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五年级上册语文28课全文讲什么

五年级上册语文28课全文讲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26 05:41:04

『壹』 五年级上册语文28课是按什么顺续写

五年级上册语文28课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贰』 五年级上册语文28课第3自然段毛泽东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描写燕子的作文

描写燕子的作文 燕子喜欢停在电线杆上,一双深灰

色的爪子,紧紧内的抓住容电线。它的羽毛特别黑像一件黑皮大衣,腹部的羽毛雪白雪白像一件白衬衫,它还有小巧机灵的眼睛尖尖的小嘴。 燕子的飞行本领特别高。

它常爱贴着地面飞,一眨眼就直上高处。俗话说:燕子不

描写燕子的作文

燕子喜欢停在电线杆上,一双深灰色的爪子,紧紧的抓住电线。它的羽毛特别黑像一件黑皮大衣,腹部的羽毛雪白雪白像一件白衬衫,它还有小巧机灵的眼睛尖尖的小嘴。

燕子的飞行本领特别高。它常爱贴着地面飞,一眨眼就直上高处。俗话说:“燕子不吃落地的食。”它要是想吃饱肚子飞行本领就必须特别高;燕子的嘴特

别尖 ,有时飞虫躲在草丛中燕子贴着地皮飞,飞虫受到惊吓就飞了起来,恰好燕子就吃到了飞虫。
燕子是勤劳的候鸟。燕子要是

在城里生活,就会把窝建在了楼房的墙角处,在建窝的期间,燕子会不辞辛苦地飞到池塘边衔泥和树枝搭窝。
每当燕子停

在我家门口的电线杆子上,我多希望它能多停留一会儿啊,让我好好看看它。它是春天的天使,勤劳的象征!


『叁』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分段,分几段,段义是什么

第一部分(1段)点明事件发生的地点,以及毛主席夜以续日地为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第二部分(2~13段)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详细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工作期间关心群众的三件事。
求采纳

『肆』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主要内容是什么

《毛主席在花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八单元第28课的课文。

课文简介

这篇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原文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一天早晨,毛主席正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有动静了呢?”

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工作,我和村长商量了,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说:“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碾米。”

“是”警卫员拔腿就走。

“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警卫员回头一笑:“知道了,请主席放心。”他走出小院,碰上村长正和一个端簸箕的大娘说话。警卫员迎上去,问:“村长,这位大娘是要去花椒树下推碾子吧?”

大娘用手拢了拢搭在耳下的头发:“不,俺去西头。”说着转身就要走。警卫员忙对村长说:“村长,是首长让我请乡亲们来花椒树下碾米。”村长沉思了一下,说:“这碾子一响,就得转到天黑,怕误首长的事呢。”警卫员再三解释,村长才答应了,对那位大娘说:“那你就去花椒树下碾吧。”

警卫员帮大娘端着盛满玉米的簸箕回到了花椒树下的碾台。一会儿,陆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碾台吱吱扭地转了起来。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主席就叫他。他走进去,毛主席把笔放下,说:“任务完成的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

说着,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警卫员知道,这筒茶叶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的,转了几道手才送到毛主席这里,他一直没舍得喝。他站在那里,表示为难。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笑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茶沏好了,警卫员拎着清香的茶水来到碾台旁,用粗瓷碗一一凉在石板上,跟碾米的人说:“乡亲们,来喝茶吧。”开始,乡亲们还不好意思,经他一动员也就不拘束了,你一碗我一碗地喝了起来。

茶水对这山旮旯的群众来说,确实新鲜。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叔端着一碗水,凑到警卫员跟前,说:“我说同志,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警卫员乐呵呵地说:“您老慢慢地喝吧,一会儿就喝出味道来了。”

这时候,毛主席来了,喝茶水的乡亲们纷纷跟毛主席打招呼。毛主席笑着向大家点头,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毛主席给乡亲们说起喝茶的好处,正在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越推越慢,转到了毛主席身边,便停了下来。

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的玉米碎粒。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咱们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4)五年级上册语文28课全文讲什么扩展阅读

关于花山

课文中毛主席所在的“花山”是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以北的一个小村子。1948年春夏之交,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曾在这里住过几天。当时,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进攻,中国共产党正在积极筹划全国的战略决战。

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前往西柏坡的目的是为了召开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于1949年3月5日胜利召开,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提出了党在全国胜利后的总任务。

关于毛泽东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毛主席在花山

『伍』 五年级上的第二十八课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陆』 五年级上册语文28课全生字

没有28课

『柒』 小学五年级下册28课内容是什么

1.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2.蓝天、骄阳、绿树、红土、彩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黑人兄弟,构成了七彩的非洲!

