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需一些短的相声,小品(在班级里表演).
《〈八荣八耻〉老农学》
场景:农家小院
人物:一老农(简称1),一乡镇干部(简称2)
道具:桌子一张,板凳两只,一茶壶,两茶杯。
1:呦,老张,来了?
2:唉,老王,找你有事啊?
1:我一地道的农民,你一响当当的书记,你找我要啥事?
2:有这么回事。前几天上面下来了一文件,说要学习八荣八耻,你知道不?
1:啥?“八龙发痴”?
2:不是!是八荣八耻。就是党中央提出来的那首歌!
1:我不晓得!
2:啥?不知道?这可不行!上面下个周要来检查!你这不知道咋办?不行!我得教你!
1:唉唉唉!老张!我这几荣几耻心里有数啊!不用你教啊!教了多麻烦!
2:有数那你说几条来听听?
1:这个…嗯嗯嗯。以不随地吐痰为荣,以随地吐痰为耻。以不偷鸡摸狗为荣,以偷鸡摸狗为耻。以坚持种地用化肥为荣…………
2:停停停!这是什么八荣八耻?你从哪学来的?
1:隔壁孙老三教我的!说这是原版的八荣八耻孙老三版。
2:行了!就你这样,要是上面能过,那真是后卫进球了!老老实实学吧!
1:嗯。
2:我不叫你唱,就让你知道歌词,明白是什么意思。
1:嗯。
2:明白我说的了?
1:嗯。
2:别嗯了!快点,听着!
1:嗯。
2:你到底怎么了?
1:悲哀!
2:怎么悲哀?
1:中国人活了五千年,活到现在连什么是荣什么是耻都不分了!
2:什么呀?你听着就行了——你那十袋化肥能不能批下来就看这事了。
1:嗯。好吧,来,坐着,边喝茶边说。
2:第一条。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1:啥意思?
2:就是说,不能崇洋媚外,必须要爱国。
1:要这么说,咱村里就有卖国贼!
2:胡说什么啊你!
1:刘家那小儿子不就跑日本去打工了么?
2:那不算是崇洋媚外!那是给国家挣外汇!是爱国的表现。
1:哦,那你接着说。
2:第二条。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1:啥意思?
2:就是说,绝对不能背叛人民,要以服务人民作为一种光荣的事。
1:等等!就这一条你就严重地背离人民!
2:又怎么了?
1:你不是说,要以服务人民为荣吗?那你怎么还要拿这首歌来整我?你怎么不好好的服务我?
2:真是驴唇不对马嘴!听着!第三句。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1:嗯……这句我明白!
2:嗯?开窍了?这句什么意思?
1:啊!原来你也不知道才来问我的!
2:我是想故意考考你。
1:好吧。我告诉你。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崇尚科学,不能老听你在这里瞎掰!搞个人迷信!
2:我…………行了!这时候也不早了,我赶快说完了。第四句: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1:我知道……
2:不行!你大概还要解释得驴唇不对马嘴!
1:不能!我肯定解释得让你满意!
2:那你说!
1:说来话长。当初村里买拖拉机我就不同意,事实证明,我!
2:咋地?
1:是对地 。
2:为啥?
1:拖拉机一来,人懒了。人一懒,不就是好逸恶劳了吗?
2:我……听第五六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明白不?这是商业人士成功的关键!
1:我是卖菜的,不是商人。
2:那也要了解一下。
1:我晓得——卖菜要互帮互助,不能损人利己。更得诚实守信,秤底不能吸磁铁!
2:呦!真开窍了!
1:哎,身不由己。我是被工商给查怕了,被市容给撵怕了,被你给说怕了,被买菜人给找怕了!
2:下面说的就是你!第七条: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不做亏心事,跑啥跑?
1:学了八荣八耻,我坚决不跑!
2:好样地!第八条: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好生活是用手来创造的!
1:没错!苦不苦,学学红军长征两万五。累不累,看看医生迎战非典肺!
2:这就对了!好了,不早了。说说你的学习感想!
1:嗯,好!
八荣八耻就是好,
精神支柱倒不了,
阿扁要想闹独立,
——拉倒!
(注:动作表情自加)
《语文的重要性》
甲:你说现如今重视语文的认识越来越少了,可在怎么说语文也是很重要的啊!
乙:嗯,这话我认同!在这一方面我深有认同!
甲:呦,这么说你还是见过一点世面!
乙:当然!要不这样,咱俩配合一下,给下面的观众讲几件事!
甲:行啊!
乙:大兴安岭火灾的时候,我爸一朋友在国务院干秘书。当时一位首长想要了解黑龙江的火势,就对我那朋友说:小张啊,给我转黑龙江省委。
甲:知道了首长!
乙:这小张啊,就给黑龙江的省长打电话.
甲:张省长啊!我是国务院秘书处的小张啊!就是上次和你一起去视察煤矿的那个!
