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0-12-25 12:58:00

『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日积月累意思

【同仇敌忾】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临危不惧】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前仆后继】仆: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力挽狂澜】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豪情壮志】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奋发图强】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励精图治】励:奋勉;图:设法;治:治理好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舍生取义】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再接再厉】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或:
同仇敌忾:全体一致地仇恨敌人。

临危不惧:面临生命危险而不感到害怕。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前仆后继: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大义凛然: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豪情壮志:豪迈的情怀,伟大的志向。

不屈不挠:形容意志坚定,不向困难或恶势力低头。

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自强。

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

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任重道远:担子重,路程远,比喻责任重大。

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请谢纳!!!O(∩_∩)O谢谢

『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目标怎么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重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重点课文内容:1.《窃读记》,作者林海音,主要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2.《走遍天下书为侣》主要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表达了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对读书的独特见解。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访谈录,季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二、生字词1.易错音转(zhuǎn)过街角目的(dì)地踮(diǎn)起脚尖暂(zàn)时2.易错字饿柜惧撑忧伴侣背诵锅碗盗窃屋檐酸痛豫3.多音字绿乐4.近义词担忧——急切——三、重点词句1.重点词:适宜:适合,相宜。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一、重点课文内容:1.《泊船瓜洲》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2.《秋思》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3.《长相思》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描写了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非常怀念故园的温暖祥和的情景。4.《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借景抒情),《秋思》是叙事抒情(寓情于事),《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情景交融),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5.《梅花魂》课文回忆了“我”与外祖父之间的五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爱梅花,把梅花当做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他眷恋祖国之情。表达了外祖父这位身在异地他乡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6.直接表达这种感情:①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②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间接表达这种感情:①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②临走送我墨梅图③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7.课文表面上是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实质上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深化主题,突出中心。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唐代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二、生字词1.易错音泊船一水间聒碎衰老一缕2.易错字帐魂葬腮甚衰(哀)3.多音字娜“间”读jiàn;“万重山”和“意万重”的“重”读сhóng;“还”读huán;“风一更”的“更”读gèng。三、重点词句1.重点词:秉性——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美化的精神,梅花魂。玷污:弄脏。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折节:屈服。2.重点句:(1)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告诉我们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愈是寒冷和风气雪压,她就愈精神。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我们要做不论多少磨难多少欺凌都不肯低头的、顶天立地的人,永远保持中国人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民族精神。《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读来仿佛有阵阵春风扑面。(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却感觉信短情长,无法尽诉,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怀亲之情。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一、重点课文内容:1.《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第一段讲鲸的体形特别大。第二段鲸是哺乳动物。第三段讲鲸的种类。第四段讲鲸怎样进食。第五段讲鲸用肺呼吸。第六段讲鲸如何睡觉。第七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4-7段分别从四方面讲了鲸的生活习性。2.《鲸》作者用列数字,绝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3.《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前五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二是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且富于变化。4.《新型玻璃》这篇课文重点应该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名称特点作用说明方法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盗举例子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安全可靠变色玻璃随阳光的强弱变色自动调节室内光线打比方吸热玻璃夏天阻挡阳光冬天阻挡冷空气使室内冬暖夏凉吃音玻璃消除噪音使室内噪音减弱打比方列数字5.《松鼠》是文艺性说明文。小松鼠:漂亮、乖巧、驯良、可爱二、生字词1.易错音即使哺乳处理尽管调节驯良勉强削弱2.易错字特殊仍然上腭肺矮嫌藕断丝连噪音3.多音字夹强三、重点词句1.重点词: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藕断丝连——藕已折断,但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2.重点句(说明方法):(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列数字)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打比方)(4)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列举数、对比)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资料一、重点课文内容:1.《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终生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2.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3.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二、生字词1.易错音眼睑挣扎络绎不绝成熟垂蔓便宜播种2.易错字附近捕获鱼鳃沮丧告诫实践3.多音字挑三、重点词句1.重点词:大喜过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星罗棋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2.重点句:(1)“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中,诱惑人的“鱼”是指: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如:金钱、地位、名利……甚至是那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举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资料一、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二、“写错别字的成因”:(1)同音混淆:如,再、在,等。(2)形近搞混:如,已、己等。(3)多笔少画:酒、洒;(2)多竖少竖,如,候、侯;(3)多撇少撇,如,式、柳。(4)对字义不加分析致错:如,象、像。(5)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字,心里却想着下一字,结果造成写错……三、《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他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四、《“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现存的古老文字。“册”是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典”是用手捧着文册,“删”是用刀削去错字。五、谐音歇后语: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四两棉花——谈(弹)不上谐音对联:六七八九二三四五横批:缺衣(一)少食(十)六、造字法:象形字:人、月、山、牛、马、指事字:上——上加一横指上。下——下加一横,指下。会意字:休——表示人靠在树旁休息。采——表示手在树上摘。形声字:左形右声:蚂、蚁、编、清七、汉字的演化:1.甲骨文2.金文3.篆书4.隶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资料一、重点课文内容:1.《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讲了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讲的是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许多年后事业成功了,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3.《学会看病》(毕淑敏)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二、生字词1.易错音颤抖攥誊写谨慎2.易错字颤抖废墟爆炸出版慈祥歧途谨慎3.多音字难血挨曲兴三、重点词句1.重点词: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震耳欲聋——耳朵震得都快聋了,形容声音很大。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一如既往——完全跟过去一样。2.重点句:(1)“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文中3次出现。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对父亲多么信赖。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奇迹。(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句话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长、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执著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3)“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4)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鼓励下,不断前进。(5)“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复习资料一、重点课文内容:1.《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接着介绍了圆明园众星拱月般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最后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本文首尾呼应,表达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2.《狼牙山五壮士》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3.《难忘的一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4.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二、生字词1.易错音不可估量(liáng)灰烬(jìn)瑰(guī)宝玲珑(lóng)剔(tī)透绷(běng)得紧紧的嗖(sōu)磨(mò)盘坠(zhuì)入骨髓(suǐ)沉着(zhuó)豪迈(mài)2.易错字玲珑剔透蓬莱宏伟侵入瑰宝眺望崎岖3.多音字绷磨量佛三、重点词句1.重点词:不可估量(二声):“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2.重点句:(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是说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圆明园不论在布局上和建筑上,还是它所收藏的历史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说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段话出现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之后。“凡是”“统统”说明他们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任意”则写出了他们的疯狂、野蛮。这段话生动地表现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激起了读者的强烈愤慨,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总结做这类题的方法:先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再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①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②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复习资料一、重点课文内容:1.《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承接“千山”。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全诗围绕第一句话叙述,以最后一句话作总结。是总分总的结构。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典礼。下午三点整,典礼开始,首先奏国歌,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然后,升国旗。升旗以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受检阅的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骑兵,还有人民空军的飞机。阅兵式之后,开始了群众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天安门广场。4.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5.《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6.《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7.《毛主席在花山》文章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善抓细节,通过细微之处来表现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是本文的一个特色。二、生字词1.易错音逶(wēī)迤(yí)远征难(nán)磅礴(bó)只等闲(xián)岷(mín)山尽(jìn)开颜正(zhèng)午排山倒(dǎo)海擎(qíng)着诞(dàn)生瞻(zhān)仰直奔(bèn).易错字崖典宾泽奏3.多音字奔蒙更三、重点词句1.重点词: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腾细浪:翻腾着细小的浪花。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开国大典:创建国家的重大的典礼。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2.重点句: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⑵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⑶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⑷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叁』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上第七单元日积月累分类要详细的。