3.作为彩色之源的赤道骄阳,是那么强烈、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耀眼的金灿灿之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蓝得发光,好似透明的蓝宝石。到了旱季,蓝天之上没有一丝云彩,浩瀚的天穹显得并不十分高远。在黑角市的大西洋岸边,蔚蓝的天和湛蓝的海,在地平线上交汇,蓝天蓝海融为一体,融为一色,你直觉得非洲的蓝天似乎离人类更近些。

4.阳光和雨量的充沛,使除沙漠之外的非洲大地,万物竞发,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如果把非洲比喻成花的世界,彩色的世界,一点儿也不过分。在我国,大部分鲜花是人工栽培的,而在非洲无论是乡村、市郊和城内,可以说到处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盆里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还要逗人喜爱。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为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高大的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极为普通的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更为常见的火炬树,绽开的红艳艳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烈火,一排是一片落霞。到了开花季节,刚果、扎伊尔的一条条街道,皆成了彩色的大道,彩色的长河,人在街上行走,像置身于花海深处。更为妙不可言的是,还有一种名曰花树的树,我们远远看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向人们频频点首。

5.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有数不清的红羽鸟、各种颜色交织的五彩鸟,有美丽温顺的梅花鹿,更有非洲雄狮、河马、金钱豹和象群。也许你会说这些动物的色彩和形态在我国的动物园大都会看到。那么,非洲蝴蝶有一万四千多种,非洲能占多少比例呢?没有人统计过,我想光被人称为蝴蝶王国的刚果,就不下几百种,甚至几千种。因为我们单单在黑角市一家大宾馆里看到的就约有几百种。那些蝴蝶已经过防腐处理,制成精美的蝴蝶工艺品,放在一张张硬底的塑料袋里,蝴蝶一格一格的放着,一袋就有几十个品种,其颜色不光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各自的色彩和整袋的色彩皆变幻着,交织首,渗透着、辉映着,若把几十袋、几百袋蝴蝶工艺品组合在一起,在你眼前呈现的将是一片七彩流霞的斑斓世界,令你目不暇接,令你击节赞叹。这还是凝固的色彩呢,你若到盛产蝴蝶的刚果奥旺多省去,到那蝴蝶漫天飞舞的世界去参加“蝴蝶音乐会”,置身五彩缤纷的空间,细细倾听这彩色的小天使飞翔的轻微声韵,简直如同步入虚幻的仙境,甚至比咱们中国人憧憬的玉宇琼阁还富有诗意呢!

6.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黑人兄弟的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歌舞,他们创造的艺术,无一不是彩色的。非洲人特别注重服装的颜色的鲜亮耀眼,不管男女老少皆喜欢穿花衣服,妇女则更考究颜色的搭配,最喜欢较大的反差,像蓝底白花、黄底红花、红绿相间等颜色的大花布,最畅销。你在节日的市场上放眼望去,是花花绿绿的衣服交汇成的彩河、彩色的湖泊。在富裕人们的餐桌上,牛排上有殷红的血,新鲜的水果沙拉五光十色,饮料是流动的彩汁;在不太宽裕的家庭,木薯是粉红色的,香蕉是金黄的,取之不尽的芒果黄中透红,非常便宜的大西瓜是红沙瓤的。黑人兄弟的住房,虽然大都是不甚宽大的白铁顶房,但许多房子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你若住在宾馆里,房内房外皆是绿色和彩色。在扎伊尔戈马的卡里布宾馆,我们看到鲜花爬满的围墙,鲜花点缀的庭院,鲜花铺满的小径。在这个城市的乐尼拉宾馆,我们欣赏了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门厅装饰:酒柜上面是草顶的廊檐,用粗线条雕刻的木柱连接着,两个木柱之间是圆鸟笼式的灯罩,盛放各色名酒的窗格是用粗砖砌成的。餐厅的四壁挂着葫芦、又长又尖的捕鱼兜,以及圆形的竹编。房梁上高吊着粗糙的花盆,盆内红花长得格外茂盛。更有特色的是,门厅里放着大小不一的三个独木舟,舟为黑红色,是上好的木材凿成的,舟里种着绿草彩花。置身这间餐馆的门厅,我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隐醉在一种古朴、悠远的境界之中。

7.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黑非洲人绘画——无论是铜敲画、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是彩色的;黑非洲人的工艺品,无论是黑木雕、灰木雕,还是象牙雕,是彩色的;黑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是彩色的。如你有幸参加篝火晚会,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旁身穿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是流动的、飞舞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加倍地领悟非洲的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8.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捌』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 怎样教学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按事情的发展过程,文章依次记叙了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这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毛泽东对群众的关心.进而派警卫员每天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表现了毛泽东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最后,毛泽东来到群众中,亲手给群众递上茶水,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毛泽东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

善抓细节,通过细微之处来表现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是本文的一个特色.“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这说明毛泽东十分注意体察民情,他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惦记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试想,若没有一种普通群众的情怀,谁去管日复一日的碾米声和村子里有几台碾子?“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这几处细节描写,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他不仅想着群众,而且能做、会做普通群众所做的生活小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这是教学的难点.二是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这是毛泽东听了警卫员的报告后讲的话.毛泽东讲话的态度是严肃的,话语中“不能……就……”的句式,看出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这是毛泽东对警卫员说的话,提醒他要注意工作方法.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泽东与群众的情谊,可以体会到毛泽东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语气是那样和蔼,态度是那样诚恳.