乙:这黑龙江省长呢,方言很严重,不会讲普通话,就用方言回答:张秘书啊,您这电话可算来了,我正打算向您汇报呢!那家伙!真、真、真是相当严、重、重啊!那“整个拉”都着了。(要求东北方言表演得相当严重)
甲:行了!张省长你这方言太重了,我没听清,反正那“整个拉”是着了吧。(普通话)
乙:嗯。
甲:这小张就跑去向首长报告:报告首长,据黑龙江方面报告,火势很严重,连一块叫“整个拉”的高地都着了!
乙:好了,我知道了。你现在拿地图找一下“整个拉”这地方在哪,马上去视察!
甲:结果呢?
乙:可怜那地理系毕业的秘书戴着眼镜,拿着放大镜,找了百十幅黑龙江的地图,连一个蚂蚁的黑点都看了,就是找不着!
甲:呦,坏了!首长发火了吧!
乙:把秘书一顿暴骂:不想干啦!还不打电话问问!
甲:秘书呢?
乙:那叫气急败坏地给黑龙江森林局局长打电话:那“整个拉”在大兴安岭那个地方啊?
甲:没什么“整个拉”啊?你听谁说的?
乙:你们省长说“整个拉”都着了!连那不可能着的地方都着了!
甲:你怎么知道那地方不可能着?地图上连这地方都没有啊!
乙:那是你们省长说的!
甲:哦,我明白了!在东北方言里,“整个拉”就是全部的意思!整个兴安岭都着了!
乙:看见了吧!因为一句方言,扯出这么多事,害得我爸那朋友下岗了。
甲:你这不算厉害的,你说的是语言,我给你来一个文字的!
乙:行,配合你点!
甲:我爸那单位的老总们,懒得写字。批条子的时候,同意的就打一个圈。有一次,我爸的同事向换一辆新自行车上下班,就向上打报告。
乙:结果呢?
甲:当时机关效益比较好,局长、副局长、科长、副科长一路批下来四个圈,我爸那同事那高兴啊,拿着条子直奔会计室。
乙:不错啊。
甲:但是就把那会计吓傻了,问:这是、这是局长、副局长、科长、副科长的意思?
乙:对啊
甲:天啊,他们疯了吧!上个班还得买奥迪?
乙:高,实在是高!上春节晚会的话赵本山的饭碗就没了!
甲:今天说了不少了,最后来个对联吧。
乙:哼,谁怕谁?
甲:我的上联是:横竖撇捺,笔笔引人入胜
乙:我的下联是:平平仄仄,声声扣人心弦
合:再来个横批:注重语文
(完)
② 第十课《松鼠 》写出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五年级上册语文
有三方面。从相貌描写的。从习性描写的。从生活描写的。
《松鼠》这篇课文被称为“科学小品”。它是从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惯(活动地点,活动时间),行为(聪明,警觉,勤劳,敏捷,感情丰富,搭窝)和习性四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松鼠》是一篇说明文,也是一篇描写大自然中的小动物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松鼠的形态、颜色、用途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勾画出了这种小动物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突出了松鼠令人喜爱的特点。
说它是说明文,因为它是一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旨在说明松鼠外貌(形态与颜色)、习性(驯良与乖巧)、用途(肉、毛、皮)、繁殖能力及其他特点。说它是文学作品,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说明,它是将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研究的结果,用文学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给人以一种艺术享受。
这种文艺性的说明文又称为科学小品。它的特点是短小精炼,一篇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资料可靠,数据确凿,力求知识的科学性;活泼生动,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可叙述,可描写,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引人入胜。《松鼠》一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2)小品上一堂语文课扩展阅读:
《松鼠》是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这一段是总括的话,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说明松鼠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很讨人喜欢”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第二部分(第2段),这一段承接上文,具体描述松鼠“漂亮”这个特点。主要写了松鼠的面容、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的样子。
第三部分(第3段),从它机灵的动作和生活习性,写出它是一种活泼、有趣、驯良的小动物,加深了“讨人喜欢”的印象。
第四部分(第4、5段),第一层(第4段),写松鼠乖巧的习性。介绍松鼠过水的动作、不冬眠、十分警觉、跑跳轻快、叫声响亮。松鼠搭窝过程科学,顺序准确。第二层(第5段),写松鼠搭窝的方法。描述搭窝的先后次序和一系列复杂的动作以及窝口的设计,生动地表明松鼠的灵性。
第五部分(第6段),写松鼠的多产,毛的色泽,肉、毛、皮的用处,说明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补充了“讨人喜欢”的内容。
③ 关于上语文课的搞笑小品(六人)
老师说起立。同学们一起说老师早上好。老师说只叫上午好那我下午呢,就不好了吗。同学们说老师下午好。老师说坐下,今天联系反义词。老师说今天天气很好。反义‘今天天气很坏’‘到处阳光明媚’‘到处阴云密布’
④ 鄂教版小学语文6年级17课【美丽的晋祠】中的山 树 水和小品有什么特点
晋祠的山:巍巍的,长长的,雄伟(比喻,拟人)
晋祠的树:古老苍劲,造型奇特(周柏,唐槐)
晋祠版的水权:多,清,净,柔(总——分)
晋祠的小品:极具匠心,精致(和尚可爱,老虎威猛)
我是小孩子,刚上完这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