日积月累意思为: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日积月累版出自宋·朱熹《权答周南仲书》:“随时体究,随时讨论,但使一日之间整顿得三五次,理会得三五事,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矣。” 日积月累的近义词有:成年累月: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铢积寸累:铢是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日久年深:指日子长,时间久。积少成多: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日积月累的反义词有:挥霍无度:挥霍为摇手称挥,反手称攉,意即动作敏捷,引伸为用钱没有节制;无度:没有限度。指滥用金钱,没有节制。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肆』 人教版五年级第七单元语文复习资料上册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23、《古诗两首》

一、多音字:

卷 juǎn (卷土重来) juàn (试卷)

散 sàn (散步) sǎn (散文)

中 zhòng (中奖) zhōng (中国)

荷 hé (荷花) hè (负荷)

别 bié (特别) biè (别扭)

二、重点解释

翻墨:打翻了的黑墨水。

未:没来得及。

白雨:白色的雨点。

跳珠:跳动的珠子。本文指雨点大,杂乱无序。

毕竟:终归;到底。

四时:指四季。

接天:与天连接。

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头。

映日:与太阳相映。

别样红:与往日不一样的红,因为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

整首诗解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跳入船中。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下往上看,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到底西湖六月中的景色不与四时相同。莲叶于天连接,无边无际,碧绿碧绿,荷花于日相映,谁曾见过这样的鲜红?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宋】苏轼,一二句写浓云骤雨,三四句写雨过天晴。整首诗中把黑云,白雨,青山的色彩进行对比,突出夏季骤雨的特点,写出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变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宋】杨万里,一二句议论,三四句写景。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全诗构思奇特,诗画相合。

四:拓展

描写夏天景色的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人介绍: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2、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

