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

发布时间:2020-12-26 17:01:20

1.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1.本组教材以“异域风情”为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三篇课文有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有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牧场之国》;还有介绍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古建筑的《金字塔》。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

(1)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扩展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要点:

1.了解写作方法,理清层次。

2.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

3.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4.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牧场之国》教学要点:

1.感受牧场风光,体会动物、人、环境和谐统一的意境。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3.领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4.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金字塔》教学要点:

1. 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2.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的解说员》教学要点:

1.培养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

2.训练学生能把要说的内容的大致情况说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的习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4.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写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要点:

1.学会搜集资料,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引导学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在写作中体会历史遗产的魅力或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

4.养成修改自己写作的习惯。

《语文园地七》教学要点:

1.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感受将自然风光与人们的活动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2.感受景物动静变化,选择情景进行仿写。

3.理解古诗《乡村四月》,理解并背诵积累古诗。

2. 请问谁有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单元复习课的教案

一、基础整合。(46分)

1、我会看拼音,还能正确地写出词语。 (4分)

jí chí shuāi jiāo qīng xī xiū sè

( ) ( ) ( ) ( )

2、我会辩字组词。(8分)

绞( ) 御( ) 崖( ) 招( )

跤( ) 卸( ) 涯( ) 绍(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 )飘( )舞 ( )( )不及 ( )心( )欲 ( )( )忘食

4、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乐( lè)趣 目的(dí)地 拨(bō)转 不计其数(shǔ)

B、高歌一曲(qū) 喷(pēn )出 商贸( mào) 枝干(gàn)

C、陷(xiàn)入 狰(zhēng)狞 效率(lǜ ) 勾勒(lè )

(2)、下列各组四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严阵以待 杯水车新 精神饱满 一碧千里

B、美轮美焕 翠色欲流 银装素裹 费寝忘食

C、襟飘带舞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天高气爽

D、叮零叮零 天崖碧草 斗志高昂 七零八落

(3)、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

B、六月一日上午,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个个意犹未尽。

C、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

D、这次语文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5、选词填空。(3分)

矗立 屹立 挺立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3、一行高大的白杨树沿着铁路线( )在茫茫戈壁上。

6、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5分)

①、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

②、铁路沿线的一棵棵树好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 )

③、操场上的人很多,有的滚铁环,有的玩球,还有的在跳绳。( )

④、在阳光的映衬下那雪山仿佛女神般圣洁、美丽。( )

⑤、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7、请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6分)

(1)九 曲 黄河 万 里 沙, 。

(2)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3)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这句话就是:

8、口语交际。(12分)

(1)、发挥合理的想象,把主客敬酒时的祝酒辞简要地写下来。(3分)

干部向我们敬酒,70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

1、干部的祝酒时可能说:

2、老翁的祝酒时可能说:

3、我们回敬他们时可能说:

(2)、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4分)

一天你亲眼看见自己的好朋友正在欺负低年级的小同学,你会说:



(3)、小练笔(5分)

有人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通讯技术那么先进,哪里还用学习写信这种落后的方法,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用50-100字之间简短的一段话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和理由。

二、阅读。(54分)

认真阅读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14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请用直线把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画住。这段话点明了白杨树的的精神是: (3分)

4、文段中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请发挥想像,说说爸爸可能在沉思些什么呢? (3分)

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23分)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 神气在挥舞着鞭子 放声歌唱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3分)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3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辽阔( ) 欢跃( )广阔( )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 的特点(2分)

5、请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抄写在下面的直线上,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2分)

拟人句:

仿写:

6、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 的作用。(2分)

7、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8、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上。(2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7分)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 “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亮晶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断续续: ____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2个这样的词吗?(5分)

(文中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 )比作了( )。(2分)

4、用“——”画出文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你也能写一个拟人句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双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2分)

6、你能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训练: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在信中,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注意写信的格式
这些只是一单元的内容!我希望能帮助你!加油

