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分求:找一些语文老师上课的有趣、经典的笑话.
某**,教育局、公安局、交通局三位局长驾车外出,路遇一牛挡道。
公安局长下车对牛说::“告诉你,我是公安局的!我们这是在执行公务!你再不让开我告你妨碍司法,把你抓起来,关死你!”牛扬起了头,哼了一声,不理。
交通公安局长下车说:“告诉你,我是交通局的!你这是占据公路,阻碍交通!再不让开,我开罚单罚到你倾家荡产,罚死你!”牛摆了摆尾,瞥了他一眼,依旧不理。
于是,教育局长下车在牛耳朵边讲了几句,牛夹着尾巴就赶紧走开了。
公安局、交通局两位局长大奇,问教育局长同牛说了什么,教育局长回答说:“我是教育局局长,你小子要是再不走开,我把你调去当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还跨级!看你还牛什么牛!”
莫然点评:老师苦,老师累,工作早起又晚归,每天还得很晚睡。付出大,薪金微,永远赶着房价追。教语文,更受罪,作文改得人崩溃!春蚕丝,烛光泪,一片丹心付学子,还有学生来难非!望着“学生”心欲碎,手捧“成绩”翻五味!此间情,何人晓,满腔愁苦欲语谁?惟有白发添憔悴!
语文老师布置了以下几道作文题
题目:其中
学生:我的其中一只左脚受伤了。
老师批语:你是蜈蚣吗?
题目:陆陆续续
学生: 下班了,爸爸陆陆续续的回家了。
老师批语:你到底有几个爸爸呀?
题目:欣欣向荣
学生:我的弟弟长得欣欣向荣。
批语:孩子,你弟弟是植物人吗?
题目:难过
学生:我家门前有条水沟很难过。
老师批语:老师更难过
题目:又 又
学生:我的妈妈又矮又高又胖又瘦。
老师批语:你的妈妈 是变形金钢吗?
题目:况且
学生:一列火车经过,况且况且况且况且
老师批语:我死了算了
现在小学语文太难了,看他们的一道作业题:
要求: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
1、张海迪姐姐瘫痪了;
2、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
3、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4、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
(注:正确答案应该是: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还学会了针灸。)
结果有一个孩子写:
虽然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会了针灸和多门外语,可她还是瘫痪了。
后来,发现更猛的孩子写道:
张海迪姐姐不但学会了外语,还会了针灸,她那么顽强地学习,终于瘫痪了。
张海迪姐姐之所以瘫痪了,是因为顽强地学习,非但学会了多门外语,甚至学会了针灸。
张海迪姐姐是那么顽强的学习,不但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最后还学会了瘫痪。
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学会了针灸,又在顽强的学习瘫痪。
张海迪姐姐通过顽强的学习,学会了多门外语和针灸,结果照着一本外文版针灸书把自己扎瘫痪了。
语文老师必须知道的笑话
汉语语法相别于拼音文字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语序和虚词。即语序和虚词不同,词句所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下面这个笑话是一个读过私塾的退休老工人讲给我听的,我发现是一个关于语言知识尤其是语序的最好例证;我现在发布出来,共大家分享。(为求精简,我用文言叙之,望谅解!)
题:打狗屁;狗打屁;打屁狗
情节:秀才作文,交先生阅。先生批之:打狗屁!重写!秀才重写,又交先生阅。先生批之:狗打屁!重写!!秀才再写,再交先生阅。先生批之:打屁狗!重写!!!
秀才不解,问何故。先生怒曰:首次作文,狗屁不通;但你是“人”,故批“打狗屁”!二次作文,一派胡言,与禽兽无异,故批“狗打屁”!三次作文,鬼话连篇;不但“非人”,而且不如狗也!故批“打屁狗”!
区区三个字,因顺序的不同,意思各异,由“打狗屁(人打狗屁)”变为“狗打屁(狗打屁)”,再变为“打屁狗(专打狗屁的狗)”。“幽默与讽刺”的批评了“该生”的作文“每况愈下”!我敢说,只有汉语才能产生这么精妙的笑话!
这位老人已经81岁高龄,他说此事发生在他的班里!这个秀才就是他的堂弟。感谢他为我提供了这个故事,祝他健康长寿!
② 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各教语文、数学、体育、科学四门课中的一门课程.甲老师只能教数学或体育,乙老师
由于丁老师只能教科学,
又乙老师只能教语文或科学,则乙老师教语文;
而丙老师只能教语文、数学或科学,
则丙教数学,剩下的甲教体育.
故答案为:丙.
