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文上册 >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

发布时间:2020-12-25 12:43:06

Ⅰ 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课文朗读 MP3文件

这些课文朗读MP3可以用 能说会道 XP 这个软件自己做,只需要内容的文字内容就可以转换成MP3的语音资料,还带LRC字幕,很方便,效果也好,这软件网络 思维构造创作室 可以下载到

Ⅱ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第13课{牛郎织女}的复述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
初读指导:
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检查自读情况:
朗读生字,正音。
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学习第一段:
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习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布置作业:
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第三段:
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附板书:
牛郎织女(二)
(生活美满)

☆(王母娘娘:残暴、专制)
牛郎 隔河相望 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 >

教案录入:昕晨 责任编辑:昕晨
上一篇教案: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之一 苏教版

下一篇教案: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一 苏教版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

Ⅲ 苏教版九上英语单词+课文朗读MP3

看看是否是这个资料。

Ⅳ 急求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朗读

http://www.5156e.com/ 进入这个网站就行版了权

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评价手册第26课《灰椋鸟》预习导航和巩固课堂的答案

这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灰椋鸟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鸟儿__,林场工人__的感激之情
18灰椋鸟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 学会4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3、 能找出描写灰椋鸟归林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难点:从描写灰椋鸟归林情景的句子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教时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2、学会4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课件声像导入课堂 1、课前课件展示徐秀娟及其丹顶鹤的图片,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上课问好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首歌,是否知道为救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而牺牲在黄海滩涂的姑娘徐秀娟。 2、教师讲述:这是一位爱鸟的姑娘,她17岁那年随父亲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当临时工,仅用三天时间就识别了所有鹤的生年、编号,把不同年月、不同种类、不同脾性的鹤儿分类围圈起来。1986年,她刚从东北林业大学深造结束,就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的聘请,到这里开展越冬地鹤类驯养繁殖与研究工作。仅仅一年之后,这位来自东北的姑娘失踪了,她为了救护失踪的丹顶鹤黎明沉入河底,永远地失踪了……但是,她对丹顶鹤的关爱,对鸟类的热爱以及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却永留人们心田,这首《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凄婉地诉说着一位化鹤归来的美丽精灵…… 3、导入课文:就是这位徐秀娟,在盐城工作期间,创作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灰椋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徐秀娟对鸟类的热爱尽在其间。二、设疑对话初读课文 1、解题感知灰椋鸟的样子: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会说话的鸟儿?八哥,就属于椋鸟的一种,椋,古书中所讲的一种木质坚硬的树,叫椋子木,所以用木字旁。在我们盐城呢,多的是灰椋鸟,大家知道,为什么叫灰椋鸟呢?你从哪儿知道的?给大家读一读,大家集体读,(课件展示)这就是灰椋鸟的……(样子) 2、感受灰椋鸟的爱叫:这种椋鸟会不会说话?但它也有一个跟嘴巴有关的突出的特点,大家知道不?能不能把它爱叫的句子找出来给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同学们集体读一读。 3、设疑提示文章重点: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大家给老师解决一下,既然灰椋鸟灰不溜秋黑乎乎的,有什么写头?如果一下子还有困难,不妨……(作读书状)这时候采用默读的方式比较好,静思默想其义自现。(归林壮观,入林热闹)那些内容描写了壮观和热闹的场面?(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引导观察和集体朗读,注意相机为椭、栖、喧进行正音、辨形) 4、提问:现在,能不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注意要简洁。思考一下再回答。三、理清明暗两条线索 1、分段:读到这个份上,大家知道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寻找心理线:作者喜爱灰椋鸟吗?是啊,老师多问了,不喜欢会写吗?那么,课文中有没有明显的词语写出了作者对灰椋鸟感情的变化?(有什么好看的呢?再也忍不住了,果然,情不自禁地欢呼)四、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本课的成语; 2、本课生字词; 3、本课多音字。五、布置作业 1、默写本课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你最喜欢哪些写鸟的句子?先抄下来,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第二教时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课文第二、三段,朗读灰椋鸟归林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凭借文中语言材料,激起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过程:一、 揭题、读题。二、 复习提问:灰椋鸟是什么样子的?三、 学习第二自然段。1、 轻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A、引导学生体会树林里优雅、安静的环境读一读(第二节中的第1、2句)联系上文哪句话也能看出树林是鸟儿栖息的好地方?(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软绵绵的)——指名读这一句。 B“我”和同伴早早来到林场,在很幽静的林里,等着观看灰椋鸟归林,当我们发现灰椋鸟开始归林了,这时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惊喜)出示句子“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指名读,读出“我”和同伴看到灰椋鸟开始归林的惊喜的心情。指名读,齐读。四、 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灰椋鸟归林了,那是一幅怎样的情景?1、 轻声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灰椋鸟归林的?(时间先后顺序)请找出来:“一开始——没过几分钟” 2、 问:灰椋鸟一开始是怎样归来的呢? A、 出示第一句:“一开始……投入刺槐林。”这句话写了什么?哪些词语写出了灰椋鸟“一小群一小群”飞来的情景?(“盘旋着”陆续”“投入”) B、把“陆续”改为“连续”你们看行不行?改了“连续”你读读看。3、 过渡:没几分钟“大部队到了”那又是怎样的情景? A、 出示:指读“没过几分钟……从我们头顶飞过。 B、 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C、 再把这些词读好,把句子读好,要读出壮观的场面。师:灰椋鸟灰压压第一大片向我们这边飞来,文中用了哪一词说出了这个意思? D、卡片出示:“排空而至”?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排空而至”这个词表达的气势。自由练读前四句话,要读出壮观的场面。4、 这些鸟在林中又有些什么表现呢? A、 出示:“先回来……汇合。” B、 学生自读,说说体会。(亲密、友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 C、 指导朗读具体句子。 D、 女同学读鸟叫的句子,男同学学鸟叫。小结:写灰椋鸟归林时壮观的场面。 5、 朗读第四自然段。五、学习第五自然段(1) 过渡: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呢?请同学们用“——”画出描写灰椋鸟“不愿过早地安眠”的句子。(2) 投影出示:“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指名读。(3)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鸟儿喧闹的场面)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飞瀑落入深涧”“惊涛拍打岸滩”其实写的是什么?(鸣声很大) *引读:教师:“树林内外,………………似”学生接读:“飞瀑落入深涧”,教师:“如”,学生接读:“惊涛拍打岸滩。” *“飞瀑落入深涧,惊涛拍打岸滩”其实写的什么? *你认为还像什么声音?是啊,整个林子栖息着那么多鸟,真像一个天然的俱乐部。齐读,读出喧闹又热闹的气氛。 4、出示以下两句,这两句文字写出了什么? 5、出示:“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这样热闹。” 6、 最后一句。齐读,启发学生想象:作者会怎样欢呼?7、 指导小结:作者写灰椋鸟是融入了自己的感情。 我们读时要好好体会。 8、听课文录音,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句子。六、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读背3—5节