③“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

这是毛泽东说服警卫员去送茶水的一段话,其中包含三个意思:一是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一句,强调了人民群众对于革命战争的重要作用;二是我们进行革命斗争也正是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摆在特殊位置”意思是认为首长、领袖的生活待遇应该不同于普通群众.这几句话表现了毛泽东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这是毛泽东的一贯的思想,一贯的作风.

④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这句话意味深长,表面是说由于毛泽东当时在花山,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来碾米的老人对毛泽东似曾相识,但未完全确认眼前的首长就是毛主席.深层来讲,毛泽东的所言所行,和普通群众是那样的近、那样的亲,他就是一名普通群众,或者说是千千万万普通群众的一员,老人感到亲切,似曾相识.

(2)对词语的理解.

夜以继日:以,用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

局面: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

旮旯:方言指角落,文中指狭小偏僻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三、教学建议

1.本课的叙述通俗易懂,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可按照课文前面“导读”要求,安排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重点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你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时,要注意不要脱离课文,要紧紧抓住那些细节描写,扣住具体的词、句来体会.

2.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对学生而言是难点.教学时,教师可结合第一自然段的阅读,简介毛主席在花山的背景,那时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他仍然惦记、关心普通群众,真是难得.其二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细细体会,如“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可引导学生抓住“皱了皱眉”、“又放下了”体会,此时毛主席可能在想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教学时,可以适当拓展,布置学生搜集毛泽东的有关资料,阅读关于毛泽东的其他文章,以加深对毛泽东的了解,并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交流平台”做准备.

4.本课要求学生认识的生字较多,且大部分是不大常用的字,如“碾”、“簸箕”、“沏”、“舀”、“笤”.教学时,除让学生反复读记外,还可结合有关实物,帮助学生记忆.课文中,有些方言词,如“旮旯”,可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教师予以讲解或布置学生通过查字(词)典,了解词义.

5.课文后面的“词语盘点”仍分为“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均出自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应分别在各篇课文的教学中落实读写或读记的任务.

四、相关链接

花山 花山是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以北的一个小村子.1948年春夏之交,中央领导同志从山西前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的途中,曾在这里住过几天.当时,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进攻,中国共产党正在积极筹划全国的战略决战.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前往西柏坡的目的是为了召开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于1949年3月5日胜利召开,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提出了党在全国胜利后的总任务.

石碾 用圆柱形石头做成的粉碎粮食用的加工工具.这种工具自南北朝后使用比较普遍,现被碎米机等代替,有些农村地区还可以看到石碾.有的地方靠人力,或靠马、牛、驴等,先进的用水能,推动石碾转动.

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

(1)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2)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体现个性化,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4)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

(5)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十分有用.

(6)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写人.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形象更丰满.通过相关人物的反应、评说,从侧面间接地烘托描写对象,可以起到睹影见竿的作用.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

『玖』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3件事。
第一件事是毛主席在花山时不因为自己的工作而影响版乡亲们的正常生活权,叫警卫员将集中到村里另外一台碾子上碾米的乡亲们请到自己屋外的碾子上碾米。
第二件事是毛主席将一直舍不得喝的茶叶拿出来,让警卫员沏给碾米的乡亲们喝。
第三件事是毛主席利用工作间隙,帮助乡亲们推碾子碾米。
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毛主席对人民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充分地认识到毛主席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工作的伟大情怀。正因为毛主席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人民群众,所以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所以他所领导的革命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受到了很深的教育,那就是:关心人民,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赢得他人的拥护。

『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梗概是什么

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3件事。
第一件事是毛主席在花山时不因为自己回的工作而影响乡答亲们的正常生活,叫警卫员将集中到村里另外一台碾子上碾米的乡亲们请到自己屋外的碾子上碾米。
第二件事是毛主席将一直舍不得喝的茶叶拿出来,让警卫员沏给碾米的乡亲们喝。
第三件事是毛主席利用工作间隙,帮助乡亲们推碾子碾米。
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毛主席对人民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充分地认识到毛主席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工作的伟大情怀。正因为毛主席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人民群众,所以他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所以他所领导的革命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受到了很深的教育,那就是:关心人民,关心他人,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赢得他人的拥护。

阅读全文

与五年级上册语文28课全文讲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