3、描写花的成语:

姹紫嫣红,亭亭玉立,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群芳斗艳,含苞欲放,婀娜多姿。

24、《望月》

一、多音字

调tiáo 调皮 diào 调换

行xíng 行人 hang 银行

吐 tǔ 吐露 tù 吐血

假 jiǎ 假设 jià 假期

挑tiāo 挑剔 tiǎo挑战

二、词语解释

清幽旷远:多用于意境中形容与世无挣,悠然自得的心态,修为了得

不假思索: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清辉: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辉。

剪影:比喻对事物作轮廓的描写;亦指比喻描写出的轮廓

凝视:目不转睛得看

封锁: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断绝联系或往来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6、中心思想:感受望月的乐趣及小外甥的聪明好学,想象力丰富。

7、课外拓展:描写月亮的成语:

明月入怀 弄月嘲风 披星戴月 清风明月 众星捧月

8、描写月亮的诗句: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25、《灰椋鸟》

一、多音字

铺pū (铺地) pù (床铺)

背bèi (背心) bēi (背黑锅)

翘qiào (翘辫子)qiáo (翘首)

和 hé (和谐) huo (搀和) hè (附和)

三、重点解释

华贵:华丽珍贵。

翘首:抬起头来望。

盘旋:环绕着飞走。

安眠:安稳的睡觉。

情不自禁: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作者:徐秀娟。

2、分段:

第一段(1):写我决定去林场看看灰椋鸟。

第二段(2~5):写观赏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第三段(6):写我在回来路上的感想。

3、章法结构:

等待——观赏灰椋鸟(开始归林、成群归林、林中联欢)——赞美林场工人

4、重点句子:

①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

②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③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④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5、中心思想:课文写了我和同伴第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栋鸟的经过。重点描述了“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表达自己爱鸟的心情,赞扬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6、拓展

①与“鸟”有关的古诗名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26、《水》

一、多音字

扇 shān(扇风) shàn(麦秆扇)

血 xiě (鸭血) xǔe(血液)

二、解释

麦秆扇——用麦秆编织成的扇子。

尽情——尽量满足自己的感情,不受拘束。

权威——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

泉眼——流出泉水的小洞或裂缝。

珍贵——贵重,价值或意义大。文中指水在村里特别重要。

期盼——期待;盼望。

水窖——文中指收藏水的地洞或坑。

骄阳——指强烈的阳光。

风干——本义是放在阴凉的地方,让风吹干。文中指天热,人们觉得特别干燥,仿佛身上已经没了水分。

气息——本义指呼吸时进出的气。文中指水窖刚打开时散发出的水气。

倒抽——倒吸。

倾注——液体从高处流入。也可以比喻把感情、精力、心血都集中到某一目标上。

润湿——浸润。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这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润滑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2、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母亲会把“渴”说成“饿”可以表现出水的奇缺,缺水的痛苦,人们渴望水的强烈欲望。

3、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的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本文通过写孩子们在雨中的表现反衬出村上水的缺乏与珍贵。在此作者使用了以乐衬苦的写作方法。

4、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

5、作者回忆了孩时洗澡的不易,下雨时,用雨水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说明当时水的重要,警示人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本文作者是马朝虎。

7、带有“水”的成语:

青山绿水 山明水秀 水天一色 水到渠成 水落石出 水泄不通

饮水思源 细水长流 滴水成河 积水成渊 山高水长 山光水色

8、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

1、节约用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

2、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3、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5、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6、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7、惜水、爱水、节水,从我做起。

8、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9、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10、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11、强化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节约和保护城市水资源。

12、努力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

13、保护水资源,促进西部大开发;节约每滴水,共同创建节水城。

1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5、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16、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17、请珍惜每一滴水。

18、世界缺水、中国缺水、城市缺水,请节约用水。

19、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

20、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练习7

一、描写四季的成语:

春季:

春色满园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暖花开 花红柳绿 桃红柳绿 桃李争妍

百花吐艳 百花争妍 百花齐放 草长莺飞

夏季: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 暴风骤雨

挥汗如雨 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烈日炎炎 汗流浃背

秋季:

金风送爽 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

一叶知秋 秋色宜人 秋雨绵绵 秋高气爽

冬季: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寒气逼人

天寒地冻 天寒地冻 瑞雪纷飞 雪上加霜

漫天飞雪 傲霜斗雪 岁寒三友

二、描写勤奋学习的成语:

悬梁刺骨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废寝忘食 十载寒窗 牛角挂书 韦编三绝

三、描写时间快的成语: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风驰电掣 雷厉风行 一日千里 白驹过隙
仅供参考!!

阅读全文

与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