了的是阅读概括表达的综合能力
❾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概括(人+事+结局)主要内容,复述
我在抗日战争抄时期,在白洋淀有一个过袭于自信、自尊的老头子.有一次,他带着两个寻找队伍的女孩准备进入队伍所藏身的苇塘时,由于他过于自信在过封锁线时,使一个女孩被日本鬼子射中,受了伤,他自责,后悔,于是在第二天,去找日本鬼子报仇.
❿ 初中语文课怎样教会学生复述故事
一 .什么叫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二.复述课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 用普通话复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
2. 有中心,有条理。
三、复述的方式一般有几种?
复述的方式一般有三种: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四.怎样复述课文呢?
1.理解课文内容。读课文时,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
2 . 把握课文脉络。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段落结构一定要很好掌握,这样,复述时才能做到有条理。
3. 可以要求详细复述,那复述时的内容顺序、段落层次、重点部分以及情节发展应与原文一致;可以要求简要复述,则要注意抓住主要内容,删去课文中一些描述性文字,把人物对话和设问句改为陈述语气,比如可以简单到只把每段段意自然连接;也可以要求创造性复述,则要在原文基础上发挥想像,重新加以组织,譬如改变人称、改变叙述顺序、合理扩充故事情节等等。
4. 列好复述提纲。为了使复述有条有理,复述前可以先列个简单提纲,确定复述的顺序。
5 . 用普通话复述,加强复述前的自我口头训练。语句力求完整、通顺、连贯、精练,有感染力。
五.复述课文的注意事项
复述不是背诵,它是课文内容、语言、情感的内化、重组和表达的过程,因此,切忌照本宣科。
总之,复述课文是一个从简单到具体,又从具体到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死”到“活”,从“背诵”到“创新”的过程。只要同学们平时注意加强练习,不怕麻烦不怕辛苦,你们复述课文的水平一定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