Ⅵ 求苏教版 初中英语课文朗读的MP3文件。

有个“中小学英语同步听写”的手机应用,里面就有苏教版初中的牛津译林英语的课文mp3,还有单词呢。可以去试试。

Ⅶ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文朗诵

http://..com/question/488221798597538092.html?istorch=1&torchtoken=fb93ZmIlS+ihLsCSsu9pXAlseoICi4+YGZBBwEDzWgX9OX

Ⅷ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朗读mp3下载

现成的没有,不过你可以用软件自己做MP3 gateface,就可以输入文字转成MP3 浏览器可以直接朗读网版页文字内权容。 可以制作文字广播。 支持多音字自助校正功能。 可以自己添加声音库,支持普通话、英语、粤语、日语等。 支持情景对话模式,可以自己添加合成背景音乐。 完全免费,注册后有更多功能(注册和使用都是免费的)。 使用方法:

Ⅸ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教案

[结构分析]
这首诗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对祖国
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 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 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引读。
3. 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 交流、讨论。
5. 精读第一节:
(1) 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 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 默读第一小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 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 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 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精彩片断
生:(举手)老师,我有一个地方很不明白。
师:(微笑地)噢,请讲。
生:(读课文)“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这里,“巨浪荡涤着尘埃”,“涛声回荡在天外”我感觉太深奥,怎么也搞不明白!
师:(忍不住笑了)是吗?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呀!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它。大家自由读读这一句,四人小组再讨论讨论,等会儿把你不懂的和读懂的都说出来。
(众生品读,讨论)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老师,“荡涤”是什么意思?
生:“荡涤”就是“洗”的意思。
生:我知道“巨浪荡涤着尘埃”的意思。“巨浪”就是指浪很大,巨浪把尘埃全部洗掉了,长江水就一定很清澈了。 (众生笑)
师:(微笑着)是这样吗?有不同的意见吗?再换个角度想一想。
生: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认为长江荡涤的尘埃,应该是长江两岸景物上的尘埃,长江一路走来,将一路的景物洗刷一新,让人感觉到处是清新的,充满了生机。
生:我同意他说的,因为文中说“我们赞美长江”,为什么要“赞美”,就是因为长江是为别人服务的,它让一切充满了生机。(众生听得聚精会神)
师:同学们的思考很有深度,老师佩服你们,你们还读懂些什么呢?
生:老师,我现在已理解了“涛声回荡在天外”这一句的意思,这是说“涛声很大”。
生:老师,这一句我是这么理解的。长江向未来奔去,声音响亮,充满力量,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
师:你们说得太好了,大家联系第1节,长江的这种精神、这种力量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什么?
生:(争先恐后地)这就是长江的丰采与气概!
师:是啊,长江正是有这样的丰采与气概,才值得我们赞美它,崇敬它,长江不愧是一条伟大的河流,让我们读好这一句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殷晓燕)
[评点] 学生提出疑问,教者并不回避,也不直接灌输答案,而是抓住疑点,启发思考,把主动权留给学生。当学生说出并不正确的答案时,教者不立即否定,而是耐心启发其他同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者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得很充分。当学生基本读懂后,教者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揭示精髓,使学生获得认识.上的升华,实在是教学到位了。 (殷高富)
参考资料
《长江之歌》: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
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唐】李洞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Ⅹ 苏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课文朗读mp3哪里可以免费下载

网上没有。

阅读全文

与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