3. 谁有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单元复习课的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课 题:归类复习 、按单元复习相结合。
教学目标:通过归类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册教学内容,能灵活运用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做题能力。
教学重点: 基础知识的巩固。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做题。后进生的
教学方法:师:导学鼓励,引导点拨。生:抄写、背诵。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复习古诗词
教学重点 背诵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及诗意。
教学设计:
一、《牧童》 唐 吕岩
1、默写: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全诗的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3、《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二、《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1、默写: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2、意思: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3、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三、《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1、默写: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重点句意思: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最逗人喜爱是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
3、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4、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5、这首词反应了朴素、温暖而又风趣的乡村生活。
四、《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2、词语解释:
(1)甚:很。
(2)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3)诣:拜见。
(4)乃:就,于是。
(5)示:给……看。
(6)曰:说。
(7)未:没有。
3、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答: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
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启示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巩固日积月累内容。
教学重点 名人名言、对联、歇后语、成语积累。
教学设计:
(一)《浪淘沙》 唐 刘禹锡
要求背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关于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言和诗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三)对联
地满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的种类大致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
(四)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程门立雪
(五)与古代名著相关的歇后语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徐庶(shù)进曹营——一言不发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斩马谡——不念旧情
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七)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说话情态的词语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形容人物外貌的: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形容人物神态表情的: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描写人物行动的: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描写人物说话时情态的: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八)积累名人名言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强调奉献精神)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
(激励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工作、事业上的困难,遇事不悲观失望)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赞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鼓舞人们要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心平气和地坦然面对一切)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标 本册词四字语积累
一、熟读词语
1.写人物外貌的:眉清目秀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骨瘦如柴
2.描写人物神态的:愁眉苦脸 目瞪口呆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挤眉弄眼 垂头丧气3.描写人物行动的: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4.描写人物说话情态的: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5.描写人物心理的: 心旷神怡 迫不及待 心急如焚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惊胆战
6.描写高尚品质的:拾金不昧 见义勇为 光明磊落 舍生取义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7.表现机智勇敢的: 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 奋不顾生 奋勇当先
8.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有成竹 头重脚轻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9.含有动物的: 指鹿为马 虎头蛇尾 狐朋狗友 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鹤立鸡群
10.互为反义的:
a.表里如一:黑白不分 黑白分明 是非曲直
b.先礼后兵:大惊小怪 有气无力 南腔北调 明争暗斗 里应外合 苦尽甘来 前俯后仰
c.无独有偶:弄假成真 弄巧成拙 口是心非 顾此失彼 瞻前顾后 三长两短 争先恐后
d.喜新厌旧:此起彼伏 前因后果 优胜劣汰
11.互为近义的:
a.惊涛骇浪 :争分夺秒 瞻前顾后 同甘共苦 交头接耳 丰衣足食 精打细算 同舟共济
b.花言巧语 :面红耳赤 千方百计 里应外合 聚精会神 通宵达旦 胡思乱想
12.反映历史故事的:三顾茅庐 精忠报国 围魏救赵 指鹿为马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13.反映口才差的:语无伦次 张口结舌 漏洞百出
二、说说词语意思。
三、听写。
第 四 课 时
教学目标 掌握本册文中出现的人物特点。
教学设计:
一、学生讨论人物特点。
二、师帮助总结出人物特点。
《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个聪明、机智、幽默的孩子
《晏子使楚》:晏子是个爱国的、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的人。
《半截蜡烛》:杰奎琳是个沉着、机智、勇敢的孩子。
《金色的鱼钩》: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桥》:赞扬了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梦想的力量》: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将相和》:蔺相如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人。
廉颇是个知错就改、豪爽直率的人。
《草船借箭》: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宽厚待人(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人。
周瑜是个智谋过人、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人。
鲁肃是个忠厚守信、顾全大局的人。
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
《景阳冈》:武松是个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
《猴王出世》:孙悟空是个自由自在、活泼可爱、亲和友善、敢作敢为的人。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小嘎子是个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孩子。
胖墩儿是个豪爽、随和的人。
《临死前的严监生》:严监生是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王熙凤是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
《刷子李》:刷子李是个技艺高超、自信、心细如发的人。
《金钱的魔力》:反映了老板等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第 五 课 时
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课文要点复习。
教学设计:
1《草原》A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B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C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友谊之路) 3《白杨》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A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B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C含义深刻的句子: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D造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赞扬了建设者的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

4.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五单元集体备课研讨活动

书面

5. 谁有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单元复习课的教案

活动目标:1.尝试用圆、三角形等简单形状表现几种常见水果的简单特征版。权2.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初步建立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活动准备:绘本、爱吃水果的牛、范例、背景1幅、小奶牛人手一份、油画棒、欣赏过故事《爱吃水果的牛》。

阅读全文

与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