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年级上册和下册语文书的所有古诗是哪些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登鹳雀楼(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登鹳雀楼(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上(上册)
长歌行(节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Ⅱ 一年级上册和下册语文书的所有古诗是哪些
一年级上册和下册语文书的所有古诗:
【小学一年级】
上册:《静夜思版》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权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千古名句、优秀诗篇,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创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旷古流传的古诗名句,让世人为之倾倒。
Ⅲ 一年级下册语文书有什么内容
一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如下:
1柳树醒了
2春雨的色彩
3邓小平爷版爷植树
4古诗两首权 春晓 村居
5看电视
6胖乎乎的小手
7棉鞋里的阳光
8月亮的心愿
9两只鸟蛋
10松鼠和松果
11美丽的小路
12失物招领
13古诗两首 所见 小池
14荷叶圆圆
15夏夜多美
16要下雨了
17小壁虎借尾巴
18四个太阳
19乌鸦喝水
20司马光
21称象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23王二小
24画家乡
25快乐的节日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27两只小狮子
28小伙伴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30棉花姑娘
31地球爷爷的手
32兰兰过桥
33火车的故事
34小蝌蚪找妈妈
Ⅳ 小学一年级语文书中的所有古诗!包括上下册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我念的是五年制内,就将就写点。
三册容: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册:
李白·夜宿山寺:略
六册: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册: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九册: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十册: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Ⅳ 一年级下册语文书下册在哪里买到呢
教科书,课本一类的,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均有销售
Ⅵ 一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老鼠嫁女》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当一只母鼠有了漂亮的女儿,她是如何嫁女儿的,嫁的结果怎样呢?认真读读短文,你定会从中悟出点什么?
从前,有一只老鼠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总想嫁给一个有权势的人物。它看到太阳很非凡,就巴结太阳说:“太阳啊!你多么伟大,能干,万物没有你,简直就无法生存,你娶我的漂亮女儿作妻子吧!”太阳客气地回答:“我不行,因为乌云能遮住我,把你的女儿嫁给乌云吧!”老鼠又去找乌云,阿谀地对它说:“你娶我的女儿吧“乌云说:“不行,我没什么本领,我比不上风,风一吹,我就被吹跑了。” 老鼠一听,原来风比乌云更有本领,就找到风,对它说:“风啊!我可找到你了,我愿将我美丽的女儿嫁给你。”风一听这无头尾的话,紧锁双眉说:“谁稀罕你的女儿,你去找墙吧,它比我行!”老鼠一听,又决定去找墙。墙揶揄地说:“我倒是怕你们这些老鼠,你们一打洞,我可就危险了。我不配作你的女婿。”老鼠一想:墙怕老鼠,老鼠又怕谁呢?它忽然想起了祖宗的古训,老鼠生来是怕猫的。它就赶紧去找猫,点头哈腰对猫地说:“猫大哥,我总算相中你了,你聪明、能干、有本事、有权威,作我的女婿吧!”猫一听,倒是爽快地答应了,太好了,就把你女儿嫁给我吧,最好今晚就成亲,母老鼠一听,心想,猫大哥真不愧有魄力,有作为的男子汉,总算给女儿找到了如意郎君,于是喜滋滋地跑回家去,大声对女儿说道,终于给你找到好靠山了,猫大哥最显赫,最有权势,你可享一辈子福呢!”当晚就把女儿打扮起来,请来了一群老鼠仪仗队,打着灯笼、凉伞、旗号,敲着锣鼓,一路上吹吹打打,把女儿用花轿送到了新郎的住地,猫一看,老鼠新娘来了,轿刚进门,还未等新娘下轿,就扑了上去,一口将可爱的新娘吞进肚里去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阿谀(ā ,ē) 相中(zhōnɡ,zhònɡ)
如意郎君(jiūn,jūn ) 显赫(hè,chì)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幕( ) 组( ) 愧( ) 娇( )
墓( ) 阻( ) 魂( ) 骄( )
暮( ) 租( ) 魄( ) 矫( )
慕( ) 祖( ) 槐( ) 轿( )
3、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奉承( )喜洋洋( )伟大(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非凡()伟大()危险()
5、照样子,写词语。
喜滋滋: 、 、
吹吹打打: 、 、
如意郎君: 、 、
6、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祖宗的古训:
阿谀地对它说:
墙揶揄地:
7、在文中□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8、将老鼠对乌云和风的话补充完整。
9、猫对母老鼠奉承的话与太阳、乌云、风、墙有什么不同?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10、你认为文中的母老鼠是个什么样的“母亲”?她的择婿标准是什么?