③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如母亲一般.我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有多少个字
如果我没有数错的话,是25个字吗
加上有多少个字就是30个字了
④ 衡水一中问鼎辅导学校是不是有个教课超棒的语文丁老师
学校一般不会轻易取消在籍生的学籍。想在家自己复习首先需要得到班主任老师的支专持与允许属(当然了,正常情况下,班主任老师会阻止的。因为怕你跟不上影响高考成绩,影响班级成绩,还有老师的奖金。)如果他批准,事情就好办多了。可以以各种理由,例如生病,向学校说一声就行。
现在社会人员也可以参加高考,不存在高中不毕业就不允许高考。只不过报名过程特别复杂。需要各种证明。不像学校那样集体办理方便。比如体检、高师面试、成绩证明、体育达标卡等等。
⑤ 如何阅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这本书
1.“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实验(1951年—1962年) 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1951年秋到年春),试验课题是“生动讲读,有机结合,教书育人”。教学主要把语文课和班活动结合起来,作文教学结合指导学生写生活的事。(2)第二阶段(从1960年到1963年),进行“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试验。丁老师写《坚持文道统一,培养读写能力》、《浅谈咬文嚼字教学》、《怎样指导课外阅读》等教学论文。
2.“以记叙文为主,读写结合,培养读写能力”的实验(1963年秋至今)
这个时期分为五个阶段:(1)初试阶段:(从1963年秋至1968年),丁老师在这阶段总结了6条经验:第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第二,从篇着眼,从句入手;第三,打好基础,从“有法”到“无法”;第四,从仿到作,从放到收;第五,从述到作,从说到写;第六,因材施教,典型引路。
(2)再试阶段(从1974年至1981年秋),丁老师提出“读书、观察、作文三结合”和“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的实验课题,在教法上,每教学一段、一篇或一组课文,就引导学生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撰写赞扬好人好事的宣传稿。这次试验把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和有法,使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上, 丁老师提出“寻美作文,练文炼人”的主张。
(3)验证阶段(从1981年秋至1983年春)。提出“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写、自改的能力”的实验课题。在三、四、五年级各一个教学班进行验证。验证结果,除达到前两个阶段的综合要求外,学生喜读爱写蔚然成风,平均每学期每个学生作文50多篇,程度较好的写了近百篇,个别尖子学生写了200多篇。
(4)深究阶段(从1983年秋至1986年秋)。1983年丁老师在总结记叙文“三十法”的基础上,提出“读写结合五步训练”的实验设计。这个阶段,教改试验进一步发展。丁老师进一步总结了教改试验的八条基本经验:(1)面向全体,偏爱差生;(2)寻美作文,练文炼人;(3)读写对应,有机结合;(4)杂中求精,打好基础;(5)乱中求序,分步训练;(6)华中求实,突出重点;(7)死中求活,交给规律;(8)劳中求逸,减轻负担。主要著述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5)物化阶段(从1986年至现在)。为了巩固和发展教改试验的成果,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丁老师 从1986年1月着手主编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教材,经过20个月的艰苦努力,到1988年10月止,已完成《五年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验教材》全套10册。
心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丁有宽老师的不懈追求、研究、探索下,形成了新的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体系。这是我们青年教师应该学习的精神,我们应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不松懈、不怠慢,把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双基”落到实处,练在需要处。坚持从“循法”到“无法”,让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读写能力。
⑥ 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分别教数学,语文,科学,英语,甲老师可以交语文.
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分别教教数学、语文、科学、英语,甲老师可以教语文版、科学;乙老师可以教数权学、英语;丙老师可以教数学、语文、科学;丁老师只能教科学,为了使每位老师都能胜任工作,据分析可以得到:教数学的老师是丙老师.
因为只有丁只能胜任科学,那么丁就定下来了。再看甲,科学已经有老师了,那么甲只能教语文。最后乙丙可以顺推推下去,最后得出结论。
⑦ 西工大中学家长帮,有没有孩子在附近丁老师上过语文辅导班
没有, 我在精**锐那边上的。提分给力。
⑧ 甲老师教数,乙老师教语文,丙老师教…丁老师教…,都有孩子,相互补课,且不收费,是否违规
甲、乙、丙、丁来四位老师分别教教数源学、语文、科学、英语,甲老师可以教语文、科学;乙老师可以教数学、英语;丙老师可以教数学、语文、科学;丁老师只能教科学,为了使每位老师都能胜任工作,据分析可以得到:教数学的老师是丙老师.
因为只有丁只能胜任科学,那么丁就定下来了。再看甲,科学已经有老师了,那么甲只能教语文。最后乙丙可以顺推推下去,最后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