11、读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阿谀(ā ,ē) 相中(zhōnɡ,zhònɡ)
如意郎君(jiūn,jūn ) 显赫(hè,chì)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幕(银幕) 组(组织) 愧(惭愧) 娇(娇柔)
墓(坟墓) 阻(阻挡) 魂(灵魂) 骄(骄傲)
暮(暮色) 租(租房) 魄(气魄) 矫(矫健)
慕(仰慕) 祖(祖国) 槐(槐树) 轿(轿子)
3、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奉承(巴结或阿谀)喜洋洋(喜滋滋)伟大(非凡或显赫)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非凡(平凡)伟大(渺小)危险(安全)
5、照样子,写词语。
喜滋滋喜洋洋、笑呵呵、笑哈哈、乐滋滋、哭涕涕、怒冲冲
吹吹打打:拉拉扯扯、推推搡搡、蹦蹦跳跳、敲敲打打
如意郎君:如意算盘、称心如意、万事如意
6、联系上下文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祖宗的古训: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可以作为准则的话。
阿谀地对它说:奉承、献媚。
终于给你找到好靠山了:好的依靠、依仗。
7、在文中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猫一听,倒是爽快地答应了:“太好了,就把你女儿嫁给我吧!最好今晚就成亲。”母老鼠一听,心想:猫大哥真不愧有魄力、有作为的男子汉,总算给女儿找到了如意郎君,于是喜滋滋地跑回家去,大声对女儿说道:“终于给你找到好靠山了,猫大哥最显赫、最有权势,你可享一辈子福呢!”
8、将老鼠对乌云和风的话补充完整。(大意对就行)
“你娶我的女儿吧,有你这样神通广大的本领,我真非常敬慕你。”
对它说:“风啊!我可找到你了,听说你很有本领,有权威,我愿将我美丽的女儿嫁给你。”
9、猫对母老鼠奉承的话是十分高兴,而太阳、乌云、风、墙却十分反感,从中想到的可以自由发挥。
10、文中的母老鼠是个嫁女心切而又好巴结的母亲。她的择婿标准是有权有势。(也可有不同见解)
11、读了本文你受到的启发是人人都应自强,不要巴结、依附一些所谓的强者,否则,只会自取灭亡。(也可有不同见解)
Ⅶ 一年级语文上下册古诗
咏柳贺知章《咏柳⑴》唐·贺知章碧玉⑵妆成⑶一树⑷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⑸。不知细叶谁裁⑹出,二月⑺春风似⑻剪刀。注释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⑵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⑶妆成:装饰,打扮。⑷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⑻似:好像,如同,似乎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诗词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1、春日:春天。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诗人的好心情.3、寻芳:游春,踏青。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5、滨:水边,河边。6、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7、东风:春风。8光景:风光。简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赏析: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名句赏析——“万紫千红总是春。”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唐-林杰-乞巧【年代】:唐【作者】:林杰【题目】:乞巧【内容】: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作者简介】: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赏析】: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后资料袋的内容,感受人们过节时的喜悦。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要引导学生结合全诗的理解,进一步体味诗中展示的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全部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2.云母屏风:嵌着云母石的屏风。此言嫦娥在月宫居室中独处,夜晚,唯烛影和屏风相伴。3.长河句:银河逐渐向西倾斜,晓星也将隐没,又一个孤独的夜过去了。4.碧海:《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阔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韵译】: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赏析此篇讽刺信神仙而求长生者。以嫦娥为例,说她偷吃不死之药成仙以后,在月宫里永远品味着孤独寂寞的滋味。诗人在讽刺虚妄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生命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由这一问题牵连而出的问题是:人应该怎样生活?长寿甚至长生的目的是什么?在爱和长生不老之间,现实的人应该选择什么?作者显然并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他认为那样孤独寂寞的长生,实际上正是对生命的折磨和摧残。与其如此,还不如人间儿女们那样有悲欢地热爱、有聚散地执着更有意义。这首诗的艺术技巧也很成熟。全诗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语言,而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启发人们去思考。前人于此诗有自伤不遇、怀人、悼亡、讽女冠等诸说。刘、余《集解》云:“悼亡说最不可通。……而自伤、怀人与女冠三说,虽似不相涉,实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实已暗透作者自身处境与心境。嫦娥窃药奔月,远离尘嚣,高居琼楼玉宇,虽极高洁清静,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难排遣;此与女冠之学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与诗人之蔑弃庸俗,向往高洁而陷于身心孤寂之境均极相似,连类而及,原颇自然。故嫦娥、女冠、诗人,实三位而一体,境类而心通。”宋代苏轼在《水调歌头》词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有人把李商隐的诗意和苏轼的词意合起来。作一副对联,对她的奔月进行概括:“灵药应未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几时有,怕琼楼玉宇,依依高处不胜寒。”
Ⅷ 一年级的语文书古诗大全(上下册)
小学?初中?高中一年级?
小学:下册——《春晓》,《村居》
初中:版
下册——山中杂诗,权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
论诗,约客,送灵澈上人,江南逢李龟年,滁州西涧。
高中: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必修二——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
并序,涉江采芙蓉,短歌
行,归园田居(其一),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Ⅸ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电子课本教材(全本) (1)
绿野千鹤小说合集,
陈星拥有心灯
曾经的不曾畏惧
她只有一个目的:她的儿子在里边
所幸,青春会有感伤,也会迎接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